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学的重要命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00
颗粒名称: 一、“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学的重要命题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本文内容选自《论语·颜渊》,主要讨论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克己复礼为仁”。这个思想强调了通过自我约束和回归礼仪规范来实现仁爱。在《论语》和其他典籍中,“仁”和“礼”的出现频率很高,它们是孔子理论的主脉和儒家思想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范畴。研究朱熹对这个思想的诠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儒家的“仁”和“礼”思想,并了解儒家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克己复礼为仁”始出《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理解“克己复礼为仁”是掌握孔子思想的关键。孔门之教,要旨在“克己复礼”,①“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仁礼学说的核心”②。“克己复礼为仁”之重要体现为这一命题中包含了两个关键词“仁”和“礼”。此章节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仁”这个概念特征的。③
  从现象来看,“仁”和“礼”在《论语》中出现频率高,被讨论次数多。《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其中作为孔子的道德标准105次,仁人3次,同“人”1次;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的弟子及他人问仁的现象特别多,问仁包括问仁人、仁行等总计达20次)④,“礼”出现了74次(包括指礼意、礼仪、礼制、礼法等;《论语》中无孔子弟子问礼之记载,只有《八佾》“林放问礼之本”一事)①。先秦其他典籍中“仁”“礼”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在《左传》中,“仁”出现39次,“礼”为517次。在《国语》中,仁62次,礼121次。②
  从思想本质来看,“仁”和“礼”在孔子学说中地位重要,是孔子理论的主脉,是儒家思想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劳思光指出,“孔子之学,由‘礼’观念开始,进至‘仁’‘义’诸观念。故就其基本理论言之,‘仁、义、礼’三观念,为孔子理论之主脉,至于其他理论,则皆可视为此一基本理论之引申发挥”;“‘礼’观念是孔子学说之始点”,“‘仁’观念是孔子学说之中心”。③赵光贤认为,“‘仁’与‘礼’两个概念在孔子学说中都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④。杨国荣指出,“孔子在对‘仁’做创造性阐发的同时,也将‘礼’提到突出地位,从而,其学说也表现为‘仁’和‘礼’两者的统一”,“儒学以‘仁’和‘礼’的统一为其核心”。⑤颜炳罡强调,“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系统中两个基本范畴”,“‘克己复礼为仁’体现着主观与客观、常道与变道、绝对与相对的合一,即仁与礼的合一”。⑥梁涛亦认为,“从孔子开始,儒家之道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仁,一是礼”,“仁是孔子开创之新统……礼是孔子承继之旧统”。⑦
  研究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儒家的“仁”和“礼”思想,了解儒家学术的传承、创新与经典诠释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经典诠释的特征、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劳思光
相关人物
颜炳罡
相关人物
梁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