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孟子栏外书》的解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065
颗粒名称: 三 《孟子栏外书》的解释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518-5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佐藤一斋在《孟子栏外书》中,解释了孟子关于“良知”和“良能”的观点。他指出,“知能”一词源自《周易》,孟子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良”字,表示善良的本性,对于理解孟子的观点非常重要。王守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大学》并将其视为学问的核心,一斋对此表示完全赞同,并将孟子的“良知”和“良能”置于阳明学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此外,一斋还将孟子的“无为无欲”与阳明学的良知概念联系在一起。对于王守仁的“万物一体之仁”理论,一斋认为其依据是孟子的名言“万物皆备于我矣”,他完全支持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总而言之,一斋在《孟子栏外书》中明确展示了阳明学的立场,并对孟子的“良知”、“良能”和“万物一体”等观点给予充分的支持。
关键词: 佐藤一斋 孟子 观点

内容

佐藤一斋在《大学栏外书》中,依据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将《大学》中的“知”解释成“良知”,这一点已如上述。那么,对于“良知”一词的出典《孟子·尽心上》的内容,一斋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在《孟子》文本中,强调了不学不虑即良知良能,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针对于此,佐藤一斋在《孟子栏外书》①中评注道:
  知能之说,不独孟子,《中庸》已有之。……其源又出于《易》“乾以易知,是知也。坤以简能,是能也。”至孟子添出一“良”字,以发明其为本然之善,然后其说始分晓,而其示人为至亲切矣。……故良知即良能之知,良能即良知之能。……其为“良”则无二也已。孟子先分说之,后合言之,为益精详矣。阳明援之释《大学》,遂以为学问标的,盖亦有见于知能合一欤。
  一斋认为有关“知能”之说,其实来源于《周易》,孟子在其上加了一个“良”字,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后来王守仁又在孟子学说的基础上,以此来解释《大学》并以此为学问的核心,对此,一斋表示了完全赞同。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斋将孟子的“良知”及“良能”的说法,完全置于阳明学的文脉中来加以考察。另外,在上引两段语录之后,出现了有关“无为无欲”一条,即“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对此,一斋加上了这样的评语:“其所不为,知其所不欲,是良知也。无为无欲,是致良知也。”认为“无为无欲”也是根源于良知。只是这条评语所针对的孟子文本中并没有“知”字,这一现象本身似乎难以理解,或许可以推断这条评语是在上述两条语录之后,对阳明学的良知概念的补充解释。
  王守仁有著名的“万物一体之仁”①的理论,其依据是《孟子·尽心上》的那句名言——“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在对该条的解释中,佐藤一斋的阳明学式的见解也表现得很明显。他写道:
  万物皆备于我矣。余姚说无余蕴,本注专就理言,然理气毕竟分不得,必如姚江所说而始得。
  在这里,一斋立足于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之上,认为有关万物一体的理论,阳明的论述已经臻于完美。这里所说的“本注”,是指朱熹的《孟子集注》。朱熹在注释该条目时,特意迎合了自己的理论,对此,一斋表示理气不可分,在这一点上,他也完全赞同王守仁的学说。也就是说,在理气论上,一斋也全面赞同阳明学。显而易见,他的选择不是继承朱子学,而是继承阳明学。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这部《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全书共由四篇三十七章组成,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本书的四篇结构是:一、“东亚儒学与中国朱子学”;二、“日本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三、“韩国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比较研究与回顾综述”;后是两篇“附录”,分别是“近十年来日本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近十年来韩国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本书进一步拓展了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认为,通过本书的出版,“东亚朱子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充分理由得以成立(如同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东亚儒学”或“东亚哲学”已渐形成一般),进而,本书的出版也得以重新展现了中国哲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佐藤一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