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胜”而不以“治”训“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24
颗粒名称: 三、以“胜”而不以“治”训“克”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69-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克己”的理解,他强调了“克”应该被解释为“胜”,这是在天理和人欲对立和排斥的关系中,需要付出十足的克己工夫才能战胜人欲、复归天理。此外,朱熹也强调了天理和人欲难以区分,需要明察秋毫才能判断。因此,“克己”之难在于私欲的难以对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实现。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与对“己”之诠释的多样化不同的是,朱熹在各个文本中一致训“克”为“胜”。朱熹把对“克”的诠释也置于其理学体系的大框架中,用“胜”释“克”,是因为天理人欲处于此胜则彼退的对立关系,天理人欲难以明辨,“克”之对象“人欲”难以克胜。马融诠释脉络下的“治”、孔安国诠释脉络下的“能”、范宁诠释脉络下的“责”,远不能形容朱熹理学框架下“克”之工夫。
  首先,朱熹从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之关系的角度来释“克”。
  在朱熹理学体系中,天理和人欲处于此胜则彼退的关系中,二者截然对立。“克己复礼是截然分别个天理人欲,是则行之,非则去之”①;“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②。朱熹认为,天理人欲相互对立与排斥,是你死我活的冤家对头。天理进一步,则人欲退一步;人欲进一步,则天理退一步。要么克胜人欲、复归天理,要么陷溺人欲、丧失天理,不进则退。在这种天理和人欲此胜则彼退的较量中,需要付出十足的克己工夫,才能获胜。“克己亦别无巧法,譬如孤军猝遇强敌,只得尽力舍死向前而已,尚何问哉!”③主体面对人欲,犹如孤军遇到强敌,别无选择,只能拼死一战。朱熹反复强调,“圣人所以下个‘克’字,譬如相杀相似,定要克胜得他!”“颜子克己,如红炉上一点雪!”④“克”字如相杀,定要胜利;“克己”为雪落红炉,必将消融,如此才能战胜“私欲”,才能体现胜券在握的气势。“克者,胜也。日用之间,只要胜得他。天理才胜,私欲便消;私欲才长,天理便被遮了。要紧最是胜得去,始得。”⑤在这种尖锐对立的天理人欲关系下,只有“胜”字才能匹配和胜任“克”之工夫。有弟子问,训“克”为“胜”不若“治”较稳,朱熹答:“治字缓了。且如捱得一分,也是治,捱得二分,也是治。胜,便是打叠杀了他。”①朱熹认为,“治”字太缓,更适合于缓慢的过程、共存有余地的情形,天理要彻底战胜人欲,用“治”这种工夫不行,力度不够,“胜”字才有“打叠杀了他”的力度。明代学者蔡清在《四书蒙引》中对此亦有讨论:“克,胜也。直至那边全倒了,只有我在,方是克。此克字最重,故曰:‘如红炉上一点雪。’”②对方全倒了,唯我独在,才是“克”、才是“胜”,如同红炉上一点雪,烈火熊熊,雪落速殒无痕。蔡清精研朱熹著作,力捍朱熹学说,对“克”训解读可谓深契朱子本意。
  其次,朱熹从天理人欲难明的角度释“克”。
  朱子有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几”③,有学者解读为,“是言其致察于‘非’字”④。没有“至明”的工夫,则不能清楚地判断什么是不能视听言动的“非礼”,更不能明察天理人欲所动之玄机,必将混淆天理人欲。“因说克己。或曰若是人欲则易见,但恐自说是天理处,却是人欲,所以为难。”⑤人欲虽易见,但有时易把人欲误为天理,天理和人欲不易辨清。“因论‘克己复礼’,洽叹曰:‘为学之艰,未有如私欲之难克也!’先生曰:‘有奈他不何时,有与他做一片时。’”⑥朱熹回答弟子指出,私欲之难克,一方面难在战胜不了它,另一方面难在误把私欲作天理,视私欲为同朋,因而与之同做一片,融为一起了。“天理人欲,几微之间”⑦,“吾人所学吃紧着力处,止在天理、人欲二者相去之间耳”⑧。天理和人欲过渡之 间,有时并非判然有别,而这恰恰是“克己”最难处、最吃紧处,也是最应该着力处。
  参阅张栻与此类似的表述有助于理解朱熹的深意:“试举天理、人欲二端言之。学者皆能言有是二端也,然不知以何为天理而存之,以何为人欲而克之,此未易言也。”①“克己”之难,在于天理微妙难明,人欲汹涌易起,“天理人欲之分”难析。天理人欲难明,又不得不明,“毫厘之差,霄壤之缪”②,“克己即存理去欲之别名”③,区分天理人欲是存理去欲的前提,求仁“克己”自然很难。
  “天理人欲,无硬定底界,至是两界分上工夫。这边工夫多,那边不到占过来。若这边工夫少,那边必侵过来。”④朱熹还认为,天理人欲不是凝固不变的两极,二者之间“无硬定底界”⑤,可相互换位和转化,两边力量的对比起决定作用,“两界分上工夫”是关键,“须事事与剖判极处,即克治扩充工夫随事著见”⑥。想要天理不失,人欲不横流,“克己”工夫一刻也不能松懈。只有“胜”字而不是“治”字能胜任这种有力度又能持久的“克”的工夫。
  朱熹学生符舜功就学者“克己”修养与朱熹展开讨论。符舜功问道:“学者当先防人欲,正如未上船,先作下水计。不如只于天理上做工夫,人欲自消。”朱熹不赞同这一说法,引尧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之说表达自己观点,主张“只于两者(天理、人欲)交界处理会”。⑦这同他于“天理人欲相去之间”着力之论有异曲同工之效。
  再次,朱熹从“克”之对象“私欲”难以对付的特征来释“克”。
  朱熹深刻体察到“克己”难克,这是他字斟句酌、深思熟虑后以“胜”而不以“治”训“克”的重要原因。程颢强调“克己最难”①,认为“‘先难’,克己也”②。受此影响,朱熹对“克己”之难做了详尽论述。“克己工夫较难,出门、使民较易。”③与“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之敬的修养相比较而言,“克己”更难。
  “克己”是“胜私欲”,作为“克”的对象的“私欲”难以对付。“‘克’者,胜也。难胜莫如‘己’,胜己之私则能有诸己,是反身而诚者也。”④如果能克服和超越“己之私”,那么,我们就能找到本我,但“己之私”难克,因为这是心上工夫。“答颜子处是就心上说工夫,较深密为难。”⑤朱熹认为,“克”的对象“己”不是指“身”,而是指“私欲”。“身”侧重形躯意义,是外在的、可见可触的;而“私欲”侧重内心深处的欲念,“克”私欲是心上工夫。心上工夫最为幽微玄妙,要做到深密无过确实很难。朱熹甚至将“克己”对象喻之为盗、恶草、贼、病根等,如“克己则是拒盗”⑥,“克己则是去其恶草”⑦,“‘克己’如誓不与贼俱生”⑧,“‘克己’是拔去病根”⑨。“克己”被喻为杀贼工夫。“‘克己复礼’,这是杀贼工夫”⑩;“‘克己’者,一似家中捉出个贼,打杀了便没事”?;“告颜渊底是杀贼工夫”?。为此,朱熹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克”。“把持不能久,胜物欲不去”;“自着力把持,常惺惺,不要放倒。觉得物欲来便着紧,不要随他去。这个须是自家理会”①。“克己”要在“久”“常”上下工夫,时常警惕,不能“物欲”来了就下工夫,去了就不管了。朱子终身倡导和践行“克己”工夫。“克”之对象如此幽深、难以应对,“克”之工夫必然是“胜”而不是“治”了。
  受朱熹影响,朱熹弟子对于“克己”对象之难亦多有阐述,从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子语类》中历历可见。比如,其弟子在与朱熹问答中指出:“‘仁者先难而后获。’难者,莫难于去私欲。私欲既去,则恻然动于中者,不期见而自见”②;“克去己私,最是难事。如今且于日用间每事寻个是处”③;“如今所以难克,也是习于私欲之深”④。在诸弟子看来,“克己”之难,难在私欲难去,难在习于私欲的程度太深。
  宋儒尤袤十世从孙尤文自小读程朱遗书,谓学者“必先于天理人欲关键剖决分明,才有入手处”⑤,深得朱熹“克己”难克之本意。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孔安国
相关人物
范宁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