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诸儒鸣道集》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138
颗粒名称: 一《诸儒鸣道集》简介
分类号: B244.05
页数: 21
页码: 3-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诸儒鸣道集》的版本和学术价值,并对比了其中所收录的周敦颐的《濂溪通书》与朱熹所编订的“南康本”《太极通书》的异同。通过对比发现,《鸣道本》是最早的版本,且在内容上与“南康本”有所不同。此外,《鸣道本》中未收录《太极图》,而“南康本”则完整收录了《太极图》和《太极图说》。
关键词: 诸儒鸣道集 濂溪通书 朱熹

内容

《诸儒鸣道集》是唯一由宋人所编纂的一部传世理学丛书,①而且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我国第一部丛书,②该书中所收录的许多著作,也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其版本与学术价值显而易见。
  我们目前所见到的《诸儒鸣道集》,系由黄状猷在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修补后印本,而非原刻本。关于此修补印本的基本状况,学界多有介绍:
  如,在清人潘祖荫所著的《滂喜斋藏书记》一书中提到《诸儒鸣道集》:“所采诸儒语录,自濂溪、涑水以下凡十三家。《濂溪通书》一卷、《涑水迂书》一卷,横渠《正蒙》八卷、《经学理窟》五卷、《语录》三卷,《二程语录》二十七卷、《上蔡语录》三卷、《元城语录》三卷、《刘先生谭录》一卷、《道护录》一卷、《江民表心性说》一卷、《龟山语录》四卷、《安正忘筌集》十卷、《崇安圣传论》二卷、《横浦日新》二卷。后有楷书题记云:‘越有《诸儒鸣道集》最佳,年久板腐字漫,观者病之,乃命刊工剜蠹填梓,随订旧本,锓足其文,令整楷焉。时端平二禩八月吉日,郡守闽川黄壮猷书。’每半叶十二行,行廿一字,内缺《迂书》一卷、《理窟·第五》一卷、《二程语录》第八至十九卷,皆钞补明文渊阁官书,其书函犹原库装也,至今不蠹不脱,触手如新,昆山徐氏旧藏。”③
  顾廷龙先生也提到《诸儒鸣道集》:“此本框高十九点三公分,宽十四公分,半页十二行,行廿一字,左右双栏,白口,单鱼尾,字仿欧体,皮纸精印”①云云。
  《诸儒鸣道集》一书,共收录宋儒周敦颐、张载、二程、司马光、杨时、谢良佐、刘安世、潘殖、刘子翚、江公望、张九成十一位学者的著作共十五种。对于该书所收录的各种著作,前贤多已经有过详细的说明,现择其要并结合本人的校读资料,有选择的说明如下:
  周敦颐的《濂溪通书》一卷
  “鸣道本”(指《诸儒鸣道集》所收录该书的版本,下同)《濂溪通书》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的《通书》,也要早于朱子所整理的“长沙本”《太极通书》。《濂溪通书》与世传本的《通书》(即朱熹所编订的“南康本”《太极通书》)在内容上也颇有不同。《濂溪通书》最引人注目之点在于,书中并没有收录《太极图》和《太极图说》。这颇能引起我们对《通书》早期流传问题的关注。
  朱子在《太极通书后序》(即朱子所编订的“建安本”《太极通书》的后序)一文中曾指出:“右周子之书一编,今舂陵、零陵、九江皆有本,而互有同异,长沙本最后出,乃熹所编定,视他本最详密矣,然犹有所未尽也……”②在这里,朱子所说的“未尽”,应该是说在“建安本”《太极通书》之前的《通书》诸版本,都是把《太极图》附于末尾,“此则诸本皆失之”这一点吧。对此,陈来师已经指出,朱子的上述说法“与历史事实并不完全相符”:因为祁宽的《通书后跋》一文已经指明“九江本”《通书》无《太极图》这一事实(据本报告考证,“九江本”中确实收录有《太极说》,即《太极图说》),而“鸣道本”《濂溪通书》则进一步证实了祁宽的说法,并表明《通书》早期流传情况极为复杂,即有不收录《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的版本(如“鸣道本”),也有只收录《太极图说》却不收录《太极图》的版本(临汀杨方所见“九江本”),还有完整收录《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的程门传本。从上述情况看,《通书》早期版本的流传,有一个逐渐被充实、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朱子手中最后完成的。
  “鸣道本”《濂溪通书》与朱子所编的“南康本”《太极通书》①(下文中简称为“南康本”)之间,在具体文字上也稍有不同,详列如下:
  第一,《诚几德》章:“发微不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南康本”作:“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②“鸣道本”似有脱字。
  第二,《师》章:“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惟中者,和也……暗者求于明师道立矣”,“南康本”则作:“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惟中也者,和也……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③两相比较,“南康本”为优。
  第三,《化》章:“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民,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噫,道岂远乎哉?”“南康本”题为《顺化》章,作:“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道岂远乎哉?”④从此句的排比句式判断,前一处“南康本”作“物”字为优,而后一处“鸣道本”有“噫”字为优。
  第四,《礼乐》章:“阴阳理然后和”,“南康本”作:“阴阳理而后和”,⑤二者可并存。
  第五,《务实》章:“德业未有著”,“南康本”同,今理学丛书本《周敦颐集》则作“德业有未著”,⑥为优。
  第六,《爱敬》章:“孰无过,乌知其不能改”,“南康本”作:“孰无过焉?知其不能改”,⑦据下文判断,“鸣道本”为优。
  第七,《乐》章:“古圣王制礼法”,“南康本”题为《乐上》章,作:“古者圣王制礼法”,⑧“南康本”为优。
  第八,《圣学》章:“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南康本”作:“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①“鸣道本”显有脱字。
  第九,《颜子》章:“夫富贵,人所爱者也”,“南康本”作:“夫富贵,人所爱也”,②“南康本”为优。
  第十,《圣蕴》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孔子曰:‘予欲无言……’”,“南康本”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予欲无言……’”③。
  第十一,《乾损益动》章:“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非(一本无非字)是过”,“南康本”无双行夹注,也无“非”字④。
  第十二,《家人睽复无妄》章:“以二女同居而其志不同行……无妄则诚焉”,“南康本”作:“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无妄则诚矣”,⑤可两存。
  第十三,《刑》章:“既成矣不止即过焉”,“南康本”作:“既成矣不止则过焉”,⑥“南康本”为优。
  第十四,《孔子》章:“王祀孔子报德报功无尽焉……实与天地参而四時同者”,“南康本”作:“王祀夫子报德报功之无尽焉……实与天地参而四時同”⑦。
  第十五,《蒙艮》章:“山下出泉静而止(双行夹注:一作而清也)”,“南康本”无双行夹注,作“山下出泉静而清”⑧。
  就二者的刊刻质量而论,“南康本”明显为优,这并不令人奇怪。不过,“南康本”却有两处明显不及《濂溪通书》。由此可知:其一,朱子在编订“南康本”时,并没有参考《濂溪通书》,否则他会据此来改正“南康本”中的错误。其二,与朱子所提到的“九江本”及“胡宏本”《通书》相比较,《濂溪通书》的错误更少。其三,《诸儒鸣道集》的编者不选在当时更为流行(也更容易得到)的程门传本的《通书》,却选择《濂溪通书》,原因待考。但是,这或许说明,其与程门之间未必有直接师承渊源关系。
  就二者刊刻的时间而论,“鸣道本”《濂溪通书》要早于“南康本”《太极通书》,乃至“长沙本”《通书》,这一点当无疑义。例如,有一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即在《濂溪通书》中,有一处作“孔子曰”、另一处作“孔子”,而在“南康本”中,则分别变成了“子曰”和“夫子”,这些细微的差异其实是有深意的:后者之称谓更为“亲切”,也流露出对儒家道统更为强烈的认同感。我们基本可以判定,称“孔子曰”和“孔子”的《濂溪通书》更接近周敦颐的原稿,原因是假定周敦颐的原稿作“子曰”和“夫子”,其在后来是不大可能会被改作“孔子曰”和“孔子”的(此一点,系受王博老师讲授《论语》时的启发,特表感谢)。
  不过,“鸣道本”《濂溪通书》的编订年代也不可能太早,因为该书中三次出现以双行夹注“一本”或“一作”形式出现的校勘痕迹(除上文中给出的例子外,另外一次出现在《濂溪通书》的《理性命》章中)。这足以说明,《濂溪通书》的编者(不一定是《诸儒鸣道集》的编者)在编订《濂溪通书》时,至少是参考了当时流行中的,两个以上版本的《通书》,因此《濂溪通书》本身不可能是《通书》最早的版本,其编订年代很可能要在南宋之后。至于《濂溪通书》中为什么不收录《太极图》和《太极图说》,原因存疑。当然,《濂溪通书》的编者很可能也认为《太极图》或《太极图说》本身就不属于《通书》,尤其是如果他们见到的《通书》版本是把《太极图》或《太极图说》附在文后的话。
  司马光的《涑水迂书》一卷
  “鸣道本”《涑水迂书》与世传的四部丛刊影宋本《迂书》(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十四)的内容基本相同。此二书与四库全书本《迂书》(收入四库本《传家集》中)比较,则又有一定的差异。如,“四库本”《迂书序》有双行夹注“嘉祐二年作”云云,为“鸣道本”和四部丛刊本所无;“四库本”《知非》条下有双行夹注“嘉祐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作”,也为“鸣道本”和四部丛刊本所无;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天人·迂叟曰天力之所不及者》、《理性》、《事亲》、《事神》、《宽猛》、《无益》、《学要》、《治心》、《文害》、《道大》、《道同》、《绝四》、《求用》、《负恩》、《羡厌》、《老释》、《凿龙门辨》、《无为赞》诸条,“四库本”都有双行夹注注明了其具体写作年代,这都是“鸣道本”和四部丛刊本所无。又如,此二书的《无为赞贻邢和叔》,“四库本”只作《无为赞》,可知“鸣道本”《涑水迂书》更接近司马光的原稿。
  另外,“鸣道本”和四部丛刊本《涑水迂书》明显不同于“四库本”《迂书》之处,是缺少《天人·迂叟曰天力之所不及者》条。“鸣道本”《涑水迂书》本为清人配抄,是否有所遗漏,待考。
  张载的《横渠正蒙书》八卷
  “鸣道本”《横渠正蒙书》八卷是目前仅见的宋刻全本《正蒙》,也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正蒙》刻本。林乐昌先生以为:“在《正蒙》的两个明本之前,再向前追溯,还有两个宋本,按时间先后看,一是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国朝二百家明贤文粹》书隐斋刻本所收《正蒙书》上下太极图二卷,简称文粹本;二是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诸儒鸣道》浙刻本所收《横渠正蒙书》八卷,简称鸣道本。由于早于鸣道本的文粹本只是节选本,故当以鸣道本为《正蒙》之祖本,而文粹本则仍有重要的对校价值。”①这里,林先生显然是把《诸儒鸣道集》的再刻时间当成了它的原刻时间,其说不确。
  陈来师据《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以及《直斋书录解题》等书指出,宋代流行的《正蒙》基本上为十卷本,而“鸣道本”《横渠正蒙书》则为八卷本,“鸣道本”所缺的是“胡安国所传编为一卷”和“末有行状一卷”,而非缺《正蒙》的正文。②但是,胡安国所传一卷的内容具体究竟是“传”(zhuan),还是“所传(chuan)者”,目前还不确定。
  “鸣道本”《横渠正蒙书》与《张子全书》本《正蒙》比较,内容基本相同。今中华书局本《张载集》中的《正蒙》,点校者根据《横渠易说》、《周易系词精义》、《宋元学案》、《张子正蒙注》等书,指出《张子全书》本《正蒙》存在着大量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却又都出现在“鸣道本”《横渠正蒙书》中。由此可知,《正蒙》的初稿很可能已经包含有这些“错误”了。具体原因,应该是张载在撰写《正蒙》时,多是仅凭记忆随意来转述他早年的研究成果所致。
  “鸣道本”《横渠正蒙书》在具体内容上与“张载集本”《正蒙》也稍有不同。①如《大易》篇“洁净精微,不累其迹”条,“鸣道本”后有双行夹注:“一本云‘深于易矣’”,此双行夹注为其他诸本所无。②又如,《乐器》篇“亲亲尊尊又曰亲亲尊贤”条,“鸣道本”后有双行夹注:“一本先得作先将”,此双行夹注也为其他诸本所无。同篇“义民安分之良民而已”条,“鸣道本”后有双行夹注:“一本‘准牧’下有‘无’字,併为一节”,为其他诸本所无。③再如,“鸣道本”的《乾称》篇中,则有数条错误:
  其一,“凡可状皆有也”条,“鸣道本”作:“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因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化可知矣。学未至知化,非真得也。舍气有象否?非象有意否?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然则有无皆性也。是岂无对?庄老浮屠为此说久矣,果畅真理乎?”
  此条在“四库本”被分为三条: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
  “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化可知矣。学未至知化,非真得也。舍气有象否?非象有意否?”
  “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然则有无皆性也。是岂无对?庄老浮屠为此说久矣,果畅真理乎?”
  “张载集本”此条也被分为三条: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舍气有象否?非象有意否?”。
  “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化可知矣。学未至知化,非真得也。”
  “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然则有无皆性也。是岂无对?庄老浮屠为此说久矣,果畅真理乎?”①
  综合比较,只是“张载集本”对于双行夹注的处理才是正确的,“鸣道本”把三条内容放在一段中,最不恰当。
  其二,“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条和“大学当先知天德”条,“鸣道本”作:“浮屠明鬼,有识之死,受生循环,厌苦求免,可谓知乎?以人生为妄见,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辄生取舍,可谓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者,指‘游魂为变’为轮回,未之思也”。
  “大学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今浮屠极论要归,必谓死生转流,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推知昼夜、通阴阳,体之不二。自其说炽传中国,儒者未容窥圣学门墙,已为引取,沦胥其间,指为大道。其俗达之天下,致善恶、知愚、男女、臧获,人人著信,使英才间气,生则溺耳目恬习之事,长则师世儒宗尚之言,遂冥然被驱,因谓圣人可不修而至,大道可不学而知,故未识圣人心,己谓不必求其迹;未见君子志,已谓不必事其文。此人伦所以不察,庶物所以不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异言满耳,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自古诐淫邪遁之词翕然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自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
  “四库本”此两条合为一条,作:“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辄生取舍,可谓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惑者指‘游魂为变’为轮回,未之思也。大学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今浮屠极论要归,必谓死生转流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惟知昼夜、通阴阳,体之不二……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
  “张载集本”与“四库本”相同,只不过是由点校者依据《宋文鉴》把“四库本”中的双行夹注改为了正文。这样,“鸣道本”中本有两段双行夹注,在“四库本”中变成了一段,而“张载集本”则把“鸣道本”中双行夹注的内容都变成了正文。中华书局点校者指出,“浮屠明鬼”条文字又称《与吕微仲书》,收入《张载集》第350页,作:“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亦出庄生之流。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见,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辄生取舍,可谓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者,惑者指‘游魂为变’为轮回,未之思也。大学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今浮屠极论要归,必谓生死转流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惟知昼夜、道(当为通字)阴阳,体之不二……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①
  比较上述四者可知,“鸣道本”、“四库本”、“张载集本”各有失误也各有所长,当以《与吕微仲书》为准(也可能张载在编撰《正蒙》时,未严格对照《与吕微仲书》,故《正蒙》与《与吕微仲书》未必完全一致)。
  第三,“益物必诚”条,“鸣道本”后有双行夹注:“铭诸牅以自诏”,此为今本所无。②
  第四,“戏言出于思”条,“鸣道本”作:“戏言出于思也……引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
  “张载集本”作:“戏言出于思也……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中华书局点校者指出,在《宋文鑬》中,“归咎”已经误作“因咎”,可知出現的时间应该很早。③
  综合判断,虽然“鸣道本”《横渠正蒙书》是目前所见唯一的宋刻全本《正蒙》,但却不是最好的版本。我们对张载著作的研究也不能完全以此为据。此外,通过对今流行的各《正蒙》版本与“鸣道本”《横渠正蒙》的比较可知,《正蒙》的双行夹注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而是由作者的“原注”和该书的整理者逐渐添加而成的,且各版本之间在双行夹注内容上也不尽一致。
  再者,在《横渠正蒙书》的夹注中,屡屡提到的“一本”如何如何,这一事实表明,该书的编订同样参考的两个以上的底本,其编订时间同样不会太早,很可能晚于北宋末年。
  张载的《横渠经学理窟》五卷
  “鸣道本”《横渠经学理窟》受人关注的是它的卷数问题,以及其与“二程语录”之间的内容重叠问题。在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中提到:“《理窟》二卷,右题金华先生,未详何人,为程张之学者”,而在赵希弁的《郡斋读书志附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中,则都提到《经学理窟》为一卷本,而“鸣道本”《横渠经学理窟》则为五卷,与今通行本同。陈来师怀疑《附志》有误。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在宋代已经有虽卷数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的多种《经学理窟》版本在流传,而目前传世的《经学理窟》本则与“鸣道本”一致,为五卷。
  关于《理窟》中的某些内容与《二程语录》重复的问题,张岱年先生指出,这些重复内容“从大部分的题材语气来看,又确像张载的话”,张先生怀疑此书或为张载与二程之“语录”的汇编。今人赵振对此也有较为详细的考证:他详细考辨了二书中二十二条内容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条目,指出其中绝大多数内容当出自张载,但也不排除其中有一些程颐的话。他同时指出,两书重复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见于《二程遗书》中由关中学者所记的第二卷(包括上、下两卷)和第十五卷”。①从常理推测,或许是程颐回应或者是转述张载的某些言论,或者是与张载讨论某问题的言论,被后学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上述的重复内容。
  与世传通行本《经学理窟》(中华书局《张载集》本)相比,“鸣道本”《横渠经学理窟》也有多处不同:
  其一:《学大原上》章“道理今日却见分明”条:“道理今日却见分明……上又见性与天道,他日须胜孟子,门人如子贡子夏等人,必有之乎”。
  “张载集本”作:“道理今日却见分明……下面又见性与天道,他日须胜孟子,门人如子贡子夏等人,必有之乎”,两相比较,鸣道本为优。①
  其二:《学大原上》章:“人早起未尝交物须意锐精健”条:“张载集本”中“锐”误作“鋧”字,已经被点校者改正。②
  其三:《学大原下》章:“张载集本”之“教之而不受”条:“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庄子言‘内无受者不入,外无主者不出’”条,③此条内容不见于“鸣道本”。
  其四:《学大原下》章:“鸣道本”之“学者以尧舜之事”条:“学者以尧舜之事,须刻日月要得之,犹恐不至,在可媿而不为,此始学之良术也”。
  “张载集本”作:“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著心处如何。学者以尧舜之事须刻日月要得之,犹恐不至,有何媿而不为,此始学之良术也。”④“鸣道本”显有脱文。
  第五:《学大原下》章:“鸣道本”作:“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张载集本”作:“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点校者注明,此四句从《易说》佚文移此)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原文为出自,点校者依照《宋元学案》改正),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第六:《学大原下》章:“大抵人能洪道”条,“洪”字为因避讳而改字,“弘”为本字,“张载集本”不误。⑤
  第七:《学大原下》章:“世儒之学正”条:“世儒之学,正惟洒扫应对,便是从基本一节节实行去,然后制度文章从此而出。于此不阙文”。
  “张载集本”作:“世儒之学,正惟洒扫应对便是,从基本一节节实行去,然后制度文章从此而出”。⑥
  两相比较,“鸣道本”为正。
  第八:《自道》章:“家中有孔子真尝欲置于左右”条:“则至于不敢拜”,“张载集本”的底本“拜”字误为“伐”字,已经被点校者改正。①
  其九:《自道》章:“上曰慕尧舜者不必”条:“如岂则岂可无其迹”,“如岂”为“如是”之误,“张载集本”不误。②
  第十:《自道》章:“某自今日欲正经为事”条:“故不免须责于家人辈”,“责”字,“张载集本”的底本误为“贵”字(四库本却不误),已经被点校者改正。③
  第十一:《祭祀》章:“无后者必祭”条:“干袷及其高祖”,“干”字,“张载集本”的底本误为“子”字(四库本却不误),已经被点校者改正。④
  第十二:《祭祀》章:“七庙之主聚于太祖者”条:“且祧者当易檐”,“檐”字,“张载集本”的底本误为“担”字,已经被点校者改正。⑤
  综上所述,“鸣道本”在总体上错误比今通行本要少,但是本身也有许多错误。“鸣道本”《横渠经学理窟》同为清人配抄,与“鸣道集”原本是否有差异,不详。
  张载的《横渠语录》三卷
  “张载集本”《张子语录》(底本为南宋吴坚刻本)在刊刻时,已经依照“鸣道本”校订过,二者的详细异同,可参看《张载集》的相关章节,此处从略。
  概言之,“鸣道本”中也有一些错误,不可以为准绳。
  二程的《二程语录》二十七卷
  “鸣道本”《二程语录》与今通行本《程氏遗书》差距最大,受学界的关注也最多。关于二者之间的详细差距,本书拟作为个案详加讨论,这里仅略论其大概。
  目前,关于“鸣道本”《二程语录》的突出研究成果,是赵振所指出的,《二程语录》和《程氏遗书》大同小异,二者同为朱子所编订,只不过前者是初稿,后者是修订稿,①赵先生的结论可谓是不刊之论,但是其论证过程并非无懈可击。
  谢良佐的《上蔡先生语录》三卷
  陈来师指出,“鸣道本”《上蔡先生语录》当出自朱子定本。据朱子《谢上蔡语录后序》云,三卷本的《上蔡语录》是他在“括苍吴任写本一篇(题曰《上蔡先生语录》)”、“吴中板本一篇(题曰《逍遥先生语录》)”,以及从胡宪那里得到“胡文定公家写本二篇(题曰《谢子雅言》)”这四篇原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四篇原稿当中:“胡氏上篇”是“胡本”所独有的,专门记录胡安国与谢良佐之间的问答,被朱子编为《上蔡语录》卷上;“胡本”的下篇“与板本、吴氏本略同,然时有小异”,但内容更为精练,朱子综合三本异同,定为《上蔡语录》卷中;“板本”与“吴本”、“胡本”比较,则多出“百余章”,被朱子精简为三十余章,定为《上蔡语录》卷下,是为《上蔡先生语录》三卷定本。“鸣道本”《上蔡先生语录》也正是三卷本,且与朱子定本内容基本一致,必然出自朱子的整理。关于此本与后来诸《上蔡语录》版本之间的异同情况,北大哲学系的韩国留学生李根德君有《谢良佐〈上蔡语录〉研究》之硕士论文,对此有极为详细的比较,此不赘述。
  此外,笔者在对“鸣道本”《上蔡先生语录》的分析中发现,此版本与朱子在绍兴二十九年和乾道四年所编订的两个版本的《上蔡语录》相比,均有细微的差别(具体差别见后文),由此判断,“鸣道本”《上蔡先生语录》的底本很可能就是被人在江西盗刻的版本,本文称之为“盗印本”。
  刘安世的《元城先生语》三卷
  关于刘安世以及“鸣道本”《元城先生语》三卷的情况,台湾的邱佳慧博士在其硕士论文《道学运动中的刘安世》②中都有详尽的说明。据《元城先生语录序》①介绍,《元城先生语录》编订于绍兴五年②(1135年)正月。邱文提到:“《元城语录》目前所见者有三,分别为上海图书馆所藏《诸儒鸣道集》中《元城语录》;《丛书集成新编》收马永卿辑、王崇庆注解、崔铣编行录与钱培名补脱文的《元城语录解》;以及《四库全书》的版本”。③经查,《元城语录解》同时也被收入《丛书集成初编》中,已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④该书的整理者注明,其所参考的版本有惜阴轩丛书本、小万卷楼丛书本和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城先生语录》所据的底本是惜阴轩丛书本,此外又根据小万卷楼丛书本补充了脱文。
  “鸣道本”《元城先生语》与《元城语录解》比较,最明显的不同是未收录见于后者的张九成作于绍兴六年(1136年)的序(应该是节本)。邱文即据此判断:“可见《元城语录》一书语此时(田按,此处“此时”所指不详)分了至少两条路线流传,其一为王崇庆注解本,较广为人知的版本;其二是《诸儒鸣道集》所收的版本,亦应是马永卿所著作的原本”。⑤邱这个判断还缺乏足够证据的支持,因为注解本究竟出现于何时,这目前还是个疑问。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诸儒鸣道集》刊刻之际,社会上应该有带有张九成序的另一个版本的《元城语录》在流行。这也从侧面说明,《诸儒鸣道集》的编者与张九成的关系并不十分亲密,否则他们在编刻《诸儒鸣道集》时,完全应该选择收录此序言之版本的《元城先生语》。
  再者,“鸣道本”《元城先生语》与《元城语录解》相比,更为完整、精确。二者“时有一二字不同”,但《元城语录解》脱《元城先生语》中的第二十一条(“先生一日仆闲言语”条⑥)约数百字,便是明证。
  刘安世的《刘先生谈录》一卷、《刘先生道护录》一卷
  此二书仅依靠《诸儒鸣道集》得以流传至今,此外并无其他版本传世以便比较。但是,正如邱文所指出的,《直斋书录解题》标明《道护录》为一卷十九则,《郡斋读书志附志》则说《道护录》为二卷(田按,疑为“一卷”之误)十九则,①今“鸣道本”《刘先生道护录》却只有十五则,恐有缺文,亦或并非善本。
  江公望的《江民表心性说》一卷
  江公望字民表,关于他的资料,除了《宋史》中的记载之外,多又见于宋人宗晓所编的《乐邦文类》、明人夏树芳所辑的《名公法喜志》、清人彭际清所述的《居士传》中。据上述资料来看,江公望曾经“作《念佛三昧咏》,大劝于世”②;“……居常与妻俞氏蔬食清斋,修念佛三昧,著《念佛方便文》曰:‘世出世间之法,欲得成办省力,莫若系心一缘,即如称念阿弥陀佛,有巧方便,无用动口,不出音声,微以舌根敲击前齿,心念随应,音声历然,声不越窍,闻性内融,心印舌机,机抽念根,从闻入流,反闻自性,是三融会,念念圆通,久久遂成唯心识观。若是利根之人,念念不生,心心无所,六根杳寂,诸识消除,法法全真,门门绝待,瞥尔遂成真如实观。初机后学,一心摄念如来,乃至营办家事种种作务,亦自不相妨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过旬月便成三昧。所谓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见佛’……”③;而夏树芳则提到江:“尝著《菩提文》、《念佛方便文》以劝道俗。又尝书于家塾曰:‘利根之人,念念不生,心心无所,六根杳寂,诸识销落,法法全真,门门绝待,瞥尔遂成,真如实观。初机后学,一心摄念如来,即使营办家事,种种作务,亦自不相妨碍。若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过旬日,便成三昧。是故上根大器,一念直超;平展之流,善观方便”。④上述三条文献对江公望文献的说明颇有矛盾,但也说明江公望的数篇文字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
  江公望传世的文献,除了上述《念佛三昧文》和宋史列传中的片段文字之外,就是因《诸儒鸣道集》而得以流传的《心性说》了。江公望还曾有部分文字混入吴中版本的《逍遥先生语录》(实际出自江的《辨道录》)中,但是被朱子在整理《上蔡语录》时删除,今已不传。
  江公望《性说》引人注目之点在于注重区分正性和习性之不同。依照江公望的逻辑,“正性”即所谓“空无自性”,这一观念明显来自于佛教,江公望又指“正性”为“全性”;而“习性”即所谓习(江强调,习即是学)得之性,善恶、智愚、凡圣等都被他视为“习性”。江公望认为,“正性”不同于“习性”,亦不离“习性”。孔子所论之性和《尚书》重所强调的,只是“习性”,强调的是“学之不可已也”。总的看来,江公望对“性”的解释显然是受到了“佛性”论的影响,而在宋代士大夫中,江公望当属于溺佛颇深者之列。
  杨时的《龟山语录》四卷
  《直斋书录解题》云:“《龟山语录》五卷,延平陈渊几叟、罗从彦仲素、建安胡大原伯逢所录,杨时中立之语及其子迥汇稿共四卷,末卷为附录墓志遗事,顺昌廖德明子晦所集也”,①这是说,五卷本的《龟山语录》中,前四卷为杨时的女婿陈渊、杨的弟子罗从彦和杨的后学胡大原所编,第五卷则为朱子弟子廖德明所汇集。又,稍后赵希弁的《郡斋读书志附志》,则收录有《龟山先生语录》四卷,可知应该是先有一个四卷本的《龟山语录》流传,随后才有五卷本的《龟山语录》面世,而“鸣道本”《龟山语录》正好是四卷本,当为早期流传的《龟山语录》版本。
  胡大原为湖湘学派主将之一,师从胡宏,曾参与四卷本的《龟山语录》的编订工作。据王立新先生为点校本《斐然集崇正辩》撰写的前言称,胡寅于宣和六年(1124年)四月,得子胡大原。据此可知,胡大原年长朱子六岁,小于张九成,四卷本《龟山语录》形成的时间很可能要晚于《横浦日新》面世的时间,而且只是被收录入《郡斋读书志附志》中。
  与南宋末年的五卷本《龟山语录》(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南宋末吴坚刻本,简称“吴本”)相比,“鸣道本”与之稍有异同,但是差距并不大。
  第一,“问孔子曰中庸之为德”条:“极,犹室之极,所处中则至矣”,“吴本”则脱“中”字。①
  第二,“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条:“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邪僻之气不役于身体”,“役”字,“吴本”误为“设”字。②
  第三,“吕晦叔真大臣其言简而意足”条:“臣”字,“吴本”作“人”字,怀疑为因避讳而改字。③
  第四,“朝廷设法卖酒所在官吏”条:“往往民间得钱遂用之”,“吴本”作:“往往民间得钱遂用之有方”二字,“鸣道本”疑为脱文。④
  第五,“天生聪明时■所谓天生者”条:“然后可以制人而止其乱。曰:‘夫聪明……”,“夫”字,“吴本”误作“天”字。⑤
  第六,“世之事鬼神所以陷于淫谄者”条:“汉儒信祖有功、宗有德”,“信”字,“吴本”作“言”字。⑥
  第七,“吕吉甫解孝经义”条:“故孔子以其而尽告之”,“吴本”同:“故孔子以其未晓而尽告之”,“鸣道本”和“吴本”皆有脱文。⑦
  第八,“李似祖曹令德問何以知仁”条:“孟子以恻隠之心為人之端”,“人”字,“吴本”作“仁”字,“鸣道本”当为因避讳而改字。⑧
  第九,“因言秦汉以下事”条:“六经不可容易看了今人多言要作”,“鸣道本”此条以下有大量脱文,⑨约有五百字,据“吴本”,“鸣道本”此处脱“因言秦汉以下事”条部分文字、“盥而不荐初未尝”条全部、“又云无诚意”条全部、“予欲观古人”条全部、“棠棣之言朋友”条全部和“问所解论语犯而不校”条部分,该书的脱文怀疑为脱页所致。
  第十,“孟子一部书只是要正人心”条:“孟人遇人便道性善”,“孟人”乃“孟子”之误,“吴本”不误。①
  第十一,“曾见志完云上合下”条:“吴本”则作:“谓曾见志完云上合下,。②
  第十二,“叔孙通作原庙是不使人主改过”条:此条在“吴本”中被分为两条,即“叔孙通作原庙是不使人主改过”条和“勿意只是去私意,若诚意则不可去也”调,③“勿意只是去私意”条末有夹注标明:“重见”。
  第十三,“问易曰乾坤其易之门邪”条:“如某与定夫相会,亦未尝及(抹去四字)定夫学易”,“吴本”则作:“如某与定夫相会,亦未尝及从可,某常疑定夫学易”,④此处当以“吴本”为准。
  第十四,“字说所谓大同于物者”条:“若离人而之天,正所谓顽空(抹去一字)总老言经中说十识”,⑤据“吴本”,抹去的应为“通”字。
  第十五,“伊川语录云以忠恕为一贯”条:“问中庸发明忠恕之理(抹去一字)有一贯之意”,⑥据“吴本”,抹去的应为“以”字。
  综合判断,“鸣道本”《龟山语录》既有抹字的情况,也有脱文的情况,表明其刊刻颇为匆忙,但是与“吴本”相比,仍然能够校订出其不少错误,“鸣道本”显然与原稿更为接近。
  潘殖的《安正忘筌集》十卷
  目前学界对《安正忘筌集》的讨论不多,也只有日本学者荒木见悟先生曾写过以“忘筌集”为题名的论文。与续修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上下两卷本《安正忘筌集》(明万历刻本,题为潘植作,前有焦竑序)⑦以及该书的清刻本《浦城遗书》本相比,二者的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十卷本的“鸣道本”《安正忘筌集》更为完整。如顾廷龙先生就指出:“又如《安正忘筌集》,《浦城遗书》本缺《河图数图》与《洛书数图》……”①,而“鸣道本”则非常完整。
  在具体文字上,该书的“鸣道本”与万历本也有所差异。
  其一,《宅心》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蕴太极于中,是为天地之心”,“万历本”中“于”字误为“之”字,意思全别。②
  其二,“万历本”《图书奥旨》章末“理彰于事可因”之后,有一页文字与《蓍卦》章中“于此用事而洞”后一页文字颠倒③,而“鸣道本”不误。
  综合判断,“鸣道本”《安正忘筌集》要明显优于“万历本”。
  刘子翚的《崇安圣传论》二卷
  刘子翚(1101~1147年),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建州崇安人。顾廷龙先生认为,刘的著作“……《崇安圣传论》等著作仅赖此书(田按,指《诸儒鸣道集》)得以传世”④,其实此说法不确。四库本《屏山集》卷一中的《圣传论十首》(简称“屏山集本”),此即《崇安圣传论》也。二者相比,“鸣道本”为二卷,而“屏山集本”则仅为一卷,同时题目也稍有差别:“鸣道本”每章题目为“尧舜(一)、禹(仁)、汤(学)、文王(力)、周公(谦牧)、孔子(死生)、颜子(复)、曹子(孝)、子思(中)、孟子(自得)”,而“屏山集本”的目录仅为“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子、颜子、曹子、子思、孟子”。此外,在具体内容上,“鸣道本”与“屏山集本”⑤相比,也出入颇大。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崇安圣传论》为刘子翚的初稿,而《圣传论十首》则为修订稿(形成年代不晚于1147年)。这当中,《圣传论十首》有数篇文章的结尾被完全重写,而十篇的全文均经过较大的改动,兹将二者的详细比较附于书后,以便阅者查考。
  关于《屏山集》,胡宪和朱子都曾提到该书整理的过程:
  ……乃遽哭其丧,是年予盖六十有一而彦冲甫四十七……越十有三年,其嗣子玶始编次其遗文,凡得古赋、古律、诗、记、铭、章奏、议论二十卷,目曰《屏山集》……绍兴三十年六月朔,籍溪胡宪序。①
  《屏山先生文集》二十卷,先生嗣子玶所编次,已定,可缮写(《朱子全书》原文点断如此,当断为“编次已定,可缮写。”)。先生启手足时,玶年甚幼,以故平生遗文多所散逸。后十余年,始复访求,以补家书之缺,则皆传写失真,同异参错而不可读矣。于是反复雠订,又十余年,然后此二十卷者始克成书,无大讹谬。熹以门墙洒扫之旧,幸获与讨论焉。窃以为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萌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因书其故以告后之君子。乾道癸巳(1173年)七月庚戌门人朱熹谨书。②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载:“右正言何若言:自赵鼎唱为伊川之学,高亢之徒从而合之,乃有横渠《正蒙书》、《圣传十论》……”③据此可知,《圣传论十首》形成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之前。不过,《屏山集》初编于1160年,晚于刘去世十多年,定编于1173年,晚于刘去世近三十年。这颇能说明刘后继乏人的现实。
  此外,在“鸣道本”《崇安圣传论》中多次出现的“钦”字,在“屏山集本”中都被改为“敬”字,笔者怀疑这与避讳宋钦宗的庙号有关。若果真如此,则“鸣道本”的底本当完成于北宋,而“屏山集本”则完成修订于南宋初年。“鸣道本”《崇安圣传论》,也为我们判断《诸儒鸣道集》编者与刘子翚的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材料。《诸儒鸣道集》的编者之所以会选取《圣传论》早期流传的版本,而不选择“屏山集本”,这从侧面说明他们与刘子翚的关系比较疏远,也更不可能是刘的后学或是弟子。
  张九成的《横浦日新》二卷
  “鸣道本”《横浦日新》与世传本(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八十三册,收录有《横浦日新》一卷本)略有差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录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的明吴惟明刻本,题为张九成的外甥于恕辑。我们则认为,一卷本所标的作者是错误的,于恕只是于淳熙元年(1174年)辑录了《横浦心传录》三卷,而明人则在刊刻该本时,误将《横浦日新》的作者标成了于恕。这是因为,于恕在其本人所作的《无垢先生横浦心传录序》中已经说明:“予学生郎晔,粗得数语,纂为所录,而士大夫已翕然传诵,信知舅氏一话一言为世所重如此”①云云,文中所指的“粗得数语,纂为所录”,显指《日新》,再结合《郡斋读书志附志》中的例证,于恕此处所指,必为《横浦日新》无疑。
  在具体文字上,“鸣道本”《横浦日新》与世传本完全相同。

附注

①顾廷龙:《景印宋本〈诸儒鸣道〉弁言》,载《诸儒鸣道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②陈来:《略论〈诸儒鸣道集〉》,《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③潘祖荫:《滂喜斋藏书记》卷二,《子部》,“宋刻诸儒鸣道集七十二卷”条,上海:中国历代题跋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8—49页。 ①《景印宋本〈诸儒鸣道〉弁言》,第5页。 ②周颐著,陈克明点校:《周敦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2页。 ①见于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八十八册之《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四。 ②《濂溪通书·诚几德》,载《诸儒鸣道集》卷一,第43页;《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四,载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八十八册,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元公周先生濂溪集》,下文中简称《濂溪集》。 ③见《诸儒鸣道集》卷一,第44页;《濂溪集》,第94页。 ④《诸儒鸣道集》卷一,第47页;《濂溪集》,第96页。 ⑤同上书,第97页。 ⑥《诸儒鸣道集》卷一,第48页;《濂溪集》,第97页;《周敦颐集》,第24页。 ②《诸儒鸣道集》卷一,第48页;《濂溪集》,第97页。 ⑧《诸儒鸣道集》卷一,第49页;《濂溪集》,第99页。 ①《诸儒鸣道集》卷一,第50页;《濂溪集》,第100页。 ②《诸儒鸣道集》卷一,第51页;《濂溪集》,第101页。 ③《诸儒鸣道集》卷一,第53页;《濂溪集》,第103页。 ④《诸儒鸣道集》卷一,第54页;《濂溪集》,第104页。 ⑤《诸儒鸣道集》卷一,第55页;《濂溪集》,第105页。 ⑥《诸儒鸣道集》卷一,第56页;《濂溪集》,第106页。 ⑦《诸儒鸣道集》卷一,第57页;《濂溪集》,第107页。 ⑧同上。 ①林乐昌:《通行本〈正蒙〉校勘辨误》,《中国哲学史》2010年4期,第54—58页。 ②《略论〈诸儒鸣道集〉》,第32页。 ①林乐昌先生有专文依照“鸣道本”《横渠正蒙》对“张载集本”《正蒙》校勘,指出“张载集本”《正蒙》误校有七十多例,他并列出了其中的十例。见林乐昌:《通行本〈正蒙〉校勘辨误》,《中国哲学史》2010年4期,第54—58页。 ②分别见“鸣道本”第161页、《张载集》第50页。 ③分别见“鸣道本”第177页、《张载集》第58页。 ①分别见《诸儒鸣道集》第186页、《张载集》第63页。 ①分别见《诸儒鸣道集》第188页、《张载集》第64、350页。 ②分别见《诸儒鸣道集》第191页、《张载集》第66页。 ③分别见《诸儒鸣道集》第192页、《张载集》第66页。 ①赵振:《二程语录的文献误入问题辨析》,《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6期,第72页。 ①分别见“鸣道本”第259页、《张载集》第281页。 ②分别见“鸣道本”第260页、《张载集》第281页。 ③见《张载集》,第285页。 ④分别见“鸣道本”第269页、《张载集》第286页。 ⑤分别见“鸣道本”第271页,《张载集》第287页。 ⑥分别见“鸣道本”第273页、《张载集》第288页。 ①分别见“鸣道本”第275页、《张载集》第289页。 ②分别见“鸣道本”第276页、《张载集》第290页。 ③分别见“鸣道本”第277页、《张载集》第290页。 ④分别见“鸣道本”第281页、《张载集》第292页。 ⑤分别见“鸣道本”第286页、《张载集》第295页。 ①赵振:《〈诸儒鸣道集〉所收〈二程语录〉考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邱佳慧:《道学运动中的刘安世》,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①《诸儒鸣道集》,第1053页。 ②邱文误为“绍圣五年”,见《道学运动中的刘安世》,第32页。 ③《道学运动中的刘安世》,第33页。 ④钱培名补脱文;崔铣编行录、王崇庆解、马永卿辑:《元城语录解附行录解脱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⑤《道学运动中的刘安世》,第37页。 ⑥《诸儒鸣道集》卷四十九,第1080—1081页。 ①《道学运动中的刘安世》,第41页。 ②宗晓编:《乐邦文类》卷三,《宝积莲社画壁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经号1969,第189页。 ③彭绍升编:《居士传》卷二十七,《郑介夫邹志完江民表陈莹中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据清光绪戊寅年钱塘许氏刊本影印1991年版,第366—367页。 ④夏树芳辑:《名公法喜志》卷四,《续藏经》,第150册,中国撰述,史传部,补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05页。 ①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儒家类》,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7年版,第271页。 ①《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五,第1202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一》,载上海书店出版社1934年版,四部丛刊续编本,第317—318册,第3页。 ②《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五,第1203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一》,第4页。 ③《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五,第1228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一》,第12页。 ④《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五,第1232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一》,第15页。 ⑤《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六,第1240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二》,第2页。 ⑥《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六,第1244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二》,第4页。 ⑦《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六,第1250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二》,第9页;《杨龟山先生全集卷十》,《语录一》,台北学生书局1974年版,所据底本为光绪九年知延平府张国正重刊道南杨氏祠堂本,第534页。 ⑧《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六,第1251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二》,第10页。 ⑨《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六,第1274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二》,第26—28页。 ①《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七,第1287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三》,第8页。 ②《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七,第1290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三》,第10页。 ③《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七,第1295页;《龟山先生语录卷三》,第10页。 ④《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八,第1335页;《龟山先生语录卷四》,第14页。 ⑤《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八,第1346页;《龟山先生语录卷四》,第22页。 ⑥《诸儒鸣道集》卷五十八,第1347页;《龟山先生语录卷四》,第23页。 ⑦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第9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①《景印宋本〈诸儒鸣道〉弁言》,载《诸儒鸣道集》,第6页。 ②分别见《诸儒鸣道集》卷五十九,第1357页;《续修四库全书》,第934册,第273页。 ③分别见《诸儒鸣道集》,第1397、1398页;《续修四库全书》,第934册,第286页。 ④《景印宋本〈诸儒鸣道〉弁言》,载《诸儒鸣道集》,第5页。 ⑤《屏山集》四库全书本,黄山书社出版的明刻本同。 ①刘子翚:《屏山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甫宋建炎至德祐,四库全书本。 ②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4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书屏山先生文集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数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4—3825页。 ③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绍兴十四年甲子》,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53页。 ①于恕:《无垢先生横浦心传录三卷横浦日新一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八十三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66页。

知识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诸儒鸣道集》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包括:《诸儒鸣道集》原刻年代考、关于《诸儒鸣道集》编者身份的初步推测、《诸儒鸣道集》视野下的宋代儒学多元性研究、周敦颐与张载的道学话语构建、二程对道学话语的构建、谢良佐与杨时对道学话语的构建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状猷
相关人物
潘祖荫
相关人物
顾廷龙
相关人物
张载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
杨时
相关人物
谢良佐
相关人物
刘安世
相关人物
刘子翚
相关人物
江公望
相关人物
张九成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杨方
相关人物
林乐昌
相关人物
程张之
相关人物
赵希弁
相关人物
陈振孙
相关人物
赵振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吴坚
相关人物
马永卿
相关人物
王崇庆
相关人物
夏树芳
相关人物
彭际清
相关人物
廖德明
相关人物
罗从彦
相关人物
胡大原
相关人物
胡宏
相关人物
王立新
相关人物
胡寅
相关人物
曾见志
相关人物
彦冲甫
相关人物
何若言
相关人物
赵鼎唱
相关人物
刘去世
相关人物
晚于刘
相关人物
刘后继
相关人物
吴惟明
相关人物
于恕
相关人物
于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