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儒教仪礼及其意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939
颗粒名称: 二 儒教仪礼及其意义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仪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可视的行为方式,包括祭祀仪式、社会制度、规范、习惯、成规、行为举止、礼节动作等。在中国文化中,仪礼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传统,它强调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同时,仪礼也是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准,是文化地位的象征。虽然仪礼有时被视为统治的工具,但它的文化意涵和价值不应被忽视。
关键词: 南平市 文献足征 仪礼

内容

所谓仪礼,就是使人的感情秩序化,可定义为向他者展现的一种可视的行为方式(performance)。众所周知,“礼”()字中的“示”指神,“豊”指酒(〓〓〓〓)或者玉器,所谓“礼”,原本的意思是祭祀神灵的仪式。《说文解字》所云“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传达了该词的原意。但是后来“礼”这一词语不仅指称祭祀仪式,更包含人们各种行动方式的含义。
  现在,在文化人类学当中,仪礼往往指在非日常的空间及时间所举行的仪式。这可以说专指作为ceremony的仪式,而中国的仪礼则远比这一含义的范围广,除ceremony之外,还广泛地包含诸如社会制度、规范(norm)、习惯、成规、行为举止、礼节动作等方式。中国仪礼常被译作ritual,这无疑比译为ceremony更为贴切,但从包含礼节动作(manner)这点来看,它其实比ritual所指更广。Ceremony是狭义的仪礼,与此相对,包含ceremony、ritual、norm、manner在内的才是中国的仪礼。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1988)的“仪礼”条从文化人类学的立场出发,认为“仪礼这种行为方式是在非日常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这是从作为ceremony的仪式出发的定义,以之作为中国仪礼的说明并不恰当。
  正如《礼记·曲礼篇》所述,仪礼深入日常生活中,这是儒教仪礼的一大特征。如下所述: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随长者行时,不与路对面的人讲话。路遇长者,要急速向前,正立拱手致敬。长者问则答,什么都不问就迅速退后。)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大夫和士,出入君主之门时,由门的右侧入,不踩门槛。)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
  (凡与客进入家中时,每次让客先入门。)
  这些都是非常贴近生活场合的礼。《论语·颜渊篇》所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表明仪礼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礼记·中庸篇》所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也无疑说明渗透于社会生活中之大大小小的仪礼的存在。
  仪礼如此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在佛教和道教中是看不到的。当然,在规范生活方面,佛教有戒律,道教有诫(戒)。但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禁忌条目(taboo)严格束缚生活的规定,与扎根于日常生活的儒教仪礼相去甚远。破戒律或诫要入地狱,这种想法在儒教中是没有的。佛教的戒律和道教的诫是出世间的,与此相反,儒教的礼则是入世间的。
  儒教仪礼的另一特征是,认为仪礼可使人文雅。《礼记·坊记篇》云“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孟子·离娄篇上》“礼之实,节文斯二者(仁和义)是也”,其中所说“节文”是就节目而加以文饰之意。仪礼就是要避免野蛮粗鲁的行为,表现出文雅高尚的行为方式。《论语·雍也篇》所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主张人必须兼备“质”和“文”。作为理想人格的“君子”,既要具备内在的德,又必须掌握外在的文雅之礼,这是儒教的思想。
  进而,由对仪礼是文雅之形式的理解,产生了仪礼才是象征文明(civilization)的主张。明代丘浚《文公家礼仪节·序》开头有云:
  礼之在天下,不可一日无也。中国所以异于夷狄,人类所以异于禽兽,以有其礼也。礼其可一日无乎!
  这是说,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展行仪礼,故使中国与夷狄、人类与禽兽得以区别。仪礼之有无成为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准。
  仪礼象征文明这一思想,也曾远播东亚地区。现在,残存于首尔的南大门正式名称是“崇礼门”,冲绳首里城的正门则有“守礼之邦”的横匾,都象征性地说明了这一点。首尔南大门被称为“崇礼门”是基于一种五行思想,亦即将四方与仁义礼智相配,在此场合,南方刚好与礼相配。这些名称最终成为朝鲜王朝或琉球国对国内外的一种宣言,宣称它们并非野蛮之“夷狄”,而是具有“礼”即文明的先进国家。可见,在以中国为文化中心的东亚地区,儒教仪礼成了国家的文化地位的一种象征。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仪礼明确表示了每个人的阶级及其作用,加强和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不过是统治的一种工具而已。但是应看到,仪礼有不为统治这一政治范畴所涵盖的重要文化意涵。

知识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为朱子礼学思想的实践性著作,影响后世达七百年,深刻塑造了中华礼仪文明。本书为日本朱子学、礼学专家吾妻重二教授《家礼》学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分三编:文献足征、礼文备具、礼书承传,共十三章,广涉《家礼》版本、木主、深衣、日本《家礼》接受史等议题,融文献学、历史学、哲学于一炉,全面深入地揭示《家礼》在东亚的“漫游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