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獻傳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682
颗粒名称: 四、文獻傳改
分类号: B244.7
页数: 8
页码: 222-2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文献传改中的异文词以及其产生原因。文献修订会将一些词语改为形近义合的常用词语,导致历史上许多词语消失。语录的早期传本保存了这些词语,但在后世修订中被改动。文章列举了几个例子,如蹈陣与陷陣、儒弱与懦弱、發撝与發揚、澒瞞与傾瞞、直与真等。这些例子展示了文献传承中词语流转和修订的常见现象。通过考虑音近和音变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变迁和发展。
关键词: 朱子语录 文献 传改

内容

上文所言的異文詞幾種成因是詞語產生的途徑,而文獻修訂將某些詞語據己意改爲形近義合的習用詞語,則會使得歷史上許多詞語消失。語録的早期傳本保存了這些詞語,但在後世諸本中被徑改,語録異文提供了文獻修訂時後人妄改的綫索。如:
  (1)蹈陣—陷陣
  然又却有一人躍馬蹈陣,殺數十百人,出入數四,矢石不能傷者,何也?S38/3a、M38/2b、h1332-1333、c3724-3726、w2345-2346
  “蹈陣”,徽州本同,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爲“陷陣”。黄士毅仍《池録》未作改動,黎靖德徑改爲“陷陣”。
  “陷陣”義爲“攻入敵陣”,常形容戰士作戰英勇,“躍馬陷陣”文義可通。“陷陣”漢代文獻已見。《六韜·犬韜·練士》:“有銳氣壯勇强暴者,聚爲一卒,名曰陷陣之士。”《史記·貨殖列傳》:“故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却敵,斬將搴旗。”
  “蹈”之本義爲“踐踏”。《說文·足部》:“蹈,踐也。”引申而有“投入”之義,如《三國志·魏志·劉表傳》“說表遣子入質”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嵩對曰:‘今策名委質,唯將軍所命,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赴湯蹈火”猶言不避艱險。“蹈陳”義即投入戰陣,宋代已見用例。如宋周麟之《論革續降之弊》:“至公革去前弊,使履軍蹈陣者並得理爲戰功。”明高岱《鴻猷録·克張士誠》:“桑世傑躍馬蹈陣,戰死永安,等怒奮擊,大敗之。”“躍馬蹈陣”用法與語録同。
  值得注意的是《文苑英華》中載唐李邕《左羽林大將軍臧公神道碑》:“公理兵戒嚴,撫下勤至,慼恩挾纊,攝威陷陣,匈奴不南牧職公之故也。”“陷”下注曰:“疑作蹈。”可見“蹈陣”與“陷陣”同義,在宋明亦是常用的詞語,語録“蹈陣”不煩改。
  上例可見文獻傳刻、修訂中常造成原始語言的流失,愈改則愈失其本來面貌,亦可見同時材料之珍貴。
  (2)儒弱—懦弱
  老子之學,大抵以虚静無爲、冲退自守爲事,故其爲說,常以儒弱謙下爲表,以空虚不毁萬物爲實。S38/66a、h1739、c4785-4786、w2986
  “儒弱”,徽州本、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爲“懦弱”。文中“儒弱/懦弱”義爲柔弱,“儒(懦)弱謙下”“空虚不毁萬物”爲老子學說的表、實,而“虚静無爲、冲退自守”則爲其事,三者互爲呼應。
  “儒”本爲柔弱義。《說文·人部》:“儒,柔也,術士之偁。”徐灏注箋:“人之柔者曰儒,因以爲學者之偁。”古人認爲讀書人多爲柔弱之人。《論語·雍也》:“女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宋邢昺注曰:“言人博學先王之道以潤其身者皆謂之儒。”後亦指儒家,或信奉儒家學說的後學,今多用此義。
  “懦”本義爲怯懦軟弱。《說文·心部》:“懦,駑弱者也。”“駑弱”即無能軟弱之義,可見“懦”爲貶義。《左傳·僖公二年》:“宫之奇之爲人也,懦而不能强諫。”晋杜預注:“懦,弱也。”《韓非子·難四》:“君明而嚴則群臣忠,君懦而闇則群臣詐。”“懦”亦可指事物的柔軟、柔弱,如《韓非子·内儲說上》:“夫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子必嚴子之形,無令溺子之懦。”《藝文類聚》卷九二引晋夏侯湛《玄烏賦》:“拾柔草以自藉,採懦毛以爲蓐。”
  “儒”“弱”於柔弱義同義並列成詞,早見於《魏書·良吏傳序》:“是故搏擊爲侯,起不旋踵;儒弱貽咎,録用無時。”語境中義爲軟弱、柔弱。〔1〕《陳書·廢帝紀論》:“臨海雖繼體之重,仁厚儒弱,混一是非,不驚得喪,蓋帝摯、漢惠之流也。”此處“儒弱”與“仁厚”連言。又如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二回:“歸生素性儒弱,不能決斷。”《永曆實録·死節列傳上》:“(章)曠以興瑋年少儒弱,不習馳驅,請于何騰蛟,檄補臨武教諭。”
  “懦弱”可指物體柔軟、柔弱,如《左傳·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也指人的性格軟弱、柔弱。《管子·參患》:“凡人主者,猛毅則伐,懦弱則殺,猛毅者何也?輕誅殺人之謂猛毅。懦弱者何也,重誅殺人之謂懦弱。”《晋書·李特載記》:“滕密上表,以爲流人剛剽而蜀人愞弱,客主不能相制,必爲亂階,宜使移還其本。”“愞”同“懦”。《集韻·虞韻》:“懦,或作愞。”例中“愞弱”與“猛毅”“剛剽”等對舉。
  以上可見,“儒弱”與“懦弱”詞義相近,古注中有以“懦弱”釋“儒”者,如《荀子·修身》:“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脱。”唐楊倞注:“偷謂苟避於事,儒亦謂懦弱畏事,皆懶惰之義。”《說文·人部》徐錯繫傳曰:“儒之言愞(懦)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需部》則直接指出“儒,叚借爲懦”。並且,同“儒”的“偄”亦同“懦”。《說文·人部》:“偄,弱也。从人,从耎。奴亂切。”《荀子·大略》:“藍苴路作,似知而非。偄弱易奪,似仁而非。悍戆好鬬,似勇而非。”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曰:“偄與懦同。”(唐楊倞已注:“偄與濡同。”)“儒”“懦”音同義近,字或本出同源,古或皆從“耎”,後訛轉爲“需”。古人用字或亦有通假,然而從詞義發展角度,“儒”本有柔弱義,“儒弱”有軟弱之義亦可解,朱子語録例中“儒弱謙下”似無貶義。
  (3)發撝—發揚
  “撝謙”,言發撝其謙。蓋四是陰位,又在上卦之下,九三之上,所以更當發撝其謙。“不違則”,言不違法則。S28/25a、h1033、c2817、w1769
  例中前一例“發撝”,徽州本、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爲“發揚”。檢《易·谦》:“六四,无不利,撝謙。”三国魏王弼注:“指撝皆謙,不違則也。”“指撝”義爲以手或手持物揮動示意。
  “撝”有揮義。《說文·手部》:“撝,一曰手指也。”徐錯繫傳曰:“一曰手指撝。”〔1〕“撝”義同“麾”。唐李善注《文選·班固〈典引〉》“敦奮撝之容”曰:“撝與麾音義同。”李賢注《後漢書·班固傳》同句曰:“撝,亦麾也。”注《皇甫嵩傳》“指撝足以振風雲”曰:“撝即麾字,古通用。”注《劉玄傳論》“而旌旃之所撝及”曰:“撝與麾同。”“麾”後爲“揮”所取代,則“撝”“揮”音義同。《易·谦》“撝謙”句,清焦循章句曰:“撝,古麾字。”李富孫《易經異文釋》則指出:“晁氏《易》云:(撝)京房作揮。”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認爲:“撝,叚借又爲揮。”清蔣之翹輯注柳宗元《佩韋賦》“家撝謙而温美兮”曰:“撝與揮同。”
  王弼注“撝謙”曰“指撝”,即“指揮”。朱熹釋“撝”爲“發撝”,亦即“發揮”,義即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易·乾》:“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唐孔穎達疏:“發謂發越也,揮謂揮散也。言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孔穎達以“發越揮散”解釋“發揮”,可謂切合。
  “揚”之本義爲飛起,《說文·手部》:“揚,飛舉也。”引申有舉起等義,進而又有彰明、顯明之義,古注即有以“發揚”釋“揚”者,如《易·夬》:“揚于王庭。”孔穎達疏:“顯然發揚决斷之事於王者之庭,示公正而無私隱也。”
  “撝(揮)”“揚”皆有發散的語義特徵,故皆與“發”並列成詞,詞義相近,皆有發明、彰顯之義。同樣,“發”也與具有相同語義特徵的單音詞組成“發明、發展、發越、發布、發抒(紓)”等近義詞。
  “撝(揮)”“揚”形義相近,恐爲不同版本傳刻而改,“發撝”少用而“發揚”常用,黄士毅編訂《語類》改“撝”爲“揚”,於文義無礙,故黎靖德仍黄本。〔2〕然下文又言“更當發撝”,作“撝”以前後呼應似更妥。
  (4)澒瞞—傾瞞
  東坡則雜以佛老,到急處便添入佛老,相和去聲。澒戶孔反。瞞人。如粧鬼戲、放煙火相似,且遮人眼。S38/47b、M38/36a、h1753、c5262-5263、w3276
  “澒瞞”,徽州本、成化本同,王星賢點校本爲“傾瞞”。〔1〕。
  “澒”《集韻》胡貢切,匣母送韻去聲,朱熹注爲“户孔反”〔2〕,徐時儀指出“澒”爲記録者借“澒”的音記當時表“欺騙”的口語詞義,後寫作“哄”,“澒瞞”即“哄瞞”。例見明葛昕《集玉山房稿》卷九《王儆恒父母》、《西遊記》第四十五回,又作“瞒哄”。〔3〕
  “澒瞞”爲臨時的借字記音,其他文獻未見,可見並未發展爲固定表達形式,故後人不明“澒”所記爲“哄騙”而改爲形義相近的“傾”,“傾瞞”與“哄瞞”近義,但其他文獻亦無用例,清賀瑞麟據文義而改,王星賢點校本仍之。
  (5)直、直是—真
  儒者以理爲不生不滅,釋氏以神識爲不生不滅。龜山云:“儒釋之辨,其差眇忽。”以某觀之,直似冰炭!M6/1b、h1744、c4831、w3016
  此條爲李方子録。“直”,徽州本李文子録、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皆作“真”。
  “知者不惑。”直是見得分曉,故不惑。M33/7a、h598、c1567、w983
  “直是”,徽州本、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皆作“真”。以上二例爲後世諸本將“直、直是”改爲“真”,亦有反之者,如:
  若是有志朴實頭讀書,真箇逐些理會將去,所疑是真疑,亦有可答。不然,彼己無益,只是一場閑說話爾,濟得甚事!S30/14b、M30/11a、c4702-4704、w2940
  “是真”,成化本、王星賢點校本爲“直是”。
  諸例“直”“真”皆作副詞表“真是、真的”義。“直”本義爲“正”,與“真”義近,且與“真”形近。《莊子·田子方》:“吾所學者直土梗耳,夫魏真爲我累耳。”唐陸德明釋文:“(直)本亦作真,下句同;元嘉本此作真,下句作直。”〔1〕“直”後來常用作此義,“直是”例如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雜應》:“或大食肉而咽其汁,吐其滓,終日經口者數十斤,此直是更作美食矣。”梁僧祐《弘明集》卷六:“此等直是違俗遁世之人耳。”《舊唐書·吕才傳》:“驗於經典,本無斯說,諸陰陽書,亦無此語,直是野俗口傳,竟無所出之處。”“直似”例如敦煌變文《悉達太子修道因緣》:“或見一人,削髮染衣,威儀祥序,直似象王。”唐白居易《春池上戲贈李郎中》詩:“直似挼藍新汁色,與君南宅染羅裙。”王梵志《人去像還去》詩:“直似風吹火,還如火逐風。”《朱子語類》“直是”例如:
  他那資性直是會記。(11,197)
  既博學,又詳說,講貫得直是精確,將來臨事自有箇頭緒。(57,1345-1346)
  “直似”僅1例:
  到信,只就事上去看,謂如一件事如此,爲人子細斟酌利害,直似己事,至誠理會,此便是忠。(21,482)
  魏晋以降,“直”表示“真”義既已用之甚廣,則文獻中亦難免混用,朱子語録諸本不僅改動一字,甚至將“直是”改作“真”,將“是真”改作“直是”,可見“直是”“真”皆爲當時人口語中表示“確是”義的常用詞。

知识出处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绪论、朱子语录文献概貌、朱子语录文献异文词概貌、朱子语录异文词的构成及成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