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弱意的脉络性转化关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072
颗粒名称: (二)弱意的脉络性转化关系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530-5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相较于前面的“强意的脉络性转换关系”,“弱意的脉络性转换关系”指的是在赞成孟子学的同时,受到日本封建体制中尊君观念的限制,在不同的脉络下试图对孟子的某些政治思想进行解释,以使其符合日本体制。这种转换关系以委婉的方式进行,旨在消解中日不同脉络下的紧张关系。其中一个明显例子是孟子的“是否尊周”议题,成为辩论的焦点。特别是在日本的封建体制下,存在着万世一系的天皇体制,幕府将军的实际权力在名义上仍需得到天皇的认可。因此,尊孟儒者在面对这个议题时,要么选择回避,要么努力为孟子进行辩护,而这需要一种相对委婉且“弱意的”转换方式。学者们认为孟子之所以不尊周,除了战国时代的政治背景之外,也与其王霸之辩和君臣观的政治思想体系密切相关。在日本的脉络下,尊孟儒者似乎倾向于解释孟子是尊周的观点,而非尊孟儒者则一致批判孟子的不尊周观。这种转换是与日本的天皇体制密切相关的,因为日本有着特殊的天皇体制以及基于神话历史的故事,这使得孟子的政治思想在异国文化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此,尊孟儒者可能不太可能将孟子解释为不尊周的人,而是用一种委婉而弱意的转换方式来辩护孟子。这种转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政治的紧张关系。
关键词: 孟子学 日本 观念

内容

相较于前小节“强意的脉络性转换关系”,“弱意的脉络性转换关系”指的是一方面赞成孟子学,但另一方面又高度受限于日本封建体制下的尊君脉络,在中日彼此的不同脉络下,企图扭转孟子某些政治思想的解释,以兼容于日本体制中。何以言“弱意”?乃相较于前者带有强意的“主体脉络性”而言,此模拟较不凸显主体性脉络,而是正视时空脉络之不同以求化解二者出现的紧张性。其中最明显之一即是孟子的“是否尊周”的议题,成为辩论的焦点,尤其日本在封建体制下,有其特殊的朝幕体制,“尊周”议题常围绕在是否尊王室的政治意义之议题,因日本有万世一系的天皇体制,幕府将军之实质权力,在名义上仍然需要得到天皇的敕许,当幕府权力结构出现松动之际,尊周议题便特别敏感地涌现而出,而孟子的论点常是儒者论述朝幕紧张关系的引爆点。尊孟儒者碰到这类议题,若不选择回避,则势必要对孟子进行回护,颇费周章,从而出现委婉而“弱意的”脉络性转换的诠释关系。
  孟子的不尊周思想,迭受历代学者所指责,尤其到了宋儒引起非常大的争议。学者指出孟子之所以不尊周,除了身处战国时代的政治黑暗背影之外,亦与其王霸之辩与君臣相对观的政治思想体系的内在要求息息相关。②至于日本尊孟儒者似乎倾向解释孟子是尊周之论,非孟儒者则一致批判孟子的不尊周论。例如极为尊孟的古学派伊藤仁斋,他并不指孟子为不尊周,而说:“孟子说齐梁王以仁义,欲其自悟僭王之非,而尊周室也。”连尊孟者也都倾向解释孟子仍然是尊周之论,显然与宋儒划分孔子尊周、孟子不尊周之论截然不同。于此又可见孟子思想在日本脉络下的求同存异之消融情形,颇缓冲了现实政治的紧张关系。而其间的关键脉络,当不离日本的万世一系之天皇体制,如一位折衷学者冢田大峰(1745—1832)一语道出日本儒者何以辨尊周议题,他说①:
  中夏开辟以来,废兴存亡,皆无常矣,唯以天命与民心,而未必以世系乎。如我东方,开辟以来,世系以御天下,复未尝有天疏民背之上也。未尝有天疏民背之上,则或有天亲民怀之下在焉。然未尝得革天命也。
  上述言中国“唯以天命与民心,而未必以世系”,实道出了中日对汤武革命或尊周王室之所以有不同理解的关键原因。如果日本没有万世一系的天皇体制,日本儒者或许不会对孟子的汤武革命论或是否尊周论如此敏锐,但也正因日本有此天皇体制以及其所根据的神话史书,才使得孟子的政治思想能在异国文化中掀起如此大的波澜。由此亦可知,尊孟儒者不太可能把孟子解释为不尊周室者,乃因有此一特殊性的政治脉络,故须用委婉而弱意的脉络性转换方式以回护孟子,如伊藤仁斋之子伊藤东涯(1670—1736)即说②:
  方孟子之时,周室衰弊,不足以服天下,诸侯放恣,民憔悴于虐政,然则劝齐、梁之君,行王道以安天下,文武之心也,不此之出,而还致纷争,故非之固非所以非之。
  冈田龟(号月洲)针对反孟论作品的《思问录》,特有以下之评论③:
  孔子之时,天下惟一周王,除吴楚之外,诸侯未有僭号者,君臣之分犹明,故得唱尊周之说。及孟子之时,天下诸侯,尽皆吴楚也,七王国皆方千里,而周才存有七县,又为权臣所夺,分为东西二周,周王寄食其间,当时周人犹不知有王,惟知有权臣耳,况列国乎?而欲使孟子袭尊周之说,请问往何国,见何人,而开口鼓舌。譬如揭衣冠裸国之市,强聒终日,无有一人过而问者,则惟有抱济民之道,深隐岩穴耳。设使孟子如长沮、桀溺,不顾此民涂炭,而独洁其身,吾恐又有以背驰孔子责之者。又云①:
  按周烈王时,齐魏皆僭称王,至显王时,他诸侯皆称王,于是君臣之义既绝矣。周室之祚亦亡矣,虽存犹亡也。孟子初至梁,在显王之三十三年,其至齐之年,虽无明据,亦必在至梁之前后。二国之主既以王自居,视周犹一小侯,故孟子亦从而王之,今谓孟子唱劝王之说,诬亦甚矣。
  冈田龟从孔孟时代的历史背景已截然不同,论孟子在战国时代根本不存在尊周的问题,因当时的历史脉络是已无周王室可尊,各诸侯已然称王,这是历史事实,并不是孔子时代尚有周王室可尊,因此孟子根本没有倡议劝齐、梁之君为王这回事。伊藤东涯指出向来批判孟子的不尊君或劝行革命之事,都是“非之固非所以非之”,将尊周论还原到孟子时代,认为周室王令已经不行于天下,诸侯纷争,人民憔悴于虐政,故只有一颗“安天下”之心,即文武之心而已,因而主张孟子劝齐、梁为王,只是基于此心,无关尊君与否或劝行革命。以上冈田与伊藤之论都是典型的脉络性转换之解释方法,如将其论点放到日本脉络,当深知其回护孟子之心,采取的是一种“弱意的”方法论立场,方不致令孟子政治思想在日本时空脉络下有所扦格。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这部《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全书共由四篇三十七章组成,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本书的四篇结构是:一、“东亚儒学与中国朱子学”;二、“日本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三、“韩国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比较研究与回顾综述”;后是两篇“附录”,分别是“近十年来日本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近十年来韩国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本书进一步拓展了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认为,通过本书的出版,“东亚朱子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充分理由得以成立(如同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东亚儒学”或“东亚哲学”已渐形成一般),进而,本书的出版也得以重新展现了中国哲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崑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