二、“克己复礼”“为仁”系先后关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67
颗粒名称: 二、“克己复礼”“为仁”系先后关系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5
页码: 247-2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他的思想体系中强调“克己复礼”与“为仁”之间的整体性和先后关系。他认为,“克己复礼”和“为仁”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克己复礼”的工夫可以体现本有的仁心,达到仁的境界。同时,他也指出,“克己复礼”与“为仁”之间存在先后次序,只有先做到“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为仁”的境界。这种理解在朱熹对程颐言论的诠释中得到了体现,他认为只有通过克尽己私,人们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朱熹是如何看待“克己复礼”与“为仁”之关系的呢?我们先比较《朱子语类》中的两条文献。
  问:“‘克己复礼’即仁乎?”曰:“‘克己复礼’当下便是仁,非复礼之外别有仁也。此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所以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若真个一日打并得净洁,便是仁。如昨日病,今日愈,便不是病。”伯羽。①
  余正叔谓:“无私欲是仁。”曰:“谓之无私欲然后仁,则可;谓无私便是仁,则不可。盖惟无私欲而后仁始见,如无所壅底而后水方行。”方叔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曰:“无私,是仁之前事;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之后事。惟无私,然后仁;惟仁,然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要在二者之间识得毕竟仁是甚模样。欲晓得仁名义,须并‘义、礼、智’三字看。欲真个见得仁底模样,须是从‘克己复礼’做工夫去。今人说仁,如糖,皆道是甜;不曾吃着,不知甜是甚滋味。圣人都不说破,在学者以身体之而已矣。”闳祖。②
  上面两段话均摘自《朱子语类》,伯羽那一条中朱熹明确说“‘克己复礼’当下便是仁,非复礼之外别有仁也”,“无私便是仁”;而闳祖那一条中朱熹却明确予以否定:“谓无私便是仁,则不可。”朱熹前后矛盾、出尔反尔吗?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深入分析前后语境,就能理解朱熹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克己复礼”与“为仁”之关系的。
  说“无私便是仁”,朱熹是在强调“克己复礼”与“为仁”的整体性。克胜私欲复归于礼,“打并得净洁”,这本身就是仁之境界,而不是在这之外还有什么额外的仁,就好比昨天生病了,有己私,有非礼,今天病好了,战胜了私欲,能够做到非礼而勿视听言动,这就不是病了,就是身体本来好的样子了,就是本有之仁了,病好了和本来的样子是一回事,就这个意义上说,无私和仁也是一回事。
  说“谓无私便是仁,则不可”,朱熹是在强调“克己复礼”与“为仁”的工夫与效用之先后次第。“谓之无私欲然后仁,则可”,“无私,是仁之前事”,“惟无私,然后仁”,这些语句用“然后”“前事”突出了“无私”与“仁”的先后顺序。要真正见得“仁底模样”,必须做“克己复礼”工夫。朱熹还打了两个非常形象的比方。“克己复礼”是打通拥堵,一旦无私,心中“无所壅底”,作为水之仁自然流行。“无所壅底”在前,“水方行”在后,但两者并不等同。用糖的甜味比作仁,要知晓这甜味,必须先吃着,要知晓仁,必须先克己复礼。吃的工夫在前,知道甜滋味在后。如此一来,无私和仁就不是一回事了,“克己复礼”的工夫先到了,“仁”之效用才会后显现。
  如果借用前面朱熹说克己与复礼关系的话语,那么“克己复礼”与“为仁”,“又似一件事,又似两件事”①。黄俊杰先生也曾指出,就实践秩序观之,“仁”与“礼”既不可分割而又互为紧张,“仁”作为本质,彰显主体自由,“礼”作为形式,建立社会规范,两者必然产生紧张。②事实上,不可分割,似一件事;互为紧张,似两件事。
  朱熹常常强调“克己复礼”之去私工夫与“为仁”效用乃先后关系。《答何叔京二十九》载:
  仁是用功亲切之效,心是本来完全之物。人虽本有是心,而功夫不到,则无以见其本体之妙。①
  即便每个人都有本具的心,如果克己工夫不到位、不亲切,那么我们仍然见不到本心之妙,见不到仁。所以,朱熹进一步指出:
  人之本心无有不仁,但既汩于物欲而失之,便须用功亲切,方可复得其本心之仁。故前书有“仁是用功亲切之效”之说。以今观之,只说得下一截;“心是本来完全之物”,又却只说得上一截。然则两语非有病,但不圆耳。若云心是通贯始终之物,仁是心体本来之妙;汩于物欲,则虽有是心而失其本然之妙,惟用功亲切者为能复之,如此则庶几近之矣。②
  物欲遮蔽本心,唯有克己胜私欲,并且用功亲切,才能复本有之仁。克己用功亲切,在前;作为克己用功效用的仁,在后。前后之关系异常明了。朱子认为,前后兼备,才能圆融,只讲先在的工夫,或只讲后现的效用,均是“不圆”。
  从朱熹对程子之语的诠解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克己复礼”与“为仁”的先后关系。
  如曰“视听言动一于礼之谓仁,仁之与礼非有异”③者,言能复于礼,则仁心自存,有不待他求而得者,非以仁与礼为一物也。④
  如果能够严格做到四“勿”,视听言动全都依礼而行,复于礼,与礼一致,自存的仁心就会呈现出来,不需要去他处求得,这就可以称得上仁了,仁与礼没有本质差异。朱熹还曾明确指出:“一于礼之谓仁。只是仁在内,为人欲所蔽,如一重膜遮了。克去己私,复礼乃见仁。仁礼非是二物。”①人欲像一重膜遮蔽了内在的仁,克去己私以复礼,才能见仁,仁与礼并不是不相干的“二物”。当然,在朱熹看来,没有本质差异,“非是二物”,也并不是说仁与礼是一件事物,仁还是仁,礼还是礼,唯有先复于礼,之后,自存的仁才会呈现。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克己复礼与仁的先后次第。
  在《论语精义》中,朱熹引程颐言“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凡人须是克尽己私,只有礼时,方始是仁处”,并且亲笔改为:“克己复礼为仁,言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是乃仁也。”②对比改前改后,我们不难发现,朱熹改后话语中的仁、礼“非有异”又“非一物”的特性和先后之关系更为明显,尤其在朱熹所改的“皆归于礼,是乃仁也”中,礼先而仁后之特性,彰显无遗。
  要理解“克己复礼”工夫与“为仁”效用的先后次第,还须理解“公”。《朱文公文集》载:
  仁者,人之所固有,而私或蔽之以陷于不仁,故为仁者,必先克己,克己则公,公则仁,仁则爱矣。不先克己,则公岂可得而徒存?未至于仁,则爱胡可以先体哉?③
  朱熹认为,克己复礼,则公而无私,自存之仁心才会呈现。克己胜私与仁的先后关系中还夹着一个公字:克己胜私→公→仁。己和礼相对,私与公相对,克己胜私,则公,则仁。《朱子语类》卷六中集中有多句话讨论公与仁:
  公在前,恕在后,中间是仁。公了方能仁,私便不能仁。
  仁是爱底道理,公是仁底道理。故公则仁,仁则爱。
  公是仁之方法,人身是仁之材料。
  公却是仁发处。无公,则仁行不得。①
  无私以闲之则公,公则仁。譬如水,若一些子碍,便成两截,须是打并了障塞,便滔滔地去。②
  在朱熹看来,“公在前”“公了方能仁”,公是仁的方法,是“仁发处”,就好比私欲是障碍,去了私欲“障塞”而公,才能“公则仁”。《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载:
  (范伯崇问:)“《遗书》云:‘仁道难言,唯公近之。’非以‘公’训仁,当公之时,仁之气象自可默识。”朱熹答:“公固非仁,然公乃所以仁也。仁之气象于此固可默识,然学者之于仁,非徒欲识之而已。”③
  须知仁是本有之性、生物之心,惟公为能体之,非因公而后有也。故曰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④
  朱熹认为,仁是本有之性,是生物之心,公本身不是仁,但“公乃所以仁”,公是呈现、体现仁的路径、方法,于公处,亲切体验,自然可以默识仁之气象。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余正叔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黄俊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