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等于知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835
颗粒名称: 一 心等于知觉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11-14
摘要: 本节主要探讨了朱熹哲学中的“心”与“知觉”的关系问题。作者通过重新考察朱熹关于心的所有相关论述,认为“心等于知觉”是朱子的本意,而“知觉仅仅是心的主要功能”是出于对朱子一些言论的误解。文章列举了四处定义并引用了相关文献,以支持“心等于知觉”的观点。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一些学者对朱子心论的误解,并强调了确定朱子心论地基的重要性。
关键词: 朱熹 哲学思想 研究

内容

前辈学者无不注意到朱子这里“知觉”和心的密切关系,但一些学者认为在朱子,“知觉”就是心或者说心等于“知觉”,②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在朱子,“知觉”仅仅是心的主要功能而心并不完全等同于“知觉”①,且双方都没有对另一方的观点作出应对,这使得双方的见解都还停留于一种语焉不详的状态。这两种说法表面差之毫厘,但实际上直接冲突,而且涉及整个朱子心论地基的确定性,必须加以辨明、厘定。笔者重新考察朱子所有相关论述后认为,“心等于知觉”说应该才是朱子本意(“心具众理说”不在“心等于知觉说”之外,此待后文详论),“知觉仅仅是心的主要功能”之说应当是出于对朱子一些言论望文生义的误解。
  首先,遍检朱子现存著作,可以发现朱子对于心共有四处定义,谨依文献可靠度排列如下:
  (一)《尚书·大禹谟解》:“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②
  (二)《孟子集注》:“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③
  (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心”则知觉之在人而具此理者也。④
  (四)《朱子语类》:有知觉谓之“心”。⑤
  此中“神明”是“知觉”的代名词,而从句法语义上讲,“主于身而应事物”“具众理而应万事”“具此理”分别是对其前面“人之知觉”“人之神明”“知觉之在人”的进一步申说,不是在“人之知觉”“人之神明”“知觉之在人”之外有所增添,所以前三处定义都支持“心等于知觉”之说,只有第四处定义表面支持“心仅仅是有知觉而并不等于知觉”的观点。但一方面,前三处定义所在文献都更为正式,而第四处定义所在文献则没有那么可靠;另一方面,第四处定义实际上也不是要为“知觉”之外的东西保留余地,而只是要提示我们,心之为“知觉”还“具众理”而不可以浅显观而已,朱子在这里、乃至在其他含有“心有知觉”之意的言论中,都没有进一步说“心还有某某”,①可以反证出这一点来。
  事实上,就是在《语类》中,也随处可见“心等于知觉”的证据,如朱子在讲论中时而说“心性只是一个物事,离不得”②,时而又说“理不离知觉,知觉不离理”③,时而反对“性中别有一个心”,时而又反对“性外别有一个知觉”(“性中别有一个心”的“中”是“外”的意思),④甚至不加说明地以横渠“心能尽性”“性不知检心”之说来佐证自己“有这知觉,方运用得这道理”的看法⑤,此中“心”和“知觉”的同位互换,无疑都蕴含着“心等于知觉”的前提。
  不可否认,在正式而可靠的《中庸章句序》中,朱子曾说:“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⑥此中“心之虚灵知觉”一言,表面上好像是在表达“心的虚灵知觉”而支持“心仅仅是有知觉而并不等于知觉”的观点。但实际上,“心之虚灵知觉”并不是“心的虚灵知觉”的意思,而是“心作为虚灵知觉”的意思。因为一方面,“之”字在朱子不但有“的”的意思,而且有“作为”的意思,如“理之所以然”“念虑之微”“事为之著”,都是“理作为所以然”“念虑作为微者”“事为作为著者”,而不可能是“理的所以然”(在朱子,“理”便是“所以然”,不可能更有“理的所以然”)、“念虑的微”“事为的著”的意思(这两种表达都是不合文法的);另一方面,下文直接将“人心、道心之异”归为“所以为知觉者不同”,可以反向确定“心之虚灵知觉”是“心作为虚灵知觉”的意思,而不是“心的虚灵知觉”的意思。在《文集》《语类》中,朱子也曾有“心之知觉”的表达,如《文集》“心之知觉,即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①、《语类》“心之知觉,又是那气之虚灵底”②,不难推知,这些话中的“心之知觉”也都是“心作为知觉”的意思,而不是“心的知觉”的意思。这也是我们在朱子这里找不到“心之其他”的原因所在。
  总而言之,“心等于知觉”之说应该才是朱子本意,“知觉仅仅是‘心’的主要功能”之说应该是出于对朱子一些言论望文生义的误解。后来阳明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③,也指出了“心”和“知觉”的等同。确定了这一点,朱子心论才能获得稳定而确切的地基,朱子关于心的其他论述才能顺利地获得理解。有学者认为,朱熹对心的讨论是极为多的,他对心的解释就像孔子对仁的解释一样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并没有对其下一个固定而明晰的定义。“多方面、多层次”自然是好的,但“多”到“没有对其下一个固定而明晰的定义”,便无异于说朱子对于心的讨论是一个大杂烩,“分殊”而不“理一”。这种说法的出发点明显是为朱子辩护,但如此辩护,恐适得其反。

附注

①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213—214页。 ②孙利认为,“朱熹哲学中,心的基本意义是指知觉”(《朱熹“心”论》,《江淮论坛》2002年第5期),杜保瑞教授论朱子心论说“人是一气化的存在,人有灵明知觉,以心总说之”(《对朱熹以气说心的当代诠释之反思》,《朱子学刊》2016年第1期),即是此意。陈来教授说:“在朱熹哲学中心的主要意义是指知觉”(《朱子哲学研究》,第213页),应该也是这个意思,但话语间又留下了余地。 ①延在钦认为“朱熹认为心本来具有知觉功能”“知觉代表心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和主宰功能”(《朱熹心论研究》,第116页),杨俊峰认为“朱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些观点,他经常用‘虚灵知觉’或‘虚明知觉’说明心的功能特点”(《心理之间——朱子心性论研究》,第105页),蒋昭阳认为“在朱子看来,心的最主要官能之一就是具有知觉的认识能力”(《辨析朱子心性论中的“心”》,《兰州学刊》2007年第11期),李妍静认为“朱熹所提出的‘心’的主要性质是‘知觉’……‘虚灵不昧’之心是心具有知觉的前提,也是发挥知觉能力的主要条件”(《朱熹修养功夫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5年,第35页),都是这个意思。 ②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3册,第3180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9页。 ④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3册,第2767页。 ⑤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8册,第4340页。 ①其他含有“心有知觉”之意的言论如《晦庵朱文公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故谓仁者心有知觉则可,谓心有知觉谓之仁则不可”(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1册,第1413页)、《朱子语类》(以下简称《语类》):“若指有知觉者为性,只是说得‘心’字”(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192页)、“若曰‘心有知觉之谓仁’,却不得”(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706页)、“告子只说那生来底便是性,手足运行,耳目视听,与夫心有知觉之类”(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第1875页)、“横渠之言大率有未莹处。有心则自有知觉,又何合性与知觉之有”(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第1944页),这些言论中都没有进一步说“心还有某某”。 ②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5册,第1762页。 ③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219页。 ④原文如下:“今先说一个心,便教人识得个情性底总脑,教人知得个道理存着处。若先说性,却似性中别有一个心。横渠‘心统性情’语极好,又曰‘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则恐不能无病,便似性外别有一个知觉了!”(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4册,第227页)⑤原文如下:“聪明视听,作为运用,皆是有这知觉,方运用得这道理,所以横渠说:“人能弘道”,是心能尽性;“非道弘人”,是性不知检心。’”(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第1942页)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4页。 ①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3册,第2590页。 ②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第1942页。 ③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知识出处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在总结学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朱子“心之学说”概括为“官能”“性理”“虚实动静”“身体与善恶”“工夫”五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并对其中十多个子论题如“心与知觉、思、情、意”“心统性情”“中和新说”“道心人心”“知行论”等的内容及脉络,进行了精益求精的哲学探讨和贴切着实的现代诠释,得出了一系列较新颖而透彻的结论。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