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茶山:“依附之品”与“实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03
颗粒名称: 四 茶山:“依附之品”与“实理”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611-6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茶山丁若镛是朝鲜实学派核心人物,主张批判朱子学空虚性,从实理角度阐发儒家实践论思想。他主张气为本体,理依附气而存在,上帝是具有人格主宰性的绝对者。茶山也强调实理是事物规律、法则、条理,是圣人立法命名的基础,也是儒家德性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 韩国儒学 朱子学 理气论

内容

茶山丁若镛是朝鲜时期实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实学派的核心人物,茶山的学问体制可谓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他继承了星湖派李瀷(1681—1763)经世致用的思想,又通过同朴齐家(1750—1805)的交往,吸收了北学派学问。不仅如此,他还受西学影响,接受了考证学的有关知识。朝鲜后期,朱子性理学的发展已过了鼎盛时期,批判其空虚性的声音此起彼伏,茶山思想中也有很多不同于传统朱子学的观点。
  就理气论来讲,茶山通常不是理气对举而论,而是各自阐述。茶山认为,理是非独立性的存在,是气与物、事的依附品,理是实理、条理、法则等。
  理字之义因可讲也,理者本是玉石之脉理,故遂复假借,以治为理。……治理者莫如狱,故官之谓理。……曷尝以无形者为理,有质者为气,天命之性为理,七情之发为气乎?……静究字义,皆脉理、治理、法理之假借为文者,直以性为者有古据乎?①
  盖气是自有之物,理是依附之品。而依附者,必依于自有者,故才有气发便有是理。然则谓之气发而理乘之者可,谓之理发而气随之不可。②
  茶山从各种经传中发掘“理”的原意,认为理原本是玉的脉理,由脉理上引申出治理、法理等意义。他认为,理只是具有事物具体属性和法理属性的局限性意义,并不具有人性、天道之根源的形而上学的意义,因此不能作为普遍性的原理来主宰人类和自然界。理只是“依附之品”,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依附于气而表现出自己作用的品象。从存在论上讲,存在的只是气,发生、发展、变化的也是气,茶山理气论的主线实为气本体论。作为“依附之品”,只有存在气以及气的发生、发展、变化,理才得以显现出来。基于此,茶山也说“理非自植者”。这与西方宇宙论将万物分为“自立者”与“依赖者”的思维是一致的,从中可以看到茶山吸收西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茶山展开了对朱子“理一”和“太极”的批判。茶山认为,朱子学所强调的“太极”“理一”等没有感情、知觉和灵性,不能成为万物存在的根源。“天之主宰为上帝”,上帝具有灵性,因此能够主宰和创造万物。茶山将上帝视为具有人格主宰性的绝对者,并主张其是信仰层面上的“唯一神”。茶山指出,“天之主宰为上帝,其谓之天者,犹国君之称国,不敢斥言之意也”①,天的本质意义来源于“主宰之天”,是万物的一原,是根本。茶山这一思想一方面是发挥了传统儒家经典中天作为人格神的主宰者之性格,另一方面也是吸收了利玛窦等西学者“主宰之天”以及天主意识的影响。此外,茶山还批判指出,朱子学强调的“理一”其实是“面壁参禅”的禅家态度,不过是在重复禅师观念的世界观而已。
  关于太极,茶山曾指出:“所谓太极者,是有形之始,其谓之无形之理者,所未敢省悟也。濂溪周先生尝绘之为图,夫无形则无所为图也,理可绘之乎?”②太极是有形的始源,不能看作是无形之理。《太极图说》一方面将太极视为无形的存在(理),同时又用有形的图来表示,因此是不恰当的。茶山彻底否认性理学所认为的“太极是终极存在”这一观点。依据茶山的观点,易从字义上意味着日月,而日月更替就产生了阴阳,卦爻变化法则也得以在阴阳体系中形成。但茶山否定在这种自然秩序的易中来设定终极存在的做法,也反对将太极尊崇为道体,明确指出在“一阴一阳”之外还存在“主宰之天”。茶山认为,易之所作是“圣人所以请天之命而顺其旨者也”③,《周易》一书其实是具有“改过迁善”之伦理目的的“戒律书”。可见,茶山全面否定朱子学将太极或理视为终极存在的看法。
  尽管茶山否定传统朱子学的“理”概念,但作为朝鲜实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实理”则做了较多的阐发。在他一生留下的丰富著述中,详解实理之例随处可见。“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所得之理,理既尽,则是物亦尽而无有矣。”④世间但凡存在之物,都是依赖于实理而运行,实理就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法则、条理。不仅如此,“圣人之立法命名,皆有所以然之实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也是发现天地万物的实理,以为万民所实践应用。不仅如此,在阐述儒家德性时,茶山也用实理来强调儒家自在超越的实践论思想。“德者,行吾之直心也;不行,无德也。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斯之为德,未及躬行,安有德乎?”①他认为,德就是以实心来行实理,而后有德;不实行实理,则无从谈德。茶山强调实理的做法,意味着儒学是根植于人的现实活动领域的圣人之学,而非谋求彼岸、虚设空求。这也反映了茶山力图回归传统儒家传统洙泗学、重申孔孟儒学大义的学问倾向。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邢丽菊
责任者
丁若镛
相关人物
李瀷
相关人物
朴齐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