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朱子語録文獻用字的學術價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808
颗粒名称: 第四節 朱子語録文獻用字的學術價值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1
页码: 407-4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语录》文献使用的字体在正体和异体方面存在一些变化。所谓正体字是指经过确认的用法,其他与正体字的读音和义义相同但笔画、结构、部位不同的字体就是异体字。就结构而言,《池录》使用的字既有置换部件的换位,也有交换部件的换旁。
关键词: 朱子语录 文献 繁化

内容

語言在文字產生之初是一個代代口耳相傳的交際工具,在文字產生之後又是一個代代通過書面文獻記載相傳的交際工具。同一内容同一文獻的不同年代的版本異文不僅反映了漢語的古今演變,而且也反映了漢字的古今演變。宋刻《池録》呈宋代用字原生態狀貌,明抄本《池録》則反映出明代手寫用字的變化形態,其與後世諸本相較互異的字或多或少反映了不同時間點上記載相同詞義的漢字變或未變的現象,可據以考察相關漢字由未變至已變的演變過程,在漢字發展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如據上文所舉宋刻《池録》中的“盖”“脉”“属”等可證宋代已使用這些俗字,又如:
  (1)〓—笑
  言人常似那震來時虩虩地,便能“笑言啞啞”,到得“震驚百里”時,也“不喪匕鬯”。S28/41a
  此爲㬊淵録,王星賢點校本“笑”作“笑”。
  舉坐大〓。S30/16b-17a、M30/13a
  此爲廖謙録,王星賢點校本“〓”作“笑”。考《說文·竹部》“〓”下,徐鉉注:“此字本闕。臣鉉等案據孫愐《唐韻》引《說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義。今俗皆从犬。又案李陽冰刊定《說文》从竹,从夭義,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審。”據徐鉉所說,宋代皆用“〓”。考《字統》:“笑,從竹從夭。竹爲樂器,君子樂,然後笑。”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考孫愐《唐韻》序云:‘仍篆隸石經勒存正體,幸不譏煩。’蓋《唐韻》每字皆勒《說文》篆體,此字之從竹犬,孫親見其然,是以唐人無不從犬作者。《干禄字書》云:‘咲,通;〓,正。’《五經文字》力尊《說文》者,亦作‘〓,喜也’。从竹下犬。《玉篇·竹部》亦作‘〓’。《廣韻》因《唐韻》之舊亦作‘〓’,此本無可疑者。”《字統》所釋“蓋楊氏求從犬之故不得,是用改夭,形聲”。﹝1〕今檢宋刻《池録》所載皆作“〓”,徐鉉亦指出“今俗皆从犬”,孫愐則親見《唐韻》刻作“〓”,可證“〓”爲唐宋時的通用字和“〓”作“笑”的書寫變化。
  (2)恊—協
  且如舜所謂“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協從”。S27/75b
  此爲黄義剛録,王星賢點校本“協”作“協”。
  如所謂:“恊於上下,以承天休。”S28/40b
  此爲〓淵録,王星賢點校本“協”作“協”。《說文·心部》:“協,同心之和。从劦,从心。”又《劦部》:“協,衆之同和也。从劦,从十。”《字彙·心部》:“協,同協。”據宋刻《池録》和《字彙》可證“協”後取代“協”,今又簡化作“协”。
  (3)荅—答
  若是有志朴實頭讀書,真箇逐些理會將去,所疑是真疑,亦有可荅。S30/14b、M30/11a
  此爲廖謙録,王星賢點校本“荅”作“答”。
  只緣子路問不置,故聖人復以此荅之。S38/42a、M38/31b
  此爲沈僩録,“荅”,徽州本、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皆作“答”。
  考“荅”有“當、對”義。如《書·洛誥》:“奉荅天命。”孔傳:“奉當天命。”《玉篇·艸部》:“荅,都合切,小豆也,又當也。”“荅”此義的古字作“畣”。《玉篇·田部》:“畣,都合切,當也,對也,然也,今作荅。”《五經文字·艸部》:“荅,此荅本小豆之一名,對荅之荅本作畣。經典及人間行此荅已久,故不可改。”又考《廣韻·合韻》:“答,當也。亦作荅。”“答”也有“應對回话”義。如《論語·憲問》:“夫子不答。”《莊子·知北遊》:“非不答,不知答也。”“答”此義的古字亦作“畣”。《爾雅·釋言》:“俞、畣,然也。”郭璞注:“畣者,應也,亦爲然。”邢昺疏:“畣,古答字。”又《集韻·合韻》:“答,古作畣。”“畣”又作“畗”。先秦時期,“問”與“對”配對使用,至唐五代,“答”漸取代“對”。〔1。〕據宋刻《池録》和《爾雅》邢昺疏及《集韻》可證“荅”爲宋時表“當、對”義的通用字,也可用“答”。
  (4)〓—款
  自脩云:“適值先生去國匆匆,不及〓承教誨。”S31/1b、M31/1b
  此爲孫自脩録,王星賢點校本“〓”作“欵”。考《說文·欠部》:“款,意有所欲也。从欠,窾省。”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古款與窾通用,窾者空也。款亦訓空,空中則有所欲也。”《玉篇·欠部》:“款,口緩切,誠也,叩也,俗作欵。”《廣韻·緩韻》:“款,誠也,叩也,至也,重也,愛也,或作歀,俗作欵。”《池録》所載“〓”似爲介於“欵”與“款”間的俗寫,反映了“欵”變爲“款”的中間狀態。﹝1〕《通用規範漢字表》以“款”爲規範字。“欵”爲異體字。
  (5)澁—澀
  某說,若是讀書尋到那苦澁處,方解有醒悟。S27/43a
  此爲黄義剛録,王星賢點校本“澁”作“澀”。檢《說文·止部》云:“歰,不滑也。从四止。”又檢《玄應音義》卷十八《雜阿毗曇心論》第一卷歰滑之歰:“又作濇,同。所立反。謂不滑也。字從四止。四止即不通字意也。論文作歰、歮二形,非醴也。”《慧琳音義》卷七十二釋《阿毗達磨顯宗論》第四卷滑澀之澀:“下森戢反。王逸注《楚辭》云:澀,難也。郭注《方言》云:歰猶吝也。《說文》云:歰,不滑也。从四止。二正二倒。或作濇。論文从水作澀,俗字,非也。”據《說文》所說“从四止”中上面的倒二止後訛變爲二刃,寫作歰。又據玄應及慧琳所釋,又换旁作“濇”,也省寫作歮,後又增氵旁寫作“澁”,又寫作“澀”。據宋刻《池録》,宋時多用“澁”,今省作“涩”。
  (6)猒—厭
  庸言庸行,盛德之至。到這裏不消得恁地,猶自“閑邪存誠”,便是“無射亦保”,雖無猒,亦當保也。S28/11b
  此爲㬊淵録,“猒”,徽州本同,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作“厭”。考《說文·甘部》:“猒,飽也,足也。”〔1〕《說文·厂部》“厭,笮也。从厂,猒聲。一曰合也。”《說文·竹部》:“笮,迫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猒與厭音同而義異。……按飽足則人意倦矣,故引伸爲〓倦、〓憎。”“按厭之本義笮也,合也。與壓義尚近,於猒飽義則遠,而各書皆假厭爲猒足、猒憎義。猒足、猒憎失其正字,而厭之本義罕知之矣。”猒借厭表厭倦義。據宋刻《池録》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宋時尚用“猒”表厭倦義。
  (7)麄—粗—麁—麤
  麄說,只是中有所主,得道理分明,直前不畏爾。S30/16b、M30/12b
  此爲廖謙録,“麄”,成化本作“麤”,王星賢點校本作“粗”。
  如此亦是京不子細,乘勢麤改。S38/12b、M38/9b
  此爲沈僩録,“麤”,徽州本、成化本作“麄”,王星賢點校本作“粗”。
  此四件物事有箇精粗顯〓分别。健順,剛柔之精者;剛柔,健順之麁者。S28/72b
  此爲〓淵録,王星賢點校本“粗”“麁”作“麤”。
  考《說文·鹿部》:“麤,行超遠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鹿善驚躍,故从三鹿,引伸之爲鹵莽之偁。《篇》《韻》云:不精也,大也,疏也。皆今義也。俗作麁。今人概用粗,粗行而麤廢矣。”又《說文·米部》:“粗,疏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雅》:‘彼疏斯裨。’箋云:‘疏,麤也。謂糲米也。’麤即粗,正與許書互相證。”“按引伸假借之,凡物不精者皆謂之粗。”又考《集韻·模韻》:“麤,俗作麄。”“麄”“麁”皆爲“麤”的俗寫。考王念孫《廣雅疏證》釋“粗”云:“粗,曹憲音在户反。《管子·水地篇》云:‘非特知於麤粗也,察於微眇。’《春秋繁露·俞序篇》云:‘始於麤粗也,終於精微。’《正說篇》云:‘略正題目麤粗之說,以照篇中微妙之文。’”“麤,倉胡反。粗,在户反。二字義同而音異,故《廣雅》以麤粗並列,《管子》《晏子》《淮南子》《春秋繁露》《漢書》《論衡》諸書皆以麤粗連文,後人亂之久矣。”“麤”以三鹿重疊會意,本指行超遠,因“鹿善驚躍”,故“引伸之爲鹵莽之偁”。“粗”从米,本指糙米或粗糧,引申則有“凡物不精者皆謂之粗”。“麤”與“粗”的詞義本不相同,而引申義相近,故往往通用。據《池録》所載,宋時“麄”“粗”“麁”“麤”混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以“粗”爲正體,“麤”爲異體。《通用規範漢字表》以“粗”爲規範字,“麤”爲異體字。
  (8)箇—个
  曰:“也便是就事說。不成是心裏如此,臨事又別是箇道理。有這箇心,便有這箇事;因有這个事後,方生這个心。”S27/21a-21b
  大檗這兩句,只是个公與私;只是一个天理,一个人欲。S27/20b
  讀書,第一莫要先立个意去看他底。S37/6a
  “箇”的本義是竹一枝。考《說文·竹部》:“箇,竹枚也。”引申爲量詞。又據段注本《說文·竹部》“箇”下有“个”,曰:“个,箇或作个,半竹也。”“个”作爲竹子的計量單位,也引申爲量詞。“個”,《說文》未收。《玉篇》:“個,偏也。鄭玄注《儀禮》云:‘俗呼个为個。’”據宋刻《池録》所載,宋時“个”“箇”混用。
  (9)才—纔
  所謂“仁者先難而後獲”,才有計功之心,便都不濟事。S27/53a
  此爲黄義剛録,“才”,成化本同,王星賢點校本作“纔”。考《說文·糸部》:“纔,帛雀頭色。一曰微黑色如紺。”《說文·才部》:“才,艸木之初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才,引伸爲凡始之偁。”王筠《說文句讀》:“凡始義,《說文》作才,亦借材、財、裁,今人借纔。”據宋刻《池録》和王筠《說文句讀》,宋時尚用“才”作副詞表“剛剛、剛才”義。《通用規範漢字表》以“纔”爲“才”的繁體字。
  (10)什—甚
  且道我是什麽人?它是如何人?S30/8a-8b、M30/6b
  此爲廖謙録,王星賢點校本“什”作“甚”。“什”作疑問代詞時與“甚”通。如《壇經·機緣品》:“師曰:‘汝曾作什麽來?’”唐吕巖《勸世》詩:“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是甚命,問什麽卜?”又《贈江州太平觀道士》詩:“不知甚麽漢,一任輩流嗤。”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韓愈問牛僧孺:‘且道拍板爲什麽?’”《朱子語類》亦有“甚麽”用例。如:“曰:‘孝弟不是仁,更把甚麽做仁!’”(20,473)“某意間非獨將《序》下文去了,首句甚麽也亦去了。”(23,540)翟灝《通俗編》卷三十三釋“什麽”:“什麽,當亦‘恁麽’之轉,或又作‘甚麽’。”據宋刻《池録》所載,宋代“什麽”已出現〔1〕,今“什麽”取代了“甚麽”。
  (11)團—摶
  莫要一領他大意,便去團撲,此最害事!S37/29a
  此爲曾祖道録,徽州本、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團”作“搏”。考《說文·手部》:“搏,圜也。从手專聲。”《口部》釋“團”與釋“搏”相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注“搏”云:“俗字作團。”王筠《說文句讀》亦云:“搏,自是周、秦間團字。”“搏”“團”爲一詞的古今異寫,據宋刻《池録》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所載,宋代已用“團”作“搏”的俗字。
  漢語詞語的發展反映了社會的變化,其演變是與社會生活的變化相適應的。這種適應的具體表現就是在傳承已有詞語的基礎上爲新的事物創造新詞和賦予舊詞以新義。《池録》記載了一些當時出現的新詞新義,這些新詞新義往往先借已有的字來記音,後以約定俗成的字或創造新字來表示。如:
  (1)澒—哄
  東坡則雜以佛老,到急處便添入佛老,相和去聲澒戶孔反瞞人。S38/47b、M38/36a
  此爲沈僩録,“澒”,成化本同,徽州本、王星賢點校本作“傾”。考《集韻》“澒”胡貢切,匣母送韻去聲,形容水流轉貌。據注文“户孔反”似借“澒”的音記當時表“欺騙”的口語詞義,此義後寫作“哄”。〔1〕
  (2)卓—桌
  如這卓子,則云若此卓子,非名卓子,是名卓子。S38/64b
  因以兩手量卓邊云:“且如這許多闊,分作四段,被它界限闊,便有差。不過只在一段界限之内,縱使極差出第二三段,亦只在此四界之内,所以容易推測;便有差,容易見。”S38/70b-71a
  此兩條爲沈僩録,例中五處“卓”,徽州本同,王星賢點校本作“桌”。古人席地而坐,家具中只有低矮的几案,没有專門供人坐的家具。宋人不再席地而坐,有了專門的坐具〔1〕,几案也隨之加高,於是語言中相應產生了“椅”和“桌”這兩個詞,最早寫作“倚”和“卓”。楊億《楊文公談苑》中提道:“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黄朝英《靖康緗素雜記》說道:“今人用倚卓字,多從木旁。”《池録》的“卓”反映了宋代指稱專門坐具的早期用字。“桌”後又增木旁作“棹”。如:“且如這箇棹子,安頓得恰好時,便是仁……棹子安頓得恰好,只可言中,不可謂之仁。”(95,2417)〔2〕
  各個時代的漢字使用都有各自的正體和異體或俗體。如《說文》的時代以小篆爲正體,異體就是籀、古、或、俗、奇字等,今天以簡化的規範的楷書爲正體,過去的繁體和至今猶在民間流行的俗字就是異體字了。語言是約定俗成的,大多數異體或俗體字是人們在使用中爲了精確易識和便捷省力而或趨繁或趨簡尋求簡繁適度的調節形成的,有些異體或俗體字經過多年的使用而不爲後人沿用,有些當時的俗字或訛字經過多年的使用,往往積非成是,今天已成爲正字。如王觀國在《學林》一書中說:“馬廏之廏,其字從广下從〓,去秋切,後世俗書多誤爲广下既,非也。字爲俗書改其體者甚多,如顧之〓,霸之覇,喬之乔,獻之献,國之国,廟之庙,亂之乱,殺之煞,趨之趋,虧之〓,錢之〓,齊之斉,學之斈,齋之〓,臺之基,寶之宝,驅之駈,棲之栖,鹽之塩,甕之瓮,總之〓,麥之麦,兔之兎,遲之遲,著之着,〓之栗,繩之繩,飯之飰,備之偹,凡此皆流俗不曉義理者咸用之,而字書如《廣韻》《集韻》,亦有取而附在正字之下者,皆非法也。如世俗書蠶字作蚕,蚕乃音腆也;書舩字作舡,舡乃音江也;書本字作夲,夲乃音滔也;書體字作体,体乃音坋也;關字作関,関乃音卞也;書商字作啇,啇乃音的也;書須字作湏湏乃音古文類字也。又如宜、〓、富、寇皆從宀,而俗書爲冝、冥、冨、寇。沖、況、梁、涼皆從水,而俗書爲冲、况、〓〔1〕、凉。廚、廳皆從广,而俗書爲厨、〓。博、協皆從十,而俗書爲傳、協。凡此類皆失字之本體者也。”〔2〕其中“覇、斉、斈、〓、〓、駈、塩、〓、兎、遲、飰、偹、舡、関、商、湏、傳、協”等今未沿用,“乔、献、庙、乱、趋、宝、瓮、麦、栗、蚕、体、冲、况、凉”等今已成爲正字。上舉《池録》中的異體或俗體字也同樣如此,既有省變部件筆畫,又有添加部件筆畫,從中可見唐以來雖有推行文字規範的《五經文字》和《干禄字書》等提供標准字體,但日常使用中著述者圖簡圖便而用俗字且往往帶有個性化色彩,書寫雕版者又圖快圖省也習用俗字。正體只是相對異體或俗體而言,在漢字的使用中,正體與異體或俗體之間始終保持着一種互動互變的關係,形成了漢字歷時的演變,而約定俗成尋求簡繁適度的優化選擇则貫穿古今漢字的整個演變過程。
  漢字的發展是漸變的和累積性的,既有承古承俗的沿用,又有趨繁趨簡的選擇,二者並存是常態,其結果就是新舊歷史層次成分的疊置,共時平面上的用字就其來源而言蘊含着歷時的積澱和優化。與詞彙的古今演變相似〔1〕,漢字在由古至今的發展中亦有變,有不變,有變化大的,有變化小的,而爲什麽變,怎樣變則既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又有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階層的人們用字取捨的價值取向。漢字的古今演變大致上體現了手写用字←→刻印用字和社會各階層間趨雅用字←→趨俗用字的疊加共存與整合融和。〔2〕

知识出处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绪论、朱子语录文献概貌、朱子语录文献异文词概貌、朱子语录异文词的构成及成因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