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彰显了儒学的分化和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04
颗粒名称: 五、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彰显了儒学的分化和发展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论语》中“克己复礼为仁”的诠释历史和朱熹对此的诠释。朱熹将原本独立的《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结合,并用集结《四书》的义理脉络诠释《论语》。他的诠释不仅服务于其理学思想体系建构,而且体现了宋代思想家对儒学价值核心的不同见解。通过研究朱熹和其他学者的诠释,可以了解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南宋之前比较完整的《论语》注本主要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宋初邢①《论语注疏》等三者。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以何晏《论语集解》为底本,而邢昺《论语注疏》则敷衍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而成。这三本注解《论语》之作,对“克己复礼”章均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其诠释主要说明外在客观的礼仪制度对个体的约束和形塑,并未太在意内在道德修养对个体的影响。朱熹《论语集注》刊出后,邢昺《论语注疏》式微②,《论语集注》成为注解《论语》的新权威。《论语》为语录体著作,注者多为随文疏解,阐释文本时很难做到完整和系统。朱子将原本独立的《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结合,使《论语》从《五经》系统转而归属《四书》系统,并用集结《四书》的义理脉络诠释《论语》。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是一个转捩点,与之前的诠释存在重大差异,体现出宋代思想家对儒学价值核心的不同见解。
  朱子不仅在《论语集注》“颜渊”篇诠释“克己复礼为仁”,而且在《论语集注》的其他篇章中,在《论语精义》《论语或问》《朱子语类》①“颜渊”篇及其他篇章中不断深化对“克己复礼”的诠释。朱子“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其理学思想体系建构服务,富于创造性,主动承担起社会道德调节使命,引导道德由外在的制约规范转变为个体的内在要求。跟原初儒学“仁”“礼”并重不同的是,朱熹视“仁”“礼”相通并重的同时,又有将“仁”学引向心性之学,抬高“仁”,推动“仁”“礼”分离的趋向。②如果说原初儒学为“周孔之道”,那么整体来看,宋代儒学崇“孔孟之道”。考察和研究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不难发现,儒学在宋代有了分化和发展。
  趋向分化的宋代儒学在明代又进一步分化和发展,这由王阳明“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可见一斑。时异代易,面临新的社会情境,阳明与朱子学术思想体系亦有歧异。王阳明释“己”为“私欲”、“理”为天理,其“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与朱子大略相同,但他批评朱子“克己复礼”之“效验”说就“用”不就“体”,主张克己复礼与立志、意诚相结合,就“体”而言,“克己复礼”是复吾心一体之仁。王阳明“克己复礼”诠释以良知之学为主,以德性为本,以良知代替“仁”,“仁”的地位更进一步提高,“礼”的诠释更趋于内在化、本体化,心即礼,从而以礼为心性,以仁消融礼,更进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分化。
  直至明末,“由于儒者痛感水间林下空谈心性之无补于世道,才觉悟到儒学之体绝不限于‘良知之独体’,而必须回向经典、重求内向外王之整体”①,阳明后学如罗汝芳逐渐偏离了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之教,其“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特别强调“礼”的意义,逐步走向考察礼文、遵守礼法之路,“礼”的地位逐渐抬升,儒学分化有回缩之势。其诠释方法一反阳明之纯义理,表现为义理、训诂兼用,意识到以道问学成就尊德性,博文约礼。钱穆提出“每转益进说”②,余英时提出“内在理路说”③,二者都是针对清代考据学的兴起而提出的,也可用于“克己复礼为仁”诠释,我们可通过内在理路的视角来阐释学术发展脉络。据此,明代思想家“克己复礼”诠释究竟系“宋明思想脉络”,承前接宋代,更多表现出与朱子诠释的一致性呢,还是系“明清思想脉络”,启后续清代,更多表现出与朱子诠释的相异性,从而使清代思想成为明代思想之继起性展开呢?中国台湾学者林月惠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克己复礼”,支持前说④,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着眼于社会背景来研究“克己复礼”,证实后者⑤。
  时至清代,清初学者王夫之亲历明朝灭亡之哀,痛感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性。其“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着重批判了儒者只重视“克己”而轻视“复礼”的倾向,主张“复礼”努力的必要性。①清代中期学者与之不同,多将目光投向朱子,对朱子“克己复礼为仁”之诠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他们较少直接、正面地进行义理诠释,而以训诂考据的方法解经,通过批判朱子等诠释来表现其“克己复礼为仁”思想。凌廷堪《复礼上》,以“礼”为首出,主张以“礼”摄“仁”、融“仁”于“礼”,认为“仁”抽象而无形,“礼”则具体而有形,“仁”必依于“礼”而后可见。凌廷堪持“礼”本论、“礼”先于“仁”之说。杨国荣指出,“从实质的层面看,儒学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仁’和‘礼’的分离以及两者的单向展开。在先秦时期,孟子和荀子对儒学的各自阐发,便已展现以上分化。孟子侧重‘仁’;荀子更注重‘礼’,肯定‘学至乎礼而止矣。’孟荀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了原初儒学所包含的‘仁’和‘礼’”②。如果说宋代儒学有单向抬高“仁”的趋向,明代儒学进一步分化发展到“仁”消融礼,那么阳明后学、晚明罗汝芳则有重视礼的趋向,明清之际王夫之更是主张“复礼”,而到了清代中期,凌廷堪等视礼为首出,走向重礼、“以礼代理”甚至“礼消融仁”之路了。
  可见,研究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有助于了解儒学在宋代的分化和发展,亦可以此类推,把握明、清儒学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邢昺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林月惠
相关人物
王夫之
相关人物
罗汝芳
相关人物
凌廷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