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婚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6747
颗粒名称: 一、男子婚服
分类号: B244.75;K892.23
页数: 8
页码: 243-250
摘要: 本文对朱子《家礼》中的男子婚服和女子婚服进行了考释,并探讨了宋代婚礼服饰的特点。其中,男子婚服包括公服、帽衫等不同款式,而女子婚服则因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特殊,传世文献均所记颇简。本文结合《家礼》等文献资料和出土实物,尝试对宋代婚礼服饰进行复原和分析,并探讨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家礼 婚服考 男子婚服

内容

《家礼》云:“初婚,婿盛服。”①朱子解释男子之盛服为“有官则幞头、公服、带、靴、笏;进士则幞头、襕衫、带;处士则幞头、皂衫、带;无官者通用帽子、衫、带……”②男子婚礼之服亦应依此制穿着。
  《政和五礼新仪》载品官亲迎之服为公服,“三舍生及品官子孙假九品,余并皂衫衣折上巾”③。云“假九品”为婚礼亲迎可“摄盛”也④,即婚礼当天新婿可穿着比自己本身身份高一个等级的服装。因此,有官者当日可服比自身官阶高一品级之公服;无官职之进士、处士及官员之子孙可服九品公服;庶人则可服皂衫、幞头。宋制九品公服为绿色,《梦粱录》载:“新婿服绿裳,花幞头。”⑤即为此制。“花幞头”即“簪戴幞头”,朱子言此制“殊失丈夫之容体”⑥。司马光云:“世俗新婿盛戴花胜拥蔽其首,殊失丈夫之容体,必不得已且随俗戴花一两枝,胜一两枚可也。”⑦由朱子、司马光批判之言,可知当时此风颇盛,《梦粱录》之载不谬也。
  由上可知,依《家礼·通礼》中所载盛服之制,男子婚服按其身份之别“摄盛”服用“皂衫”以上各款。现将各款服饰具体形制,详述如下:
  (一)公服
  官员公服,源自隋唐。朱子云:“今之上领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至隋炀帝时巡游无度,乃令百官戎服从驾,而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本非先王之法服,亦非当时朝祭之正服也。今杂用之,亦以其便于事而不能改耳。”①盘领公服最初仅为戎服,隋炀帝因其便于行事,而令百官从驾皆服此服。《事物纪原》卷三载:“《笔谈》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稍褒博矣。’《通典》曰:‘宇文护始,袍加下襕,遂为后制。’即今公服之制也,此盖原矣。”②则知其形制改自胡服,自隋唐后,此制为后世公服所沿用。
  宋之公服,隋唐时亦称“从省服”③。《山堂考索》云:“今公服即唐常服。唐人有官者公服、幞头不离身,以此为常服。又别有朝服,如进贤冠、中单服之类,其下又有省服为常服,今之公服即唐之省服也。”④所谓“从省”,即为求行事方便,省去朝服上一些烦琐的配饰,其为君臣日常会见,官吏衙署办公所服之衣。公服之地位仅次于朝服、祭服,是官吏正服,类于今日各行政单位所穿着的制服。宋代公服形制与襕衫相同,“曲领大袖,下施横襕”(如图1),穿着时“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如图2、图3),且“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仅以不同的服色区别官吏等级的高下。⑤
  (二)皂衫
  皂衫又名帽衫,《宋史·舆服志》云:“帽衫,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之,角带,系鞋。东都时士大夫交际常服之,南渡后一变为紫衫,再变为凉衫,自是服帽衫少矣。惟士大夫家冠、婚、祭祀犹服焉。若国子宋代公服(3)生常服之。”①据此可知,帽衫以皂罗制成,多与乌纱帽、角带、系鞋搭配服用,国子生常服。朱子云:“士大夫常居,常服纱帽、皂衫、革带,无此则不敢出。”②同时,朱子谈及士祭服时言:“应举者用襕衫,不应举者用皂衫。”③依朱子所述,服皂衫时搭配纱帽、革带、系鞋,其所言服制及服用场合与《宋史》载帽衫服制、场合无异,可见朱子所言之皂衫与《宋史》所载帽衫应为一物。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九载:“自中兴,士大夫始衣紫窄衫,上下如一。绍兴九年八月甲子,诏公卿、长吏毋得以戎服临民,复用冠带,然迄不行。秦桧之死,魏道弼秉政复举行之,论者以为扰士人,贫者尤患苦之。未几,道弼为台谏所攻,遂罢政,章中数事此其一也。于是紫衫既废,士大夫皆服凉衫。乾道中,李献之为学士,为上言,会聚之际颜色可憎,今陛下上奉两宫,宜复紫衫为便。上从之,盖自渡江以来人情日趋简便不可复故矣。”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所述服制变迁与《宋史》所记亦同。则皂衫本为士大夫之常服,宋初士大夫于交际场合多服之。后为求简便士大夫常服更为紫衫,南渡后又更为凉衫,皂衫则只在冠、婚、祭祀时偶尔服之。
  皂衫以皂罗为之,在士大夫服制序列中等级略低于襕衫。其形与紫衫同,为窄袖、盘领袍衫,衣裾不加横襕,如右侧(图4)书童所着深色长衫。
  (三)革带
  革带古已有之,陈祥道《礼书》卷十四云:“古者革带、大带皆谓之鞶。《内则》所谓男鞶革带也,《春秋传》所谓鞶厉大带也,《易》言鞶带,子言鞶帨。”③此处所言革带为束腰之带,早期并无特别装饰,多束于大带之内,与宋人所言革带不同。
  宋人之革带,为服饰中标志身份高下的一种附属物件,穿着公服与皂衫均须配服。五代时马缟言:“文武品阶腰带盖古革带也,自三代以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而贵贱通以铜为銙,以韦为鞓。六品以上用银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铁为銙。沿至贞观二年,高祖三品以上以金为銙,服绿;庶人以铁为銙,服白。向下插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汉中兴,每以端午赐百僚乌犀腰带。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师子銙腰带,以助将军之勇也。高祖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示色不改更故也。”①依马缟言,则文武品阶腰带即来源于古之革带,自三代以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并无贵贱之分,至唐而始变。《事物纪原》卷三载:“自古皆有革带及插垂头,至秦二世始名腰带,唐高祖令向下插垂头,取顺下之义,名铊尾;上元元年,自三品官至庶人各有等制,以金、玉、犀、银、鍮、鉐、铜、铁为饰,自十三銙至六銙。《笔谈》曰:‘自北齐全用胡服,蹀躞带所垂,盖欲以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后去蹀躞,犹存其环,环所衔以蹀躞,如马秋根,即今带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开元之后,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也。”②可见以革带区别身份起源于唐,唐之革带为胡服蹀躞带(如图5)与古之革带相结合,去除蹀躞(图5腰带下垂物),加以金、玉、犀、银、鍮、鉐、铜、铁装饰后的产物。宋之革带基本承自唐制,只是制作更为精致,等级规定更为严格。③
  宋之革带由带鞓、带扣、带銙和带尾等部分组成(如图6)。带鞓为带的主体部分,用皮革制成,外裹以红、黑丝帛,红者称为红鞓(如图4中书童所束腰带),黑者称为黑鞓;带銙为革带上附着之装饰,有金、玉、犀、银、铜、铁等多种材质(如图7);带扣为革带中起连接作用的部分,多装有活动扣舌(如图8、图9);带尾亦称挞尾或铊尾(如图10),为革带两端之垂头,初较短,后加长,最长时有长至膝间者。宋人以带銙形制、质料、雕饰、排列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身份地位,有宋一代规定屡有变革。大体为天子、皇太子、三品以上官员用玉,亲王、勋旧间赐以玉,其余大臣位高者用金,次则银镀金、犀、银,再次则铜、铁、角、黑玉等。①其形制有“金球路、荔支、师蛮、海捷、宝藏”②等。
  (四)幞头
  幞头又名折上巾、折角巾、四脚等,“起于周武帝,盖取便于军容耳”①,隋唐始定其制,为男子着公服、常服时佩戴之首服。其初制“用布一方,幅前两角缀两大带,后两角缀两小带,覆顶四垂”②。穿戴时以幅巾前端抹额,而系前角大带于脑后,然后复收幅巾后角,而系小带于髻前,因其四带曲折附于顶上(如图11),亦名折上巾。
  宋代幞头多为硬质,初“以藤做骨子,以纱糊于上”,到仁宗时“方以漆纱为之”。③当时幞头式样颇多,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用,《梦溪笔谈》载:“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折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僣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①搭配襕衫、公服之幞头多为硬角,以直角最为常见(如图3之幞头),亦有交角、局角(如图12)等款式,其角长约尺许,以金属制成,可展可曲,亦可取下。南渡后亦有簪戴幞头,以金银、罗绢之花插戴其上,多为上赐,并不常见②。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收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知名朱子学者近作14篇,内容涉及朱子的道统论、礼学、气论、诗论、格物致知论、人心道心、家国天下等问题,时间上从南宋跨越到现代,空间上从中国走向东亚世界,以点带面,简单勾勒了朱子思想的多元面向,介绍了朱子学的思想理念、政治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
李献
相关人物
陈祥道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