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栗谷:“理气之妙”与“理通气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01
颗粒名称: 二 栗谷:“理气之妙”与“理通气局”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605-6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栗谷李珥对“理”概念的理解体现在他的“理气之妙”与“理通气局”思想中。他认为理是客观实存、超越性和普遍性的,同时强调理与气的相即关系和协调互补的价值平等。栗谷的“理通气局”是对朱子的“理一分殊”的深化,强调了气的能动性和理的普遍性。
关键词: 韩国儒学 朱子学 演变

内容

栗谷李珥对“理”概念的阐释主要体现在“理气之妙”与“理通气局”中。首先看一下栗谷对“理”的理解。与退溪积极强调理的作用并将其规定为“至神之用”不同,栗谷则是被动地规定理,“理何以有万殊乎?气之不齐,故乘气流行,乃有万殊也。理何以流行乎?气之流行也,理乘其机故也”①。在他看来,从质上讲,理在现实中的个别化过程和流行都是依据气而实现的。理只有乘气流行,才可以变化万端。
  不仅如此,栗谷还指出“冲漠无朕者,指理而言”②。“冲漠无朕”即理的寂然状态,相当于未发的寂然而静,也就是“本然之理”。同朱子和退溪一样,栗谷也认为理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至上性和价值性,理是形而上的,但又不是虚无,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栗谷将其称为“实理”,即理是真实无妄、客观实存的。如此,自然才会有化育之功,人间社会才会有人伦之则。栗谷认为,“实理”在自然界表现为“自然之理”,即“一阴一阳,天道流行,元亨利贞,周而复始,四时之错行”③。“实理”在人间社会表现为伦理道德的原理和规则,即“人伦”。人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与人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和等级秩序的原则便是“人伦之理”,如臣忠、子孝等,这个理也是客观实有之理。④栗谷认为,“天以实理而有化育之功,人以实心而致感通之效,所谓实理实心者不过曰诚而已”⑤。栗谷强调理是实理,这是对朱子“佛氏偏处只是虚其理,理是实理”的发挥,比退溪的理更具特色。⑥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栗谷将此理广泛应用于其理气论、心性论、经世论等层面,也有韩国学者由此指出,栗谷是韩国实学思想的真正发端者。⑦
  “理气之妙”是贯穿栗谷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朱子的言论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述,如“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⑧,“然有此器则有此理,有此理则有此器,未尝相离,却不是于形器之外别有所谓理”⑨。朱子也使用过“妙”字,但都是诸如“微妙”“精妙”“神妙”等对超常态的存在现象的表述而已,并非对理气关系的逻辑性表述。可以说,朱子并没有明确提出“理气之妙”,用“妙”来说明理气关系,是栗谷哲学的创新之处。
  “理气之妙”意味着“难见亦难说”,这便是气不离理、理不离气的相即的关系性,说明了理与气的“妙合”关系。栗谷把程子的“器亦道,道亦器”以及朱子的“理自理,气自气”作为理解理气之妙的根据,并综合指出理与气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是浑然无间、不相离,是无先后、无离合的共存体。基于理气的这种特殊关系,必须透过表里看实质,必须通过深层才能正确解释表层现象。表象为现实的气,而其背后是超时空的理,气以理作为根底和依据而存在。若不能从“妙合”上看理气,则容易陷入偏向理或气一端的错误。不仅如此,理气之妙还意味着理气具有协调互补、价值平等的关系,即从价值论上看理气无高低、无贵贱,二者追求的是价值和谐。这在栗谷的“得中合宜论”及“文武论”中可以充分看出。栗谷指出,“权无定规,得中为贵。义无常制,合宜为贵。得中而合宜,则是与利在其中矣”①,“至文不可以无武,至武不可以无文,能文而不能武者,愚未之信也”②,可见,他在经世论中也坚持理气之妙的思维。
  “理通气局”是栗谷的“自谓见得”,虽然深受朱子“理一分殊”的影响,但它却是栗谷“理气之妙”思维最直接的表述。栗谷指出:“理通者,天地万物同一理也。气局者,天地万物各一气也。所谓理一分殊者,理本一也,而由气之不齐,故随所寓而各为一理,此所以分殊也,非理本不一也。”③理通指的是,理是超越时空而无形的存在,无本末、无先后,是不变的存在。即使在参差不齐的万殊现象中,也不会失去其自若性,理是一体相通的;气局指的是,气有形迹并受其所限而产生本末和先后,气是有形、有为的存在,具有时空局限性。宇宙万物依据理气之妙而形象化,但无形之理是枢纽、根底,故无变化;有形之气是有为、可变的,故是成为分殊(局)之原因。理通气局说以理的普遍性和气的特殊性为依据,并将“分殊”的依据置于“气之不齐”,用“气局”来解释“理分殊”的原因。在理气共存的现实中,理乘气流行,随着气局的限定,理分殊形成物之理、人之理等各类事物的特殊性原理。理依据通的能力,完成由特殊到普遍、由一般到个别的转换。这样看来,“理通气局”是对朱子“理一分殊”的深化,是在理气关系中更加强调了气的能动性。
  栗谷虽坚持理的实在性,但也屡次强调指出,任何时候理都不能与气相分离。他既对退溪重视理的态度表示尊敬,又不忘忽略气的作用;既承认理对气的主宰,又认为理不会无气而自发显现。因为“非理则无所发,非气则不能发”的均衡思维是栗谷一贯坚持的主张。但栗谷对气的重视,亦会招来理因气而生的曲解。理通气局对气的关注并不意味着理的逊色,栗谷追求的目标反而在于直视往来于本体与现象的理。他一方面区分气所具有的本然和一般的面目,另一方面在并列说明理通和气局的关系时,通过二者的紧密联系来突出理的自若性。因此对将理气放在一起又综合来看的栗谷而言,理一分殊是理通气局的前奏。
  理通气局说与理气之妙说紧密相联,这可以对比栗谷“一而二二而一”的思维来理解。理通气局分为理通和气局两个层面,前者是在理气相合的状态下用本然之理与受气之影响的个体之理来解释性,后者是在气的湛一清虚之本然与流行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对一般性气的解释。栗谷通过理的普遍性与气的局限性的关系提出“理通气局”,具体说明了“理气之妙”,在重视理气的同时又探索了理气的意义。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邢丽菊
责任者
李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