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德与事功:致用的困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334
颗粒名称: (二)道德与事功:致用的困境
分类号: B244.7-55
页数: 4
页码: 247-25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以及朱熹和荻生徂徕对“先王之道”的不同理解。朱熹认为“先王之道”源于自然之理,而徂徕则认为它是实在的“物”,并强调其权威性源于天命。两人对“先王之道”的解读都赋予了其权威性,但出发点和思想体系有所不同。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古学 先王之道

内容

儒家讲“经世致用”,在朱子看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至利天下,是一环一环符合天理的递进。其坚持理一分殊的观念,认为一家一国之纲纪,虽分为殊,其理本一。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记载:
  朱子言“余之始学,亦务为笼统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于小”。而李延平之言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而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余心疑而不服,以为天下之理,一而已,何为多事若是!同安官余,以李延平之言反复思之,始知其不我欺矣。
  荻生徂徕对“道”与“德”之“殊”非常重视,认为不具同一性的道与德,很难致用到政治的有利层面。进而批判朱子学将所有事归于“理一”是荒谬的。
  1.仁心与安民
  《孟子·离娄上》曰: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孟子于此段指出徒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先王之道则是未推行的空谈。对于此段,朱子在《孟子集注》中解读曰:
  仁心,爱人之心也。仁闻者,有爱人之声闻于人也。先王之道,仁政是也。范氏曰:“齐宣王不忍一牛之死,以羊易之,可谓有仁心。梁武帝终日一食蔬素,宗庙以麫为牺牲,断死刑必为之涕泣,天下知其慈仁,可谓有仁闻。然而宣王之时,齐国不治,武帝之末,江南大乱。其故何哉,有仁心仁闻而不行先王之道故也。”
  在这段解读中,朱子直接将先王之道定义为“仁政”。并举证齐宣王不治其国之例,说明先王之道即仁政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朱子区分仁心仁政,是仁心与仁政有着内圣外王分别。
  朱子一生多次参与政治事务。以朱子于南宋孝宗朝所奏的三篇封事为例,其内容多是对南宋政治与社会民生问题所提建议,是体现朱子政治理念的重要文献,其中的理学思想虽多与政治活动直接联系。但归根结底是劝孝宗能够“正君心”,做到孟子所讲的“格君心之非”。荻生徂徕认为朱子学强调“心”运用到政治上即由“正心诚意”到“正君心”,都是在强调主观动机,而重点不在有无“安民”的客观效果上。
  如此,仁心与安民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先王之道”固不能初心不正,但荻生徂徕关心的“先王之道”,是具体的效果层面,即是否有治国安民的效果达成。
  2.道德与政治的联系与分叉
  朱子的政治理念很注重个人道德于政治上的身体力行,其自己一生也一直努力践行。在其一生与朝廷的来往中,主张《大学》的三纲八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运用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理学解读,规劝人君能够首先在进行政治活动中做到“正心诚意”。如此,朱子学视域内的个人道德修养工夫与政治活动是连续的、统一的,寄希望于君主能够实现这种连续统一。宋代士大夫拥有着得君行道的心愿,这种愿望的背景是导致徂徕学与朱子学分歧的重要背景,即社会制度——科举制的有无。
  日本江户时代是世袭身份制的社会,只有武士才能成为统治阶级,官职大小亦受父荫所庇,全与道德无关。荻生徂徕的事功心理是为国家治理做实事,必不会认为个人修养道德能直接带来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成功,但这也不能说明徂徕把道德和政治完全对立二分。荻生徂徕看来:
  德者得也。谓人各有所得于道也。……德亦人人殊焉,夫道大矣。自非圣人,安能身合于道之大乎?故先王立德之名,而使学者各以其性所近。
  徂徕认为,“德”不具有同一性。先王圣人并不是朱子理学的体现者,而是政治社会制度的制作者,是超越普通人的。“人人皆可得为圣人”在徂徕看来是不现实的。每个人的德行迥异,“道”是人在世所实行之道,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先王之道”亦不仅是道德性层面上的“仁政”,而是一种更广义上的道:
  道者统名也,以有所由言之,盖古先圣王所立焉,使天下后世之人由此以行,而已亦由此以行也。辟诸人由道路以行,故谓之道。自孝悌仁义以至于礼乐刑政,合以名之,故曰统名也。先王圣人也,故或谓之先王之道,或谓之圣人之道,凡为君子者务由焉,故亦谓之君子之道。孔子之所传,儒者守焉,故谓之孔子之道,亦谓之儒者之道,其实一也。
  虽然先王之道可与圣人之道等互通,但徂徕参考了《中庸》第二十八章“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的意思,以夏商周先王之道的不同为例,说明历代皆有符合其时代的王道,与德一样,在实际表现上并不具备同一性。
  丸山真男指出,徂徕虽然举了一些个人道德和政治非连续的明显例证,但他又把道德看作政治的手段。作为君主要重视个人修养,但“不可推及修身以为治民之道”,“然则为人君者,纵被讥之为不合道理之人,然安民,思以行事,具此心之人实天下之父母也”。徂徕的观念是,治国安民作为政治目的先行,可以不合道理。丸山真男引用了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的一段话来呼应徂徕的观念,可作为道德与政治之间矛盾的很好总结:
  我知道每一个人都同意:君主如果表现出上述那些被认为是善的优良的品质,就是值得褒扬的。但是,由于人类的条件不允许这样君主既不能全部具有这些优良的品质,也不能完全地保持它们,因此君主必须有足够的明智远见,知道怎样避免使自己亡国的恶行,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行。但是,如果不可能的话,他可以毫不踌躇地听之任之。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方法学》《朱熹婚丧礼制的推行》《朱熹理学的传播路径及其对徽州日常生活的影响》《戴震与朱熹关系平议》《陈北溪论“命”》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