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熹对《太极图说》版本的修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240
颗粒名称: (一)朱熹对《太极图说》版本的修订
分类号: B244.7-55
页数: 2
页码: 027-0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两次校定《通书》后,《太极图说》从《通书》的卷末变为篇首。朱熹认为世传版本本末倒置,以长沙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完成“建安本”后十年又再次校定。
关键词: 朱熹 周敦颐 太极图说

内容

从目前所知的《太极图说》版本来看,《太极图说》在南宋最早刊印时,均附在《通书》之后。而今天的版本《太极图说》则在《通书》之前,这是由于朱熹两次校定《通书》后,《太极图说》才开始从卷末变成了篇首。在朱熹对《通书》及《太极图说》进行校定时,朱熹所看到的版本就已经有四种:舂陵本、零陵本、九江本和长沙本。这些版本都以程门传本为准,即于卷末附有《太极图》。但朱熹认为,世传的版本统统本末倒置了,必须加以重新校定。于是他以长沙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朱熹校定完成,史称“建安本”,书名定为《太极通书》。十年后,即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朱熹完成了对《通书》的再次校定。再校之缘由,是朱熹又得《通书》的“临汀杨方本”,遂与“建安本”进行校对,发现建安本仍有些许未尽如人意者,所以再加校对,只是对“建安本”作了一些小改动。当时,朱熹正主南康军,史称“南康本”。这个“南康本”最终成为周敦颐《太极图说》并《通书》的最初定本,后世流传的《周子全书》《周元公集》《周濂溪先生集》《周敦颐集》等各版本,都是以“南康本”为底本,后人不断增添文字而成。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方法学》《朱熹婚丧礼制的推行》《朱熹理学的传播路径及其对徽州日常生活的影响》《戴震与朱熹关系平议》《陈北溪论“命”》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苗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