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论三代《周易》的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70
颗粒名称: 二 论三代《周易》的形成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757-7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丁茶山对《易经》有独特见解,认为《易经》的创作可以追溯到伏羲、文王及孔子。他相信《易经》的创作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删补。他认为十翼并非孔子所著,而是由孔子及其后学所写。他高度评价《说卦》,认为其价值在于帮助理解《易经》中的取象。
关键词: 韩国儒学 茶山学 易学思想

内容

茶山熟读中国历代注疏,对中国易学史有一套完整及独特的看法。他以伏羲、文王及孔子为“三圣人”。传统看法以伏羲创八卦,文王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茶山对此做出订正。他认为伏羲不只画八卦,其实亦创六十四卦及卦变、爻变之法。③他说:“余谓八卦、重卦、说卦之物象、卦变爻变之法,一时并兴于庖牺之时。单作八卦,将安用之?若云卦变之法,当时未有。则损益二卦,何名损益?”④此与《汉书·艺文志》以文王作六十四卦之说不同。
  此外,他不相信爻辞尽为文王所作,例如部分明夷卦便不是,曰:“《易》之爻词曰:箕子之明夷。又曰王用亨于岐山。其非尽文王所作明矣。”⑤“总由先儒以《易》词为文王所作,而箕子文王不可预言。故曲解至此。然王用亨于西山,王用亨于岐山,并非文王之笔。”⑥因“王用岐山”发生在武王克商之后,应是文王以后的人所增补。他相信易词早已存在,文王、周公只是删补而已,故曰:
  易词非一人所作。盖自夏商之时,有此易词。屡经删补者也。文王演《易》。演《易》者,补入新句于旧词之谓也。若皆新作,曷谓之演?文王之所未备,周公又从而删补之。⑦
  跟朱子一样,茶山承认《易》原是作卜筮之用,在周朝始加入政治思想。
  茶山的十翼观亦颇有特色。《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可见至西汉初十翼仍未有定论。汉以后一般以《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及《文言》为十翼。茶山指出十翼自西汉田何及费直才有此统称,现今的排列出于郑玄。①他认为此排列有问题,因将本来应独立成经的《大象》及本不属十翼的《文言》编入:
  昔田何授《易》以二经十翼为十二篇。至东莱费直始合十翼附之经文。其后郑玄又分《彖》《象》诸传附之经下,而《大象传》《小象传》牵连为一。后之儒者遂以《文言》为十翼之一,而《大象传》不能别自为经矣。②
  茶山认为《大象》应独立成经,不应视作《周易》的注释书。根据其考证,《大象》附于经文始于西汉费直,东汉郑玄加以沿用。此外,他以《文言》只是《彖》及《象》的辅助读物,本不属十翼。他将《文言》踢出十翼,而将《象》分《大象》《小象上》及《小象下》以配对十翼之数。茶山认为十翼应是《彖上》《彖下》《大象》《小象上》《小象下》《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及《杂卦》。③
  至于十翼的作者与年份,茶山的看法多少有欧阳修(1007—1072)《易童子问》的影子。十翼之中,他只承认《彖》及《象》出自孔子:“孔子取二圣(引者按,文王及周公)之词而发其渊奥,名之曰《彖传》《象传》。各成二篇,为十翼之四。”④至于其余五翼与文言则不能确定作者及年份。他肯定《系辞上》及《系辞下》的道德价值及《说卦》《文言》的参考价值。他相信《文言》《说卦》在孔子以前已经存在,强调不读两者,难以明《易》:
  《说卦》者,自昔传来之古文也。《文言》者,穆姜所诵之古书也。孔子执此二种古文,以之读《易》至于韦编三绝。今以《说卦》《文言》为孔子所作可乎?盖《说卦》《文言》即《易》词之诂训,非此二种,虽圣人实无以读《易》矣。①
  茶山高度评价《说卦》,引朱子谓自古有之,非孔子所作,孔子只为其作序词。他称许它可助透过“取象”以明《易》词:“文王、周公之撰次易词,其一字一文皆取物象。舍《说卦》而求解《易》,犹舍六律而求制乐,此之谓物象也。”②“易词取象皆本《说卦》。不读《说卦》,即一字不可解。弃钥匙而求启门,愚之甚矣。”③他反对一些人将《说卦》贬为伪书而不加重视。此外,他视《文言》为学《易》的必备字典,谓:“《文言》犹言《说文》,专释《易》中文字之义,如《尔雅》之为《诗》诂也。”④他引《史记》及《汉书》说明《文言》在孔子以前已存在,而孔子亦曾引用,但否定梁武帝(464—549)所谓《文言》即文王之言的推测。
  茶山对中国历代易学的批评多少反映一种新的华夷秩序观,以韩国取代被夷狄入主的中国,成为儒学正统的保存地。李氏朝鲜的本土意识亦在箕子崇拜中呈现。不少韩人认为箕子与古代朝鲜皇室有关,从而强调韩人亦是中国圣人之后。⑤这种想法跟日本的吴太伯皇室祖先论有些相似。⑥茶山经常引用明夷卦《彖传》“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来歌颂箕子的德行,认为箕子将圣人之道带进韩国,令它不致失传。箕子经略朝鲜出自《尚书·洪范》《史记》及《汉书·地理志》,茶山颂曰:“箕子抱先王之道,既不能内明中国,于是东出朝鲜,明此道于夷邦。其道不绝,则其明不息。此圣人之苦心也。”①他甚至相信部分《周易》之文,包括明夷卦,可能出自箕子之手。②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伟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