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途径及其功效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558
颗粒名称: 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途径及其功效研究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0
页码: 281-290
摘要: 本文梳理了明清两代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和影响,重点探讨了郑成功和清王朝在收复、治理与开发台湾过程中,朱子学入台的途径及其积极影响。文章指出,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既是清统治者治理台湾的政治方略,也是台湾归化的需要。同时,朱子学对台湾的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朱子学 儒家文化 朱熹

内容

明清两代,朱子学成为统治思想,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兴盛、自强不息提供了新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对东亚各国和我国台湾的文明进步,起过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以至形成了所谓“东亚儒学文化圈”,从而把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本文意欲对郑成功和清王朝在收复、治理与开发台湾过程中,朱子学入台的途径及其积极影响做一些梳理探索,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服务。
  一、朱子学入台的背景与条件
  众所周知,朱子学形成于福建,故又称“闽学”。而台湾曾长期是福建的一个府,直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才成为一个行省。那么,按理说,朱子学传入台湾的途径应该比较近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台湾岛孤悬于茫茫大海之中,与大陆隔海峡相望,且一度为西班牙、荷兰殖民者所盘踞,故朱子学向台湾的传播,只有在台湾回归祖国以后,才有可能。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为朱子学入台创造了条件
  南明永历十四年(1661年),被封为延平郡王的郑成功一举收复了祖国宝岛台湾。郑成功虽出生于日本,但归国后,15岁进南安县学为廪生,21岁以福建省乡试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曾受教于虞山名儒钱谦益,研修儒学修齐治平之道。他收复台湾前,有意吸纳了一批程朱理学饱学之士,旨在为以后治理台湾储备人才。连横《台湾通史·诸老列传序》称:“当是时,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开府思明,礼待朝士,缙绅耆德避地者皆归之。”其中重要人物有徐孚远、张煌言、沈全期、曹从龙、陈士京、陈永华等,“而(徐)孚远领袖其间,军国大事,时咨问焉”。①入台时,“士大夫东渡者盖八百余人”,②这些人都是郑氏政权传播大陆文化,倡扬以朱子学治台的中坚力量。由于这些人的倡导,朱子学与大陆其他先进文化得以在台湾迅速传布。
  (二)康熙推崇理学是朱子学入台的强大动力
  清朝政权入关后,便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努力强化思想统治。清朝最高统治者下令将《四书》《五经》《性理精义》诸书定为士子必读之书和科举考试命题的来源。康熙极力推崇朱熹,自谓他8岁就开始攻治朱熹所注《大学》《中庸》,并说“读书五十载,只认得朱子一生所作何事”③,认为朱子“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④并下旨将朱熹列为孔庙大成殿配享的十哲之一。同时还任用李光地等一批信奉朱子学的“理学名臣”,使之编纂《朱子大全》和其他理学典籍,其目的显然是想要用朱子学一统国人思想。中国社会一直就有唯官、唯上的价值取向,最高统治者对朱熹的推崇,为朱子学在全国广泛深入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
  (三)朱子学入台是台湾归化的政治需要
  据江日升《台湾外纪》①载,1665年,台湾明郑政权初定后,针对“台湾为海上新服,躬耕之士,多属遗民,麦秀禾油。眷怀故国,故多不乐仕进”②的现实,陈永华献策于郑经:“今既足食,则当教之……须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材,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③在陈永华的反复劝导下,郑经颁令动工兴建圣庙。翌年正月,孔庙建成,旁建明伦堂。三月又建学院,命陈永华为主持人,以鸿儒徐孚远的弟子礼官叶享为国子助教。接着“又令各社设学校,延师令弟子读书”,“自此台人始知学”。④
  当台湾回归大清版图后,开启民智,提高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加强与大陆根脉的联系,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社会生产力,自然成为岛内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而这些要求与朱子所倡导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因此,当时台湾各级地方官员都极力主张把朱子学为主体的“圣学”作为经略、治理、开发台湾的指导思想。
  康熙二十五年(1682年),首任台厦道周昌在给福建巡抚金铥的呈文中强调:“台湾既入版图,若不讲诗书,明礼义,何以正人心而善风俗?”“建学校、行考校、诚审乎教养之根本,为海天第一要务也。”⑤康熙六十一年,著名理学家黄道周的弟子蓝鼎元更明确地指出:“闽学追邹鲁,东宁(指台湾)昧为障。当为延名儒,来兹开绛帐。俾知道在迩,尊君与亲上。子孝及父慈,友恭更谦让。从兹果力行,诱掖端趋向。”①
  这就是说,朱子学在台湾像在大陆一样成为统治思想,乃时也,势也。它既是清统治者治理台湾的政治方略,也是中华一统旗帜下台湾归化的需要。
  二、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途径
  (一)儒学官员主政,推动理学传播
  清初治台官吏,多为笃信孔孟程朱、道德文章为时人所称道的名宦醇儒。他们抵台后,大都重教兴文,关心民瘼,成为传播程朱理学及大陆文化的先驱。其中不遗余力推动儒学教育的官员首推陈瑸,他先后任台湾知县和台厦道兼理学政。此公“清操绝俗,慈惠利民,暇即引诸生考课,以立品敦伦为先”;②同时还“捐俸修郡邑文庙及朱子祠”。首任知府蒋毓英,任内“进父老子弟,教以孝弟之义,振兴文教,捐俸创立义学,延师课督”。③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知台湾府的靳治扬,“捐资修文庙”,“尤雅意作人,番童有未知礼义者,立社学延师教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巡察台湾兼理学政的林天木“动辄以宋名儒为范”,“取士以品行为先”。④这一大批杰出的儒学名臣的入台主政,在宝岛播撒朱子学与大陆文明的种子,一向受到岛内外人士的赞赏。台湾大学陈昭英博士认为:“所谓台湾儒学,只能说是闽学在台的一个支脉,或指儒学在台湾的存在、发展。”“就闽台的渊源而言,许多执教于台湾的官学、书院的教师,甚至学有专精的行政首长本身即来自福建,自然而然将闽学传入台湾。”⑤
  事实确实如此,除行政长官外,台湾各级文教官员大多从福建选调。据统计,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60年中,台湾历任府学教授17名,训导4名;凤山、诸罗、台湾三县儒学教谕50名,训导17名,全部是福建儒士。他们中不少是闽学群儒后裔,对传播与弘扬朱子学分外勤勉。如长乐林谦光、陈志友、晋江黄赐英等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分别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诸罗县儒学教谕和凤山县儒学教谕。建阳袁弘仁,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首任台湾府学训导。他们均“好学不倦,文辞苍蔚,风士多宗之”。①他们可谓在台湾传授弘扬朱子学的中坚。
  (二)兴办书院学校,培养儒学人才
  从郑经时代起,台湾就已开始兴学重教。至清代更蔚然成风。台湾县与凤山、诸罗、彰化诸县都先后于康熙和雍正年间建起了儒学。与此同时,为满足各种不同层次人士的要求,福建盛行的书院,也迅速在台湾发展起来。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台湾知府卫台揆首建崇文书院;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分巡道梁文煊建海东书院;雍正年间,中社书院、正音书院、南社书院先后建成;乾隆时,又建起了白沙、凤阁、龙门、南湖、文石等书院;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台湾各地的书院已达45所。②此外,官办或私立的社学、义学、私塾也大量涌现。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仅诸罗一县就建了8所社学。乾隆年间,澎湖通判胡建伟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在他的倡导下“澎岛十三澳内,每社皆有蒙塾,书声相闻……虽贫民亦送其子弟入塾”。③
  由于明清两代的科举取士都以《四书》《五经》为本,故各级各类学校、书院自然都以儒家经典、尤其是朱子校注编定的《四书》《五经》和朱子的其他著作为教科书。这样,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就制度化了。
  (三)兴建朱子祠堂,崇奉理学先贤
  随着大陆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在台湾的逐步推广,朱熹及其师友弟子也随之受到台湾各地官府和士民的景仰。不少儒学及书院都先后建起了朱子祠。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台厦道周昌、首任知府蒋毓英将郑氏府邸旧址改建为台湾府儒学,改额曰“先师庙”,其建筑群中包括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等;内设孔子神位及十哲、先贤先儒姓氏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陈瑸捐俸又于学宫左侧建朱子祠,这是在台湾建立的第一座朱子祠。未建专祠者,也大多在孔庙设立牌位,朱熹、杨时、罗从彦、李侗、蔡元定、黄榦、陈淳、蔡清、真德秀等一大批闽学先贤,都成为台湾士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四)引进理学典籍,灌输朱子思想
  为了使程朱理学思想深入人心,清初台湾官方规定学校的主要课程为《性理大全》《四书》《诗集传》《古文辞》《资治通鉴纲目》《十三经》及《二十二史》等。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台厦道陈瑸在《新建朱文公祠碑记》中说:“矧自孔孟而后,正学失传,斯道不绝如线,得文公剖晰发明于经史及百氏之书,始旷然如日中天,凡学者口之所诵,心之所维,当无有不寤寐依之,羹墙见之者,何有于世相后、地相去之拘拘乎?”①他期望生徒对朱子的著述“信之深、思之至。切己精察,实力供行,勿稍游移坠落流俗边去”。②为了引导“土番”研习朱子典籍,官府还制定了赠予读书番童每人一册《四书》等奖励政策。这种政策,有助于调动各地原住民儿童攻读经书的积极性。雍正十二年(1734年),当地官员在对南北路各番社社学巡察中发现,不少“番童”均能“背诵《四书》及《毛诗》”,“亦知文理”,甚至“有背诵《易经》无讹者”。③
  台湾各类学校设立之初,书籍短缺,难以满足学校、书院教学和士人学习之需。于是,一些赴台官员特意从大陆筹集典籍,运往台湾。如道光六年(1826年),福建巡抚孙文准赴台巡视时,特意从颇负盛名的福州鳌峰书院藏书中,拨出一批理学要籍,随船入台,赠给台湾仰山书院,其中有《朱子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学的》《读朱随笔》《二程文集》《二程语录》《重编杨龟山集》《重编罗豫章集》《李延平集》《张南轩文集》《黄勉斋集》《真西山文集》《伊洛渊源录》《道南源委》《濂洛关闽书》《文文山集》《谢叠山集》《重编熊勿轩集》等,总共45种166部。从而既解决了部分教学急需,又扩大了朱子学在台湾的影响,使朱子思想迅速在台湾生根开花,成为全岛共尊的社会思想。
  三、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功效
  (一)崇尚礼仪,风移俗易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礼乐教化。以朱子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极力推崇的诚、正、修、齐、治、平的那一套道德理想,对振纪纲,正士风,易民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确实具有积极意义。台湾归顺清朝后,当局即大兴教化,提倡“礼治”,先后颁布了多种条例规约,分别对民风士风官风进行整治。康熙九年,朝廷就依据程朱理学的伦理思想,制定了《上谕乡约十六条》,其内容包括:
  一敦孝弟以重人伦,一笃宗族以昭雍睦,一和乡党以息争论,一重农桑以足衣食,一尚节俭以惜财用,一隆学校以端士习,一黜异端以崇正学,一讲法律以儆愚顽,一明礼让以厚风俗,一务本业以定民志,一训子弟以禁非为,一息诬告以全善良,一诫匿逃以免株连,一完钱粮以省催科,一联保甲以弭盗贼,一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蓝鼎元向当局建议,将此《十六条》“令各乡村义学于每月朔望宣读,多方开导,家喻户晓”①。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台湾县新建明伦堂落成时,县令陈宾就召集生员训诲说:“五经贤传,千条万绪,皆所以启钥性灵,开拓原本,为纲纪人伦之具”;希望诸生“忠君、孝亲、信友;友义、妇听、兄友、弟恭,为端人,为正士”。②所有这些,其目的都在于端正士风、学风,强调士人的道德修养为做人之根本。朱子思想的启迪、教化、浸润,有效提高了台湾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台湾各族人民的文化思想素质。这一历史进程,在台湾的一些方志中有所描绘:“台湾自入版图,垂今六十余年,卉服文身之域,茹毛饮血之涛,咸袭冠带,安耕凿,俗移风易,骏骏乎有中土之习。”①台厦道王之麟称:“迨我朝开辟之后,置郡县,立学宫。凡取士之典皆与内地同,始彬彬然称治如海邦邹鲁矣。”②又《台海采风图》载:“台番涵濡德化,亦有礼让之风,卑幼遇尊长却步道傍,背面而立,俟其过始随行,若驾车则远引以避;如遇同辈,亦停车通问,相让而行。”③这些资料充分说明,朱子学入台后,与原住民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融合,使台湾全岛的精神文明程度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文脉相承,血缘相亲
  台湾自古与大陆一衣带水、血肉相连。从三国孙吴时起,大陆汉族人民就陆续移居台湾、澎湖,与当地土著一起披荆斩棘,共同开发宝岛。据连横《台湾通史》引述《隋书·陈稜传》所记:“大业三年,(稜)拜虎贲中郎将,后三岁,与朝靖大夫张镇州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台湾),月余而归。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贸易。”④这是大陆政府计划将台湾划入疆域的首次军事行动。此前几年,陈稜曾带人到过澎湖。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大批官吏、军人、商贾的入台,特别是朱子学的传播,促进了台湾各族同胞的民族团结和融合,增强了台湾同胞与大陆亲人的血缘联系。台湾各族同胞与大陆同胞在民族意识、语言文字、文化心理,风俗习惯以至典章制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趋于一致,从而极大地加强了与大陆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由于大陆先进文化的启迪和汉族同胞的帮助,台湾原住民的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文明程度亦有了较大提升,从而加速了汉化过程,纷纷归化内附。康熙末期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上疏称:凤山县熟番力力等12社,诸罗县熟番肖垅等34社“数十余年仰邀圣泽,俱各民安物阜,俗易风移”。其余南北二路生番,“见内附熟番赋薄徭轻,饱食暖衣,耕凿自安……亦莫不欢欣鼓舞,顾附编氓”。①各地汉族与少数民族同胞也都杂居共处,建立了比较和谐的关系。
  (三)戮力同心,抵御外侮
  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激励了千千万万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外敌入侵的仁人志士,确保宝岛台湾永远与祖国大陆融为一体。
  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时,在给荷酋揆一的照会中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②郑氏政权始终尊奉明朝正朔。康熙二十二年,施琅进军台湾,直接目的是消灭郑氏政权,完成统一大业;但同时也从巩固东南边防的需要着眼,指出:“台湾有地数千里,人民十万,弃之必为外国所踞。”③蓝鼎元也指出:“台湾海外天险,治乱安危、关系国家东南甚巨”;“台湾一去,漳泉先为糜烂,而闽浙江广四省俱各寝食不宁,江左辽阳皆有边患……此土万万不可委去。”④
  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屡犯台湾,台湾各族人民组织义勇队进行英勇反击。淡水贡生林占海捐番银一万元助修炮台。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台湾举人群起反对,上书力争,年逾七旬的高山族举人胡盛兴,毅然投笔从戎,回台组织高山族义军,奋起抗战。并慷慨赋诗:“抗日援台莫笑狂,万言万里两非常,下书投笔从戎起,不入考场入战场。”时任兵部主事的台湾苗栗县人丘逢甲,为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在台湾组织义军拼死抵抗。《马关条约》签订一周年时,他义愤填膺,赋《春愁》一首:“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⑤从1895年至1945年日寇霸占台湾的50年中,台湾人民反抗侵略、要求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一光荣传统气贯长虹,令敌寇畏惧,令国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之一。
  总之,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是当时国家统一的需要,是台湾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台湾民众提高伦理教化和文化教育水平的需要。其所以能在台湾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主要得益于当时执政者的倡导有力,推动有方,践行有序,措施有效。当然,归根结底,是朱子学的精华具有经世致用的功能。
  (原刊于《合肥学院学报》第28卷第3期,2011年5月)

附注

①连横:《台湾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6页。 ②连横:《台湾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5页。 ③《御纂朱子全书·序》,载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 ④《御纂朱子全书·序》,载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 ①佚名:《台湾近咏十首(之一)》,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二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50页。 ②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第1564页。 ③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67页。 ④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第1576页。 ⑤陈昭英:《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8年,第3页。 ①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第1501页。 ②黄秀政:《清代台湾的书院》,载《台湾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第129~135页。 ③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年,第211~213页。 ①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19页。 ②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19页。 ③六十七:《台海采风图考》,载蒋毓英《台湾府志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28页。 ①蓝鼎元:《覆制军台疆经理书》,载蒋毓英《台湾府志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41页。 ②陈瑸:《台邑明伦堂碑记》,载蒋毓英《台湾府志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14页。 ①陈大受:《重修台湾府志序》,载蒋毓英《台湾府志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33页。 ②王之麟:《重修府学新建明伦堂记》,载程利田《道南首豸山》,香港:中国翰林出版公司,2002年,第438页。 ③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28页。 ④连横:《台湾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觉罗满保:《题报生番归化疏》,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台湾爱国文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42页。 ②连横:《台湾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③《清史稿》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④蓝鼎元:《论台镇不可移澎书》,载蒋毓英《台湾府志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58页。 ⑤丘逢甲:《春愁》,载《岭云海日楼诗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精选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2008-2018年公开发表的朱子学研究论文37篇,按文章内容分成了朱子与理学、朱子与社会、朱子与教育、朱子与当代、朱子与东亚、朱子与闽台等几组。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国学
责任者
李世财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