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069
颗粒名称: 前言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524-5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脉络性转换”的定义展开论述,指其为将外来的文本、思想、法政制度等加以“去脉络化”,再在本国情境中进行“再脉络化”的过程。强调脉络性转换不是完全不同的转变,而是对原有元素进行增减并相互涵摄的关系。以思想诠释为例,孔子思想经过孟子及朱子的“私淑”转换形成不同层次的思想观点。针对脉络性转换,本文提出了“增减关系”与“对立关系”的概念,认为转换是整体内部的增减变化或相对关系。对于孟子的政治思想,不仅在中国引起争议,而在日本德川时期也有激烈的争论,探讨这些脉络性转换对于理解德川学者对孟子学的思想特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拟从增减关系与对立关系角度,探索日本德川学者对孟子学的思想吸收与消化过程。
关键词: 脉络性 定义 法政制度

内容

本文所谓的“脉络性转换”之定义,是指将异地传入的文本、思想、法政制度或经贸规范加以“去脉络化”,再予以“再脉络化”于本国情境之中,以融入本国的文化风土或政经制度之中。①职是之故,只要有“本源”与“派生”之关系,就有可能失去脉络而有“橘逾淮为枳”的转换现象,不再是原汁原味。以投票式的政制而言,起源于古希腊雅典城邦,但近代发展出的各个国家之政制,因应各国脉络而有议会民主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半总统制等不同形态。以思想诠释而言,思想只要进行诠释,就已经“脉络性转换”了,《庄子·齐物论》中所论一般人常“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彼”与“此”的对待关系,便说明偏见的产生来自于“主客对立”的必然性,所以“转换”根本是必然之事,只有转换的“多”与“少”的问题,并无“没有转换”这回事。
  其次,“转换”并不是从A到B全然不同的关系,而应是A与A+或A-的关系,即增加了某种成分于A上或减少了A的某种成分,我们可谓之“转换的增减关系”;即便对立的A(姑且称为-A),仍然是一种转换关系,或可称为“转换的相对(对立)关系”,因为无A的话,也无法借着对立面的-A来强化B。以思想的转换而言,孔子思想(A)经过孟子的“私淑”转换形成A+或A-(如性善论),朱子思想再对孔子、孟子思想进行“私淑”转换形成第二层次的A+或A-(如理学观),这类“转换的增减关系”也很微妙,毕竟增减关系是一种“部分”对“整体”的关系,此消彼就长,此长彼就消,存有一种互相涵摄的关系,即增加了A的某成分而成为A+的混合物,但必然使整体的A也减少了其纯粹的成分。增加的成分愈多,A褪色的成分也愈多。太极的阴阳图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道理,阴盛就阳衰,阳盛则阴衰,故盛衰或增减也有此相互涵摄之关系。
  探讨脉络性转换的思想课题,或可针对甚具争议的思想而发,孟子的政治思想便具有这样的特质。由于孟子以民本论的仁政理想为基轴,强调“民贵君轻”“土芥寇雠”“王霸异质”“汤武革命”及“劝诸侯行王道”等君臣相对观的论点,在宋代以前引起过相当多的争议,批评者如荀子(前313—前238)有《非十二子》篇,非议子思、孟子,其后东汉王充(27—91)著《论衡》有《刺孟》篇,至宋司马温公(1019—1086)有《疑孟》,李觏(泰伯,1009—1059)有《非孟》,晁说之(1059—1129)有《诋孟》(已佚),黄次伋有《评孟》,冯休有《删孟》(未见其传)等。为孟子辩的有余隐之(允文,约?—1163)并司马、李之说而著《尊孟辨》,朱子又补充余说而有《读尊孟辨》。①孟子的王霸异质论也引起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之辩,性善论更是千古学者争讼不绝的课题,汤武革命论历来也惹来不少非议。
  相较于中国学者对孟子学的争议,日本德川儒者对于孟子的政治思想之争议更为激烈,尊孟与非孟议题几乎笼罩整个德川思想界,启之于德川初期的古学派中彼此的论争,即伊藤仁斋(1627—1705)的古义学派和荻生徂徕(1666—1728)的古文辞学派的尊孟非孟之争。②再争于程朱学派反对古文辞学派的反孟思想;更在德川末期因尊王攘夷的勤王武士之鼓吹,孟子的不尊王政治思想,成为众矢之的;到了明治维新以后,孟子的民本论思想又一度成为自由民权派学者撷取民主思想的泉源。
  质言之,儒家很少有类似《孟子》这部经典引起广泛的争议。就以“汤武革命论”而言,宋代张九成(1092—1159)著有《孟子传》特批评孟子,针对“闻诛一夫纣”章而评论:“余读此章,诵孟子之对,毛发森耸,何其劲厉如此哉?”①到了日本,因汤武革命论冲击到天皇万世一系体制的根本地位,有伊东蓝田(1733—1809)撰《汤武论》(1771)、佐久间太华著《和汉明辨》(1778)等直言汤武是“篡弑”而非“仁义”。②由于孟子政治思想有这般激烈的争议性,很值得让我们探讨脉络性转换的课题,本文拟从上述脉络性转换的“增减关系”与“对立关系”探索日本德川学者吸收与消化孟子学之际所展现的思想特质。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这部《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全书共由四篇三十七章组成,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本书的四篇结构是:一、“东亚儒学与中国朱子学”;二、“日本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三、“韩国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比较研究与回顾综述”;后是两篇“附录”,分别是“近十年来日本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近十年来韩国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本书进一步拓展了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认为,通过本书的出版,“东亚朱子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充分理由得以成立(如同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东亚儒学”或“东亚哲学”已渐形成一般),进而,本书的出版也得以重新展现了中国哲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崑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