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朔学代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184
颗粒名称: 二 朔学代表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
页码: 245-248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诸儒鸣道集》的注目之点,是大量收录了司马光及其弟子刘安世的著作:分别是司马光的《迂书》和刘安世的《元城语录》、《谈录》、《道护录》。
关键词: 诸儒鸣道集 司马光 哲学思想

内容

《诸儒鸣道集》的注目之点,是大量收录了司马光及其弟子刘安世的著作:分别是司马光的《迂书》和刘安世的《元城语录》、《谈录》、《道护录》。司马光和刘安世当为朔学的代表人物。司马光与刘安世二人有明确的师承关系,我们因此可以把二人归为一类来讨论,虽然他们的基本思想并不完全相同。①今天来看,朱熹近乎无视司马光思想与理学的相通之点,而《宋元学案》则又过于强调了司马光与刘安世与伊洛学派的渊源关系,这都是有偏颇的。
  就总体而言,司马光和刘安世都缺少对道德性命之学的兴趣,甚至都以“专用人事”为标榜,其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与程朱学派也有明显的差距。②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朱熹不会把司马光等人的文字收入到《近思录》,阿你知在道学谱系中排斥他们,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仅就《诸儒鸣道集》所收录的他们的著作而论,实在难以对其“哲学”思想做出归纳。
  在讨论司马光的思想时,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司马光与理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此问题的引出还在胡适先生。胡适先生曾于1947年1月18日在题为《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演讲中提出,司马光才是“理学之开山祖师”。③此后,董洪根和台湾的邱佳慧博士都大致认同这一说法。他们不止将司马光归入道学的阵营,还大力渲染司马光在理学确立上的特别贡献。对此,我们有必要展开深入的论辩。
  我们可以以儒学自先秦至宋代的整体发展为背景,来对此问题做出宏观性的审查。④我们说,对理学的评价要围绕理学较之于传统儒学到底新在何处——这个中心问题来展开。理学必然是在对时代课题的自觉回应中产生的,对此前贤们多有追问和概括,理学之新大致可以归结为:其一,有没有对当时儒学危机感的认同?其二,有没有对传统儒学尤其是汉唐儒学的不足有清晰的认识?其三,有没有对佛老的身心修养之学产生过兴趣(这种兴趣其实重点针对的是身心修养,而非佛老),从而对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提出超越汉唐诸儒的解决方案。其四,有没有最终归本儒学并对之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价值性认同。其五,是否强调内圣与外王的贯通,进而对儒学与佛老的根本分歧有清晰的自觉。可以说,对上述问题关注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一个学者与理学的关联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后来朱熹不把司马光收入《近思录》中,并对该书中收入邵雍而颇有微词,正在于此。
  再者,判定司马光是否是理学的开创者,主要还是看其所关注的话题在理学后来的发展中得到了多少回应,是否发展成为理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显然,我们很难把在后来的理学毫无回应的人作为理学的实际开启者。从上述诸标准来看,司马光更应该是旧学的传承者,而非新学的开启者。理由如下:
  其一,李昌宪先生指出,司马光对世界本源的看法明显受到了老子的影响①,这一说法是准确的。由此,其“万物皆祖于虚”②、“天地,有形之大者”③的说法与理学也是背道而驰的,也才会受到后来理学家们的一致批评。
  其二,较之于北宋五子对世界的说明已经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司马光的《潜虚》还是《易说》,基本还停留在宇宙生成论的层面;而较之北宋五子努力建构天人之学的思想体系而言,司马光的天人之学是相对隔绝的,缺乏有效的贯通(类似于荀子的天人相分)。尤其是司马光对人之本质的理解是感性的,经验的。司马光的思想在总体上有一种祛魅(disen-chantment)或悬置形上学的努力,这种努力同时也在取消对人之超越层面的进一步追问。
  总体而言,司马光思想与理学的差异是明显的。《诸儒鸣道集》收入司马光的著作,这是其对宋代学术理解多元化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不能过分渲染朔学与理学的“关联”。
  刘安世较之于乃师司马光而言,更缺少对抽象哲学问题的关注。在《诸儒鸣道集》所收录的他的著作中,只有少量内容涉及对易学与中的问题的讨论。可以说,其所关注的问题与理学主流话题鲜有重叠。那么,《诸儒鸣道集》为什么会收入几乎不包含“哲学”内容的刘安世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也是后人认为其“去取不可晓”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看来,此中原因不外有两:其一,《诸儒鸣道集》的编者与刘安世有特殊的关系。但是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否则就很难解释,他们为什么会编入程门弟子的作品如此之多,但却仅仅只收录刘安世的老师司马光的一部著作。其二,《诸儒鸣道集》的编者对“道”的理解特别宽泛,缺乏明显的道统观念(甚至不排除该丛书的编辑者就是书商,该丛书的性质就是坊刻本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些。
  《宋元学案》及《宋元学案补遗》的编者特别强调刘安世与程门的传承关系,但是这些记录并不是特别的严谨。此外,强调刘安世与程门关系密切是一个方面,而二者在学术上有相当大的差异是另个一方面,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给刘的思想以准确的定位。

附注

①台湾的邱佳慧博士已经准确地指出了这一点。见氏著《道学运动中的刘安世》,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第50页。 ②董洪根先生对此有集中说明,见氏著《司马光哲学思想述评》,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401页。 ③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2页。 ④此处系受到了余敦康先生的启发,见氏著《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321页。 ①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340页。 ②(宋)司马光:《潜虚》,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③(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卷一,载《道藏》第十二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页。 ②不过,江公望与孟子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性论上,这和司马光的《疑孟》

知识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诸儒鸣道集》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包括:《诸儒鸣道集》原刻年代考、关于《诸儒鸣道集》编者身份的初步推测、《诸儒鸣道集》视野下的宋代儒学多元性研究、周敦颐与张载的道学话语构建、二程对道学话语的构建、谢良佐与杨时对道学话语的构建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