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熹诗经学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4499 |
颗粒名称: | 第二章 朱熹对《诗经》文学性的认识(上) |
其他题名: | 对《诗经》抒情主体性的确认 |
分类号: | I207.22 |
页数: | 72 |
页码: | 79-150 |
摘要: | 本文讨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界以“古史辨派”为中心的潮流,以及朱熹在《诗经》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文章指出,虽然朱熹在还诗经以本来面目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他对《诗经》的文学性认识似乎并不如明人充分。文章提出了判断对《诗经》文学性有无充分认识的关键标准是要看阐释者对《诗经》作品的具体理解,并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朱熹对《诗经》研究的贡献:对《诗经》作品抒情主体性的确认、对《诗经》作品文学表现手法的认识和从修辞学角度分配《诗三百》每篇各章的“赋”、“比”、“兴”。 |
关键词: | 朱熹 诗经 文学研究 |
出版者:学苑出版社
本书为南宋朱熹诗词作品集,分为感事诗、哲理诗、山水诗、酬对诗、杂咏诗和词赋六大类。其中感事诗90首,主要反映朱熹对天下大事的观感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思想倾向,按其主题又分为爱国恤民与述怀明志两组;哲理诗73首,主要反映朱熹的学术观点,按其主题又分为宇宦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和为学三组;山水诗148首,主要反映朱熹的游踪和各地山川形胜,其中又分为武夷云谷、衡岳、庐山及其他胜地四大块;酬对诗87首,主要反映朱熹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内又分为奉和、题赠、迎送、寿挽四组;杂咏诗99首,为朱熹对各种事物的吟咏与思想寄寓,反映其日常生活情趣,内又分为咏物、咏景、咏居、咏事四组;词赋18首,按体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