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没有德性之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6985
颗粒名称: 前言 有没有德性之知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241-243
摘要: 理学史上“德性之知”的概念,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这个概念是理学系统中的核心议题,但在北宋之前不存在。张载和程颐都提出过这个概念,这表明了宋代理学和之前的儒学论述有重要的转折。这个概念指的是由德性所发出的知,是新的精神方向下对人的图像和学问的想象。在理学中,“德性之知”是一种特殊的知,它不同于感官的知,而是由德性所发出,具有切入超越界的能力。这个概念为儒家的道德意识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规定,踏入了形上学的领域。对于这个概念的争议,理学家们进行了各种讨论,包括它是否具有价值、是否有以它为核心的工夫等。朱子和王畿的论点可代表理学传统中对这个概念的两种思考,具有典范的意义。
关键词: 理学 德性之知 概念

内容

本节标题所说的“有”或“没有”不是指作为哲学问题的“德性之知”到底存在不存在,笔者探讨的是理学史上出现过的一个重要概念“德性之知”引发的议题,这个问题是理学内部的议题,但很可能带有更普遍性的工夫论的内涵,所以视为哲学史视野下的议题也是说得通的。因为是理学史内部的议题,所以本节所说的“为什么”,不在讨论“德性之知”如何可能,笔者无意也无能对此概念进行超越的分析。
  本节所说的“有或没有”指涉的理学史现象当是“说或没说”。“说或没说”之所以值得讨论,乃因这个概念是理学系统极核心的内涵,但在北宋之前,这个概念在儒学内部是不存在的,北宋新儒学运动展开后,张载与程颐都分别提出过这个概念,这样的现象应当重视。如果“言说”需重视,“沉默”一样也是种立场的陈述,可能更值得重视。我们发现当“德性之知”被表述出来之后,而且是经过长时期的实践与讨论之后,身为理学枢纽人物的朱子对此概念却几乎不发一语。这种有意的沉默和北宋时期的特别表述,同样地突兀,同样地显示宋代理学和之前的儒学论述有种决裂,至少是相当重要的转折,言与默皆指向了新的精神方向。
  本节所说的新的精神方向指的是理学对人的图像与此图像所寄托的学问有种新的想象。众所共知,儒家奠基者孔子是不太说“性与天道”的,所以他的学生无从得闻。北宋儒学兴起后,却大力宣扬“性与天道”的学问,而且“性与天道”常被视为有内在的关系,人性的内涵即蕴有天道的消息,“德性之知”即隶属此波新兴的人性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德性之知”的语词牵连到几个概念,这个提法中的“德性”“德性之知”“圣人”都只能放在理学的脉络下理解。因为“圣人”的概念已不再只是此世的,他要介入超越界,而所谓的介入即是合一的经验,至于合怎么合,一怎么一,都是理学工夫论中有待检讨的问题。但“合一”此语确实是常见的理学语汇,“合一”的经验之理论依据要预设人有合一的能力,理学家称此核心的能力为“德性之知”,“德性之知”顾名思义,乃是人性具有的一种特殊属性的“知”,这种“知”异于一般感官的知,它由德性所发,具有切入超越界的能力。
  理学脉络中的“德性之知”就像“圣人”的概念一样,它是新兴的词汇,需要依其新义理解。有关具体内容的解释,我们下文探讨各家的争议时会再细论。此处我们仅撮其核心义稍加解释,理学“德性之知”论述中的“德性”不是作为行为事件的德行,它指向先天义。“德性之知”之异于一般的知者,在于它是由先天义的德性所发用的知。至于“德性”此超越领域之物之所以有“知”可言,乃因此词语预设了“德性”具有活动义,亦即作为人的本质的道德之性具有朗现或体现的功能。“德性之知”的知不是辨识对象的认识作用,它是穿透现象事件的体现作用。从“所”一方面说,“德性之知”本来无对象可言,但总有被体现者,被体现者不是认识的对象,因为“德性之知”的认识不同于经验性之知的认识,“德性之知”所知的“德性”不是日常经验中的道德事件或道德规范,而是超越层的道德之理。“德性之知”无疑是为儒家重视的道德意识做更进一步的规定,这个规定固然属于道德意识的范围,其结果却踏入了形上学的领域。
  关于“德性之知”的问题,理学家论及工夫论问题时,曾引发各种的讨论,这些讨论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澄清,我们不妨再反思一番。首先,“德性之知”或“德性之知”所代表的经验之价值就曾被质疑。“德性之知”虽然常被肯定为一种可以切进更高层真实的心知,但切进此更高层经验的心灵状态到底是具有“知”的含义?还是只是一时的恍惚出神之情感状态?这个问题是引发讨论过的。其次的争议是更落实的工夫议题,争议点在是否有以“德性之知”为核心的工夫?这个议题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潮的时间点有二,一是南宋朱子活动的时期,二是明中叶后王畿活动的时期。朱子自从确立“主敬穷理”双管齐下的工夫论后,即彻底反对任何直证心体的工夫法门,他的争辩自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辩。明嘉靖后,王畿(龙溪)继承王阳明的良知学,但推得更远,他主张在一种名为“乾知”的“德性之知”之上立根基,由此做工夫,也引发了同时期理学内部一系列的争辩。朱子与王畿并不常使用“德性之知”一词,朱子在主要的工夫论论辩中,“德性之知”一词甚至没有出现过,但他们的问题是不折不扣的“德性之知”的论题,笔者认为他们两人的论点可分别代表理学传统中对“德性之知”的两种思考,具有典范的意义。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这部《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全书共由四篇三十七章组成,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本书的四篇结构是:一、“东亚儒学与中国朱子学”;二、“日本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三、“韩国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比较研究与回顾综述”;后是两篇“附录”,分别是“近十年来日本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近十年来韩国朱子学研究论著简目”。本书进一步拓展了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认为,通过本书的出版,“东亚朱子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充分理由得以成立(如同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东亚儒学”或“东亚哲学”已渐形成一般),进而,本书的出版也得以重新展现了中国哲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儒宾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