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结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076
颗粒名称: 三 结论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540-5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脉络性转换中的增减关系和对立关系。增减关系是指在脉络性转换中修正和转化某一经典思想以适应新环境的现象。例如,在日本的脉络性转换中删除《论语》中有关对管仲的褒扬的章节,以符合军国主义的忠君殉死氛围。对立关系则是指在转换中出现时间对立和空间对立,例如将孟子思想与先王之道和神道信仰进行对比,突出日本的特殊性。同时,还讨论了弱意的转换关系,即在尊重经典的同时委婉解释和容忍与日本特色相异的内容。 总而言之,脉络性转换的关系类型包括增减关系、对立关系和弱意转换关系。
关键词: 脉络性 转换 对立关系

内容

本文着重在一个思想被脉络性转换后,呈现何种转换“关系”,此类关系约可区分“增减关系”与“对立关系”两类型,任何一个文本或体制、规范都有可能是此两类型,甚至可以是另一种创造性的转换关系,端视转换环境的脉络性之性质如何。
  首先就脉络性转换的增减关系之“强意”转换而言,此一思维特点在于:虽然崇敬某经典,但深知经典的某思想有修正的必要,以因应自己的时空脉络,故企图为之“转化”,以适应新环境之脉络。本文举伊藤仁斋借着“管仲论”来“转化”孟子学“即心言性”的王道论,来强化他不以心性论为基础的“实学”王道论。类似这种强意转换也出现在化解《论语》中的君臣关系上,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删除有关《论语》的教科书中的《宪问》两章,即子路、子贡质疑桓公杀公子纠以及管仲不死君难而又相之的这两章,在战争中的军国主义强调忠君殉死的气氛下,对于管仲的不死君难,而孔子仍许管仲“如其仁”的思想,自然无法接受。①删除关键的经典内容,笔者认为亦属这类强意的脉络性转换关系。
  其次,就“弱意的”脉络性转换关系而言,以日本天皇制为例,天皇制如同毛细孔般地渗入每一阶层,有权力者如幕府将军,拥有废立天皇的自主权,却都自动抛弃这个权力;也有以孔孟的圣人之道为尊的儒者,碰到天皇制的敏感问题,也不得不回避或委婉地诠解儒学经典中有关政治紧张的内容。本文指出这类尊孟学者颇用心良苦,为了袒护孟子,在尊周议题上,不得不诠解孟子为尊周论者,显然是典型的“弱意”之脉络性转换关系,这与“强意”转换仍有区别,即这类诠释者并没有要“化解”孟子以遂己意,而是委婉地诠解与日本相异的部分,希望能互相并容。类似这种“弱意”的脉络性转换关系,也常存于怀有强烈的神道信仰之儒者身上,诸如林罗山倡“理当心地神道”,山崎闇斋有“垂加神道”等②,他们一方面尊孔子的圣人之道,另一方面又兼容日本的神道,主张“神儒一其揆”,凡此类型皆可归之弱意转换之关系类型。
  最后,再就“时空对立”的脉络性转换的关系而言,本文仅是以孟子政治思想的时空对立为中心,凸显古文/今文的先王之道(时间)及神皇/人皇的君臣之道(空间)之对立关系。扩大言之,诸如国学派几视整个儒学甚至汉文为丧失日本主体性的源头,对立性更为强烈,但也由此对照出日本古言中本有的“言灵信仰”之“优越性”。③有关以上脉络性转换的关系之分析,值得进一步詮解与运用。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这部《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全书共由四篇三十七章组成,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本书的四篇结构是:一、“东亚儒学与中国朱子学”;二、“日本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三、“韩国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比较研究与回顾综述”;后是两篇“附录”,分别是“近十年来日本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近十年来韩国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本书进一步拓展了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认为,通过本书的出版,“东亚朱子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充分理由得以成立(如同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东亚儒学”或“东亚哲学”已渐形成一般),进而,本书的出版也得以重新展现了中国哲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崑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