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释“为仁”为“见仁”:工夫指向仁之本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52
颗粒名称: 二、释“为仁”为“见仁”:工夫指向仁之本体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70-172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朱熹对“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概念的诠释和理解。朱熹认为,“为仁”即是“见仁”,即通过克己复礼的工夫,去除私欲,恢复天理,从而发现和体验到内在的仁。他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强调了克己复礼工夫的重要性,以及“见仁”这一理解的准确性。同时,他也明确了“为仁”并非是达到“仁”的终点,而是通过实践工夫去发现和体验“仁”的全貌。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宋儒

内容

朱熹常用“见仁”释“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仁”。“一于礼之谓仁。只是仁在内,为人欲所蔽,如一重膜遮了。克去己私,复礼乃见仁。”⑤朱熹认为,人欲就像一重膜,遮了内在的仁,克己复礼工夫可以把人欲这层膜撕掉,从而让我们见到仁的本来面目,“为仁”即“见仁”。
  朱熹还曾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孔子告颜渊,只说‘克己复礼’,若是克得己,复得礼,便自见仁分晓。如往长安,元不曾说与长安有甚物事如何,但向说向西去,少间他到长安,自见得。”⑥要去长安,重要的不是打听长安有什么景物、特点,关键应该是如何去得长安,至于长安是什么样子,去了自然就见到了。“为仁”何尝不是如此?“克己复礼”是“为仁”的方法和途径,照此去做了,“克得己”“复得礼”,自然就能“见仁”。
  朱熹用词非常严谨,认为“见仁”比“为仁”“是仁”更为精准。
  周明作谓:“私欲去则为仁。”曰:“谓私欲去后,仁之体见,则可;谓私欲去后便为仁,则不可。譬如日月之光,云雾蔽之,固是不见。若谓云雾去,则便指为日月,亦不可。如水亦然。沙石杂之,固非水之本然。然沙石去后,自有所谓水者,不可便谓无沙无石为水也。”①
  在这里,朱熹巧用比方,云雾蔽日月之光,云雾去,则日月见,我们不能说云雾去后就为日月;水杂沙石,沙石去,则见水之本然,我们不能说无沙无石就为水;同理,私欲去,则仁之本体可见,我们不能说私欲去就为仁。
  对于如何见仁,朱熹与学生有进一步的讨论:
  国秀问:“圣人言仁处,如‘克己复礼’一句,最是言得仁之全体否?”曰:“圣人告人,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之类,无非言仁。若见得时,则何处不是全体?何尝见有半体底仁!但‘克己复礼’一句,却尤亲切。”②
  或问:“仁之全体,在克己上?”曰:“若论全体,是处可见。且如‘其言也讱’,若于此理会得透彻,亦见得全体。须是知得那亲切处。”③
  朱子认为,见仁是见仁之全体,而不是“半体底仁”,“克己”可见仁之全体,“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其言也讱”之类,只要“理会得透彻”,也能见到仁之全体,只是“克己复礼”一句最为亲切见效。
  就“仁”的意涵,朱熹与弟子还曾深入讨论:
  问:“‘克己复礼’,‘如见大宾’之时,指何者为仁?”曰:“存得心之本体。”①
  在朱熹看来,“仁”就是“存得心之本体”,不论是“克己复礼”“如见大宾”,还是“居处恭”“其言也讱”,我们所见的仁之全体,就是通过工夫实践而存得心之本体。
  如果说朱熹释“为仁”为“谓之仁”“是仁”,是强调“克己复礼”乃“为仁之工夫”;那么,释“为仁”为“见仁”,则是强调“克己复礼”这一工夫及其指示的目标和方向乃“仁”之本体、全体。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周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