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释“为仁”为“到仁”“至仁”:工夫指向仁之境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53
颗粒名称: 三、释“为仁”为“到仁”“至仁”:工夫指向仁之境界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72-174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朱熹对“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诠释。朱熹认为,“为仁”即是“见仁”,即通过克己复礼的工夫,去除私欲,恢复天理,从而发现和体验到内在的仁。这个理解的基础在于他把“克己复礼为仁”中的“为”字理解为“实现”或“达到”的意思,也就是“到仁”或“至仁”的概念。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宋儒思想

内容

《朱子语类》载:
  问:“‘克己复礼为仁’,这‘为’字,便与子路‘为仁’之‘为’字同否?”曰:“然。”又问:“程先生云:‘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恐‘是仁’字与‘为仁’字意不相似。”曰:“克去那个,便是这个。盖克去己私,便是天理,‘克己复礼’所以为仁也。仁是地头,‘克己复礼’是工夫,所以到那地头底。”②
  提问者涉及的“子路‘为仁’之‘为’”并非《论语》文本中的原文,是就《论语·公冶长》所载内容“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③改说的。在提问者心中,“子路”与“仁乎”之间有一联系词“为”。朱熹答问时明确表示,子路“为仁”之“为”与“克己复礼为仁”之“为”相同。对于为何相同,朱子似乎未答,但仔细的读者于第二问中即可找到答案。朱熹针对再次提问指出,程子“是仁”与“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仁”字意相似。“克己复礼”是工夫,仁是“地头”,是方向和目标,“是仁”“为仁”意为“到仁”,即通过“克己复礼”的工夫“到那地头底”,到达那仁的境界和地位。
  关于“到仁”义,《朱子语类》又载:
  亚夫云:“‘克己复礼为仁’,到仁便是极了。”①
  (朱熹言)“到仁处,大本已好,但小节略略有些未善。”②可见,以“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仁”为“到仁”意,是朱熹师生的共识。
  朱熹还以“至仁”释“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仁”。《朱子语类》载:
  孔门弟子如“仁”字“义”字之说,已各各自晓得文义。但看答问中不曾问道如何是仁,只问如何行仁;夫子答之,亦不曾说如何是仁,只说道如何可以至仁。如颜子之问,孔子答以“克己复礼”;仲弓之问,孔子答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之问,孔子答以“仁者其言也讱”;樊迟之问,孔子答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想是“仁”字都自解理会得,但要如何做。③
  朱熹强调,孔门师生答问中,根本不曾涉及“如何是仁”,弟子不曾问“如何是仁”,只问“如何行仁”;夫子不曾答“如何是仁”,只答“如何可以至仁”④。通过举例,朱熹认为,孔子以“克己复礼”答颜子之问,是说如何可以至仁,“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仁”乃“至仁”义。
  朱熹门人郑可学曾通过书信求教“克己复礼为仁”:“克己之功难为,而至仁也易……特不能如颜子深于天理人欲之际,便可至仁耳。”在这里,门人郑可学用“至仁”代言“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仁”,朱熹对此是充分肯定的,评其“说得也好”。⑤
  朱熹另一学生陈文蔚说:“学者工夫只得勉勉循循,以克人欲存天理为事。其成与不成,至与不至,则非我可必矣。”释“为仁”为经历勉勉循循工夫后之“至仁”。对此,朱熹亦肯定说:“是如此。”⑥
  《朱子语类》载:
  问:“或人问伊川曰:‘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伊川曰:非也。不知如何。”曰:“仁不可言至。仁者,义理之言,不是地位之言,地位则可以言至。又不是孝弟在这里,仁在那里,便由孝弟以至仁,无此理。如所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圣,却是地位之言。程先生便只说道:‘尽得仁,斯尽得孝弟;尽得孝弟,便是仁。’”①
  在上述引文中,朱熹明确指出“仁不可言至”,那么,这是否与前文所述相矛盾呢?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为仁”特指“孝弟为仁之本”之“为仁”,意为“行仁”,即推行仁道、仁爱,是就义理而言,不是就地位和境界而言,前面也已经引述,“孝弟为仁之本”“为仁由己”之“为”与“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不同。②
  如果说朱熹释“为仁”为“谓之仁”“是仁”,强调“克己复礼”是“为仁之工夫”;释“为仁”为“见仁”,强调“克己复礼”工夫指示的方向和目标系“仁”的本体、全体;那么,释“为仁”为“到仁”“至仁”,则不仅强调“克己复礼”这一工夫,亦强调这一工夫指示的方向和目标乃“仁”之境界和地位。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孟武伯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郑可学
相关人物
陈文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