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结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97
颗粒名称: 四 结论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880-8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仁斋、戴震和茶山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儒家传统的本质、儒学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理解对他人的情绪认同感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研究这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儒家传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他们批评了宋明理学的形上学观点,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辨方法,强调个人情感与道德的联系。他们的思想对儒学和其他伦理系统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帮助我们理解对他人的情绪认同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 仁斋 戴震 茶山

内容

对仁斋、戴震和茶山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是一项充满趣味和收获的工作。本文碍于篇幅有限,在结论部分,我仅抽取其中三个洞见略加阐释。其一关乎儒家传统的本质,其二有关儒学和所有伦理系统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持续挑战,其三在于这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对他人的情绪认同感在道德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这些杰出的儒家学者代表了地球上最伟大和最有趣的三种文化,研究他们的思想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儒家传统内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们普遍认为儒家的传统见解是单一而同质的,这样的看法经久不衰。研究这三位儒学家的思想也会帮助我们学会如何驳斥这类主张。三位思想家对宋明理学大多数的主流思想展开了尖锐的批评,并且呼吁人们以一种更敏锐的历史眼光来欣赏经典传统。同时,他们还贡献了一种哲学思辨的新方法与新体例,姑且可称之为“考据义理学”(philological philosophy)。这是儒学义理论述值得玩味的新门类,不仅不同于经典的体裁,也不同于源远流长的注经体,亦有异于宋元明流行的语录体和义理思辨风格。现代研究儒家的学者也深受这些18世纪儒者们所采用的这种考证式论理方法,他们把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论证特殊术语的真意和本义上,以此批判那些声称是由他人提供的错误解读。在我们的时代,声称对儒家思想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佛道学说似乎被“西方哲学”所取代,不过在研究范式和风格上,当代学者还是要感谢本文重点研究的这三位儒家学者所做出的贡献。
  通过阅读仁斋、戴震和茶山的作品,我们还会感受到儒学以及其他伦理传统正在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文引言和正文中都提到,这三位思想家明确反对宋明理学的形上学,特别是他们的“理气”世界观。宋儒认为“理”是规范标准,为“气”所构成的经验世界提供结构、律动和意义。在本文开头,我们概述了这一形而上学图式是如何成为宋明理学的伦理学基础的,特别是如何为其富有特色的“万物一体之仁”的主张提供根据的。然而这三位思想家一方面都反对理学家的形上学传统,另一方面,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了理学家普遍持有的“一体”关怀论,并为这一总括性律令建立起有别于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
  在伊藤仁斋提供的替代理学的形上图式中,活跃而动态的“道”通过“一元气”的产生持续不断地生成和维系着生命。“空”“无”之说皆关乎宇宙原初与一体问题,我们最好将仁斋“一元气”的主张理解为与佛道这些主张相关联的儒家观点。他认为,“一元气”作为一种天地万物所共有的元素,代替了“空”或“无”,为“万物一体之仁”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一元气”的本质是活动的、温暖的、富有创造力的,其根源则是有觉知、有关照、有活力的“天”,尽管同时“天”又是模糊的、非人格化的。两者一同与佛道思想中所谓的僵死、冰冷和静态的宇宙本原形成鲜明对比。仁斋清晰地表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单一的、有活力的有机整体,他提出这个观点是为了证明“万物一体之仁”的合理性。此外,由于我们与天地万物共同享有“一元气”,因而我们就能够也应当采取“恕”的方法,感受和思考我们对待万物的方式,学会欣赏万物的不同需求和福祉。
  戴震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然主义式的儒家伦理视角,在某些方面会让我们联想到荀子哲学。①但与荀子不同的是,他将对“遂生”的追求与“道”本身“生生不息”的普适特点联系在一起。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或是后者的一种彰显。有了这种更为广大的形而上图式,戴震主张关照天地万物的伦理目的显得更为进取。这种关怀有其深刻的意义,也与我们自身相关,并且通过对“恕”的践行能够付诸实现。他的道德理想要求人们理解并欣赏人与万物的本分、功能和关系,这里指向的并不仅仅是人类及其各种需求和欲望,也包括世间一切生灵,因为万物都是天地生生之力的彰显。正是这种观点使得戴震坚持认为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在内的一切生灵都需要得到关注和妥当的照料。
  丁若镛则认为,道德关怀的真正基础在本质上是神学的。儒家伦理的基础最终是“上帝”的意志,是一种神谕论。茶山为这个主张提供了义理和考据两方面的理由,再次体现出这里提到的三位思想家共同倡导的方法。尽管仁斋认同“天”在更为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起着强大的作用,但他倾向于弱化经典文本中更为清晰的神学面向。从他最喜欢引用的两个经典出处《论语》和《孟子》中也可见一斑。戴震对儒学的阐释着眼于全部儒家经典,但如前所述,他的思想受荀子这位儒家离经叛道者的影响最深,荀子明确而一反常规地捍卫了将天的概念自然化的立场。茶山一方面也受到荀子哲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强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经典毫不含糊地要求人们清晰地认知到“上帝”才是世界与道德的始源、基础和维系者。由此,他为儒学提供了一种有力而清晰的神性表达,挑战了遵循传统的现代学者。对于贯穿在经典①中的具有神学意味的篇章,他们常常倾向于忽略或含糊其辞。茶山认为“恕”的工夫会引导和重塑我们对他人的情感以及随后的行为。与仁斋或戴震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把“恕”运用到其他生物上去。但他相信我们依然肩负着照料其他生物和努力开发其禀赋的紧迫任务。
  最后,在道德心理学层面,三位思想家的哲学都让我们看到对他人的情绪认同何以有助于道德理解和道德提升,这是一种全新而有力的理解方式。近年来,在当代伦理学家、实证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灵长类动物学家以及进化论生物学家之间掀起了一股对感同身受和利他主义相关现象的研究浪潮。②他们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观点,其中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看法是,“感同身受”是一种感他人所感的能力,帮助我们从他人的情感、欲望和需求角度产生理解、关心和行动。大体而言,这就是感同身受—利他主义假说的看法。还有人认为,一种“同情的关切”的态度进一步让我们从主动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福祉的视角,来看待他人的情感、欲望和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成功做到这一点而不必首先思考他人的真实感受。①
  仁斋、戴震和茶山审慎地探讨了对他人的情感、欲望和需求的情绪认同感在修身成德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他们关于“恕”的理念阐发有着更大的意义,超越了上述两种影响巨大的观点。“恕”要求我们感他人所感(此为“感同身受”的强调点),也要为了他人的福祉主动地表示关切(此为“同情的关切”的强调点)。此外,“恕”的行为目的是磨砺我们自身对于事件和境遇的理解和情绪反应。要达成对他人的观点感同身受这一目标,就需要把他人观点作为自己的情绪视角,通过这些视角来塑造和引导我们自身的理解和反应,不仅仅适用于这一个特殊事件或情境,也适用于同类型的其他事件或情境。换言之,“恕”是一种情感和认知的双重疗法,旨在提升我们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并培养一种适度而和谐的道德感。
  上述这些洞见关乎儒家传统的本质和未来潜力,以及如何在今日理解儒家传统,也关乎儒学伦理主张的理论基础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理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尤其有助于理解对他人的情绪认同感能够在道德理解力和感知力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三位思想家的哲学价值,以及比较其思想差异的研究意义。谨希望本文不仅能对这方面的尝试贡献绵薄之力,亦能鼓励更多学者在未来开展此类研究。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黛英
责任者
刘昊
责任者
王韵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