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心统性情全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10
颗粒名称: (三)“第三《心统性情全图》”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624-626
摘要: 该图综合了张载、朱熹的“心统性情”理论和权近、李滉的《天人心性合一图》和《心学图》,以解释内心修养的理论和实践。中心为模仿权近的“心”字,建立“性情—体用”框架,阐释“性(道德性)=道心”和“情=人心”的关系。下端圆中间的“敬”字被删去,强调具体实践修养。
关键词: 栗谷学派 圣学十图

内容

可以认为,该图综合了由张载最先提出、朱熹继承并推广的“心统性情”的信息,以及纳入朝鲜思想史中的权近《天人心性分释之图》中的《天人心性合一图》和《心图》、李滉《圣学十图》的“第六《心统性情图》”和“第八《心学图》”。
  可以看出,图上部中心处为模仿权近的《天人心性合一之图》①中的“心”字而作成。“心”的外围是一个圆,在此圆的上端圆弧线上从右至左写有“虚灵”二字,下端圆弧线上则由右至左写有“知觉”二字。图上部的圆内完全利用“心”字的点和笔画,形象地描绘了“心”的活动情况,即在中心的点上写有“性”字,其下写有“仁义礼智信”五常(特征为左右上下为仁义礼智,中间为信),在“性”的正上方写有“命”“理”,又接着此二字的正上方写有“生一身该万化”。接着“心”字右边的点上写有“情”字,左边的点上写有“意”;“心”字下面折弯的部分写有“喜怒哀乐恶欲”,如烟花一般上升的一端写着“炎上动”,表明其下方应为“心包是性而居形气之内”。
  圆外的上部紧贴圆的右侧为“良心”,左侧为“本心”,它们之间由“合理气统性情”连接。圆外的中部紧贴圆的左侧写有“赤子心”,右侧写有“大人心”。
  这暗示了由此向下将展开的“人心—道心”的框架。在图上部圆外的两侧,由右至左分别写有“寂然不动为性/感发遂通为情”及“已发之情为心之用/未发之性为心之体”,由此建立了“性情—体用”论的框架。表明此图是将李滉《圣学十图》之“第八《心学图》”(原为程复心的《心学图》)的大部分及“第六《心统性情图》”(原来上图由程复心作,中、下图由李滉作)的下图下部进行了选择取舍而作成。①此图阐释了统摄随性情意的发动而产生的“性(道德性)=道心”和“情=人心”的关系,以及弘扬善心的理论和实践等内容。这点集中反映在图的下部分:(性/体—情/用)“感发为”的若干结果:善—固执、唯精—唯一、慎独—戒惧、克复—操存,它们又分别形成左“人心”、右“道心”的构架,同时也成为对此框架的理论和实践的说明。另外在他们之间还插入了四端(恻隐、辞让、羞恶、是非)的内容。
  在此框架中,紧接着“人心”“道心”下端的为“求放心—存养心”“心在—心思”,图最下端的中间为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在其两侧,从右至左又分别刻有正心—四十不动心、尽心—七十而从心。结果形成了内心修养的两大形式:“性=体=道心(→固执—唯一—戒惧—操存—存养心—心思—尽心—七十而从心)”对“情=用=人心(→择善—惟精—慎独—克复—操存—求放心—心在—正心—四十不动心)”。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于原李滉《圣学十图》的“第八《心学图》”(=程复心的《心学图》)下端圆中间的“敬”字被删去了。这意味着,此图是对继承程复心《心学图》命脉的李滉之“第八《心学图》”的质疑及修订。①
  不仅如此,金范的《圣学十图》还完全删除了贯通李滉整个《圣学十图》的中心概念“敬”,同时通过展示实际程序,把重心放在了具体实践修养上。也就是说,被推测为金范作品的《圣学十图》应该是在李滉的《圣学十图》之后,并以对其进行修订为目的而作成的,其作者即为从属栗谷学派的或与金范有关的某位托“金范”之名的后学。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钱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