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评论中国易学的标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69
颗粒名称: 一 评论中国易学的标准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754-7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丁茶山对《易经》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其著作《周易四笺》和《易学绪言》中。他重视象数中的卦变及爻变,认为这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指标。同时,他也折衷主义,认为义理和象数必须配合,反对只谈义理或只谈象数。此外,他认为《易经》具有道德和科学价值,可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运作。
关键词: 韩国儒学 茶山学 易学思想

内容

丁茶山对《易经》的观点主要见其《周易四笺》及《易学绪言》。《周易四笺》是其个人对六十四卦的解说,内容参考不同学者意见,对朱子尤为推崇。①《易学绪言》以评论中国历代易著为主,分析从伏羲、文王、周公、孔子至明清学者的看法。茶山对中国历代的易学评论受其本身的《周易》观及学术性格所影响。
  综观茶山的《周易》思想,最重要的是“四笺”说。其易学重视象数中之卦变及爻变之理,是否懂得此道成为其评价中国历代易学的最重要指标。他在《周易四笺》开宗明义表示:“《易》有四法:一曰推移,二曰物象,三曰互体,四曰爻变。”②茶山提出以推移、物象、互体及爻变为研究《易经》的四大方法。推移是注意阴阳升降的关系之道,物象是透过《说卦》了解卦辞爻辞所指之物,互体探讨各卦的组合与相互关系,爻变重视卦中阳爻与阴爻的关系。推移与爻变不可分,物象与互体亦不可分。③他对朱熹之推崇及对郑玄、王弼之鄙视均由此起。“四笺”之中,爻变尤为重要,爻不变,则无推移、物象及互体,但是偏偏历代懂爻变者少,此乃易道不明之故。他谓:“自汉以来,爻变之说,绝无师承。此易之所以晦盲也。辟衍之推移也,说卦之物象也,互体之博取也。此三者九家诸易皆能言之。至于爻变之义,自汉至今,绝无影响,此《易》之所以不可读也。”④
  第二,折衷主义。茶山为实学大师,重视文献的研究方法。跟朝鲜的朱子学派不同,他治《易》兼采义理及象数,认为义理及象数若不从文字及音韵等训诂学入手,不能明白:
  欲得经旨,先认字义。诸经皆然,而《易》为甚。……《易》词韵法最严最精,而其格律多变,最难寻索。……察韵苟精则绝句无错,绝句无错
  则经旨以明,此又学者所宜十分明白者也。⑤
  他建议学《易》前可先读《诗经》以加深对文字及音韵的认识,提出“不读《诗》,无以读《易》。易词之中原有比兴之体者”①。他又用《左传》对照部分《周易》文字,其对爻变的理解最初是受《左传》所启发,曾谓:“《左传》在世,爻变之法,无以晦矣。”②他对用训诂方法整理义理及象数的学者给予较高评价。
  茶山认为义理与象数必须配合,反对只单独谈义理或象数。这种折衷立场比较接近朱子。③他治《易》兼采象数、义理,虽然严格上来说是以象数为主,但论象数时从不抽离文字。④他亦强调“《易》词之文有象有占”,讨论文字不能不理象数。⑤他尝试折衷义理与象数。茶山对于只谈文字,无视象数的研究者如王弼及程颐都非常不满。他认为《周易》跟《论语》及《孟子》不同,单从文字无法明其理。同样,不理文字,只谈象数亦不可取。基本上他以象数为手段以通义理,曾表示:“《易》凡义理皆出卦象。舍卦象而看义理,抑又何法典谟者乎?”⑥他对于卜筮亦有所肯定,相信神灵的存在及接受问卜为通神灵之法。他认为卜筮亦是以明义理为目标:“《易》主于筮,而义理寓焉。圣人察进退消长之势,玩升降往来之象,而寓义理于其间。”⑦他反对乱用卜筮:“余疏释《易》象为明经也。若有人谓《易》例既明,可以行筮。则不唯占险不及而其陷溺不少。余之所大惧也。今人守正者宜废卜筮。”⑧
  第三是其对《周易》本质的看法。茶山重视《易》的道德及科学价值。他认为《易》的大义是劝人悔改,谓:“孔子曰: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庶无大过矣。斯可验也。改过曰悔,不改过曰吝。吝悔者,《易》家之大义也。”⑨他以《易》与三礼不可分,可以互相解说。①此外,他以《易》为自然法则,是气而非理,从中可明白宇宙万物的运作,曰:“易之为字包函日月,是亦舍气之始。何谓未见气乎?”②从《易》可明白宇宙万物的运作。因此对他而言,《周易》最终为义理之书,上至圣人之道,下至虫鱼草木皆在其中。他比较重视以《易》说道德及物理的著作。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伟明
责任者
朱子尤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