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儒教与中国古代仪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938
颗粒名称: 一 儒教与中国古代仪礼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3
页码: 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自古仪礼发达,夏朝时期仪礼逐步完备,殷周王朝完成了仪礼的建构。西周时期“诗书礼乐”文化尤其发达,儒家整理并形成了所谓的“三礼”文献——《仪礼》、《礼记》和《周礼》。中国仪礼的特色之一是其持续性,《仪礼》中服丧的规定自此之后经历代王朝直至清末,基本上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祭天、祭社稷以及乡饮酒礼等虽有损益,但直至清末仍在实施。朱熹《家礼》虽混有当时的俗礼,但其基本思想在于《仪礼》,意图是要复归古礼。
关键词: 南平市 文献足征 仪礼

内容

中国自古仪礼发达。关于殷周之前成立的夏王朝,近年有学者认为“具有中国文明之特征的宫廷仪礼得到完备的王朝成立于二里头三期,亦即夏朝”,而赋予夏朝文明特色的正是“礼制”。1尽管夏朝的存在至今尚未确定,但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中,仪礼正逐步完备这一点却是确实的。而继承夏朝的殷周王朝完成了仪礼的建构,这由当时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便可窥知。2
  西周时期“诗书礼乐”文化尤其发达。而尊崇西周文化的儒家,约从春秋时代后期至战国时期对之加以整理,使其作为儒教经典得以成立。3杨宽的研究表明,在儒教经典的记述中已有可追溯至西周时代的仪礼。4
  儒教成立于春秋后期出现的孔子(B.C.552—479)。关于仪礼,孔子强调要提防仪礼流于形式,要在确保其应有精神的前提下实践仪礼,而并没有否定仪礼本身,孔子轻视仪礼本身之迹象在《论语》中是看不到的。相反,孔子是西周文化以及仪礼的赞美者,而且意欲大力复兴仪礼。《论语·八佾篇》载: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这生动地告诉我们,孔子想要学习的正是当时西周及鲁国已经实施的仪礼。
  由此,孔子后学寻求对仪礼的整理,于是便形成了所谓的“三礼”文献——以下级贵族身份为中心的仪礼手册《仪礼》、关于各种仪礼问题的笔记《礼记》以及由儒家编纂的作为理想之政典的《周礼》。
  也就是说,西周以降,在与孔子无任何关联(校者按,着重号原有,下同)的情况下,由国家和贵族所积累的与仪礼相关的文献及口述,自春秋后期至战国时代,主要经孔子后学的儒家之手而得到整理、改编并流传后世。由于其他相关古文献存世不多、汉代儒教成了国家教学体系等因素,使得自此之后儒教仪礼构成了中国传统仪礼的核心。
  中国仪礼的特色之一是其持续性。例如《仪礼·丧服篇》中服丧的规定,即所谓“五服”,根据亲族之间的亲疏关系,对其服丧期间应穿之丧服和装扮等有惊人的详细论述。而这种“五服”的规定自此之后经历代王朝直至清末,基本上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5祭天、祭社稷以及《仪礼》所见之乡饮酒礼等虽有损益,但直至清末仍在实施。当然,因应时代的状况及人们的嗜好,仪礼也有所变化,而遭后世废除的古代仪礼也有不少。然而即便如此,“三礼”文献仍然是仪礼实践的规范。朱熹《家礼》虽混有当时的俗礼,但应注意的是,其基本思想在于《仪礼》,其意图是要复归古礼。

知识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为朱子礼学思想的实践性著作,影响后世达七百年,深刻塑造了中华礼仪文明。本书为日本朱子学、礼学专家吾妻重二教授《家礼》学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分三编:文献足征、礼文备具、礼书承传,共十三章,广涉《家礼》版本、木主、深衣、日本《家礼》接受史等议题,融文献学、历史学、哲学于一炉,全面深入地揭示《家礼》在东亚的“漫游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