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江公望的《心性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185
颗粒名称: 三 江公望的《心性说》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6
页码: 248-2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江公望的《心性说》具有禅学和心学色彩,提出心本论思想,强调万物与我同体,理不异性,性不异理。同时,他提出“空无自性”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质是空无自性,习成者不能视为性。
关键词: 江公望 心性说 心本论

内容

《诸儒鸣道集》中所收江公望(字民表)的《心性说》(具体又分为《心说》和《性说》两篇文字),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诸儒鸣道集》所收十二人的著作中,以《心性说》与佛学的关系最为接近:虽然后人多认为张九成颇为溺佛,但是《诸儒鸣道集》所收录张的《横浦日新》一书,并没有多少溺佛的痕迹,而《心性说》受佛学影响的痕迹则较为明显。
  江公望的具体师承关系不详。他仅见的“哲学”著作《心性说》中,也没有丝毫信息能透露他的学术渊源。朱子提到:“当时王氏学盛行,熏炙得甚广,一时名流如江民表、彭器资、邹道卿、陈了翁,皆被熏染,大片说去。”①这只能说明江公望曾经受到过王安石思想的影响,而未明确表明江公望成熟之际的思想与王安石是否还有关系。此外,陈来师以为:“江民表究属哪一学派尚不清楚,他批评孟子,有可能是私淑涑水。”一书攻击孟子的主要论点颇有不同。同时,江公望“习与性成”的人性论与司马光“人之性,善恶混”的说法也显有不同。就此而论,二者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从宋代关于心性论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江公望的这一人性论观点很可能是受佛学影响下的产物,而与王安石、司马光均不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江公望的思想与程朱之学的差距最为明显。①
  以宋代思想史为整体背景来看,江公望的《心性说》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提出具有浓厚禅学、心学色彩的心本论思想。
  《心说》属于奏对类文献,文章通篇从多个角度提醒君主要能够做到大其心,要能见心的全体。但是其通篇论证都有着明显的佛学痕迹。
  例如,他提醒人君要谨慎使用心的决断。江公望特别对《尚书》中的“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作狂”一句作了禅学化的发挥:“一念圣,则全体是圣……一念狂,则全体是狂。狂与圣,只一念间尔。”②正因为心有如此的决断力,所以他强调人君的动念尤其要注意“克慎”。
  其次,他还提醒人君要能见心之全体。江公望再次借鉴佛学的说法,提出:“心之中如大海之一沤,沤缘风激,空自妄生,妄本无妄,空亦非空,空既非空,则四方万里亦非物也。物亦非物,空亦非空,同一真境尔……言绝之处,心境昭然。心迩境亦迩,摄万物于一尘不为不足,故会四海于一堂之上,何足道也;心远境亦远,偏一尘于万法尔不为有余,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未足多也。”③这显然是一种大心的境界,但也绝对是佛学化的。另一方面,江公望也强调心之全体是:“理不异性,性不异理。心同一体尔。一草一木、一荣一谢,吾心之理实在焉,一虫一鱼,一飞一潜,吾心之性实具焉……理无不具,性无不存,心无不在。”显然,江公望这里同样是借鉴了佛学“枯稿有性”的说法,而提出了万物与我同体的思想。这一点在后来的心学学者中,会被反复提到。需要指出的是,江公望论心时还不忘提到理、提到性,可知其所理解的心,并不是完全佛学化的空无一物,这也是其封建士大夫身份的体现。
  ①朱子曾提到,早期流传的《谢上蔡语录》中混有江公望的文字,这是不是意味着谢与江的思想很相近呢?其实不然,朱子能仅就早期流传的《谢上蔡语录》传本中,就能准确剔除其所杂人的江的文字,这本身就说明了二者思想上的明显差别。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江公望的文献流传不广的事实。
  江公望《心说》的归宿是希望人君能够善推与物同体之心,最终能做到仁民爱物:“《诗》曰:‘他人之心,予忖度之’。他人之心可忖度者,其体同也……惟知心之同体,然后能该能遍,能感能格……陛下谓之不忍也,盖本体无二体,故一心无二心。”①江公望还早于陆九渊提出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道理:“陛下之心,即神考之心,即一祖五宗之心;一祖五宗之心,即尧舜三代之心也。心同则念同,念同则时同,时同则治同”、“念是,虽恶(的行为)亦是;念非,虽善(的行为)亦非。”②由此可见,正心在江公望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说他是心本论者并不过分。
  总的看来,江公望的“心说”具有浓厚的心本论色彩,其以“万物一体”论心的观点与朱熹也颇为不同,而且明显有受佛学影响的痕迹,但仍不失儒者的根本。
  其二,提出“空无自性”的人性论。
  江公望的人性论同样受到了佛学的较大影响。
  首先,他基于“无自性”的说法,提出了对儒学以往各种人性论思想的批评:“自孔子没,诸子之言性甚众,未曾有一言及正性。”③表面上看,他这是在推尊孔子的人性论,但其实他是在曲解孔子的人性论。如他认为,人性的根本就是“无自性”,这也是孔子人性论的核心所在:“无性,非无性也,谓空无自性也”。在他的理解中,“有自性”则意味着性的确定“不可移”:智者常智……愚者常愚……狂者常狂……圣者常圣;而“无自性”则意味着可改变,意味着习在对性的塑造上即“性成”上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习智而智,习愚而愚,习圣而圣,习狂而狂。他反复强调,把习成者视为性是不恰当的,人性的本质就是空无自性。④江公望的这一说法就是禅宗的说法的翻版。
  江公望对于性之本质的“空无自性”本质有反复的说明:“非性之有狂圣也,亦非狂圣之终不可移也。性如空焉,无有相貌,无有声味,无有小大,无有广狭”、“以智圣饰其性而性不加增,以狂愚污染其性而性不加损”。①江的这一比喻本意是在强调性独立于善恶智愚等“成性”之外,但是无论是在其句式上,还是在其内容上,都显然是受到了佛学的影响。
  正是由于受到了佛学的影响,江公望并不主张人性的“白板论”(如告子),而是主张更接近佛学的“人性论”:“性如水火,水火之性,遍一切处。取之以阳燧,见于照用烹饪之功,而火之名属焉;取之以方诸,见于润泽饮濯之用,而水之名系焉。水火之真性,岂尝显照用烹饪之功、润泽饮濯之用?然亦未尝离水火之性而有也。方其语性,智愚孰名、狂智何有?敦兮若无名之朴。”②由此,江公望强调,圣、狂、智、愚只能是人因习而有者,它们绝非正性,虽然它们“亦未尝离其性而有也”。
  江公望还提出了所谓的“大性观”:“鸟兽虫鱼皆吾性也,不可谓之性也。性无名,见于事物然后名生焉,人莫不有性,指一物一事名之则非性也。”③具体到仁义礼智之于人性亦然:“仁义礼智四端固出于性,指爱而议仁,仁当其名,指仁以为性,性不受也。性无二名,仁非全名。礼义智亦然。”④“正性一毫不可也加损。习而至于圣人,犹有习愚未除。起惟性起……灭为性灭。性非起灭也。若有一毫不尽,皆习性也……全性之习,了忘功用,全习之性,念念起灭。”⑤可见,江公望对人性的理解是佛学化的,即所谓的“枯槁有性”“性与万物不即不离”、“正性不增不减”等,尤其不能被理解为“白板论”。
  基于对人性的独特理解,江公望还对以往的人性论说法做出了评点。
  首先,是对孟子的“人之生也,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的反驳:他和后来的王廷相一样,也从经验的层面强调,孟子说的上述情况,只是后天之习的结果。因此,“指性以善,不可也”。⑥江公望对孟子性善论的概括,或许有误读的成分,但是他对孟子的“天赋”之性的反驳,则代表了相当多人的看法。
  其次,对荀子的性恶说的批评:与反驳孟子性善论的逻辑相通,江公望认为荀子的说法“不唯不知正性,而又不通故习”:“性如珠在泥,如白受采,珠虽在泥,今古一如,未尝变也;白之受采,虽染而化,无有定色。性无古今,习通古今”。①这是说,人之圣与愚都源自后天的习,荀子所说的性恶也只是习性,不能把它与性本身相等同。
  其三,对杨雄“性善恶混”的批评:认为杨雄的说法“是知其习,而不知其性非可以习名也”。②他以竹和竹器的关系为喻:竹器不离竹而有,但是却不能称竹器为竹,而以善恶相混言性,正是把竹器当作竹了。江公望的这一比喻显然就是《华严金狮子章》中之金、狮比喻的翻版。
  其四,对韩愈性三品的反驳:认为韩愈的说法是错误地强调了“有自性”,而他则认为:“因习而名上中下,可也。以正性有三品,不可也。”③
  其五,对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佛学化诠释。江公望对孔子的人性论是肯定的。不过,他对孔子人性论的理解同样是佛学化的:“性无间,言相近则疑若有间矣。有间,非全性也……人之禀性……其具全性则一,故曰性相近也。”这里,所谓“全性”的说法同样是佛学化的。
  总体而言,江公望很注重对性与习,性与善恶、性与仁义礼智、性与天性等范畴的细致辨析,其人性论独树一帜,与儒家的主流观点颇为不同。我们知道,在宋代主张性无善恶的人大有人在:如五代宋初禅僧延寿,明确强调“是以善恶诸法。皆以无性为性……即今推自心性不可得。即无住处。能遍一切处。即善恶性也。性无善恶,能生善恶。善恶可断,性不可断”④,此后契嵩也提出“善恶,情也,非性也”⑤,而在儒学内部,苏轼亦主张“善恶非性”论⑥,上述诸人无不与佛教有联系,因此可以确切地说,江公望的心性论深受佛学的影响。当然,江公望并没有忘记自己士大夫的身份,他对心性问题的讨论总体上还以孔子为正统。这一点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附注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七,载《朱子全书》第十七册,第3288页。 ②陈来:《略论〈诸儒鸣道集〉》,载《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35页。 ②(宋)江公望:《心说》,载《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四,第1178页。 ③《心说》,载《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四,第1179页。 ①《心说》,见《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四,第1185页。 ②同上书,第1182页。 ③(宋)江公望:《性说》,见《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四,第1188页。 ④《性说》,见《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四,第1188页。 ①《性说》,见《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四,第1189页。 ②同上书,第1189—1190页。 ③同上书,第1190页。 ④同上书,第1190—1191页。 ⑤同上书,第1198页。 ⑥同上书,第1191页。 ①《性说》,载《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四,第1192页。 ②同上书,第1193页。 ③同上书,第1194页。 ④(宋)延寿:《宗镜录》卷十七,见《大正藏》,第48册,No.2016,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507页下。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中庸集解第四》,载《大正藏》第52册,No.2115,第667页上。 ⑥关于延寿、契嵩、苏轼的上述看法,向世陵先生已经指出,见氏著《理气心性之间》,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知识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诸儒鸣道集》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包括:《诸儒鸣道集》原刻年代考、关于《诸儒鸣道集》编者身份的初步推测、《诸儒鸣道集》视野下的宋代儒学多元性研究、周敦颐与张载的道学话语构建、二程对道学话语的构建、谢良佐与杨时对道学话语的构建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江公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