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儒学家藤井懒斋的生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053
颗粒名称: 一 儒学家藤井懒斋的生平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498-5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藤井懒斋是江户时代初期的京都儒者,以《本朝孝子传》最为著名。他在著述中特别注重用日文写作的教育类书籍,被认为是面向大众的启蒙读物。懒斋和山崎闇斋、米川操轩等其他学者交流密切,对朱子学进行深入研究。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本朝孝子传》,以记录日本的孝子为主题,成为了畅销书,并影响了井原西鹤的《本朝二十不孝》。《本朝孝子传》在江户时代的孝子传记中十分重要,懒斋还出版了《假名本朝孝子传》。写作《本朝孝子传》的动机是提倡“孝”,认为“孝”是一切善行的基础,并强调如果不实践“孝”,就等同于禽兽。他对“孝”的重视体现了儒者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后文将论及葬祭礼仪的实践与“孝”的理念密切相关。
关键词: 藤井懒斋 江户时代 儒者

内容

藤井懒斋(1617—1709)是京都人,名藏,字季廉,通称胜藏。号懒斋或伊蒿子。本来称为真锅(真边)仲庵,医术则是从学于京都的冈本玄治,随后在九州筑紫的久留米藩成为藩医。在长期作为优秀的医者的生活期间,他在京都遇上了山崎闇斋和米川操轩,开始钻研朱子学。此后,延宝二年(1674),五十八岁的藤井辞去了久留米藩的职务,回到京都,讲授儒书而广收门徒,随后就在京西的鸣滝隐居。他与中村惕斋有深交,作为笃实的朱子学者一直活跃着,享年九十三岁。①
  其著作有《北筑杂藁》一卷(写本)、《藏笥百首》三卷(刊本)、《本朝孝子传》三卷(刊本)、《假名本朝孝子传》七卷(刊本)、《徒然草摘议》三卷(刊本)、《国朝谏诤录》二卷(刊本)、《二礼童览》二卷(刊本)、《大和为善录》三卷(刊本)、《竹马歌》一卷(刊本)、《睡余录》(写本)等,特别是他在久留米藩辞职之后居住京都的时期,投入大量精力到著述当中。他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型的学者。
  懒斋的著述的特色之一是用日文书写的教育类书籍比较多,《藏笥百首》《徒然草摘议》《假名本朝孝子传》《二礼童览》《大和为善录》都是如此,被认为是面向一般大众的启蒙读物。
  懒斋的名字在今天不太为人所知,但他其实是江户时代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儒者,作为京都的朱子学者也很有名。例如少年时代在京都学习医术的雨森芳洲在《橘窗茶话》卷中回顾道①:
  余童艸时,米川仪兵卫、中村迪斋、藤井懒斋,俱以经学教授京都。信从者众。
  这里提到的米川仪兵卫和中村迪斋,就是后面会提到的米川操轩和中村惕斋。
  又,宍户光风的《元禄太平记》是记录元禄时代之世态的同时代记录,在卷七以“今之学者掐指计之”为题,在列举了山崎闇斋、林罗山、松永尺五、三宅道乙这些江户草创时期的著名儒者之后,以“今此时若论所存之真儒,当属何者”为设问,称伊藤仁斋、中村惕斋、藤井兰斋(懒斋)、浅见絅斋四人为“京都儒者亲四天王”②。对懒斋的评价由此可见一般。
  懒斋的著作中现在最有名的是《本朝孝子传》三卷。此书以中国的孝子传为范本,以汉文记录了日本的孝子七十余人,在贞享二年(1685)刊行之后数度增刷,成为畅销书。井原西鹤(1642—1693)的《本朝二十不孝》便是搭了这种爆发式流行的便车,以其为基础撰写而成为佳话。③《本朝孝子传》在江户时代诸多刊行的孝子传说当中,与幕府的《官刻孝义录》一并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懒斋在该书刊行两年之后的贞享四年(1687),又刊行了汉字与平假名交织并用的《假名本朝孝子传》。④
  那么,关于《本朝孝子传》的写作动机,当然是懒斋作为儒者想要提倡“孝”。如他在同书的自序中就写道:
  大哉孝之为行也,天下之善皆原乎此。若曰不原乎此而有善者,则无是理。故传有之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可以为人,则禽兽也。
  “孝”是一切善行的基本,不本于“孝”,则善行皆不可能,他又依据《孟子·离娄上》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主张如果不实践“孝”,则等同于禽兽,强烈呼吁不成为禽兽而作为人的普遍性。这段话在同书的中村惕斋的跋文中也有被引用和强调,很好地体现出极度重视“孝”的儒者的形象。事先说一下,在后文中论及的葬祭礼仪的实践也与“孝”的理念有着无法切断的关系。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这部《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全书共由四篇三十七章组成,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本书的四篇结构是:一、“东亚儒学与中国朱子学”;二、“日本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三、“韩国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比较研究与回顾综述”;后是两篇“附录”,分别是“近十年来日本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近十年来韩国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本书进一步拓展了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认为,通过本书的出版,“东亚朱子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充分理由得以成立(如同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东亚儒学”或“东亚哲学”已渐形成一般),进而,本书的出版也得以重新展现了中国哲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晓杰
责任者
藤井懒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