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理气生物之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09
颗粒名称: (二)“第二《理气生物之图》”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622-623
摘要: 该图综合了由张载最先提出、朱熹继承并推广的“心统性情”的信息,以及纳入朝鲜思想史中的权近《天人心性分释之图》中的《天人心性合一之图》和《心图》、李滉《圣学十图》的“第六《心统性情图》”和“第八《心学图》”。
关键词: 栗谷学派 圣学十图

内容

该图继“第一《太极阴阳候图》”而作,表明了理气相融,相互作用,生成万物之理。
  具体来说,此图是由4个同心圆构成,上下各附有一个小圆。首先上面的小圆将“命”(《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的命)置于其中心。“命”字之右为“木(春)元”,下为“火(夏)亨”,左为“利(秋)金”,上为“水(冬)贞”。继第一图之后,此图是通过阴阳理气来说明万物生成之理。
  此图将“命”设置在中间,显示了依据“天命”而万物得以流行之意。因此,此图起到了上承“无极而太极”,下启阴阳理气发生论的作用。也就是说,此图模仿了周敦颐的《太极图》中与最上面的“无极而太极”相连的第二个圆圈领域的设计方式——以黑阴白阳的标示([白色部分的]阳→[黑色部分的]阴→阳→阴→阳)完成阴阳交替、“互成其根”的表达。
  这种以天命→阴阳理气的方式展开的图像,充分展示了权近(1352—1409)《入学图说》(1397)中的《天人心性合一之图》(这幅图将性理学的核心概念太极、天命、理气、五行、四端、七情等问题缩进一个图表中,简洁地反映了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特性)及对继承此图说思想的郑之云(1509—1561)的《天命图》进行修订的李滉的所谓《天命新图》及其说明《天命图说》(1553)的精髓。①《天命图说》于1553年被正式推出,李滉的《圣学十图》却于15年后的1568年才完成。
  该图的四个圆的右半圆的最外侧圆环的中央刻有“浊”字,此字上方刻有《坤卦·彖传》中的“至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下方刻有《坤卦·象传》中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左半圆最外侧的圆环(中央因磨损无法判断,可能刻有“清”字)的上方刻有《乾卦·彖传》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运行雨施,品物流行”,下方因模糊不清已无法判断,有可能为《乾卦》象传中的“君子以自强不息”,与乾坤的卦辞形成对应。下端说明文则以四字为一句,内容是:“天命流行,化生万物,理者元亨/利贞,气者/金木火水/土,非理则/气无根底,/非气则理/无依着,理/气循环之/际,人生于/阴阳之中,/天命流行,化生万物,理者元亨/利贞,气者/金木火水/土■■平正/■■■■/明禽兽生/于阴阳,偏/中之正,横/走横飞或/通一路,草/木生于阴/阳偏中之/偏,逆生倒/立全塞不/通。”②
  由此可以确定,此图与周濂溪的《太极图说》及承袭朱熹理气人物论的《入学图说》(权近)中载有的《天人心性分释之图》中的《天人心性合一之图》,以及与继承权近的李滉的《天命图说》,具有相同的脉络,且在内容上也是重复的。
  图像的最上部,如《中庸》提出的“天命之谓性”一样,天赋之“命”正是用理气来阐明“元亨利贞(理)+五行(气)”的,其目的是根据人类气质的清浊,以说明凡人、君子的等级差异。而李滉的《圣学十图》中无此图。不过我们可以看出李滉的“第一《太极阴阳候图》”中隐含了金范的第一图和第二图。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钱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