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朱熹对宋儒“为仁”诠释的评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48
颗粒名称: 二、朱熹对宋儒“为仁”诠释的评论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5
页码: 159-163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朱熹对《论语精义》中宋儒“为仁”诠释的评价。朱熹赞同程颐“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认为仁与礼不是同一物,复于礼,则仁心自存;对于程颐“凡人须是克尽己私,只有礼时,方始是仁处”,朱熹认为此说与伊川之意相契,但删除了赘词。对于范祖禹所言“为仁由己,在内故也”,朱熹认为其诠释太空疏。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宋儒

内容

在《论语或问》“克己复礼”章、《朱子语类》“颜渊问仁”章中,朱熹对《论语精义》中程颢、程颐、范祖禹、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尹焞等宋儒的“为仁”诠释进行了评价。
  对于《论语精义》中摘录的程颢关于“为仁”的一处诠释,朱熹在《论语或问》中指出,“如曰‘视听言动一于礼之谓仁,仁之与礼非有异’者,言能复于礼,则仁心自存,有不待他求而得者,非以仁与礼为一物也”②。朱熹认为,仁与礼并不是同一物,复于礼,则仁心自存,不待他求而得。又《朱子语类》载,朱熹言:“一于礼之谓仁。只是仁在内,为人欲所蔽,如一重膜遮了。克去己私,复礼乃见仁。仁礼非是二物。”③在朱熹看来,人欲如一重膜遮蔽了仁,若下“克己复礼”的工夫,战胜私欲,复礼才能见仁,仁礼并不是不相干的二物。
  对于程颐所言“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朱熹在《论语或问》中评价指出:“如曰‘事事皆仁’,言所行无非仁者,而后人得以是称之,非若吕、谢、游、杨之说也。”④
  对于程颐所言“凡人须是克尽己私,只有礼时,方始是仁处”,朱熹在《论语或问》中评价指出:“如曰‘克己尽仁,克尽己私,只有礼时方始是仁处’,亦若其言仁、礼不异之意也。”⑤在《朱子语类》中,朱熹指出:“伊川尝曰:‘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此说最为的确。”⑥朱熹虽然赞赏程颐诠释,但在引用时,并非全盘照抄。朱熹编的《河南程氏遗书》记载了程颐对唐棣提问的回答:“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凡人须是克尽己私后,只有礼,始是仁处。”①《朱子语类》文本在此基础上去掉了赘词“凡人”“后”等字,“只有礼”改为“皆归于礼”,“始是仁处”改为“方始是仁”。这种修改内含有朱熹在前人启发下,对“克己复礼为仁”认识的不断深化。
  对于程颐所言“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②,朱熹在《论语或问》中赞说“程子至矣”③,并将此解转引于《论语集注》中④。但从后来朱熹与弟子的相关讨论来看,朱熹对此处“仁”之诠释更为满意的不是“天下之正理”,而是“本心之全德”,认为释“仁”为“天下之正理”不若释“仁”为“本心之全德”。⑤《朱子语类》载:
  (1)问:“程先生尹先生皆以仁为正理,如何是正理?”曰:“只是正当底道理。”⑥
  (2)“仁者,天下之正理”。只是泛说,不是以此说仁体。若曰“义者,天下之正理,也得”。⑦
  (3)问“仁者,天下之正理”。曰:“此说太宽。如义,亦可谓天下之正理;礼,亦可谓天下之正理。”⑧
  (4)问“仁者,天下之正理”。曰:“说得自好,只是太宽。须是说仁是本心之全德,便有个天理在。若天理不在,人欲横肆,如何得序而和!”⑨
  (5)程子说“仁者,天下之正理”,固好;但少疏,不见得仁。仁者,本心之全德。人若本然天理之良心存而不失,则所作为自有序而和。若此心一放,只是人欲私心做得出来,安得有序,安得有和!①
  在朱熹看来,二程释“仁”为“正理”意为“正当底道理”。按理,这与朱熹释“仁”为“性”为“理”相类,但朱熹认为“天下之正理”的诠释“只是泛说”,太宽,对“仁”之诠释来说没有针对性,“义”和“礼”亦可套用此诠释,“不是以此说仁体”,“少疏,不见得仁”,须训这“仁”为“本心之全德”,便有个天理在。朱熹这些诠释思想亦影响其门人,如其门人郑南升直接释伊川“仁者,天下之正理”为“所谓正理,即心之德也”。②
  对于范祖禹所言“为仁由己,在内故也”,朱熹在《论语或问》中指出:“范氏之说,则其疏甚矣。”③朱熹认为,范祖禹为仁之释太空疏。
  对于吕大临所言“仁者以天下为一体,天秩天叙,莫不具存。人之所以不仁,己自己,物自物,不以为同体”,朱熹在《论语或问》中指出,“吕氏专以同体为言,而谓天下归仁,为归吾仁术之中,又为之赞以极言之,则不免过高而失圣人之旨。抑果如此,则夫所谓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者,乃特在于想象恍惚之中,而非有修为效验之实矣”④。朱熹认为,吕大临解仁太过高远,失却了孔子原意,只在想象恍惚中言,没有修为效验之实。
  对于谢良佐对“为仁”的诠释,朱熹《论语或问》未做专门评价。《朱子语类》针对谢良佐言“(视听言动)四者皆不可易,易则多非礼,故仁者先难而后获。所谓难者,以我视,以我听,以我言,以我动也”⑤,评价说:“如谢氏曰:‘以我视,以我听,以我言,以我动。’夫子分明说是‘非礼勿视听言动’,谢氏却以‘以我’言之,此则自是谢氏之意,非夫子所以告颜渊者矣。”①在朱熹看来,谢良佐将“非礼勿视听言动”释为“以我视,以我听,以我言,以我动”,失却了孔子告颜渊的本意,是谢良佐一己之意。
  对于游酢所言“仁之为言,得其本心而已”等,朱熹《论语或问》指出:“至于游氏之说,以为视人如己视物如人,则其失近于吕氏,而无天序天秩之本,且谓人与物等,则其害于分殊之义为尤甚。以为非必积日累月而后可至,一日反本复常,则万物一体,无适而非仁者,则又陷于释氏顿悟之说,以启后学侥幸躐等之心。以为安仁则纵目所视而无乱色,纵耳所听而无奸声,则又生于庄周、列御冦荒唐之论,若以圣人为恃其中心安仁之故,而有意于纵其视听者。至其所论仁圣之辨,则又以博施济众为言,则于夫子所以告子贡者,似有所未察也。”②游酢提出了仁是本心,仁是心之本体的思想,主张人能反其本心,便达到万物一体之仁。这显然比谢良佐、吕大临的心性论思想更进了一步。对此朱熹未曾置言。朱熹主要从四个方面批评游酢解仁之论:一是批评游酢“视人如己视物如人”之言,跟吕大临一样,有着高远不切实际的缺失;二是批评游酢称人与物等同,严重危害到人与物的分殊之义;三是批评游酢论安仁之效,滋生和受影响于庄子、列子荒唐之言;四是批评游酢分辨仁圣之论,未曾真正体察孔子为何以“博施济众”告子贡。
  对于杨时所言“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放而不知求,则人欲肆而天理灭矣”,朱熹《论语或问》指出:“杨氏以为先克己,而后复礼以闲之,则其违圣人之意远矣。”③在他看来,杨时之释远远违背了孔圣人的原意。
  对于尹焞所言“弟子问仁者多矣,唯对颜子为尽”,朱熹《论语或问》指出:“惟尹氏庶几近之,然其以理易礼,而遂以复礼为仁,则亦失程子之意矣。”④批评尹焞解仁之论失却了二程原意。
  对于胡宏所言“仁者,心之道乎”,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指出:“五峰曰:‘诚者,命之道乎!中者,性之道乎!仁者,心之道乎!’此语分得轻重虚实处却好。某以为‘道’字不若改做‘德’字,更亲切。‘道’字又较疏。”①朱熹认为,胡宏释“仁”为“心之道”之“道”字较空疏,不若改释为“心之德”,更亲切。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程颢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范祖禹
相关人物
吕大临
相关人物
谢良佐
相关人物
游酢
相关人物
杨时
相关人物
尹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