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韩国心学”的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098
颗粒名称: 五 “韩国心学”的特征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598-6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朝鲜心学是在朝鲜王朝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关注“心”的修养和“敬”的修养方法。在阳明学传入之前,朝鲜儒学家已对王阳明有一定程度的关注。李退溪作为性理学代表,留下了批判王阳明的文本,但两者在“心”的实践修养问题上基于完全对立的立场提出了各自的解答。
关键词: 韩国儒学 心学因素

内容

从以上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朝鲜心学”的三点特征。
  第一,朝鲜儒学在朝鲜王朝时代并非被分类为“性理学”派或“实学”派,而是在被称为“心学”的学问领域内进行着钻研。为什么从正式开始接受宋学(程朱学)的朝鲜王朝建国时起,朝鲜儒学家对“心学”持有关注呢?这是因为在同时代的中国思潮,即元明时代宋学(程朱学)的心学化潮流中,《大学衍义》及《性理大全》开始被明代帝王作为必读文献。朝鲜的君主也要求朝鲜儒学家们进行“人主之治在于心学”这一命题的研究。在实行科举制度的朝鲜王朝,侍奉君主的儒学家们为了能够成为王的智囊,一定会与这个命题相对峙。但《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言与同时代的政治状况并不一致,因此朝鲜儒学家们致力于如何合理且整合性地解释这一难题的工作。在此“心学”的思潮中,作为“心”之修养而被重视的就是“敬”。对于“敬”的思索,并非只有李退溪在进行,从权近以来直至朝鲜王朝末期,这是所有儒学家们的共通思想课题。
  因此,不能否定的是,若动辄以“性理学”或“实学”这样近代才成立的学问范畴为依据来通观朝鲜儒学,往往会产生看错其特征的危险。同时,若过于强调这两个学问范畴,则会有丧失与中国及日本关联性的危险。因此,我们理应有必要把朝鲜儒学作为“朝鲜心学”进行一次重新认知。
  第二,关于朝鲜儒学中阳明学的发展,曾经有过把朝鲜儒教特性定义为“朱子学一尊主义”而无视阳明学的时代。近年来,陆续出现了如中纯夫《朝鲜の阳明学》(2013)等扎实的研究成果。据中氏所言:“阳明学传入朝鲜应在王守仁(1472—1528)生前的1521年。因此朝鲜阳明学具有可同中国相匹敌的历史时长。但正式且体系化地接受阳明学,应该要等到阳明学传来百年之后,即郑齐斗(号霞谷,1649—1736)出现之时。”①中氏认为,对于阳明学的关注,是从17世纪末开始出现的。
  但是,如同前文所述,李睟光《芝峰类说》中已出现对阳明学的好感。可以明确的是,在“正式接受阳明学”之前,朝鲜对王阳明已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三浦秀一曾说过:“宋末元初的心学运动具有两个立场。其一,作为圣贤之学继承者,特别尊崇朱熹的立场;其二,如实地体现自我内心才算是心学的立场。这两个立场又具有在各自内部互相对立争斗的特征。”②朝鲜王朝建国时所传入的“心学”化的宋元哲学,本来就是一个与阳明学有着高度亲和性的思想体系。因此在朝鲜王朝,陆象山及王阳明的文本并非是不能阅读的禁书。另一方面,《性理大全》中揭示了学习“圣学”的主要问题便是有关“心”与“敬”的问题,同时也收录了许多陆象山的学说。可以说,在如何解释“心学”这一问题上,根据儒学家各自的关注点或解释方法的不同,如将朱子学(宋学)与陆王心学进行同化、折衷或排斥等,存在各种形态。
  第三,李退溪曾对王阳明进行批判,这是在研究朝鲜心学时值得关注的。作为性理学代表的李退溪,留下了批判王阳明的文本,这些文本成为朝鲜儒学是“朱子学一尊主义”的重要根据。在李退溪对王阳明的批判当中,值得注意的是《退溪先生文集》卷四十一《传习录论辩》中的第三个“辩曰”部分:
  辩曰:不本诸心而但外讲仪节者,诚无异于扮戏子。独不闻民彝物则,莫非天衷真至之理乎?亦不闻朱子所谓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乎?心主于敬,而究事物真至之理,心喻于理义,目中无全牛,内外融彻,精粗一致,由是而诚意正心修身,推之家国,达之天下,沛乎不可御。若是者亦可谓扮戏子乎?阳明徒患外物之为心累,不知民彝物则真至之理,即吾心本具之理。讲学穷理,正所以明本心之体,达本心之用。顾乃欲事事物物一切扫除,皆揽入本心衮说了。此与释氏之见何异?而时出言稍攻释氏,以自明其学之不出于释氏,是不亦自欺以诬人乎?彼其徒之始明者,不觉其堕坑落堑于邪说,乃曰言下有省,亦可哀哉!
  这里李退溪所猛烈批判的是,对于朱子“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以及“心主于敬,而究事物真至之理”,即“敬”才是“心”之主的教诲,阳明完全没有理解。关于李退溪对阳明的这段批判,友枝龙太郎说:“阳明学说中,完全没有显示出朱子所言的理与气、性与情、心与理、心知与物理、知与行等对立面。继承朱子学的退溪,反对阳明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通过这些批判论点可以看出,‘理气不离不杂,妙凝对待’的辩证思维是退溪学说的核心。”①但是这个看法只是一面之词。因为阳明所主张的“心即理”这一命题,对于主张“心主于敬”的李退溪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观点。两者的对立,正如三浦所言,“宋末元初心学运动”具有“各自内部互相对立争斗”的特性。李退溪与王阳明的哲学在“心”的实践修养问题上,基于完全对立的立场提出了各自的解答。
  稻叶岩吉指出:“在李朝五百年的近代历史中,可列举出相当多的致力于实学经济(亦即民生)并取得相当成绩的人物。”如果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话,“致力于实学经济(亦即民生)”的儒学家并不是从“性理学”或“实学”的立场来进行努力,而是从作为帝王的“治心”之学(“圣学”“心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来构想“实学经济”及“民生”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策略。可以说,所谓“朝鲜心学”,不过是与王者的治世方略密切相关,从而发展起来的学问体系。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朝侠
责任者
戚子君
责任者
李睟光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李退溪
相关人物
稻叶岩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