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7630 |
颗粒名称: | 三、余论 |
分类号: | B244.75 |
页数: | 2 |
页码: | 92-93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论语》中“克己复礼为仁”的“克己”的诠释,以及这种诠释在宋代道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朱熹将“克己”诠释为“胜私欲”,并引入理学概念,强调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统一。他主张“克己”包括克服气禀之私、人我之私和过度的耳目口鼻之欲,以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诠释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提升了道学家的政治地位,但也引起了反道学家一派的反对和攻击。 |
关键词: |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