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奖掖经学人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391
颗粒名称: 一 培养、奖掖经学人才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2
页码: 491-5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李光地是清初福建朱子学代表人物和康熙朝的理学名臣,他注重培养和发掘经学方面的人才,对经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做出了推动。其门下有杨名时、惠士奇、冉觐祖等学者,他们对《易经》和《诗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释。杨名时的治学范围广泛,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并在《常棣》和其他诗歌的解释上做出了独到的见解。他在《诗经》的训诂考据方面也有一些重要发现,并与李光地有所不同的观点,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李光地 杨名时 经学

内容

李光地身为清初福建朱子学的代表人物,又是康熙朝的理学名臣,十
  ①(清)李光坡:《仪礼述注》卷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四库馆臣指出:“今考贾前《疏》云:‘酒浆皆以酳口’,谓二饮本并设以待宾用也。后《疏》云:‘浆以酳口,不用酒’,谓二饮虽并设,其实宾止用浆耳。前后一义相承,并无抵牾。杨氏殊未解《疏》意。至于郑《注》‘优宾’之义,亦谓宾酳口止用浆,而主人仍特设酒,故曰‘优宾’。下文之祭饮酒,乃宾加敬以报酳礼之优,与他篇献酬之酒、祭酒不同。观郑上《注》,明云饮酒非献酬之酒,则为饭后洁口之物可知。杨氏以设饮酒为优宾,而谓饮酒非以酳口,于郑《注》‘优宾’之义亦为未明。且考《周礼·酒人》曰:‘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注》:‘礼酒,飨燕之酒。饮酒,食之酒。’贾《疏》:‘饮酒,食之酒者,《曲礼》曰,酒浆处右,此非献酬之酒,是酳口之酒。’则杨氏谓饮酒非酳口之物,与《酒人》经注皆相矛盾矣。”参见(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经部·礼类二》“仪礼述注”条,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3页。
  分热心于作育贤才,培植国本,门下名士硕学众多。诚如彭绍升所称,李光地“门下士杨名时、李绂、陈鹏年、赵申乔、冉觐祖、蔡世远并以德望重于时,它若张昺、张瑗、惠士奇、秦道然、王兰生、何焯、庄亨阳之徒,类有清节,通经能文章。故本朝诸巨公称善育材者,必以公为首焉”①。李光地曾指出:“今之学者,大抵搜华撷卉,为文辞之用而已。至于字义故实,书文形声,尚未有留意讲考于其间者。若大者为遗经源流,礼典同异,细而地名山川,史载人物,真赝是非之迹,则岂徒以朴学置之,抑其恶赜就简,而自恬于讹陋。呜呼!文武之道,岂有小大哉?万一朝廷举行石渠之典,吾知众籍罗凑,而莫之措辞,儒者之羞,非云小缺矣。”②故其较为注重发掘、培养经学方面的人才,门下多通经学古与汉宋兼采之士,影响及于一时风气,推动了清初经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李光地门下治经学较有成就的学者主要有杨名时、惠士奇、冉觐祖等人。杨名时,字宾实,号凝斋,江苏江阴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出李光地门。其学识深受李光地器重,故从李光地受经学。后因李光地举荐,得到康熙帝召对,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四十一年(1702),又因李光地的推荐,提督顺天学政,寻迁侍讲学士。康熙五十二年(1713),入直南书房,参与修校李光地主持的《周易折中》《性理精义》诸书。后累任直隶巡道、贵州布政使、云南巡抚、兵部尚书、云贵总督、吏部尚书等职。乾隆二年(1737)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定”。杨名时治学范围较广,于诸经皆有讲义,尤重《周易》《诗经》,著有《周易劄记》《诗经劄记》《四书劄记》《经书言学指要》等。《清儒学案》称其“于《易》《诗》多本安溪之说,亦自有考订折衷,不尽附和”③。
  杨名时治《易》以阐发义理为主,多采《周易折中》与《周易观彖》之说,在继承程朱《易》说和李光地《易》说的同时,亦有所发挥和修正,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杨名时治《易》还很重视图书之学,试图以阴阳消长与体用关系来说明《先后天图》的合理性。他说:“先后天之学,其道同归,而其说并行不悖者也。愚谓康节之学见疑于世,使是图而康节所自为,亦所谓先圣后圣,如合符节者矣。况证之以《大传》,参之以自汉而下儒伎诸书,阴阳消息进退之所,确然可据,则其学之有传,又岂可诬乎?”①四库馆臣称其《周易劄记》“多得之光地。虽《说卦传》及附论《启蒙》之类,颇推衍先天诸图,尚不至于支离附会。至其诠解经传,则纯以义理为宗,不涉象数。大抵于程朱之义,不为苟异,亦不为苟同,在宋学之中,可谓明白而笃实矣”②。
  杨名时治《诗经》以李光地《诗》说为宗,并斟酌于《诗序》与朱熹《诗集传》之间。譬如,杨名时对《大序》十分赞赏,认为“读《大序》则知《诗》之教是从人之心志上养其善端,消其邪恶,以为美政教之本”③。论及《关雎》,杨名时亦取《小序》言后妃之德之说,提出:“大臣之职,莫大于求贤才,以佐朝廷之治。后妃之职,莫大于与贤淑,共成宫阃之化。后妃求淑女,此德之所以为至。味此诗,殆后妃所自作欤?”④关于《诗经》中的淫诗问题,杨名时则根据诗意与诗人作诗之动机判断《诗经》中存在淫诗。“今观《桑中》《同车》及《丰》之诗,皆似其人自作,非有刺讥之意,安得不谓之淫诗?且人之作诗,或美或刺,或述怀见志。若如旧说,是专有美刺,而无述怀见志之诗也,于理亦觉难通。”⑤而孔子之所以要在《诗经》中保存淫诗,是为了使读者引为鉴戒,“盖以著其风俗之恶,使人知卫所以亡,郑所以乱也”⑥。杨名时进一步指出,“郑声淫”即“郑诗淫”,“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有源有流,不相假易,安有诗言正而声律淫者乎”,又谓:“要之心中有哀,而以哀词填入哀调;心中有乐,而以乐词填入乐调,是哀乐仍生于心也。决无欲抒写好贤乐善、劝德规过之心,而用庄雅之词填入淫靡之调者。可见诗不淫而声淫,无是理也。”①但他同时强调,“郑声淫”主要指孔子未删《诗》时,郑、卫淫诗不可胜数。在孔子删《诗》之后,淫诗已去十之八九,只存十之一二,故郑诗亦多非淫诗。关于“思无邪”的解释,杨名时则从李光地自得之说,认为“‘邪’音‘余’,与‘余’同,《史记》历书‘归邪于终’,注:‘邪,余分也,终闰月也。’”
  杨名时在《诗经》的训诂考据方面亦颇有可取之处。譬如,李光地认为,东周列国之《风》鲁国无备,故季札观乐所陈多为西周之诗。而杨名时则提出,东周之《风》列国具备,“东迁后,列国名卿学士辈留心礼乐典章,兼通当世之务者,类不乏人。平日则互相咨访,以广见闻;及出使,则赋诗赠答以见志,《左传》所称纪者甚繁。晋、宋、齐、郑皆然,不独鲁也。鲁秉周礼,崇文教为诸国望,于文章风雅之事必尤备焉。采辑所得,存之史氏,掌之太师,由来旧矣”,其又据“变《风》终于陈灵,陈灵弑于宣公十年,又越五十五年,至襄公二十九年,而季札观乐”,推测“季札观乐即今所载各国《风》也”。③又如,《小雅·常棣》云:“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说者多谓此诗乃周公作于成王时,“死丧之威”指管叔、蔡叔叛乱之事,杨名时对此并不认同。他借鉴孔颖达等人的意见,④引《左传》富辰谏襄王之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认为周公封建既以管叔、蔡叔为首,则“二叔”当指夏、商之叔世,并非管、蔡二人,又引孔氏《毛诗正义》“凡赋诗者,或造篇,或诵古”,认为召穆公乃诵周公之诗,其目的在于“厉王时兄弟恩疏,重歌此周公之诗,以亲之耳”。根据上述周人之说,及其对《常棣》诗意的理解,“且管、蔡所谓悖理乱常,公诛之出于万不得已,上伤文考宁王之心,下为终身莫释之憾,乃以此施于燕同姓兄弟之时,定为乐章,咏歌不置,揆诸情理之安,益多未协”,故杨名时坚持此诗乃周公作于文武之世,反对将“死丧之威”理解为管、蔡之事。①《召南·小星》云:“嘒彼小星,三五在东。”杨名时引《礼记》“三五而盈”,《古诗》“三五明月满”,认为“三五”指每月十五日月望之时,故此句之意是“月望时,月光满则星光为之夺。今小星嘒然在东,是不为月掩矣”②。《大雅·棫朴》云:“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朱熹认为此言祭宗庙之礼。而杨名时则引《周礼》所载,祭天地以苍璧、黄琮及珪,祀日月星辰以珪璧,礼四方以圭璋琥璜,认为祭天地三辰亦有奉圭璋之礼,“奉璋”并非专指祭宗庙之礼。《大雅·皇矣》云:“上帝耆之,憎其式廓。”杨名时引《集韵》“嗜”字注与《礼记·月令》“节耆欲”,认为“耆”通“嗜”字,并解“上帝耆之”为“嗜好出于性情,圣人性与天合,故帝耆之也”③。《诗经》中的《大雅》《鲁颂》只称姜嫄,杨名时据《周礼·大司乐》叙“享先妣”于“享先祖”之上,认为周代郊稷专禘姜嫄,《诗经》之说与《周礼》相合。另《左传》载,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大夫叔孙婼到宋国聘问,宋公设宴款待,席间宋公赋《新宫》,叔孙婼赋《车辖》。后《新宫》失传,或以为《新宫》即《小雅·斯干》。杨名时据《仪礼》有言“下管《新宫》”,认为《仪礼》成于周之盛时,而《斯干》乃宣王之诗,故《新宫》不可能是《斯干》。诸如此类,四库馆臣称赞其《诗经劄记》“绝不回护其师说,可谓破除讲学家门户之见。……皆具有考据,于其师说,可谓有所发明矣”①。
  惠士奇,字天牧,一字仲孺,江苏吴县人,惠栋之父。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改庶吉士,出李光地门。散馆授编修,后提督广东学政,官至侍读学士。惠士奇盛年兼治经史,晚年尤邃于经学,著有《易说》《礼说》《春秋说》《大学说》《交食举隅》《琴笛理数考》等。惠士奇之经学后为其子惠栋所继承,并发扬光大,形成乾嘉考据学中的吴派,推动清代考据学进入全盛时期。
  惠士奇治《易》以象数为主,专宗汉学,征引极博,力矫王弼以来虚谈义理之弊。他说:“《易》始于伏羲,盛于文王,大备于孔子,而其说犹存于汉。不明孔子之《易》,不足与言文王;不明文王之《易》,不足与言伏羲。舍文王、孔子之《易》而远问庖牺,吾不知之矣。汉儒言《易》,如孟喜以卦气,京房以通变,荀爽以升降,郑康成以爻辰,虞翻以纳甲,其说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今所传之《易》,出自费直,费氏本古文,王弼尽改为俗书,又创为虚象之说,遂举汉学而空之,而古学亡矣。《易》者,象也。圣人观象而系辞,君子观象而玩辞,六十四卦皆实象,安得虚哉!”②惠士奇治《易》宗旨虽与李光地有所不同,但在解《易》的某些方面又有相似之处,或许亦曾受到李光地易学的影响。
  惠士奇治礼学亦带有强烈的信古精神,以郑玄为宗,并旁求于周秦诸子,力图借此发明《周礼》的古盲古义乃周代典制之原貌。他说:“《礼经》出于屋壁,多古字古音。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康成注经,皆从古读,盖字有音义相近而伪者,故读从之。后世不学,遂谓康成好改字,岂其然乎!康成《三礼》、何休《公羊》,多引汉法,以其去古未远,故借以为说。贾公彦于郑注如‘飞茅’‘扶苏’‘薄借綦’之类,皆不能疏,所读之字亦不能疏,辄曰从俗读,甚违‘不知盖阙’之义。夫汉远于周,而唐又远于汉,宜其说之不能尽通也,况宋以后乎!周秦诸子,其文虽不尽雅驯,然皆可引为《礼经》之证,以其近古也。”①四库馆臣称其《礼说》“于古音、古字皆为之分别疏通,使无疑似。复援引诸子百家之文,或以证明周制,或以参考郑氏所引之汉制,以递求周制,而各阐其制作之深意。在近时说礼之家,持论最有根底”②。
  惠士奇治《春秋》以周礼为纲领,主要据“三传”立论。他说:“《春秋》三传,事莫详于《左氏》,论莫正于《谷梁》。韩宣子见《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然则《春秋》本周礼以记事也。《左氏》褒贬,皆春秋诸儒之论,故纪事皆实,而论或未公。《公羊》不信国史,惟笃信其师说,师所未言,则以意逆之,故所失常多。要之,《左氏》得诸国史,《公》《谷》得之师承,虽互有得失,不可偏废。后世有王通者,好为大言以欺人,乃曰‘三传作而《春秋》散’,于是啖助、赵匡之徒争攻三传,以伸其异说。夫《春秋》无《左传》,则二百四十年盲然如坐暗室之中矣。《公》《谷》二家,即七十子之徒所传之大义也。后之学者当信而好之,择其善而从之,若徒据《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说,力排而痛诋之,吾恐三传废而《春秋》亦随之而亡也。《左氏》最有功于春秋,《公》《谷》有功兼有过,学者信其所必不可信,疑其所必无可疑,惑之甚者也。”③四库馆臣称其《春秋说》“以礼为纲,而纬以《春秋》之事,比类相从。约取三传附于下,亦间以《史记》诸书佐之。大抵事实多据《左氏》,而论断多采《公》《谷》。每条之下,多附辨诸儒之说。每类之后,又各以己意为总论。大致出于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沈棐《春秋比事》,而不立门目,不设凡例。其引据证佐,则尤较二家为典核。虽其中灾异之类,反复辨诘,务申董仲舒《春秋》阴阳,刘向、刘歆《洪范》五行之说,未免过信汉儒,物而不化。然全书言必据典,论必持平,所谓元元本本之学,非孙复等之枵腹而谈,亦非叶梦得等之恃博而辨也”④。
  冉觐祖,字永光,号蟫庵,河南中牟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改庶吉士,出李光地门。散馆授检讨,寻告归,曾主讲嵩阳书院与仪封请见书院。冉觐祖学通经史,兼采汉宋,而以朱子为归,著有《易经详说》《书经详说》《诗经详说》《礼记详说》《春秋详说》《孝经详说》《四书玩注详说》《性理纂要》《阳明疑案》《正蒙补训》等。康熙晚年敕令大臣纂修五经时,李光地曾以冉觐祖所著《五经详说》上闻,康熙帝命取其书以供采择。
  冉觐祖治《易》以程朱为宗,折中程颐《易传》与朱熹《周易本义》之说,辅以蔡清《易经蒙引》与林希元《易经存疑》,并博采诸儒之说足以羽翼程朱者。其易学兼顾义理与象数,注重卦辞的研究。在他看来,程颐《易传》以辞言理,而朱熹《周易本义》于卦爻言象占,于《彖传》往往言卦之变,例究之,亦不离乎辞。关于卦爻之象,冉觐祖肯定其出自圣人化工之笔,应认真推求取象之意,但其中有可解、有不可解者,若必欲穷究其取象何意,则不免陷于穿凿附会。冉觐祖亦主图书之学,认为《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图》皆与经旨有关,但图外生图,变化多端,则多经中用不及者。四库馆臣称其《易经详说》“兼用程《传》《本义》,谓朱子分象占,程《传》说理,二书不可偏废,故兼取二家之说,低一格以别于经。又采诸儒之说互相发明者,再低一格,以别于二家。觐祖时有所见,亦附著焉。其中亦间有与朱子异者。如朱子谓《左传》穆姜筮遇《艮》之八法,宜以‘系小子,失丈夫’为占,而史妄引彖辞为非。觐祖则谓《艮》卦只二不变,当为《随》,既以二为八,则非六二矣,当以彖辞为是,史非妄也。又谓文王八卦方位,未必分配父母男女,较量卦画阴阳,朱子从后推论,未必是文王当日之意。又不取卦变之说。盖大旨不出程朱,而小节则兼采诸论也”①。
  冉觐祖治《尚书》以朱子学为宗,重在阐发义理。根据他的理解,“钦”字为《尚书》五十八篇之纲要。《尚书》所言之“钦”,即后世所言之“敬”。他举例道,《尚书》所言“敬修可愿”“敬哉有土”“懋敬厥德”“敬用五事”“王敬作所”“敬迓天威”,皆显言敬也;其言“克艰”“敬戒”“兢业”“同寅协恭”“慎乃在位”“祗台德先”“栗栗危惧”“克自抑畏”“不遑暇食”“夙夜不怠”,皆与“敬”文异而意同;而禹之戒傲,虺之戒满,尹之戒欲,召公之戒玩,周公之戒逸,则皆“敬”之反也。四库馆臣称其《书经详说》“以蔡《传》为主,旁引孔《传》、孔《疏》及宋元以下诸家之说以释之。虽引证颇繁,然如六宗三江,皆援据诸说,而终以蔡《传》为主”①。
  冉觐祖治《诗经》亦宗朱熹,多取朱熹《诗集传》与《朱子语类》之说,并旁采诸家讲义与《诗集传》相互发明。其于《诗序》之说亦未全盘否定,能够在阐释诗意时有所取舍。四库馆臣称其《诗经详说》“以朱子《集传》为主,仍采毛、郑、孔及宋元以下诸儒之说,附录于下。每章《小序》与《集传》并列,盖欲尊《集传》,而又不能尽弃《序》说;欲从《小序》,而又不敢显悖《传》文,故其案语,率依文讲解,往往模棱,间有自出新义者”②。
  冉觐祖治《春秋》主“三传”及程颐《春秋传》与胡安国《春秋传》,博采杜预、何休、范宁、孔颖达、徐彦、杨士勋等人注疏,并加以阐明驳正。四库馆臣称其《春秋详说》“事迹多取《左传》,而论断则多主胡《传》。间有与胡《传》异同者。如胡《传》以惠公欲立桓为邪心,隐公采其邪心而成之。觐祖则谓父之令可行于子,子之孝不当拒乎父。依泰伯、伯夷之事观之,不可以为逆探其邪心。使桓不弑而隐终让,可不谓之贤君?其论颇为平允。又如于孔父之死,则驳杜、孔从君于非之说。于滕子来朝,则从杜、孔时王所黜之说。亦时时自出己意。然征引诸家,颇伤芜漫,又略于考证,而详于议论”③。
  冉觐祖治《礼记》主张汉宋兼采,认为仅读陈澔《礼记集说》而不睹郑玄、孔颖达《礼记注疏》,终属管窥之见,不能无扦格于其间。故其《礼记详说》于每篇经文后先举陈澔《集说》之解,再分列各家之说于后,主要取郑《注》、孔《疏》,汰其烦冗,录十之五六,兼采卫湜《礼记集说》、吴澄《礼记纂言》、郝敬《礼记通解》及坊本诸讲可取者,与陈澔《礼记集说》相互发明,以补陈澔之不足。若有辞义未尽者,则以己意为之申明。冉觐祖还提出,《礼记》虽是《仪礼》之传,但若专用《仪礼》,则不免徒存仪文器数而使习礼者终于茫昧,必须结合《礼记》,才能得探本穷源之论。而他之所以要使用这种采摭群言的“详说”形式,则是为了对治当时学者的空疏之弊,使得读者可以由详而得约,不欲其舍详而径约。
  李光地门下,以王兰生最能传其音韵之学。王兰生,字振声,一字信芳,号坦斋,直隶交河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李光地督顺天学政,王兰生应童子试,为李光地所赏识,遂拔为第一,补县学生。后李光地升任直隶巡抚,又将王兰生录入保定莲池书院肄业,教以治经,旁及乐律、历算、音韵之学。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光地拜文渊阁大学士,携王兰生进京,协助编纂《朱子全书》。后经李光地举荐,入直内廷,校勘《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周易折中》,又入蒙养斋分校《律吕正义》《数理精蕴》《卜筮精蕴》,并奉旨纂修《音韵阐微》。康熙六十年(1721),王兰生应会试落第,康熙帝以其久直内廷,学问优长,特赐进士,殿试二甲一名,改庶吉士,校对《钦若历书》。次年,奉旨充武英殿总裁,纂修《骈字类篇》《子史精华》诸书。后授翰林院编修,署理国子监司业,提督浙江、安徽、陕西学政,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元年(1736),任三礼馆副总裁,补授刑部右侍郎,兼管礼部侍郎事。
  王兰生的音韵学正是授自李光地。在他看来,当世所传等韵书清浊未分,元声不辨,而邵雍的《皇极经世》详等而略韵,顾炎武的《音学五书》详韵而略等,亦未能尽善尽美。其在李光地的主持下具体负责《音韵阐微》的编纂工作,贯彻、运用李光地的合声反切法,以满文五字类为声音之元以定韵,又用连音为纽均之法以定等,兼取各家之长,编成了当时最为完备的韵书,推动了清代音韵学的发展和完善,对后世的汉字标音工作亦影响甚大。同时,王兰生对四书五经亦颇有研究。如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于武英殿召见王兰生,命讲《周易》之《乾》《坤》两卦,其能“抉疑释滞,精奥畅达”①。雍正三年(1725),王兰生署理国子监司业时,“期年讲《中庸》一部,《孟子》数大章,悉本李文贞公之指而畅之,衍为《太学讲义》二卷”②。
  除此之外,李光地门下何焯、蔡世远、王之锐等人皆学兼汉宋,重视经学,于经义多有阐发。而蔡世远门下高弟雷鋐、官献瑶亦通经学。雷鋐既是清代中期福建朱子学的代表人物,精擅理学,又能吸收考据学之长,注重考订经史疑义,辨析思想源流,于易学、礼学多有阐发。所著《读书偶记》多读经之札记,其中有近半篇幅在讨论易学。官献瑶为学主张治经以治身,教人于经中求道。其治《周易》《诗经》主李光地,治《尚书》主蔡沈、金履祥,治《周礼》主方苞,治《仪礼》主郑玄、敖继公、吴绂,学术视野较为宽广,并能斟酌众家,择其粹要,尤邃于礼学。著有《读易偶记》《尚书偶记》《尚书讲稿》《读诗偶记》《周官偶记》《仪礼读》《丧服私钞》《春秋传习录》《孝经刊误》等。
  李光地从弟李光墺、李光型亦受业于光地,二人皆精研性理,兼治经学。李光墺,字广卿,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充《一统志》《八旗人物志》纂修官。后提督山东学政,奏请《春秋》四传宜并习,不宜独宗胡《传》;四氏学宜遍习,不得专习《毛诗》,均得旨允行。寻擢国子监司业,充三礼馆纂修官。著有《考工发明》等。李光型,字仪卿,雍正十一年(1733)以理学荐,特赐进士,授彰德府同知。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寻擢刑部主事,充三礼馆律吕纂修官。著有《易通正》《洪范解》《诗六义说》《文王世子解》《天问解》等。二人还合著有《二李经说》。
  李光地之子钟伦、孙清植受学于光地、光坡,治经学皆有成就。李钟伦,字世得,李光地长子。康熙三十六年(1693)举人,尤嗜礼学,著有《周礼纂训》。其治《周礼》,从李光坡之法,列郑玄《注》、贾公彦《疏》于前,而以己意训之于后,多发前人所未发者。四库馆臣称其《周礼纂训》“自《天官》至《秋官》,详纂注疏,加以训义。惟阙《考工记》不释,盖以河间献王所补,非周公之古经也。……凡所诠释,颇得《周官》大义。惟于名物度数,不甚加意,故往往考之弗详。……然如辨禘袷、社稷、学校诸篇,皆考证详核。又如《司马法》谓革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钟伦据蔡氏说,谓一乘不止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是轻车用马驰者,更有二十五人,将重车在后。今考《新书》,攻车七十五人,前拒一队,左右角二队,守车一队,炊子十人,守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共百人。又《尉缭子·伍制》,令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闾,闾相保也。起于五人,讫于百人,盖军中之制,自一乘起。此皆一乘百人之明验,足证其说之精核。又明于推步之术,训《大司徒》土圭之法,谓百六十余里,景已差一寸,亦得诸实测,非同讲学家之空言也”①。
  李清植,字立侯,号穆亭,李光地三子钟佐子。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雍正八年(1730),补右春坊中允,寻迁侍讲学士,提督浙江学政。乾隆七年(1742),奉旨分纂《仪礼》。次年,迁右庶子,擢詹事府詹事,充三礼馆副总裁,又升内阁学士,充武英殿总裁,兼理经史馆事,主持校刊《十三经》《二十四史》。乾隆九年(1744),升礼部左侍郎,寻病卒。李清植少时好《周易》,晚岁专攻礼学,著有《仪礼纂录》。其治《仪礼》,亦本李光坡之法,以郑《注》、贾《疏》为主,于经文下引录郑玄、贾公彦《仪礼注疏》与敖继公《仪礼集说》之语。于《注疏》未安之处,则别下己意以折中之,颇能驳正《注疏》之失。
  李光坡表侄邓启元,受业于光坡,亦精通三礼。雍正五年(1727)获进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纂修官,曾参与编纂三礼,著有《周官考注》《礼记注》等。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将清初福建朱子学与王学、经学、实学等清初学术思想界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或思潮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既注重探讨清初福建朱子学者的义理思想,也对其义理思想之外的其他学术思想与社会政治理论及实践活动予以关注,在回顾、发掘朱熹本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把握了清初福建朱子学的思想特点、时代特征与整体面貌,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清初朱子学在时代学术思潮变迁中发挥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光地
相关人物
彭绍升
相关人物
杨名时
相关人物
李绂
相关人物
陈鹏年
相关人物
赵申乔
相关人物
冉觐祖
相关人物
蔡世远
相关人物
张昺
相关人物
张瑗
相关人物
惠士奇
相关人物
秦道然
相关人物
王兰生
相关人物
何焯
相关人物
庄亨阳
相关人物
惠士奇
相关人物
冉觐祖
相关人物
李清植
相关人物
邓启元
相关人物
郑玄
相关人物
贾公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