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宋儒“复礼”诠释的评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34
颗粒名称: 二、对宋儒“复礼”诠释的评论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98-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程颢“复礼”诠释的评价与议论主要是认为程颢所言“积习尽有功,礼在何处”和“视听言动一于礼之谓仁,仁之与礼非有异”这两处诠释难以理解且似有可疑之处。然而,朱熹通过阐发程颢思想的本意和正确理解程颢诠释的含义,使这两处诠释变得通畅无疑。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在《论语或问》“颜渊”篇、《朱子语类》“颜渊问仁章”中,朱熹对《论语精义》中程颢、程颐、范祖禹、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尹焞等宋儒的“复礼”诠释进行了评论。
  我们先讨论朱熹对程颢“复礼”诠释的评价与议论,此处最为详细。
  对于《论语精义》卷六下“颜渊”篇摘录的程颢关于“礼”的三处诠释,朱熹在《论语或问》中一一进行了评价。其中两处,朱熹觉得乃“难明而似可疑者也,各以是说通之,亦可以无疑矣”②。为此,他设法使程颢这两处“复礼”诠释变得通畅无疑。为疏解程颢所言“积习尽有功,礼在何处”,朱熹指出,“言德盛仁熟,自然中礼,无所待于勉强,而非为学者言也”③。在此,朱熹认为,“非礼勿视听言动”之习惯与规范具有积累的功效,当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起质变,主体就会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自愿遵循“礼”的规范,无须刻意去注意“礼”的存在,遵循“礼”成了一种自愿的乐意的行为,从而感觉不到刻意约束的“礼”的存在了。为疏解程颢所言“视听言动一于礼之谓仁,仁之与礼非有异”④,朱熹指出,“言能复于礼,则仁心自存,有不待他求而得者,非以仁与礼为一物也”⑤。在此,朱熹突出的是,复于“礼”能实现仁心自存,无须刻意他求,但也不能简单地视“仁”与“礼”为同一物。
  对于第三处程颢所言“克己自能复礼,不必学文”,朱熹在《论语或问》中视之为“是则真可疑而不可通者,岂其记录之误耶”①,甚至怀疑是记录错误。对此,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又曰:“早间与亚夫说得那‘克己复礼’,是克己便是复礼,不是克己了,方待复礼,不是做两截工夫。就这里克将去,这上面便复得来。明道说那‘克己则私心去,自能复礼;虽不学礼文,而礼意已得’。这个说得不相似。”又曰:“‘克己复礼’,是合掌说底。”②
  时举曰:“先生向所作《克斋记》云:‘克己者,所以复礼;非克己之外,别有所谓复礼之功。’是如何?”曰:“便是当时也说得忒快了。明道谓:‘克己则私心去,自能复礼;虽不学礼文,而礼意已得。’如此等语,也说忒高了。孔子说‘克己复礼’,便都是实。”曰:“如此,则‘克己复礼’,分明是两节工夫。”曰:“也不用做两节看。但不会做工夫底,克己了,犹未能复礼;会做工夫底,才克己,便复礼也。”③
  对以上引文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朱子并不赞同程颢“克己则私心去,自能复礼;虽不学礼文,而礼意已得”的说法。诚然,朱熹一方面认为“克己”便是“复礼”,“克己”“复礼”不是做两截工夫,“‘克己复礼’,是合掌说底”④,“合掌”即“重复”义⑤,“克己”与“复礼”是重复同一项工夫,在“克己”之外没有额外的复礼之功,“克己,则礼自复;闲邪,则诚自存。非克己外别有复礼,闲邪外别有存诚”⑥;另一方面,朱熹又坚持“克己”与“复礼”仍有精粗之别⑦,“克己”非即是“复礼”。因而朱熹答龚郯伯曰:“‘克己复礼’,一如将水去救火相似。又似一件事,又似两件事。”①而程颢则直下肯定,认为一旦超越本心,心体当下自觉、呈显,就自然表现出仁、义、礼、智四端。其复礼之“礼”不是指“礼文”,而是就四端而言的“礼”自身,因而“虽不学礼文,而礼意已得”,礼文制度是否熟稔,自然不妨碍其发心的初衷。对此,朱熹是不认可的,因而批驳明道“也说忒高了”“说得不相似”。
  朱熹对程颐“复礼”诠释言论主要存在三类评价,第一类是充分认可。对于程颐所言“视听言动非礼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②,朱熹大为赞赏,因而在《论语或问》中指出,“视听言动之说……则其所以发明深切,无可疑者”③。
  第二类是持疑并疏解。对于程颐所言“礼者,理也”,朱熹《论语或问》指出,这是“言礼之属乎天理,以对己之属乎人欲,非以礼训理,而谓真可以此易彼也”④。在朱熹看来,不能简单地训“礼”为“理”,礼之属天理对应的是己之属人欲,“礼”“己”相对,“天理”“人欲”相对。朱熹在《论语或问》中针对程颐所言“克己尽仁,克尽己私,只有礼时方始是仁处”⑤指出,“亦若其言仁、礼不异之意也”⑥。在朱熹看来,不能简单地视“仁”与“礼”为相同之意思,而应从克尽己私、只有礼时才是仁的境界这一过程来看待“仁”与“礼”的关系。朱熹明确表示,程颐的这两处诠释“皆其难明而似可疑者,各以是说通之,亦可以无疑矣”⑦。
  第三类是予以否定。对于程颐所言“有诸中则无不中理,慎独敬义,所以为克己复礼”“敬立则无妄,无妄则礼也”“敬即便是礼,无己可克”,朱熹《论语或问》指出:“凡或过而失中,或乱而无序,是则真可疑而不可通者,岂其记录之误耶?”①在朱熹看来,程颐关于“复礼”的这些诠释是失中而无序的,其真实性甚至都值得怀疑。
  朱熹对范祖禹、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尹焞等宋儒“复礼”诠释的评价与议论相对简略。
  对于范祖禹“礼者,理也,至于理,则能复礼矣”②“不迁怒,不贰过,复礼也。夫正与是出于理,不正不是则非理也,视听言动,无非礼者,正心而已矣”③等诠释,朱熹《论语或问》评价其太空疏,“范氏之说,则其疏甚矣”④。
  对于吕大临“胜一己之私,以反乎天秩天叙,则物我兼体,虽天下之大,皆归于吾仁术之中”⑤之诠释,朱熹《论语或问》评价其过高、失却孔子本来意旨、想象恍惚、无修为效验之实等,“吕氏专以同体为言,而谓天下归仁,为归吾仁术之中,又为之赞以极言之,则不免过高而失圣人之旨。抑果如此,则夫所谓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者,乃特在于想象恍惚之中,而非有修为效验之实矣”⑥。对于吕大临《克己铭》之疏忽“复礼”,朱熹进行了批驳:“某见前辈一项论议说忒高了,不只就身上理会,便说要与天地同其体,同其大,安有此理!如‘初无吝骄,作我蟊贼’云云,只说得克己一边,却不说到复礼处。”⑦朱熹认为吕大临只说克己而不说复礼,论议不实、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对于谢良佐“礼者,摄心之规矩。循理而天,则动作语默无非天也。内外如一,则视听言动无非我矣”⑧,朱熹《论语或问》评价指出:“谢氏以礼为摄心之规矩,善矣。然必以理易礼,而又有循理而天、自然合礼之说焉,亦未免失之过高,而无可持循之实。盖圣人所谓礼者,正以礼文而言,其所以为操存持守之地者密矣。若曰‘循理而天,自然合理’,则又何规矩之可言哉?”①在此,朱子突出谢氏诠释“失之过高”,“无可持循之实”,无规矩可谈。
  对于游酢“礼者,性之中也。且心之本体,一而已矣,非事事而为之,物物而爱之,又非积日累月而后可至也”②的诠释,朱熹评价为:“以为非必积日累月而后可至,一日反本复常,则万物一体,无适而非仁者,则又陷于释氏顿悟之说,以启后学侥幸躐等之心。”③朱熹认为游酢此解不重积累,陷入释氏顿悟之说,误导后学产生“侥幸躐等”的心思。
  对于杨时“动容周旋中礼,则无事乎复”④的诠释,朱熹指出:“杨氏以为先克己,而后复礼以闲之,则其违圣人之意远矣。”⑤强调杨时之解远远违背了圣人原意。
  对于尹焞“礼者,理也,去私欲则复天理,复天理者仁也。礼不可以徒复,唯能克己,所以复也”⑥之诠释,朱熹《论语或问》评价指出:“惟尹氏庶几近之,然其以理易礼,而遂以复礼为仁,则亦失程子之意矣。”⑦在肯定尹焞诠释之时,亦指出其诠释失程子原意。对此,朱熹还有进一步的论述:
  正淳问:“程子曰:‘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人欲。’尹氏曰:‘礼者,理也。去人欲,则复天理。’《或问》不取尹说,以为失程子之意,何也?”曰:“某之意,不欲其只说复理而不说‘礼’字。盖说复礼,即说得着实;若说作理,则悬空,是个甚物事?”⑧
  朱熹之所以不选取尹焞的诠释,在于尹焞只说“复理”不说“礼”字,忽略了“复礼”,因而说得不着实,悬空了。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颜渊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程颢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范祖禹
相关人物
吕大临
相关人物
谢良佐
相关人物
游酢
相关人物
杨时
相关人物
尹焞
相关人物
龚郯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