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韩国儒学研究的视野与反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98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章 韩国儒学研究的视野与反思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4
页码: 884-897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韩国儒学研究的概念史清理及其与中国儒学、东亚儒学、西方哲学等比较视野的反思。作者认为,韩国儒学研究需要具备汉学和哲学的敏锐度和思辨力,以精读文本与哲学分析为基础,同时需要辨析诸哲学概念与论题的异同,以思考普遍哲学问题。
关键词: 韩国儒学 研究 反思

内容

前言
  韩国儒学研究,以朝鲜时代(1392—1910)为主干①,发展五百余年,无论性理学,或是阳明学、实学,都立论深刻而展现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思想的丰富性,有别于中国与日本的儒学,值得关注。尤其是现今韩国学界的韩国儒学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许多儒者的思想与哲学议题,都得到充分的讨论。在此研究成果上,若能打开比较视野(comparative perspectives)的研究,应能使韩国儒学研究更为深入与多元。
  笔者近十余年来,从中国宋明理学研究(主要是朱子学与阳明学)转入韩国儒学研究,因而开拓研究视野。研究之际,非常庆幸自己有机会能与朝鲜名儒的伟大灵魂相遇,也能进入他们的思想世界参与思考,进而发现韩国儒学的独特性,及其对中国儒学的启发。笔者此文,将基于研究所思、所得,先反省日本学者高桥亨(1878—1967)的韩国儒学解释框架之限制,指出韩国儒学史内部也有必要进行“概念史”(Geschichte des Begriffs,history of concepts)的厘清工作。这项工作有必要从韩国儒学与中国儒学、东亚儒学、西方哲学等比较视野,进行反思。我们的目的在于:期待韩国儒学的诸多论题重新具有活力,能得到更好的理解,也能成为东、西方哲学可以共同探究的哲学议题。
  一 韩国儒学研究的概念史清理
  韩国儒学研究不易,儒者文本积累数百年,义理辨析入微;研究者不仅要有汉学(sinology)的基本功,更需要哲学(philosophy)的敏锐度与思辨力,否则难以进入韩国儒学的精神世界,也难以掌握韩国儒学的精髓。依笔者管见,韩国儒学研究所凭借的“文本”(text),就有其独特性。因为,研究者首先面对的就是多重文本的交错①,如果研究者无法对此多重文本的来源与义理脉络有清楚的掌握,便可能如堕五里雾中,摸不着头绪,而越说越糊涂。更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儒学的思想内容多以“论争”(debate)方式进行,参与的儒者众多,各有不同的学派或政治立场,动辄往复辩论多回,甚至论辩数百年而不息。如何在对立的论争中,以严谨的逻辑与论证,分辨双方思路与论点的不同,又能彼此联结与统合,这需要哲学的概念分析与思辨训练。仅以朝鲜性理学的论争为例,表面上起因于朱熹诸多文本的不一致,但实际上涉及诸儒者对朱熹思想的理解与诠释。一旦涉及论争,双方便以朱熹思想为坐标,展开两方面的攻防:一是朱熹文本的根据,一是朱熹思想的内在逻辑性。就此而言,韩国儒学研究,既需要尊重且掌握多重文本的解读(不能绕过文本,凭空立说),也需要辨析诸哲学概念与论题的异同,以思考普遍哲学问题。换言之,就韩国儒学研究而言,精读文本与哲学分析,脉络化(contextualization)与去脉络化(de-contextualization)②,缺一不可。
  不可否认,自从日本学者高桥亨于1929年发表《李朝儒學史に於ける主理派主氣派の發達》后,"主理派/主气派”的解释框架(framework),影响韩国儒学研究甚大。①但随着韩国学界对于韩国儒学研究的累积与深入,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出现批判的声音,如李东熙、崔英辰、韩亨祚、赵南浩等学者,皆认为高桥亨之说有待商榷。近年来,高桥亨的解释框架也再度在韩国学界引发讨论,2005年与201I年,韩国学界皆出版高桥亨的专辑②,2012年9月台湾大学也举办“东亚视域中的韩国儒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③,聚焦于高桥亨的解释框架,进行客观的学术批判,并寻求新的解释框架。
  笔者认为,高桥亨以“主理派/主气派”的框架来解释朝鲜儒学,相较于以往以“人物”“学派”为主的朝鲜儒学研究,在方法论的自觉上,有其创新之功。尤其,他以汉文学科的学术训练,在文献资料的搜集与考证上,扎下深厚的基础,这是其优点,也是今日韩国儒学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功。然而,韩国儒学思想研究不等于汉学研究,除基本功外,还须具备哲学性的思维才能入其堂奥,彰显韩国儒学思想的深度。高桥亨的问题就在于他缺乏哲学的思辨与敏锐度。简言之,高桥亨以朝鲜儒学重要的“主理”“主气”概念为理论判准,将朝鲜儒学分为“主理派/主气派”。问题是,朝鲜儒者的“主理”“主气”概念,不等同于高桥亨所杜撰的“主理派”“主气派”(韩国儒学文本从未岀现此概念)。④前者是朝鲜儒学本有的重要概念,具有理论简别的意义,且有多义性(polysemy)5后者是高桥亨在概念不清之下所虚构的分派,在义理简别与描述功能上,都不能精准地掌握朝鲜儒学。但因高桥亨“主理派/主气派”分类以“主理/主气”概念为根据,致使韩国学者检讨高桥亨之说时,将“主理派/主气派”等同“主理/主气”,产生不少混淆。
  严格地说,朝鲜性理学的发展,有岭南学派与畿湖学派之别,而没有“主理派”与“主气派”的区分。当然,岭南学派与畿湖学派的激烈对立,岭南学派的李葛庵(名玄逸,1627—1704)与畿湖学派的宋尤庵(名时烈,1607—1689)都是关键性人物。李栗谷(名珥,1536—1584)或畿湖学派并未自称为“主气派”,岭南学派柳稷(号百拙庵,1602—1662)曾批评栗谷的理气说是主气论,且是异端。如此一来,“主理”为正学,“主气”为异端,就带有价值评判,“主气”乃带有负面评价。不过,在朝鲜性理学尊重性理的共识下,不论岭南学派或畿湖学派,都无法接受“主气派”的标签。更重要的是,若仔细检视高桥亨“主理派/主气派”解释框架的“论据”(reasons forjustification),就可以发现,高桥亨因为无法掌握朱熹的哲学思想,遂无法理解“四七论争”的哲学思辨性,且又泯除朝鲜儒者“主理”“主气”的多义性,致使其解释框架无法使诸多重要核心概念有清楚的定位,也无法简别不同儒学系统的根本差异,毫无理论效力可言,反而混淆并曲解了朝鲜儒学史。因此,高桥亨的解释框架该是寿终正寝的时候了。①
  虽然韩国儒学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高桥亨解释框架的限制,但笔者认为在提出新的解释框架前,仍有必要内在于韩国儒学的脉络,对于诸多具有多义性的重要概念进行概念史的清理,以呈现韩国儒学细致、复杂、丰富的思想内核,进而汲取思想资源,回应当代的问题,或普遍哲学问题的提问。一般而言,韩国儒学的研究者,在解读多重文本时,不难发现,诸儒者所使用的核心概念,如心、性、理、气、理发、气发、主理、主气、道心、人心、四端、七情等,在诸儒者的理论建构与工夫实践中,各有不同的含义与联结,其意义结构也有差异。这种概念的多义性也显示哲学思考向度与焦点的不同,故韩国儒学概念史的逐步清理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笔者以“主理”与“主气”、“理发”与“气发”为例,做简要的分析。
  就韩国儒学的发展而言,“主理”“主气”此对概念,从李退溪开始直至韩末,虽是固有的传统术语,但此对概念在诸多朝鲜儒者的文本中,各自有不同的含义,有其多义性。如退溪将“主理”“主气”与“理发”“气发”相对应,其含义着重在“性发为情”的根源处,故“理发”(四端理发而气随之)=“主理”(四端主于理而气随之),“气发”(七情气发而理乘之)=“主气”(七情主于气而理乘之)。①然而,栗谷反对退溪的“理气互发”,认为仅就“气发”(气发理乘)的方向发展,才有所谓“主理”、“主气”可言,故“气发”包含“主理”与“主气”。②又如韩末崔惠冈(名汉绮,1804—1877),也使用“主理”“主气”此对概念,但其含义乃在指涉“性理学”(主理)与其自身的“气学”(主气)。③故若无视于“主理”“主气”概念的多义性,将无法简别诸儒思想的异同,而流于一偏之见。例如,即使我们采取退溪“主理”“主气”相互对立的含义,但“主气”并不意味着否定理的实在性,“主理”也不意味着否定气的活动性。又如,虽然栗谷的“气发”包含“主理”“主气”,但仍然重视“理无为”的根源性。不论退溪或栗谷,皆以体现人性之善,性理之价值为归趣。即使岭南学派与畿湖学派,皆不背离此种性理的思想主旋律。
  另就“理发”“气发”来说,这两个概念也是韩国儒学的核心概念,对于退溪与栗谷思想的理解,最为关键。然而,“理发”“气发”之“发”,也有多义性,须视诸儒者使用的文本脉络与义理系统而定。举例而言,退溪、奇高峰(名大升,1527—1572)、栗谷等儒者在讨论理气、心性问题时,他们主要所使用的词汇是“发”或“发见”。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沿用古汉语的用法,将“发见”等同“发现”,含义相同,意味着理、气①或心②、性、情③的显现、呈现。即使有些儒者使用“发现”,其含义也同于“发见”。不过,在退溪与高峰论辩“理发”“气发”时,双方皆用“发用”一词。④而栗谷在辩驳退溪“理气互发”时,也常使用“发用”一词。⑤再者,“发动”一词,本来出现于朱熹之文,而栗谷在说明“气发”时,也使用此一词汇。⑥因此,就古代汉语(或朝鲜儒者的用法)而言,“理发”“气发”之“发”,可以意味着“发见”(同“发现”)、“发用”、“发动”诸义。后两者与动力(活动性、能动性)有关,而“发见”就有歧义,既可以指(理、气)的主动显现(呈现),也可以指(理、气)的被动显现(呈现)。此在解读“气发”之“发”时,“发见”(发现)、“发用”、“发动”相联结,明显地指出“气”的主动显现,具有活动性、能动性,较无疑义。但涉及“理发”之“发”时,仅就“发见”而言,就有两种解读与理解。一是“理”主动显现,具有活动性、能动性;一是“理”无活动性、能动性,必须借由“气”才能显现,在这个意义下,“理”是被动显现。如此一来,就涉及退溪的“理发”:“理”是否能活动?
  不过,令当今学者混淆的是,现代汉语中,保留且使用“发现”,而无“发见”,其含义并非古代汉语的显现、呈现之义。但在韩语与日语中,虽保留“发见”(〓〓,はつけん)与“发现”(發顯、〓〓,はつげん)两词汇,但其用法与含义,已经与古代汉语不同了,两个词汇的含义有别。若用英文来表达,现代韩语的“发见”,意指discover,find;“发现”(發顯),意指present,reveal,manifest。对比之下,现代汉语的“发现”与现代韩语的“发见”含义相近,而不同于现代韩语的“发现”。因此,在现代汉语与韩语学者,虽以同一词汇“发现”来理解退溪的“理发”时,其含义却不同。另就“发用”一词来说,古今汉语的含义相近,意指generate。
  职是之故,在中国,就使用古今汉语的台湾学者而言,退溪的“理气互发”或栗谷的“气发理乘”时,两者之“发”(理发、气发),都有活动义、能动性、主宰性,故多以“发用”理解之,少用“发见”(显现、呈现)之义。因此,根据朱熹“气能凝结造作,理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①之思路,台湾学界研究韩国儒学的学者多有共识:即朱熹之“理”作为“存在之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动”(merely being but not at the same time activity)②,是万物存在的存有论根据;而真正化生万物(能凝聚生物)的是“气”,气有活动义、能动性。在此理解下,栗谷的“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非气则不能发,非理则无所发”、“理无为而气有为,故气发而理乘”(气发理乘一途说)等论述,相当准确地诠释朱熹理气论,故栗谷是朱熹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另一方面,退溪就四端七情之讨论所揭示的“理气互发”(四端之情,理发而气随之……七者之情,气发而理乘之),则显示“理发”之“理”能“发用”,具有活动义、能动性、主宰性。若再参照退溪的“理动”“理到”诸说,就发现退溪的见解超越朱熹的理气论,有所发明,是朱熹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者。
  然而,在韩国学界,学者对退溪“理发”之“发”的解读,多从古代“发见”(现代韩语“发现”“发显”)来理解,意味着“理”之显现、呈现(理自身显现或理在气上显现)。据此,退溪之“理发”不涉及“理能否活动”之问题。①退溪与朱熹一样,在论及四端七情时,都聚焦于情之根源(所从来)问题,而不是理之活动。在这个意义下,退溪之理发、气发,只是揭示四端与七情在价值论上各有不同来源,其立场与观点与朱熹相同,退溪才是朱熹的继承者。相对地,栗谷错解朱熹与退溪对于四端七情的讨论,迳从存有论的角度来质问,可说偏离朱熹、退溪的论题了。另一种解读是,退溪之“理发”虽也从“理之发见”来理解,但着重在理自身的显现,而理之所以能显现,乃因其自身能活动、能发用,故退溪之“理发”,意味着“理能活动”。②借此彰显四端作为道德主体的纯粹性、超越性、能动性,此乃退溪对朱熹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有关“理发”“气发”的多义性,不仅显现在前述的不同理解上,朝鲜时代儒者的解析更为细密。如退溪学派的李寒洲(名震相,1818—4816)以“横说”来诠释退溪的“理气互发”说(理之所发、气之所发),又以“竖说”来阐释四端七情都是“理发一途”。③而栗谷学派的田艮斋(名愚,1841-1922)认为“气发理乘一途说”才是四端七情的本旨,以此为逻辑前提,从情之根源上说,四七都可说是“理发”;从以情之作用者为中心看,四七都可说是“气发”。④由此可见,面对五百余年的韩国儒学思想之积淀,当今研究者有必要内在于韩国儒学的脉络,逐步进行概念史的清理工作。
  二 对比视野下的韩国儒学研究
  近十年来,在中国,台湾学界的韩国儒学研究者,在研究韩国儒学之前,已经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研究者。由于此前理解经验与研究专业之故,在进行韩国儒学研究时,往往就立足于比较的视野。兹就以下三种对比视野反思之。
  (一)韩、中儒学的比较研究
  对台湾学界的韩国儒学研究者言,韩国儒学研究,打开中国宋明理学的研究视野,激荡更深的思考;也在对比研究下,意识到“他者”的重要性,进而正视韩国儒学的主体性与独特性。因此,如何进入韩国儒学思想的内在脉络,一直是台湾学界韩国儒学研究者需要努力之处。同样地,这样的研究经验与所得,应该也适用于韩国学者。笔者发现,韩国学界的韩国儒学研究者,也试图以韩、中儒学的对比研究来深化韩国儒学,也提出独特见解。
  如赵南浩的博士论文《罗钦顺的哲学与朝鲜儒者的论辩》①,对于罗钦顺的哲学思想如理气论、心性论、理一分殊论等,皆内在于中国明清思想的脉络与朱熹思想,有细致的分析与精准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分析罗钦顺哲学对韩国儒学的影响与内在关联。且分别从退溪学派与栗谷学派的人心道心论辩、金昌协与韩元震的智与知觉论辩、任圣周与吴熙常的理一分殊论辩等,展开论述。这样的比较研究,借由朝鲜儒者的哲学论辩,深化罗钦顺“理气论”与“心性论”的可能意涵,也展现韩国朱子学的特色,值得关注。
  又如丁垣在的博士论文《立足于知觉说的李珥哲学之解释》②,虽以栗谷哲学为主题,但也约略采取韩、中儒学的比较研究。此论文主要以知觉说来解释栗谷的思想,并重新为栗谷哲学定位。丁垣在认为知觉说是将知觉视为心的核心功能,此乃中国哲学传统的思维倾向。且出现在先秦的荀子、《礼记》的《乐记》《大学》、《易·系辞》等文献中,更在周敦颐、张载、胡宏、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的理论里反复出现。在此论文中,丁垣在也借栗谷知觉说的立论,辨析栗谷所理解的“心统性情”“气发理乘”“理通气局”“人心道心”“理一分殊”都与朱熹不同,因而主张栗谷并非朱子学。此说一出,自然引起韩国学界的争论。①这样的论述,从中国哲学的研究者看来,有所保留。仅以朱熹与胡宏(号五峰,1105-1161)的“知觉”为例,朱熹的“知觉”是就“心之虚灵知觉”而言,与栗谷的“心是气”的义理脉络相承,心既可知觉理,也可知觉欲。而胡宏则继承程明道(名顕,1032—1085)以降“以觉训仁”的传统来阐释“心之知”,故此心不是气,而是理的发用,而心之“知”(自知)即是心之쁏”(自觉),具有“感通”的能力,而非对外物刺激的“反应”。就此而言,栗谷之“知觉”同于朱子,而与胡宏迥然有别。由此可见,在此韩、中儒学的比较研究上,研究者必须进入且熟悉韩国儒学与中国儒学的思想脉络中,才能得到双赢的收获。
  (二)东亚儒学视野下的韩国儒学研究
  目前韩国儒学研究,从东亚儒学的视野切入,逐渐受到重视。据笔者所知,以往韩国、日本、中国等地的学者,对于韩国儒学的研究,多是孤军奋斗,鲜少有交流的机会。但自2000年以来,由于台湾大学黄俊杰积极推动东亚文明与东亚儒学的研究,加上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提供从事东亚儒学研究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促成东亚地区儒学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合作。影响所及,韩国学界与日本学界,都深感韩国儒学的研究,必须放在东亚儒学的整体视域中来考察。其中,素来在韩国儒学研究起步较早,学术积累较多的日本学界,乃自觉对于韩国儒学的研究,必须充分整合东亚地区学者的研究实力,才能卓然有成。因而,日本岛根县立大学井上厚史乃以“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朝鮮儒教の位相に関する研究”(“东亚朝鲜儒教的位相之研究”)为主题,得到日本文部科学省为期五年(2011-2016)的研究计划。这是一个以日本学者为主,整合东亚地区韩国儒学研究者的共同研究计划。由于笔者多年来参与台湾地区与日本的韩国儒学研究计划,略陈以下反思。
  台湾学界将韩国儒学置于东亚视野研究时,虽也注意到中、日、韩的儒学发展差异,但却偏向“异中求同”的论述。如台湾学者杨儒宾的《异议的意义——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①,就将丁若镭(号茶山,1762—1836)所代表的朝鲜时代实学,与中国乾嘉学者如戴震、阮元,以及日本古学派的伊藤仁斋、荻生徂彿视为同一思维形态,都纳入东亚“反理学”(反朱子学)的思潮。固然回归六经先秦儒学、重视经世致用、喜用文字训诂或经史考证方法等,三国儒者有其相似处。然而,笔者认为,孕育于性理学土壤的韩国实学,从李湧(号星湖,1681—1763)到丁若铺,并未泯除其“经之以心性之学,纬之以经济之业”的学术性格,故与中国乾嘉学者或日本古学派学者的立论根基迥然有别。因为,后两者摒弃了儒学的超越面,而韩国实学者虽然强调经世致用,但仍保有儒学的超越面。若深入朝鲜儒学的脉络来看,丁若镭所代表的实学果真与性理学对立?二者的关系是矛盾还是相容?是断裂还是连续?抑或是批判地转化?在此思考下,丁若镭的实学与其说是“反朱子学”,不如说是“脱朱子学”。
  又如日本学者泽井启一,在其《荻生徂彼と丁若鋪の“古學”的プラクティス》②一文中,反省丸山真男“近代化论”式的评价,不应全然接受地应用于荻生徂彿与丁若镭的研究上,而须注意到二者各有其日本与韩国儒教发展的特殊脉络。相较于东亚儒学中“实学”的模糊定义,他重新提出“古学”,来为日本的古学派、朝鲜的实学、中国明清的“经世致用之学”的不同方法论之间搭建研究讨论的平台。他虽意识到“古学”概念充满日本色彩,但在论述“古学”作为方法论时,也未忽略中、日、韩儒者的差异。例如丁若镰“以经证经”的经学方法论,就与徂彿的“古文辞学”不同;二者虽未曾否定古来儒教的有效性,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想象与制度的设计,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因此,当从东亚儒学的视野研究韩国儒学时,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对比下,更能丰富并凸显韩国儒学的特色。只是研究者必须努力地进入韩、中、日儒学的内在脉络,意识到不能陷入“见林不见树”的化约论,也不能止于“见树不见林”的自我限制。
  (三)比较哲学视野下的韩国儒学研究
  如同中国哲学所面临的挑战一样,韩国儒学研究也必须正视比较哲学的视野。相对于东亚儒学的视野,比较哲学的视野充满更大的思想异质性,但其意义不在于以西方哲学的框架或思考强加于韩国儒学研究,而是在于厘清或思考韩国儒学的开放成素(openelement)。①
  2012年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Kern,1937—)出版德文专著:DasWichtigsteimLeben:WangYangming(1472-1529)undseineNachfolgeruberdie'VerwirklichungdesurspriinglichenWissens”,中文译本《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也在2014年出版。②耿宁既是现象学专家,又长期从事佛教唯识学、中国儒家心学的研究。此书以深厚的汉学功力与敏锐的哲学思考,用现象学的意识分析来研究中国的阳明学,为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研究开启相互发明与内在联结的可能性,也将中国儒学精神传统,带到当代中、西方哲学的论域里,使它重新具有活力。依笔者管见,韩国儒学研究在比较哲学视野下,也能开放更多东、西方哲学对话的可能性。③
  在中国,如台湾学者李明辉,他本身是康德研究专家,又是中国哲学的研究者,也从事韩国儒学研究十余年。他的韩国儒学研究专著《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哲学的比较哲学探讨》,就紧扣“道德情感”这一问题意识,将韩国儒学最重要、最独特的哲学论题——与德国伦理学、中国哲学加以比较研究,指出不同文化传统之间有共同的伦理学问题,而四端七情也涉及“对于道德价值的‘领会’属于何种性质”之哲学问题。就此而言,舍勒(MaxScheier,1874—1928)所开启的现象学伦理学(价值伦理学),对“价值感”的说明,也许更能丰富或打开韩国儒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空间。
  又如韩国学者金炯孝,也采取比较哲学的视野研究韩国思想。他在《从元晓到茶山——韩国思想的比较哲学解释》①一书中,择取韩国佛教的元晓(671—686)、知讷(1158—1210)、儒学的退溪、栗谷、茶山为代表,以比较哲学的视野进行研究,见解独到。如他从自然神学的观点来看退溪思想,指出退溪思想中“理学”“上帝学”“心学”的三位一体,并对退溪的“理到”(理自到)说,“敬”的工夫,从“超越的上帝学”之建立来阐释。又如他也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诠释栗谷的“四端七情”“人心道心”,借由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1908—1961)的知觉现象学,来分析栗谷思想中“心”“性”“身”三者融合的关系。此外,他也敏锐地指出茶山思想“焦点不一致”的现象,分别从“知性的实用学”(心身一元论)与“意志的实践学”(心身二元论)来阐释茶山的“实学”。又高丽大学李承焕近著《横说与竖说》也以西方道德心理学(moralpsychology)与分析哲学的“乘伴”(supervenience)关系来理解退溪与栗谷的思想,虽有争议,但也值得参照。
  三 结语
  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上,劳思光(1927-2012)屡屡强调“在世界中的中国”(Chinaintheworld)②,呼吁中国哲学研究须与世界其他哲学传统对话,以取得其学术的立足点。
  笔者认为,重新思考韩国儒学研究,也会有“在世界中的韩国儒学”(KoreanConfucianismintheworld)之期待与展望。韩国学界在韩国儒学研究的学术累积上独步东亚,人才辈出,有其优势。然而,从比较视野来进行韩国儒学研究,将韩国儒学的诸多哲学论题“主题化”(thematize),成为东、西方哲学可以共同探究的哲学议题,是亟待努力的。
  虽然不同观看方式或使用的哲学语言,不免令传统韩国儒学研究者感到“陌生”,但却也带来既有分析与思考模式的“摇晃”与“位移”,它将要求研究者对韩国儒学进行更好的理解或重新诠释。这可说是激发我们再深入韩国儒学研究,使其活化的“动力”所在!

附注

*本文所参考的韩国学界研究成果,由安东大学郑宗模助理教授、成均馆大学金玟研究教授译读与讨论,谨申谢忱。 ①本文所讨论的韩国儒学,指涉朝鲜时代儒学,但因行文之便,或用朝鲜儒学。 ①以性理学为例,对朝鲜时代的儒者而言,先秦儒学如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是第一重文本;而朱熹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与诠释,便构成第二重文本。重要的是,李退溪(名混,1501—1571)与李栗谷(名珥,1536—1584)对朱熹思想的理解与诠释,又构成第三重文本。此三重文本都具有权威与经典的地位,如何在此三重文本中,取得经典文本与朱熹思想的一致性或融贯性,主导着朝鲜性理学者的思想世界。 ②李明辉《中西比较哲学的方法论省思》指出:比较方法必然包含两个表面上相互对立、实则相互补充的特性,即“脉络化”与“去脉络化”(《东亚文明研究通讯》第3期,2004年4月,第31页)。笔者认为此方法也适用于韩国儒学研究。 ①从殖民地时期至今,如韩国学者玄相允的《朝鲜儒学史》(1949)、裴宗镐的《韩国儒学史》(1974)、刘明锤的《韩国哲学史》(1979),李丙泰的《韩国儒学史略》(1986)等,多釆取高桥亨“主理派/主气派”(“主理/主气”)的解释框架。 ②参见2005年9月《오늘의동양사상》(《今日的东洋思想》第13号,首尔:艺文东洋思想研究院),以“해방60년,우리속의식민지한국철학”(“解放60年,我们内部的殖民地韩国”)的专辑为题,检讨高桥亨之说;2010年6月《大同哲学》第55辑也出版高桥亨专辑(釜山:大同哲学会)。 ③2012年9月28日,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主办了“东亚视域中的韩国儒学研究”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收入林月惠、李明辉编:《高桥亨与韩国儒学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5年。 ④高丽大学金炯瓒教授提醒笔者:“朝鲜时代‘主理/主气’用语的使用,是在强调‘主理’倾向的前提下,对理气关系的相对评价。故‘主理派/主气派’的问题应该与‘主理/主气'的概念用语问题区分来看。”笔者同意此见,谨致谢忱。 ①笔者对高桥亨解释框架的分析与批判,参见拙文:《韩国儒学史“主理派/主气派”的解释框架之检讨:兼论东亚宋明理学研究》,锺彩钧主编:《东亚视域中的儒学:传统的诠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第201—256页;又参见拙文:《论中、韩新儒学的解释框架:以牟宗三与高桥亨为例》,郑宗义、林月惠合编:《全球与本土之间的哲学探索:刘述先先生八秩寿庆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2014年,第375—406页。 ①李退溪云:“七情之发,虽不可谓不由于五性,然与四端之发对举而言,则四端主于理而气随之,七情主于气而理乘之。”(《退溪集》卷11《答李仲永》,第6a页,《韩国文集丛刊》第29册,第304页) ②李栗谷云:“且四端谓之主理可也,七情谓之主气则不可也。七情包理气而言,非主气也。人心道心,可作主理主气之说,四端七情则不可如此说。以四端在七情中,而七情兼理气故也。”又云:“人心、道心俱是气发……气顺乎本然之理者,固是气发,而气听命于理,故所重在理,而以主理言。气变乎本然之理者,固是原于理而已,非气之本然,则不可谓听命于理也,故所重在气,而以主气言。”(《栗谷全书》卷10《答成浩原》第2书,第7b—8a页以及《答成浩原》第6书,《韩国文集丛刊》第44册,第201—202、212页) ③崔汉绮云:“烛中自有照物之理,主理者之言也。火明乃是照物之气,主气者言之也。主理者,推测之虚影。主气者,推测之实践也。”(参见《推测录》《推气测理》,《增补明南楼丛书》,首尔:大东文化研究院,〓〓〓〓[东亚]学术院,2002年) ①如奇高峰云:“但理弱气强,理无朕而气有迹,故其流行发见之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此所以七情之发,或善或恶,而性之本体,或有不能全也。”(《高峰集》第3辑,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8/1989年,第102页)又李退溪云:“今之所辩则异于是,喜同而恶离,乐浑全而厌剖析,不究四端、七情之所从来,概以为兼理气,有善恶,深以分别言之为不可。……至于其末,则乃以气之自然发见为理之本体然也,是则遂以理、气为一物,而无所别矣。”(《退溪集》卷16《答奇明彦论四端七情第一书》,第11b页,《韩国文集丛刊》第29册,第409页) ②李栗谷云:“朱子曰‘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故平旦未与物接,其气清明之际,良心犹必有发见者。”(《栗谷全书》卷21《圣学辑要·修己第二》,第16a页,《韩国文集丛刊》第44册,第427页) ③李栗谷曰:“浮云蔽月,而光辉或闯发于云闲。义之间架,虽有物欲之蔽,而羞恶之情,时或发见,亦犹是也。”(《栗谷全书》卷31《语录》,第9a页,《韩国文集丛刊》第45册,第233页) ④李退溪:《答奇明彦论四端七情》第2书:“盖人之一身,理与气合而生,故二者互有发用,而其发又相须也。互发,则各有所主可知;相须,则互在其中可知。”(《退溪集》卷16,第30b,《韩国文集丛刊》第29辑,第418页)又奇高峰《答退溪再论四端七情书》:“今曰‘互有发用,而其发又相须’,则理却是有情意,有计度,有造作矣。又似理、气二者,如两人然,分据一心之内,迭出用事,而互为首从也。”(《高峰集》第3册,第138页) ⑤李栗谷云:“况理气之混沦不离者,乃有相对互发之理乎?若朱子真以为理气互有发用,相对各出,则是朱子亦误也,何以为朱子乎?”(《栗谷全书》卷10《答成浩原》第4书,第12b,《韩国文集丛刊》第45册,第204页) ⑥李栗谷云:“人之喜怒哀乐,犹天之春夏秋冬也。春夏秋冬,乃气之流行也。所以行是气者,乃理也。喜怒哀乐,亦气之发动也。……是故:性,理也。心,气也。情,是心之动也。”(《栗谷全书》卷12《答安应休》,第20b,《韩国文集丛刊》第45册,第250页) 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②此乃牟宗三(1909—1995)对朱熹之理的判定,参见氏著:《心体与性体》第一册,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第58—59页。 ①如李承焕认为,退溪的“发”没有“能动性”的意义而只有“呈现”“实现”之义,所以并不违背朱子的理气论。参见氏著:《횡설과수설》(《横说与竖说》),서울:휴머니스트,2012年,第208、322、364页。又文锡胤对认为,“理发”与理的“能动性”“活动性”无关。在他看来,退溪晚年的“理到说”才具有“能动性”的含义。参见文锡胤:《퇴계에서이발과이동,이도의의미에대하여一一이의능동성문제》(《退溪哲学中的“理发”与“理动”“理到”的意义——理的能动性问题》),《退溪学论集》第110册,20이年。 ②崔一凡:《퇴계철학에서리의활동성문제에관한연구》(《对退溪哲学之“理的活动性”问题的研究》)一文,整理退溪主张“理的活动性”有三种模式:(1)李光虎、崔英辰从“体用论”的角度解释“理发”与“理的活动性”;(2)李东熙从“尊理”的宗教性角度解释“理发”之意义,即以“崇高的、宗教性绝对者”的地位来解释“理发”之功能;(3)杜维明、成中英认为,“理发”是肯定理的“既存有又活动”的命题。所以,退溪暗地里离开朱子而接近孟子学、阳明学的模式。韩国的李相殷也指出过这种可能性。又安载皓在《퇴계리발설재론:“리의능동성”의심과부정에대한반성》(《再论退溪的理发说:检讨对“理的能动性”的怀疑与否定》)一文(2011)批判文锡胤对“理发说”的怀疑,以及李承焕对“理发说”的否定。 ③参见金文幣:《한주이진상의사단칠정론》(《寒洲李震相的四端七情论》),民族과思想研究会编:《四端七情论》,首尔:民族과思想研究会,1992年,第422—426页。 ④参见张淑必:《전간재의사단칠정론》(《田艮斋的四端七情论》),《四端七情论》,第456—466页。 ①赵南浩:《羅欽順의철학과조선학자들의논변》,首尔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9年。 ②丁垣在:《지각설에입각한이이철학의해석》,首尔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年。 ①如李相益就数度撰文批评丁垣在的论点,而孙英植也参与论辩,支持丁垣在的见解。赵南浩也在《지각설,경험론그리고철학사》(《知觉说、经验论与哲学史》)一文中,批评孙英植过于忽视在中国哲学传统中所出现的“知觉说”,带有互相不同的脉络或蕴含。 ①参见杨儒宾:《异议的意义——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2年。 ②泽井启一:《荻生徂彼と丁若鋪の“古學”的プラクティス》,“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朝鮮儒教の位相に関する研究”第五回研究发表会“记念讲演”,2013年12月20日,埼玉大学。 ①此乃劳思光在论及中国哲的回顾与展望时所提出的观念。参见氏著:《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刘国英编:《虚境与希望——论当代哲学与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②耿宁:《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 ③耿宁的一本现象学专书有韩文翻译,是以他的博士论文为基础。배의용译:《후설과칸트》(HusserlUndKant),首尔:哲学과现实社,2001年。 ①金炯孝:《원효에서다산까지——한국사상의비교철학적해석》(《从元晓到茶山——韩国思想的比较哲学解释》),首尔:清溪出版社,2000年。 ②参见劳思光:《旨趣与希望》,刘国英编:《虚境与希望——论当代哲学与文化》,第221页。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月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