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天下之心与功:先王之道的施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339
颗粒名称: 1.安天下之心与功:先王之道的施行
分类号: B244.7-55
页数: 2
页码: 251-252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荻生徂徕对“仁”的理解和其在政治上的实施,强调了“先王之道”的重要性,并批评了朱子和伊藤仁斋的思想。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古学 先王之道

内容

荻生徂徕对“仁”的强调,虽不像朱子那样分为内圣内求的仁心工夫论和仁政的外王两面,但与朱子相似的是,很强调“仁”在政治上的实施。在徂徕看来,“先王之道”的施行才能真正落实“仁”。他提出:
  夫有安天下之心而又有安天下之功,谓之仁,管仲是也。有安天下之心,而无安天下之功,不得谓之仁。有安天下之功而无安天下之心,莫有此事焉。如三子者(微子、比干、箕子),有安天下之心而无安天下之功,虽无安天下之功,然使纣从其言,则亦足以安天下,故谓之仁。
  “安天下之心”与“安天下之功”是行先王之道的两种办法,与其说“仁”是“安天下之功”的标准,不如将“安天下之心”和“安天下之功”当作“行仁政”的方法。徂徕将“仁”定位在事功层面上,把孔子学问中的伦理道德特征,发挥运用在政治事功意义上,由此巩固其王道思想,为当时日本社会寻求最需要最合理的政治秩序范本。这种政治秩序须有制度性的规范,徂徕在《辨名·学》第一则中批判朱子和伊藤仁斋:
  是二先生,皆不务学圣人之道,而务学圣人者耳。故欲效法圣贤所言所行以悟圣贤之心。辟诸大匠授人规矩,而其人不遵其规矩以学之,乃欲效法大匠之所为,以悟其用斤之妙,则其不伤手创鼻者几希矣。岂不谬乎!
  徂徕重“规矩”而轻“悟圣贤之心”的王道政治思想,被张崑将定义为具体规范型的“制度性的王道”(Institutional Kingcraft)。这种思想未免具有片面性,且在仁心仁政的辨析上,徂徕直截了断认为“宋儒求仁于心,故其说至管仲而穷矣”,此言显然忽视了朱子对于“先王之道”在落实“行仁政”上的强调。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方法学》《朱熹婚丧礼制的推行》《朱熹理学的传播路径及其对徽州日常生活的影响》《戴震与朱熹关系平议》《陈北溪论“命”》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