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荻生徂徕的“先王之道”学说源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327
颗粒名称: 一、荻生徂徕的“先王之道”学说源起
分类号: B244.7-55
页数: 3
页码: 243-24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荻生徂徕的“先王之道”思想及其与朱熹政治理念的差异。荻生徂徕在幼年时经历了父亲被流放的漂泊生活,但仍然坚持好学之心。他早期受到朱子学派的影响,但后来接触到了伊藤仁斋的学说并转向了古学派。他认为仁斋的“古义”并非真正的古义,因此钻研古文辞以寻求真正的古义,并建构了自己的先王之道学说。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古学 先王之道

内容

(一)荻生徂徕“先王之道”思想启蒙
  荻生徂徕幼年时父亲被流放,其跟随父亲在外漂泊13年,但未影响其好学之心:
  日与田父野老偶处,尚何问有无师友,独赖先大人箧中藏有《大学谚解》一本。
  《大学谚解》是日本朱子学派代表人物林罗山之子林鹅峰的著作,该书借《大学》为原本,宣扬朱子的四书学特别是对《大学》的解读。徂徕在没有师友的环境下自行研读,为学初期颇受朱子学影响。中年时接触到伊藤仁斋的学说,极口称赞,写信向仁斋恭请赐教,然仁斋不知何故未应,徂徕遂与仁斋交恶,写出流露了愤懑之情的《萱园随笔》,抨击仁斋“存养扩充”等学说逃不出朱子学窠臼,进而发展出自己对朱子学思想的另一套论说。
  “先王之道”一词早出于《论语·学而第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古学派奠基者伊藤仁斋认为《论语》是“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孔子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人”,孔子的思想是“人类最普遍最妥当的意识存在,具有自明与自然的特征”。仁斋也非常重视《孟子》,认为孟子之学为孔门大宗嫡系,其学以仁义为宗,以王道为主。仁斋试图以《语》《孟》二书为线索去阐明孔子学说本意,即“古义”。仁斋将宋儒思想称为后世的思辨,打着复古旗号实则是开拓了思想的新境界。他对“孔子之道”无形中融入古学派自身的定位与解释,这种定位与解释影响了荻生徂徕。徂徕为与仁斋区别“复古”之义不同,力贬仁斋所谓“古义”非真古,因仁斋排除真正具有古义的六经而读取孔孟之书,使“先王之道”只成为儒家者流之道。徂徕钻研古文辞,以求古义,建构自己的先王之道学说。与仁斋相比,徂徕的政治中心思想虽然亦是“王道”,但唯徂徕言称“先王之道”。
  (二)荻生徂徕政治理念的出发点
  据丸山真男所录,元禄十五年(1702)日本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某天前夜,赤穗流浪武士四十六人冒雪袭击了本地吉良义央的宅地,把主要目标义央首级带到了泉岳寺等候官府处置。流浪武士此举,引来一时舆论鼎沸。“这一事件同封建主从关系——它是幕府自身据以确立的基础——和作为幕府统一政权的政治立场是一种明显的冲突,同时它意味着对把君臣道德和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并列的儒家伦理的致命打击。”对此事,已有文献资料并没有显示出徂徕的具体态度,他却有一份文书《徂徕拟律论》,收录在《赤穗义人纂书补遗》中,记录了部分传下来的其对幕府的咨询所作的奉答资料,其中有言:
  然限于党事,毕竟是私论也……无幕府之许可,企图骚动,于法所不许也。今定四十六士之罪,以士之礼,处以剖腹自杀,则上杉家之愿不空,彼等不轻忠义之道理,尤为公论。若以私论害公论,此后天下之法无以立。
  这段引文可见徂徕是反对极刑的,他认为以私论害公论不可取,反而视流浪武士的行为是“忠义”之举。丸山真男指出,徂徕否定以私论害公论,是否定把个人道德扩张到政治决断上。这两方面是否存在矛盾,荻生徂徕将政治思维的优越地位贯穿到其学术思想特质之中,这便是徂徕政治理念的出发点。荻生徂徕《辨道》《辨名》等代表作亦是由此,欲通过将濒临崩溃的儒学政治化,从而试图做出根本性重建。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方法学》《朱熹婚丧礼制的推行》《朱熹理学的传播路径及其对徽州日常生活的影响》《戴震与朱熹关系平议》《陈北溪论“命”》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