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夏曰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类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524
颗粒名称: 子谓子夏曰章
分类号: B244.71
页数: 2
页码: 604-605
摘要: 本段文字记录了孔子对子夏的教导,强调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子夏被认为是一个谨严的人,但过于细密,容易在小事上委曲求全,投人所好,因此可能沦为小人儒。同时,子游和子张也与子夏有所不同。最后,作者认为小人之得名有三,而为人、为利、徇外务末,其过亦有浅深。
关键词: 君子儒 小人儒 子夏

内容

问:“‘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于学,只欲得于己;小人于学,只欲见知于人。”曰:“今只就面前看,便见。君子儒小人儒,同为此学者也。若不就己分上做工夫,只要说得去,以此欺人,便是小人儒。”南开。
  问:“孔子诲子夏,‘勿为小人儒’。”曰:“子夏是个细密谨严底人,中间忒细密,于小小事上不肯放过,便有委曲周旋人情、投时好之弊,所以或流入于小人之儒也。子游与子夏绝不相似。子游高爽疏畅,意思阔大,似个萧散底道人。观与子夏争‘洒扫应对’一段可见。如为武城宰,孔子问:‘女得人焉尔乎?’他却说个澹台灭明。及所以取之,又却只是‘行不由径,未尝至于偃之室’两句,有甚干涉?可见这个意思好。他对子夏说:‘本之则无,如之何?’他资禀高明,须是识得这些意思,方如此说。”又问:“子张与子夏亦不同。”曰:“然。子张又不及子游。子游却又实。子张空说得个头势太大了,里面工夫都空虚,所以孔子诲之以‘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便是救其病。子张较聒噪人,爱说大话而无实。”
  问:“谢氏说:‘子夏文学虽有余,意其远者大者或昧焉。’《子张篇》中载子夏言语如此,岂得为‘远者大者或昧’?”曰:“上蔡此说,某所未安。其说道子夏专意文学,未见个远大处,看只当如程子‘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之说。”问:“或以夫子教子夏为大儒,毋为小儒,如何?”曰:“不须说子夏是大儒小儒,且要求个自家使处。圣人为万世立言,岂专为子夏设。今看此处,正要见得个义与利分明。人多于此处含糊去了,不分界限。君子儒上达,小人儒下达,须是见得分晓始得,人自是不觉察耳。今自道己会读书,看义理,做文章,便道别人不会;自以为说得行,便谓强得人,此便是小人儒。毫厘间便分君子小人,岂谓子夏!决不如此。”问:“五峰言:‘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先生以为‘同体而异用’说未稳,是否?”曰:“亦须是实见此句可疑,始得。”又曰:“今人于义利处皆无辨,只恁鹘突去。是,须还他是;不是,还他不是。若都做得是,犹自有深浅,况于不是?”㝢。《集义》。
  “第十二章凡五说,今从谢氏之说。伊川、尹氏以为为人为己,范氏以为举内徇外,治本务末,杨氏以义利为君子小人之别,其说皆通。而于浅深之间,似不可不别。窃谓小人之得名有三,而为人,为利,徇外务末,其过亦有浅深。盖有直指其为小人者,此人也,其陷溺必深。有对大人君子而言者,则特以其小于君子大人,而得是名耳,与陷溺者不同。虽均于为人为利,均于徇外务末,而过则有浅深也。夫子告子夏以‘毋为小人儒’,乃对君子大人而小者耳。若只统说,则与世俗之真小人者无异,而何以儒为哉?”曰:“伊川意可包众说。小人固有等第,然此章之意却无分别。”榦。

知识出处

朱子语类第三册

《朱子语类第三册》

出版者:崇文書局

本文讲述了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至第一百二十包括张子之书、邵子之书、程子门人、总论、吕与叔、谢显道、杨中立、游定夫、侯希圣、尹彦明、张思叔、郭立之子和等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