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朱子家禮》源流考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214
颗粒名称: 第一節 《朱子家禮》源流考鏡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13
页码: 2-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家礼》是朱熹所著的家礼规范,但其真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该书系他人僭伪,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朱子未定稿。尽管存在争议,但《朱子家礼》仍对中国传统家庭礼仪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家礼规范

内容

一 《家禮》一書真僞問題
  《朱子家禮》又名《朱文公家禮》《文公家禮》《家禮》等。“據《四庫全書》的著録統計,朱子現存的著作共二十五種,六百餘卷,總字數在二千萬字左右”①,《家禮》比諸朱子旁論,篇幅最爲精微,然却是其接受人群最廣的禮學讀本,亦是最具争議的著述之一,其癥結主要集中在《家禮》真僞問題上。舉以言之,分述如下。
  (一)《家禮》係他人“僞竄”説
  楊復云:“《家禮》始成而失之,不及再加考訂。先生既没而書始出。”②《家禮》初成即爲僧童竊去,未得先生匡正,故而引致僞作之嫌。據楊士奇《跋文公家禮》及丘濬《文公家禮儀節》(以下簡稱《儀節》)所載,元末至正年間(1341—1370年),武林人應本(字中甫)作《家禮辨》③,首倡《家禮》非朱子手編,斷其出於門人附會。迄至清初,疑古辨僞風潮漸盛,白田王懋竑重申應氏之説,作《朱子年譜考異》《家禮考》《家禮後考》《家禮考誤》,更於《家禮考》開首以“《家禮》非朱子之書也”④爲確論,出陳例證數十則,引古禮及諸説相辯難。
  王氏的疑竇從內容角度考察,突出强調《家禮》與《儀禮》《司馬氏書儀》(以下簡稱《書儀》)等舊典及朱子晚時學術論斷的不合之處,且《家禮》自身内容亦存在前後矛盾之處。從文獻記載角度考察,王氏關注點在於除李方子《紫陽年譜》載《家禮》成書於乾道六年(1170年)外,並没有其他關於《家禮》完成具體年月的確切表述;且除了《朱子文集》卷75載《家禮序》外,朱子的其他著述中從未提及《家禮》的編纂,基於此王氏將《家禮序》也視作僞竄之作。
  王説厥後爲《四庫全書總目》采納,並於“家禮五卷附録一卷”條全盤承襲,云:“是書之不出朱子,可灼然無疑。”①由於《四庫總目》的官修權威性,經此裁斷,僞作説遂成定論。然近代沿用兹説者甚鮮,直至彭林《朱子作〈家禮〉説考辨》,他一反學界駁應詰王之風,試圖從“《家禮》內部考察,伸張王説,以期引起更深層之討論”②。其述論從《家禮》文本毫末處入手,呈列疑誤舉要十則,指出《家禮》虚擡宗法、喪服制度、儀節錯亂、昧於經義、前後不照、取捨失當等諸多錯謬③,從而讞決《家禮》之水準尚下於《書儀》,斷不能歸於晦庵名下。
  (二)《家禮》係朱子“草就而未定”説
  應、王之説一出,時賢訟奪即興。然“僞作説”由於鮮有後人提出進一步佐證,故清後逐步式微。相反,自丘濬《儀節》及夏炘《述朱質疑·跋家禮》分别對照應、王二説,按次摘録並提出相應的糾辨,肯定《家禮》爲朱子所撰這一事實後,今人錢穆、高明、上山春平、陳來、束景南、吾妻重二諸學者亦拳拳於《家禮》成書真僞問題之證①,他們一方面依循先賢路徑,釐析過往論説中史料釋讀的正繆得失;另一方面廣泛搜羅考訂朱子親筆詩文書札,以及朱門高弟所述的序跋、語録、傳記,企圖勾稽《家禮》成書過程中朱子思想的流變;此外,還參酌現存版本系統,勘校文字異同,追溯《家禮》原貌,裁斷其被後人竄亂改易之處。
  對於上述學人的論辯往還,此不贅言,僅就確認《家禮》是否爲朱子所作不可規避之兩點稍加闡明,一則宋刊本《纂圖集注文公家禮》卷首翻刻有朱子親筆《家禮序》一篇;二則朱子後嗣及門人於其生前便知《家禮》“草定”,佚而復出,經弟子取用刊行。
  就結論而言,正如黄榦《朱子行狀》:“所輯《家禮》,世多用之。然其後亦多損益,未暇更定。”②及陳淳《代陳憲跋家禮》:“惜其書既亡而復出,不出於先生無恙之前,而出於先生既没之後,不幸而不能垂爲一定之成儀以幸萬世,而反爲未成之缺典,至貽後世千古無窮之恨,甚可痛也!”③采照較妥帖的説法,《家禮》稿本確係朱子草定,然修整未訖便被付梓流布,故文本内容間有與朱子晚歲語論相牴牾之處。後世“不僅其弟子曾有臆補增改,且宋元以來被人竄亂移易”④。兹如現今通行的永樂十三年(1415年)敕修《性理大全》本《家禮》,其卷首所載28幅家禮圖便是原封蹈襲元黄瑞節所撰《朱子成書》①。此即學者語及《家禮》,不免是非相眩、議論多歧的根源。
  綜而述之,由於至今無法覓得朱子《家禮》初稿底本,關鍵史料缺失,一味汲汲追尋《家禮》真僞之謎,終究未能定讞。筆者傾向於在研究《家禮》播遷朝鮮半島致使其社會意識形態儒家化的進程中,應將《家禮》看作朱熹學術體系中不可剥離的有機組成部分。②
  二 《家禮》之撰述背景及歷程
  “家禮”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春官·家宗人》:“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禮……掌家禮與其衣服、宫室、車旗之禁令。”表示貴族大夫采邑内所需遵循的法則,後用以通指私家常用之禮儀規範,“六朝時已有之,或曰書儀,或曰家禮,名目異耳”③。由於朱子《家禮》的駸駸始盛,此後獨擅朱子撰著之專名。本節主要以朱子編撰《家禮》之背景及其著作歷程爲着力點,考察如下。
  (一)朱子編撰《家禮》之背景
  1.社會關係變遷,禮下庶人
  唐末五代兵革不息,世道衰微,禮廢樂壞,“庶人服侯服,墙壁被文繡。公卿與皂隸同制,倡優下賤得爲后飾。昏冠喪祭、宫室器用,家殊俗異,人自爲制,無復綱紀”①。門閥等級性的宗族制解體,家庭組織結構形態發生變化。隨着士族退出歷史舞臺,寒門庶族借科舉躋身政治權力的中心,貴賤等差觀念日趨淡漠,門第高下的界限逐漸消失。此外,宋代以来社會結構和政治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庶人在數量上占人口的絕大多數,經濟上擔負着社會絕大部分的生產勞動。文化方面,也成爲重要的創造者;政治上,則是官府不能忽視的最廣大的社會基礎”②。庶人社會地位的提升,“迫切需要與其政治地位、經濟狀況相適應的禮學禮制來滿足其社會生活的需要”③。於是禮由以往貴族階層的文化特權,向社會下層轉移,完成了“禮下庶人”的平民化轉捩。其標志是徽宗所頒《政和五禮新儀》,第一次在官方禮典中單列了針對庶民階層的禮儀條文。而司馬光《書儀》及朱子《家禮》等籍册,也是在政府企圖通過緩驅以令、勸曉以文、使民徐而知禮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2.古禮難明,且不合時宜,私家禮範興起
  《儀禮》等古禮文本最早記載了關於古代家庭的禮儀規範,在宋代禮樂復興運動的浪潮中,儒者提倡重新審視和挖掘古禮的精神內涵,以期來穩定社會人倫秩序,規範民衆道德行爲,對抗釋老以及民間信仰的浸染。然而古禮距宋已久,且其文義古奧、名物度數難詳、儀節煩瑣細碎,自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依王安石的提議更定科舉科目廢置《儀禮》後④,研治古禮者更是寥若晨星。朱子也曾感歎道:“禮廢久矣,士大夫幼而未嘗習於身,是以長而無以行於家。”⑤爲了使古制禮法在民間切實可行,依“從俗、從衆、從便”的原則,因情循俗地對其進行删改變通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另外,唐宋後禮書編纂“重心由公禮轉向到家禮”①,宋代公卿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洞悉朝廷禮文缺陋不行的現狀,繼承六朝以來的家禮制訂傳統,積極關注和修撰私家禮儀規範②,其著述主要有司馬光《書儀》及《温公家範》、張載《横渠張氏祭儀》、范祖禹《祭儀》、葉夢得《石林家訓》、袁采《袁氏世範》、高閌《送終禮》、陸九韶《陸氏家制》等。此中,司馬光《書儀》可謂“前期家禮、書儀長期醞釀發展後一次示範性的集成”③,除記載有關表奏、公文、書信格式外,還涉及“冠儀、婚儀、喪儀(含‘祭’在内)”等内容。全書以《儀禮》爲本,芟蕪存要,與時俱變,第一次爲士民禮書設定了冠、婚、喪、祭四禮爲基礎的框架結構,亦爲後世家禮的格局及世俗化開了先河。但由於對庶民接受禮的知識水平,及實踐禮的經濟能力缺乏明晰的估量,在民衆中推行《書儀》時頻頻遭受冷遇。綜之,古禮的不合時宜,私家禮書的無所折衷、難以推用,均爲朱子《家禮》這一符合時代緊迫性和社會必要性的新禮書的編纂提出了要求。
  (二)《家禮》之撰述歷程
  朱熹措意於禮學,並留心搜集整理考訂諸家禮説,蓋緣起於紹興十三年(1143年)其父朱松病逝的早年人生經歷。他與弟子談及時曾説:“某自十四歲而孤,十六而免喪。是時祭祀,只依家中舊禮,禮文雖未備,却甚齊整。先妣執祭事甚虔。及某年十七八,方考訂得諸家禮,禮文稍備。”①
  後二十餘年,其母祝氏於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辭世,同年《祭儀》稿成。朱子自紹興十七年(1147年)編《祭儀》初稿,經與張栻、吕祖謙、林用中、汪應辰等人的函商及反復修訂,在其母喪年《祭儀》終成。②《祭儀》分祭説、祭儀、祝詞三卷,體例上未分綱目,《祭儀》爲《家禮》之最早雛形,其内容亦被《家禮》所吸收,故陳淳稱其爲《家禮》的“最初本”③。
  淳熙二年至三年(1175—1176年)間《家禮》草就④,然未及完稿,即在淳熙三年三月朱熹赴婺源省墓途中失竊於僧寺。關於《家禮》成書時間,朱門高足及後學者多認爲是乾道五年(1169年)或六年(1170年),該説濫觴於李方子《紫陽年譜》,李譜全帙雖早失,但其説尚留存於他人序跋及札記中,如楊復《家禮附録》引:“李方子曰:乾道五年九月,先生丁母祝令人憂,居喪盡禮,參酌古今,因成喪葬祭禮,又推之於冠、昏,共爲一編,命曰《家禮》。”⑤真德秀《西山讀書記》:“李方子爲《文公年譜》,今剟其要附此……(乾道)六年,先生居喪盡禮。既葬,日居墓側,旦望則歸奠几筵。蓋自始死至祥禫,參酌古今,咸盡其變,因成喪葬祭禮,又推之於冠昏,共爲一編,命曰《家禮》。”①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録外集》中所録此段與真德秀《讀書記》全同②,而《言行録》是采“李方子撰行實”編成,故《讀書記》及《言行録》所載即李氏《紫陽年譜》原貌。筆者以爲,李果齋言乾道五年或六年,是朱子始作《家禮》的時間,而不是其完成時間。朱門後學方大琮、李性傳由於“對李方子的文字有誤讀,没有考慮到李氏所言的時間跨度問題”③,故謬記爲《家禮》成稿時間。後世編纂的朱子諸年譜,如明汪仲魯本、葉公回本、李默本,清洪璟本等,皆云“乾道六年《家禮》成”,其臆斷訛誤因同上述。
  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子卒於建陽縣考亭寓所,同年十一月歸葬於建陽西北唐石里(今福建省南平市黄坑鎮)大林谷九頂峰下,會葬者近千人,與葬士子將所録《家禮》副本攜來交給朱熹季子朱在,《家禮》終在遺失25年後始得歸璧。
  三 《家禮》之特色及主要版本
  (一)家禮之特色
  《家禮》以司馬氏《書儀》爲藍本,化裁古禮,酌采衆家禮説④,在明人倫、守名分、崇愛敬的根本原則下,以“古禮減殺,從今世俗之禮”⑤爲指導思想,因事制禮、緣時設宜,對百姓之家日常生活中起居飲食、冠笄婚嫁、喪葬時祭等各頊禮事活動所需的儀節、陳設、器用、服飾等都進行了翔實的規定。全書綱目明了、體例完備、文字簡潔、內容詳略適度,從而形成了一個格局完善的家族禮儀系統,“使覽之者得提其要,以及其詳,而不憚其難行之者。雖貧且賤,亦得以具其大節,略其繁文,而不失其本意也”①。
  相較其他禮書,《家禮》於形式上的特色主要有:其一,就禮節形式安排而言,《家禮》除承襲《書儀》四禮的章節次第外,還首列“通禮”一章,冠於書首。含祠堂、深衣制度、司馬氏居家雜儀三類目頊,此三者皆是民衆旦夕所用不可缺之禮。其中,“祠堂”原屬《書儀》“喪儀”章“影堂雜儀”條;“深衣制度”本列於“冠儀”章之末;“司馬氏居家雜儀”則對應“婚儀”中“居家雜儀”。其二,《家禮》全篇分正文及注文兩部分,正文關涉儀節程序的大要,使人對禮儀的主要環節及步驟一目瞭然。朱子補述及論説則悉置“注”內,這樣不僅使禮儀排布更趨緊湊、連貫,也便於人們參考和執行。《家禮》於内容上的特色主要在於:重視宗法制度,使其與祠堂、祭田緊密相連。王懋竑曾説:“《家禮》重宗法,此程、張、司馬氏所未及。”②就内涵而言,重視宗法思想是《家禮》的主要特徵。它“强調通過‘敬宗收族’的方法來凝聚人心”③,具體表現在祠堂制度的創設。《家禮》將唐代品官所用“家廟”及《書儀》的“影堂”演化爲“祠堂”之制,置於通篇之首,使之成爲貫穿整個《家禮》體系的主綫,朱子的深意在於反映“報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④。此外,祠堂還將奉祀四世神主與提倡“宗子法”和置族產(祭田)結合起來。《家禮》規定“在家族祠堂初建之際,由家族成員從其田產中提取1/20,作爲家族祭田”①,祭田由宗子直接管理,所獲穀物佃租作爲家族共同財產用於祭祀花銷,這樣“實際上是把祭祀權與控制族產結合了起來,這就使得宗子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地位也更加牢固,有利於維護家族秩序,收合人心,增强宗族的凝聚力與血緣關係的認同感,確保了宗法制的順利實施”②。縱觀《家禮》,雖未見專門討論宗法的章節,但全篇都圍繞家族活動的中心場所“祠堂”展開,作爲維係家族團結靈魂和紐帶作用的宗法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家禮》之主要版本
  《家禮》所擬禮儀大多於古有徵且簡約易行,切近閭巷百姓的生活,故而自“唐石會葬”稿本復現以來,便屢經傳抄、刊刻,並間有對其校證、注釋、删汰、补苴及改易之作。爲此,梳爬出一個較爲清晰的《家禮》版本流衍脈絡,是此後揭示《家禮》傳播朝鮮半島歷程之管鑰。現將《家禮》主要版本分述如次。
  1.石卷本:現存最早的《家禮》版本,爲上饒周復於淳祐五年(1245年)所刊的《家禮》五卷加《附録》一卷(以下簡稱“附録本”),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室(編號852),卷一至卷三爲配清影宋抄本。“附録本”抽出原來分散在《家禮》正文各條下的楊復注,並對其進行取捨改易,集作《附録》一卷,置於書末。卷首在黄榦的序文後,附有尺式、木主式等5幅禮圖,以及程頤、潘時舉的識語。該本清代曾著録於黄丕烈《百宋一廛書録》、汪士鍾《藝芸書舍宋元本書目》、楊紹和《楹書隅録》③,“近代以後,傅增湘曾於天津鹽業銀行庫房内見過此本,並著録於《藏園群書經眼録》一書中”①。今《孔子文化大全》《中華再造善本》及《朱子著述宋刻集成》皆將原刻本影印出版。此外,“附録本”主要還有上海圖書館善本室藏盧文弨舊藏明刻本、《四庫全書》本、光緒六年(1880年)公善堂據宋版翻刻本等。2.十卷本:現存最早的《家禮》十卷本,是楊復附注、劉垓孫增注的《纂圖集注文公家禮》(以下簡稱“增注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有此版足本(編號6699),别館所藏均爲殘本。此本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及《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均題爲宋刻②。它將原五卷本《家禮》“喪禮”卷析分爲五,“祭禮”卷析之爲二;書前有朱子親筆手書《家禮序》;大宗小宗圖、祠堂圖、深衣圖等諸多禮圖散見於各節中;楊氏附注、劉氏增注俱以陰文標注於《家禮》正文各條之下。今《中華再造善本》及《元明刻本朱子著述集成》將原刻本影印出版。此外,現存的十卷本主要還有著録於周中孚《鄭堂讀書記》的《纂圖集證文公家禮》,周氏考述“其屬元刊”③,殆元人就宋刊本《纂圖集注文公家禮》增入劉璋補注。該本的特點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三家注文的原貌,使檢者一覽即明。上海圖書館尚有一明刻版《纂圖集注文公家禮》,亦屬劉璋補注本(此本以下簡稱“補注本”)。
  3.不分卷本(一卷本);現存最早的一卷本《家禮》,是藏於“臺北故宫博物院”至正元年(1341年)日新書堂所刊黄瑞節《朱子成書》本(以下簡稱“成書本”)。黄氏於其書中彙録了10種朱子學方面的相關著述,不分卷目,《家禮》位列第六。“成書本”與“增注本”關係最爲密切,它將散見於“增注本”中的禮圖整理後統一置於卷首,並增補了11幅未有的禮圖①。除《家禮》正文及本注外,“成書本”内有楊復“附注”、劉垓孫“增注”(僅見2處)及黄瑞節自撰注解。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的《朱子成書》亦是至正元年(1341年)日新書堂刊本,惜僅剩零本,闕“喪禮治葬”至“祭禮墓祭”近一半的内容。《中華再造善本》中録有此殘本。此外,現存一卷本尚有景泰元年(1450年)善敬堂《朱子成書》本。
  4.七卷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室(編號6700)藏有明刻本《文公先生家禮》七卷,此本原屬常熟瞿氏舊有,除五卷《家禮》正文外,書前增入“家禮圖”一卷,乃合宋刻散見之圖而成共28幅;書末將“通禮”中的“深衣制度”抽出,另爲《深衣考》一卷。除《深衣考》外,該本與明初《性理大全》所收《家禮》在主體内容、禮圖、注釋上全部相同。
  通過對《家禮》的主要版本的簡述可知,其較爲明確的分卷系統有五卷、十卷、一卷、七卷諸類。明清後《家禮》版本日臻複雜,然大體不脱上述系統,衹是卷數分合、篇章删改上的調整。需要突出説明的是,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敕修《性理大全》收纂《家禮》四卷②,兩年後《性理大全》與《四書五經大全》正式頒布天下,《家禮》由宋元以來私相傳授的禮撰升格爲體現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官修”典制。《性理大全》在其成書後四年(1419年)便傳入朝鮮①,故半島流行的《家禮》類著述,皆屬《性理大全》本之翻刻。另外明成化十年(1474年)海南瓊山人丘濬作《家禮儀節》八卷,其以五卷本《家禮》爲考釋底本,於朱子本注外益以儀節、書式、祝文、考證、按语及明代俗禮等。《家禮儀節》刊行後,逐步取代《家禮》而廣行於世,並通過朝鮮使臣的購書渠道在16世紀初東傳至朝鮮半島,丘氏之説遂蔚然成風。此後,借助李朝政府的頒印及兩班貴族的踐履,《家禮》及其相關羽翼之作,以强勢的姿態在朝鮮社會滲透,從而開啟了禮學領域中國漢籍域外傳播的新局面。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章。首章,推究朝鲜时代礼书中“诸具”这一名目产生、发展、定型之过程。其中第二至五章,依通、冠、婚、祭礼的次序,将提炼的“诸具”作爲词头,着重稽考《丛书》较《家礼》衍变及创发的物具,分三端进行细化的处理:第一,所谓“创发”者,即《家礼》文本所无,凭半岛民俗所用而增设。所增之物,皆有本源可考,未敢有一字赘入。第二,所谓“删汰”者,即《家礼》所载服器已不合朝鲜之用,或李朝世人更不知其爲何物,故需依后贤议论对部分“诸具”进行裁革。“诸具”的适时删减,体现了礼因时、因俗而变的原则。第三,所谓“衍变”者,主要是指“诸具”名称、位置、形制、隆杀等,与《家礼》描述相去甚远,《丛书》或改换俗用,或係以俗称,或补充所明。结语部分从器物性质上对疏证对象安排了大致的分类,并就疏证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作了概括,另着眼于宏观意义上的“训诂学”方法,对“诸具”疏证的理想形式及目标给予了有限的期待。

阅读

相关人物

司馬光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張載
相关人物
范祖禹
相关人物
葉夢得
相关人物
袁采
相关人物
高閌
相关人物
陸九韶
相关人物
朱松
相关人物
張栻
相关人物
吕祖謙
相关人物
林用中
相关人物
汪應辰
相关人物
李方子
相关人物
王懋竑
相关人物
黄丕烈
相关人物
汪士鍾
相关人物
楊紹和
相关人物
傅增湘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