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意逆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376
颗粒名称: (二)以意逆志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331-33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理解《诗经》的方法,意指以自己的意识超越自己的个人意愿,去迎接并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朱熹肯定了这一方法,并强调了虚心退步、排除个人私意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诗经 孟子 理解方法

内容

“以意逆志”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上》,原是孟子提出的理解《诗经》的一项基本方法。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对此,朱熹的解释是“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①。简言之,“以意逆志”就是“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朱熹不仅肯定了孟子“以意逆志”的解《诗》方法,而且对其加以论述和发挥,使其成为一项经学解释的普遍方法。他说:
  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得退步者,不要自作意思,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意,有长进处。且如孟子说《诗》,要“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逆者,等待之谓也。如前途等待一人,未来时且须耐心等待,将来自有来时候。他未来,其心急切,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捉志也。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终无进益。②
  自孔、孟灭后,诸儒不子细读得圣人之书,晓得圣人之旨,只是自说他一副当道理。说得却也好看,只是非圣人之意,硬将圣人经旨说从他道理上来。孟子说“以意逆志”者,以自家之意逆圣人之志。如人去路头迎接那人相似,或今日接着不定,明日接着不定,或那人来也不定,不来也不定,或更迟数日来也不定,如此方谓之“以意逆志”。今人读书,却不去等候迎接那人,只认硬赶捉那人来,更不由他情愿,又教它莫要做声,待我与你说道理。圣贤已死,它看你如何说,他又不会出来与你争,只是非圣贤之意。①
  在此,朱熹将“以意逆志”比喻为迎接、等待来人,须耐心等待其人自来,不可急迫以求,更不能上前将其硬捉来。同样,读经、解经也须观察圣贤言语说向何处,然后“只是顺圣贤语意,看其血脉通贯处为之解释”②,耐心以待圣贤之意自显,而不能穿凿附会,强经以从己。若要做到“以意逆志”,又必须首先排除个人私意与先入之见,虚心退步以观圣贤言语。由此可见,“以意逆志”是与虚心探求经典本义密切关联的一种经学方法,是虚心探求经典本义的进一步实现。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将清初福建朱子学与王学、经学、实学等清初学术思想界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或思潮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既注重探讨清初福建朱子学者的义理思想,也对其义理思想之外的其他学术思想与社会政治理论及实践活动予以关注,在回顾、发掘朱熹本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把握了清初福建朱子学的思想特点、时代特征与整体面貌,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清初朱子学在时代学术思潮变迁中发挥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