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别于人心的本心是道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58
颗粒名称: 二、区别于人心的本心是道心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8
页码: 185-192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朱熹以“本心之全德”释“仁”的思想根源和其背后的哲学考虑。文中首先从“本心”的角度出发,解释了朱熹为何选择这个诠释。中国哲学史上,“本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孟子·告子上》,意为良心或道德本性。朱熹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仁”即是“本心之全德”,强调人心中固有的道德品质和完美德性。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为何朱熹释“克己复礼为仁”之“仁”为“本心之全德”?我们先从“本心”的角度寻找答案。
  诚如朱熹所说:“要就人身上说得亲切,莫如就‘心’字说。”③“仁”的意涵非常丰富,只有切身体会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它,正是从“亲切”这一角度出发,朱熹以“本心之全德”释“仁”。同时,朱熹释“仁”为“本心之全德”亦是对孟子“仁,人心”诠释的继承与发展。
  《论语集注》中类似“本心之全德”的诠释还有三处:“仁者,人心之全德”(仁以为己任)④;“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依于仁)⑤;“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若圣与仁)⑥。这四处诠释皆紧扣“心”,言“人心”“心(德)”,而“颜渊问仁”章“仁者,本心之全德”⑦特指“本心”,而同在这一章中,朱熹又言“人心”,说:“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⑧那么,“颜渊问仁”章中的“本心”与“人心”是否相同?朱熹诠释话语体系中的“心”“人心”“本心”“道心”之意涵是相同还是相异?下面从“本心”溯源、“人心”与“道心”之别、仁为何心等三个方面来论述。
  其一,“本心”溯源。
  “本心”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孟子·告子上》,但只在“此之谓失其本心”①一句话中提及,推究《孟子》全文特别是《告子》全篇,不难发现,孟子之“本心”应为之前提及的“仁义之心”“良心”②。在孟子看来,本心或良心虽“人皆有之”,但若不操存涵养,就可能会丧失,而“失其本心”③。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亦引入了“本心”一词,“故聪明圣神,内视反听,言为明圣,内视反听,故独明圣者知其本心皆在此耳”④。董仲舒所言之“本心”显然与孟子“本心”之“良心”义不同,董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是人副天数,圣人与生俱来就是天人合一的、具备洞悉微妙之理的能力。
  唐代孔颖达疏解《礼记·礼器》,亦引入了“本心”概念,“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朝廷是养老尊贤之地,为贤所乐也。故臣入门必县兴奏乐之事,是反本还其乐朝廷之本心”⑤。孔颖达是就还“本心”谈“反本”,一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一是“反本还其乐朝廷之本心”,前者为亲亲之心,后者为尊贤之德,孔颖达把“本心”扩大为个人行为和国家政治的根本。
  “本心”在中国佛教哲学中,亦是非常重要的术语。与孔颖达同时期的唐代高僧惠能强调,“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①。惠能认为,本心与清净自性是同一概念,“《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②;“若识本心,即是解脱”③。本为神秀门下“聪明多智”的门徒志诚,受益于惠能讲法而“言下便悟,即契本心”④。识本心、得本心和契本心突出的是内在本性或自性的顿悟。佛教上坚持本心与自性的统一,对出入“佛老”的朱熹等理学家,无疑有很大的影响。⑤
  不论是孟子初涉之“本心”,还是佛教的“本心”,都促进了朱熹等宋代理学家对“本心”的重视,宋代理学家在经典诠释中常常提到的“本心”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
  如果说孟子首提“本心”,意在强调人与生俱来的抵抗外物诱惑的内在道德操守,那么,董仲舒、孔颖达和高僧惠能则远离了孟子原初想表达的道德义,而侧重于单向发展的“本心”的本来和与生俱来义。能接续“本心”之道德、与生俱来二义的,则是宋代的理学家们。
  张载说:“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盖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孔子曰:‘枨也欲,焉得刚!’”⑥“婢仆始至者,本怀勉勉敬心,若到所提掇,更谨则加谨,慢则弃其本心,便习以性成。故仕者入治朝则德日进,入乱朝则德日退,只观在上者有可学无可学尔。”⑦张载指出了“仁”之难成,在于“本心”的反面“利欲之心”的作用。由“习以性成”等,不难发现,张载之“本心”指的是人未受环境污染前的爱敬之心或初心,张载将“轻慢”和“德”一起照应,丰富了其“本心”义。
  到了程颐,“本心”与“仁”紧密相随,“本心”成为理学视域下人的普遍道德良心。《程氏遗书》载:
  先生教某思孝弟为仁之本。某窃谓:人之初生,受天地之中,禀五行之秀,方其禀受之初,仁固已存乎其中。及其既生也,幼而无不知爱其亲,长而无不知敬其兄,而仁之用于是见乎外。当是时,唯知爱敬而已,固未始有事物之累。及夫情欲窦于中,事物诱于外,事物之心日厚,爱敬之心日薄,本心失而仁随丧矣。①
  程颐要弟子思考“孝弟为仁之本”问题,弟子之思则统合了《左传》的“天地之中”、《礼记》的“五行之秀”和《孟子》的“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等,突出“本心”之道德根本义,并强调“本心失而仁随丧”,突出仁和本心的存亡与共关系。对此,程颐深以为然,鼓励说:“能如此寻究,甚好。”②
  张载和程颐的“本心”论扣住“德”和“仁”,无疑是接续孟子“本心”论的转变和发展,但遗憾的是,张、程二人更多考虑的还是如何保住“本心”,防止“本心”丧失的问题,但对“本心”的正面论述以及对扭转“本心”的私欲的克制还不曾有细致的论述和分析。
  陆九渊作为宋代“心学”代表人物,“本心”观念特别突出。陈来指出,“本心”观念应当是陆学的,也是理解陆学最重要的观念。③陆九渊的本心思想来源于孟子,他由孟子“良心”“仁义”等出发,提出其“本心”说。《陆九渊集》载: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④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①
  (杨简)问:“如何是本心?”先生曰:“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②
  陆九渊直言不讳地对弟子杨简说,本心即孟子讲的四端,明确表示自己的“本心”说源于孟子。在他看来,“本心”是本有的,本心是一种先验的存在,道德意识是人心本来的状态。与孟子“本心”说不同的是,陆九渊的“本心”说结合其“心即理”学说,强调内心的道德准则与宇宙普遍之理的同一性,具有宇宙论和社会规范的意义,较之孟子的“本心”说,显然更为系统、细致,颇具理论高度。
  与前人文本中“本心”出现寥寥无几迥然不同的是,“本心”成了朱熹话语体系中一个固定而至关重要的词汇。相较于程颐的“心外求理”,朱熹无疑更为重视“本心”“圣人之心”。为此,金春峰说,朱熹“总是不离心而言理,由心外求理(道德)的‘理学’转向‘心学’”③。但相较于陆九渊的“心学”,朱熹的“本心”力量以其“天理”的无限性和性体的全面性为基本前提,而陆九渊的“本心”自明,人不必他求,能否守住本心无失,完全掌握在自己的主观意志中。
  其二,“人心”与“道心”之别。
  《尚书·大禹谟》记载舜诫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之虚灵知觉”,本来只是一个整体,为什么会有人心、道心的区别呢?对此,朱熹结合“克己复礼为仁”章旨,在《戊申封事》和《答陈同甫》中进行了深度辨别。④概而言之,主要有如下四点。
  一是无论智愚,人皆有人心道心。每个人都有形体,因而都有“生于形气之私”的人心,即使是上智之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本性,因而都有“原于性命之正”的道心,即使是下愚之人也不例外。“夫人自有生而梏于形体之私,则固不能无人心矣。然而必有得于天地之正,则又不能无道心矣。”
  二是人心道心交杂并行。人心“危殆而不安”,道心“精微而难见”。既然人人都有人心道心,作为“人心之全德”的道心,“不能无人欲之私以害焉”,在日用之间,二者并行于人之内心,互克互胜,关系着个人得失和天下治乱。
  三是唯有精择守一才能分别人心道心。任由人心道心交杂,不予修治,自然会“危者愈危,微者愈微”,“天理之公”就无法战胜“人欲之私”。只有“择之精”“守之一”,才能不使人心杂乎道心、天理流于人欲,因为“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
  四是日日克己,道心方能主人心。我们不能放任人心“自危”、道心“自微”,只有“日日克之,不以为难”,“胜其私欲”“复于礼”,“从事于斯,无少间断”,才能“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才能“私欲净尽,天理流行”,“仁不可胜用”。
  余英时指出,“人心”“道心”之别为思想界所接受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信号,表示内向超越已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①朱熹重视心②,区分人心、道心,以此诠释“克己复礼为仁”,构建自己的心性哲学,由此亦彰显其学术内向超越的特征。
  其三,仁为何心?
  朱熹晚年作《中庸章句序》,认为《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③,又借《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区别人心、道心并揭橥天理、人欲的关系,清理儒学道统的承继,让理学体系建构中形而上的义理层面更为明朗。结合《中庸章句序》“心”“人心”“道心”等内容,①和《朱子语类》中朱熹相关论述,我们可以找到朱熹诠释话语体系中“心”“人心”“本心”“道心”的真正意涵,寻得仁为何心的答案。《中庸章句序》说: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②
  曰:“人心者,人欲也;危者,危殆也。道心者,天理也;微者,精微也。物物上有个天理人欲。”因指书几云:“如墨上亦有个天理人欲,砚上也有个天理人欲。分明与他劈做两片,自然分晓。尧舜禹所传心法,只此四句。”③
  仁者心之德,程子所谓“心如谷种,仁则其生之性”是也。然但谓之仁,则人不知其且于己,故反而名之曰人心,则可以见其为此身酬酢万变之主,而不可须臾失也。④
  从以上《中庸章句序》和《朱子语类》中的相关内容来看,在朱熹理学体系中,“心”包括“人心”和“道心”,“人心”是人欲,“道心”是天理,“道心”即“本心”。“克己复礼为仁”章“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①之“人心”,跟《孟子集注》“然但谓之仁,则人不知其且于己,故反而名之曰人心,则可以见其为此身酬酢万变之主,而不可须臾失也”②之“人心”相类,同于《中庸章句序》“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③之“道心”,亦即“本心”。由此看来,《论语集注》中释“仁”之“心(德)”“人心”同于“本心”,类似“道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道心”同“人心”一样是“已发之心”,发于仁义礼智之性,但不是性。④这个“本心”是“本然之心”“先天本有之心”“最初良善之心”“道德之心”,亦即其理学话语体系中的“天理”。可见,朱熹以“本心之全德”释“克己复礼为仁”中的“仁”,这个“本心”较之“心”“人心”,用语更为精准。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董仲舒
相关人物
孔颖达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
杨简
相关人物
金春峰
相关人物
余英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