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心(知觉)等于知觉之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837
颗粒名称: 二 心(知觉)等于知觉之能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14-20
摘要: 本文是一篇关于朱子对心与知觉关系的讨论的学术文章。在文章中,作者通过考察朱子的文献,辨析了不同学者对于心等于知觉或者心(知觉)是否包含知觉成果的观点。作者认为在朱子的思想中,心(知觉)只指知觉之能,不包括知觉成果,而存储信息的功能由魄来完成。
关键词: 朱熹 哲学思想 研究

内容

认为心等于“知觉”的学者,又或认为“知觉(心)”有时不仅仅指“知觉之能”,还包括“知觉成果”在内。①但笔者梳理朱子相关文献后发现,在朱子,心(知觉)应该一直都仅仅指“知觉之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包括“知觉成果”在内(在朱子,知觉之能包括思、情、意在内,但思、情、意都不是“知觉成果”,此待后文详论)。因为“知觉成果”就其所是而言,应该纯粹是一些信息,只是因为是知觉带来的而得以有“知觉”作定语,不在任何意义上是一种知觉;就其所在而言,在朱子这里是存储于有别于心的“魄”中,没有任何机会成为“心”的一部分(“知觉成果”因为是“心/知觉”带来的,往往带着关于“心/知觉”的信息,即之可见“心/知觉”的内在条理,如康德所谓感性纯直观、知性范畴、理念之类是也,但即便是这些关于“心/知觉”的信息,也只是信息而存于“魄”,无论从所是还是所在而言,都不在“心/知觉”的所指之内)。这即是说,在朱子这里,存在着一种叫作“魄”的器官,这一器官负责存储心所获得的信息,但并不在心的所指之内。朱子说:
  会思量讨度底便是魂,会记当去底便是魄。②
  知识处是神,记事处是魄……小儿无记性,亦是魄不足。③
  凡能记忆,皆魄之所藏受也,至于运用发出来是魂。这两个物事
  本不相离……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所以老人多目昏耳聩,记事不得,便是魄衰而少也。④
  此三条论“魄”甚明,可见朱子承认“魄”的存在并归信息存储功能于“魄”。进一步,朱子又说:
  不可以“知”字为“魄”,才说“知”,便是主于“心”也。“心”但能“知”,若甘苦咸淡,要从舌上过。①
  “知”是“心”而不可以为“魄”、“心但能知(而不能存)”,则负责存储的“魄”之不属于“心(知觉)”甚明。②朱子又说:
  气曰魂,体曰魄。③
  “曰”在这里虽然只是“属于”的意思,不是“等于”的意思,但此已可见在“身心”这组对待之中,“魄”是属于身体而不是属于“心(知觉)”的。总而言之,在朱子,“心(知觉)”仅仅负责获取信息(“心但能知”),存储信息的任务则由“魄”来负责(“凡能记忆,皆魄之所藏受也”);“心(知觉)”才获取信息,信息便即刻存入“魄”中成为“魄之内容”甚至是“身之内容”(“体曰魄”),“心(知觉)”则只有“对象”而始终无所谓“内容”;从身体之外获取信息时是如此,从“魄”中获取信息时或者说对“魄”中信息进行再勘察(即日常所谓反观内省)时也是如此。然则“知觉成果”之为“‘魄’中信息”,而“知觉(心)”之不必越俎代庖,而始终仅仅指“知觉之能”,应当可以无疑。众所周知,朱子对佛教“以心观心”之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如果“知觉(心)”真的包括“知觉成果”的话,那么人的正常反思、内观或者说曾子所谓“三省”、《中庸》所谓“内省”便只能解释为“以心观心”,而朱子对“以心观心”之说的批评便会显得不近人情,甚至有悖于自己的儒家立场。但实际上在朱子,人的正常反思、内观或者说曾子所谓“三省”、《中庸》所谓“内省”是“以心观魄”而为一种“以心观物”(“魄”中信息也是一种“物”),并不是“以心观心”,朱子对“以心观心”之说的批评仅仅指向“以知觉之能观知觉之能”,并不伤及人的正常反思、内观和曾子所谓“三省”、《中庸》所谓“内省”。①
  不可否认,朱子本人对于“心(知觉)”概念的使用中,有几种表达的字面会对人产生误导,让人误以为其所言“心(知觉)”涵盖“知觉成果”,这些表达有:(1)以“虚”“空”说“心(知觉)”,甚至以“镜”喻“心(知觉)”而曰“如鉴之空”;(2)“心具某某”甚至“心包某某”;(3)“心中(里)”。这些说法从字面上看起来似乎将“存储”这一功能及其连带的“知觉成果”归给了“心(知觉)”,但笔者仔细考察这三种表达的实义后发现实际情况应该并非如此,谨依次辨析如下。
  (1.1)朱子所言的“虚”是指“心(知觉)”作为“知觉之能”相对于一般事物乃至其他能力而言趋近无迹的本质特点,而不是“内部存储空间”尚未被填充意义上的初始特点,朱子说:
  人心本是湛然虚明,事物之来,随感而应,自然见得高下轻重。
  事过便当依前恁地虚,方得。②
  人须通达万变,心常湛然在这里。③
  第二句中“湛然”即“虚”。如果朱子所言的“虚”是“内部存储空间”尚未被填充意义上的初始特点的话,那么他“事过”“通达万变”之后仍然“虚”的期待,便似乎是在期待一个人完全失去记忆能力一样。朱子显然不会发出这样的期待。只有当朱子所言的“虚”是作为知觉能力而趋近无迹的本质特点的时候,这两段所表达的期待才能获得合理的理解:期待此心不失其趋近无形无迹的特点,也即不失其作为“知觉之能”的敏锐度、不被钝化。又朱子说:
  虚灵自是心之本体,非我所能虚也。耳目之视听,所以视听者即其心也,岂有形象?然有耳目以视听之,则犹有形象也。若心之虚灵,何尝有物!①
  心者,气之精爽。②
  心比性,则微有迹;比气,则自然又灵。③
  这里的“本体”是“本来样子”也即“本质特点”的意思④;“非我所能虚”,即不以人的经历为转移;“所以视听者即其心也”应当是插入语,所以第三段后半段的意思当为“耳目之视听岂有形象?然犹有形象,若心之虚灵,何尝有耳目这样的形象呢?”只有作为知觉能力而趋近无迹意义上的“虚”,才可以和“灵”并称、互代(朱子首尾说“虚灵”,中间只说“虚”,即是以“虚”代“虚灵”),⑤才是本质特点而不以人的经历为转移,也才真正说得上“何尝有耳目这样的形象”“气之精爽”“比性则微有迹”。内部存储空间尚未被填充意义上的“虚”,不能和“灵”并称、互代,只是初始特点而必定被人的经历所填充,很难说得上“何尝有耳目这样的形象”尤其是“气之精爽”“比性则微有迹”。(1.2)“空”是“虚”的另一种说法,朱子一方面说“此心虚明,万理具足”⑥,另一方面又说“心虽空而万理咸备”⑦,即显示出这一点,所以所谓“空”也不是内部存储空间尚未被填充意义上的初始特点,而是作为知觉能力趋近无迹的本质特点。(1.3)“如鉴之空”的比喻不能执之太实,因为一方面朱子明确说过“譬喻无十分亲切底”⑧,另一方面“鉴”毕竟说不上“何尝有物”或者说“趋近无迹”。总而言之,朱子以“虚”“空”说“心(知觉)”,甚至以“镜”喻“心(知觉)”而曰“如鉴之空”,看似蕴含着“心(知觉)”涵盖“知觉成果”的意思,但实际上恰恰相反。
  (2.1)“心具某某”中的“具”字不是“存储”或者“装载”的意思,因为“某某”无论在《集注》《文集》还是《语类》中,都几乎固定地是“(众/万)理”或者“此性”①,而朱子反复说“此理无形无影”②“理之体该万事万物,又初无形迹之可见”③“(心、意犹有痕迹)如性,则全无兆朕,只是许多道理在这里”④“论性,要须先识得性是个甚么样物事。程子‘性即理也’,此说最好。今且以理言之,毕竟却无形影,只是这一个道理。在人,仁义礼智,性也。然四者有何形状,亦只是有如此道理”⑤,这些话都表明,在朱子,“(众/万)理”或者说“此性”是完全无迹的,⑥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知觉成果”,没有被“存储”被“装载”的可能。因此,“心具某某”这样的表达并不是“心存储、装载着某某”的意思,并不是将存储功能又划给了“心(知觉)”(其实义待后文详论)o(2.2)“心包某某”(包含该载、包蓄)则是“心具某某”的口语化、形象化表达,因为被“包”的“对象”也不出“万理”“性”二说,且这种表达于《集注》《文集》《语类》三种书中,仅见于《语类》,⑦不可执之太过。总而言之,“心具(包)某某”的说法也是看似蕴含着“心(知觉)”涵盖“知觉成果”的意思,但实际上恰恰相反。
  (3)在检索《集注》所得全部一处(在所引程子之言中)、检索《文集》所得全部六处、检索《语类》所得一百七十七处“心中(里)”的表达中,①只有《语类》中有一处支持“存储”之属“心(知觉)”,②其他各处则都不支持甚至明显反对这一点(其中“心中/里”可以理解为“心作为中/里”),③所以“心中(里)”的表达至少并不必然出乎“心(知觉)等于知觉之能”、不包含知觉成果这一结论之外。
  综上所述,朱子这里“心等于知觉”同时意味着“心等于知觉之能”。后来阳明曾说“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④也指出了“心”之为“能”。这进一步说明,朱子所言的“心”的所指,是清楚、明白而稳定的,不是含混、模糊而游移的,因此“朱子心论”是有明确的基石的,而不是左支右绌的。而朱子以“心”为“知觉之能”,与其说比日常用法“窄”,不如说比日常用法精确,这种精确化的意义,是不可限量的。

附注

①陈来教授说:“在朱熹哲学中,‘所’常常不是指认识所反应的客观对象,而是指认识的结果,认识的内容。因此,知觉不仅指能知觉,而且指所知觉,这个所知觉是指有内容的具体知觉(观念、思想)。”(《朱子哲学研究》,第214页)其中“认识的结果”“认识的内容”即“知觉成果”。孙利沿用了陈来教授的观点说:“这里的知觉一方面是指人的知觉能力即能觉,一方面是指所思虑的具体内容即所觉。”(《朱熹“心”论》,《江淮论坛》2002年第5期)杨俊峰似乎也沿用了这一观点,其言曰:“道心与人心同为心之知觉,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心理之间——朱子心性论研究》,第114页)②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163页。 ③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第2090页。 ④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7册,第2980页。 ①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7册,第2981页。 ②张子说“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正蒙·大心篇》),也反对将“存象”者称为“心”。在上所引“凡能记忆”一段中朱子曾说“能知觉底是魄,然知觉发出来底又是魂”,这句话表面上将“知觉(心)”归给了“魄”,但实际上只是说“魄”是“知觉”(心)的载体,并不是说“知觉(心)”属“魄”。 ③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158页。 ①“魄”中最初的信息一定是来自身体之外的,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勘察所得的信息,从源头上讲,也可以说都是来自身体之外的,所以阳明后来曾说:“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76页)②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538页。 ③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8册,第3641页。 ①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221页。 ②同上书,第219页。 ③同上书,第221页。 ④乔清举教授亦认为这里的“本体”“是指心的本来的体段、作用、功能,不是性或者理那样的道德本体。”(乔清举:《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 ⑤这样的互代不只这一处,如朱子又说:“此心至灵,细入毫芒纤芥之间,便知便觉,六合之大,莫不在此。又如古初去今是几千万年,若此念才发,便到那里;下面方来又不知是几千万年,若此念才发,便也到那里。这个神明不测,至虚至灵,是甚次第!”(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613页)此比段以“至灵”开头,以“至灵”结尾,也说明“虚”可以代“虚灵”。 ⑥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8册,第3620页。 ⑦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3册,第2691页。 ⑧原文:“或问‘成之者性’。曰:‘性如宝珠,气质如水。水有清有污,故珠或全见,或半见,或不见。’又问:‘先生尝说性是理,本无是物。若譬之宝珠,则却有是物。’曰:‘譬喻无十分亲切底。”(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第2525页)①只有一处多出了个“情”字:“心具此性情。”(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228页)其义后文会专门讲到。 ②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5册,第1494页。 ③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第2224页。 ④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231页。 ⑤同上书。相同的言论还有:“性无形影可以摸索,只是有这理耳。”(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247页)⑥朱子说“理无形,故就气上看理”(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882页),也是同样的意思。又朱子曾说:“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116页)其中“净洁空阔底世界”常常被误认为是在说类似真空一样的空间,但实际上综合朱子对于“理”的论述,不难发现,这里只是强调“无形迹”的意思而已,并没有将“理”说为“真空世界”的意思。 ⑦“具是理”“包万理”这样的意思经常跟在“虚”字、“空”字之后,又从侧面确认了上所言“虚”“空”的实义一定是趋近无迹。 ①《文集》中“心中”四见,“心里”两见。 ②“去了本子,(本子上的内容)都在心中。”(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324页)。 ③例子太多,不胜枚举,仅举几例作为代表:如“自家心中具许多道理在这里”(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435页)、“自家心里许多道理”(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818页)是在表达“心具众理”的意思;“居敬则心中无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4页)、“心中若无一事时,便是敬”(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8册,第3784页)其实是在表达上文趋近无迹之“虚”的意思;“心中欲为善”(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518页)、“他心里也只思量要做不好事”(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203页)中的“中”“里”字都可以省略。 ④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36页。

知识出处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在总结学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朱子“心之学说”概括为“官能”“性理”“虚实动静”“身体与善恶”“工夫”五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并对其中十多个子论题如“心与知觉、思、情、意”“心统性情”“中和新说”“道心人心”“知行论”等的内容及脉络,进行了精益求精的哲学探讨和贴切着实的现代诠释,得出了一系列较新颖而透彻的结论。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