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结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211
颗粒名称: 三 结论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945-9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重新定位了朱子的心,认为朱子的心与陆、王的本心有所不同,同时提出了三点对朱子心的看法。第一,朱子的心必须重新定位,其中包含心与理的差异、心的认知功能、心中性理的呈现以及纯善而具理的心体。第二,必须正视朱子本有“已知之理”的意思,其中包含人人皆有“已知之理”、格物穷理的实质以及做穷理工夫是“所存之心、所具之理,不是两事”。第三,“反对逆觉体证”与“心中本具性理”可同时成立,其中包含朱子反对心学的原因以及道德工夫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朱子学 研究述评

内容

通过以上的论述,本文展示了当代朱子学的三种诠释角度,分别为“心本具理的诠释系统”与“维护牟宗三先生的诠释系统”,以及“朱陆会通的诠释系统”,分别承接或相符于唐君毅、牟宗三及钱穆三位先生的立场,其争议之所在,也就在如何看“心与理”的关系。以下,即以三点结语,提出本文对朱子的心的看法。
  (一)对朱子的心必须重新定位
  第一,朱子的心与陆、王的本心之内涵有所不同,朱子的心并非完全具足的。此即,朱子以为心中性理只是一善端,故此心仍须通过培养才能成为完全,尤其,必须通过吾人去格物穷理,才能使此心按照自身本有之理如如地发动。
  第二,朱子的心不只是道德主体亦为认知主体,他并不把知识与道德截然二分。是以,若严格区分知识与道德,则对朱子的系统中的心会有所误解。
  第三,朱子之心中性理是一呈露的端倪,但此端倪是夹杂于形躯欲望中,故心与私欲是夹杂的,此杂于私欲的心就是“气心”。所以,我们可说朱子并不专就于纯善之心去做工夫,他的心力仍放在“气心”上,故我们可说他做工夫的枢纽在“气心”亦可。
  第四,朱子的本心义是一端倪。并且,当吾人完全私欲尽净复其纯净时,这时的心也可称“心与理为一”的本心。但是,在未完全复本心之前,这中间段有私欲夹杂的状态,就是本心与私欲夹杂的气心。但是,究极而言,朱子体系中是有一纯善而具理的心体。
  (二)必须正视朱子本有“已知之理”的意思
  经过以上对朱子的心的重新定位,即可把牟先生的气心调整为“心本具理”,必须正视朱子的一些心中有“已知之理”的话,才能对其心的属性有恰当的理解。此即,朱子的格物穷理是预设了人人皆有“已知之理”,故必谓“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①“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②,或者朱子强调格物致知就是“即事物上穷得本来自然当然之理,而本心知觉之体光明洞达”③,也明讲做穷理工夫是“所存之心、所具之理,不是两事”,故格物穷理要致知的理,其实也是心中本有的理。以此而言,即便朱子并非“心即理”,他的体系中的确有人心本具的“道德之理”,即人人对道德法则本有“常知”的理解,而格物并非外求,其重点在于使自身对本知的道德之理达至于“真知”的确信。
  (三)“反对逆觉体证”与“心中本具性理”可同时成立
  针对以上的两点结语,学者往往会以朱子之严斥象山或湖湘学派,来加以反驳,即质疑:“即朱子既然本知道德之理,会何要反对心学呢?”对此,本文以为朱子之所以反对心学式的学派,是他以为工夫不是单去发明或逆觉本心,他认为必须把心当主体,故他反对“以心求心”,当心中本具的性理呈现之时,不是又须立一个心去发明它或逆觉它,而是要当下以此心作主宰去为善去恶。
  故在《语类》①中有一段,他指出人有两种心,一是“是底心”,一是“不是底心”,而当“知得不是底心底心,便是是底心”,这是指吾人欲体会“是底心”(纯理的善心),只是要此心去觉知“不是底心”(私欲或人欲),这时吾人就当下体认了心中纯善之性理,而工夫“只是将这知得不是底心去治那不是底心而已”,且“知得不是底心便是主,那不是底心便是客。便将这个做主去治那个客”。对朱子而言,心是主体,而私欲习气是物件,而逆觉本心等于是把心贬为对象、客体,故他以为工夫仅是在于以心中本具之理去对治气心之私欲而已。因此,朱子又说“更那别讨个心来唤做是底心”“不是已醒了,更别去讨个醒”,也就是说,当道德本心呈现之时,不是又立一个心去发明它或逆觉它,而是要当下以此心作主宰去为善去恶。简单地说,朱子以为道德本心不是吾人需去把捉、悬想的对象,而此心只是一实践的主体而已。例如,他说当人自觉自身已有“非礼之心”,则这样的道德自觉就是本心,而此心当下便作用“莫要视”,而不是要在从此自觉中去体证一本心,而再去逆觉或发明,等等。或许,我们可说朱子以为道德心是一实践的主体,而非欲去观想的物件。而且,成德工夫即在于践履,不在于体悟。
  所以,朱子的工夫是当“心中性理”呈现之时,就直截在此“心静理明”之境中,以此性理去做“存天理、去人欲”之功,而非是要反身逆觉。因此,他反对象山之逆觉形态并不表示他不能“本知”心中“本具”的性理。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佳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