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朱子家禮》東傳之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219
颗粒名称: 一 《朱子家禮》東傳之初
分类号: K312
页数: 3
页码: 15-17
摘要: 本文探讨了《朱子家礼》在东亚文化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在高丽时期的初步传播情况。
关键词: 高丽 传播 朱子学

内容

公元918年,王建推翻弓裔政權建立高麗朝,接受國師道詵的建議,將王權與佛教的神權相結合,立佛教为国教,推行儒佛道並用、互为表裹的多元化治國方针,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以儒治世。單就儒學發展來説,以朱子學的傳入爲前後期的分水嶺,前期“約370多年的儒學是以漢唐儒學爲基本内容,後一百多年的儒學則以朱子學爲主,又稱性理學”②。具體析之,前期高麗儒學其學風專主辭章、訓詁,旨在獲得文論寫作技能與積累經史知識。執政者感興趣的“主要是詩歌禮樂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對於用中國禮制來移風易俗,則不以爲然”③。此間,在思想界佔支配地位的仍是佛教,“而儒教則恒常趨附佛教驥尾”④。然至高麗末葉,王朝版蕩,國政糜爛,北有蒙元武力脅迫及經濟壓榨,南有倭寇肆意侵襲殺掠。統治階級内部矛盾日趨激化,土地所有關係混亂,私田日增,造成了“父母凍餒而不能養,妻子離散而不能保,無告流亡,户口一空”⑤的人倫慘劇。加之時日已久的佞佛之習,產生了衆多大莊園經濟豪寺,恶僧败髡驕奢淫逸,佛教界流弊百出,以致斥佛之聲日漸高漲,“爲了挽救國家和民族危機,安定人民之生活,迫切需要有新的統治思想。朱子學正是適應這種需要而引進並普及的”①。
  “經與禮,一遵朱子,無敢少差。”②作爲朱子禮學落腳點之一的《家禮》,值此風雲際會之時,經由忠烈王(1275—1308年)臣子集賢殿大學士安珦(1243—1306年)之手,裹挾在朱子學東遷的浪潮中,傳入了動蕩飄搖的朝鮮半島③。《家禮》所凸顯的冠、婚、喪、祭四禮之規範,要而不煩、明快簡易,展現了儒家禮儀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對於在全社會層面消除佛教積弊,匡救世道人心,推行儒家禮俗最爲便捷。故而自《家禮》傳入之初,即爲白頤正、權溥、禹倬、李齊賢、李穡等儒者所注目,且以身爲天下先,起而踐行之。圃隱鄭夢周遭父喪,依《家禮》所定的守孝制度,“廬墓三年,東國之俗爲之一變”④。此後他更是“令士庶仿《朱子家禮》,立家廟,奉先祀”⑤。鄭夢周可謂士林階級中將《家禮》之制付諸實踐的第一人,李朝成俔(1439—1504年)曾高度評價他説:“自三國高麗以來,專奉釋氏,家廟之制不明,士大夫皆不以禮祀先。自圃隱文忠公倡明道學,嚴立祭祀之儀,然後家家立祠堂,始傳家舍於嫡嗣,始重嫡庶之分,無子者必取族子以爲嗣。國家大享用孟月,士大夫時享用四仲月,是有序也。”①除鄭夢周外,同期儒者趙浚、文益漸、鄭習仁、尹龜生、全五倫等,皆將《家禮》儀文施用於治喪、祭祀諸活動。恭讓王二年(1390年)《家禮》正式爲王廷所接納,並以政府律令的形式强制推行。據載,高麗依《家禮》制定了大夫至庶人各階層立家廟和明祭禮的法令:“判大夫以上祭三世,六品以上祭二世,七品以下至於庶人止祭父母,並立家廟……行禮儀式,一依《朱文公家禮》,随宜損益。三年(1391年)六月己巳,命申行家廟之制。”②雖然《家禮》中有關喪祭的禮儀已成法制,但正如《高麗圖經》所説:“其實污僻澆薄,厖雜夷風,終未可革也。冠、婚、喪、祭,鮮克由禮。”③《家禮》的影響力尚未達至民間。
  由上可窺知,高麗後期《家禮》的初步引入、認識和傳播,顯得零散且不成體系,此時的《家禮》僅在少數儒者或士大夫間仿行,其“未能推廣於天下,故按官職身份之等次區分,漸次推行”④。但作爲半島學術思想史上的重大轉變,《家禮》的東傳爲此後李氏朝鮮的完全儒家化提供了理論基礎,標志着一個新時代——“家禮學”時代的即將到來。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章。首章,推究朝鲜时代礼书中“诸具”这一名目产生、发展、定型之过程。其中第二至五章,依通、冠、婚、祭礼的次序,将提炼的“诸具”作爲词头,着重稽考《丛书》较《家礼》衍变及创发的物具,分三端进行细化的处理:第一,所谓“创发”者,即《家礼》文本所无,凭半岛民俗所用而增设。所增之物,皆有本源可考,未敢有一字赘入。第二,所谓“删汰”者,即《家礼》所载服器已不合朝鲜之用,或李朝世人更不知其爲何物,故需依后贤议论对部分“诸具”进行裁革。“诸具”的适时删减,体现了礼因时、因俗而变的原则。第三,所谓“衍变”者,主要是指“诸具”名称、位置、形制、隆杀等,与《家礼》描述相去甚远,《丛书》或改换俗用,或係以俗称,或补充所明。结语部分从器物性质上对疏证对象安排了大致的分类,并就疏证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作了概括,另着眼于宏观意义上的“训诂学”方法,对“诸具”疏证的理想形式及目标给予了有限的期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