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精忠报国的将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38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精忠报国的将士
分类号: B823.1
页数: 6
页码: 164-169
摘要: 文章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位以精忠报国闻名的朱姓将士,包括战国时期的大力士朱亥,三国时期的功臣朱治,吴国名将朱桓,西晋时期的将军朱伺,明初将领朱序,以及明代将领朱谦。这些将士们以忠诚、勇猛和智谋闻名,为国家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关键词: 朱亥 朱治 朱桓

内容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朱姓以武传家,勇猛武将和英豪侠客层出不穷。既有名列《史记·游侠列传》之首的朱亥,又有定国安邦的三国功臣朱治等。
  一、赤胆忠心的大力士朱亥
  朱亥(?—前257年),大梁(今河南开封)屠户出身,战国时魏国大力士,为人行侠仗义,隐于市井,与侯嬴相友善。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窃兵符救赵,他因侯嬴举荐,随同前往邺(今河北磁县南),用四十斤铁锤击杀魏将晋鄙,助信陵君夺得军权。次年,魏国击退秦军,解邯郸之围。这一仗之后,朱亥名声大震。朱亥的故里叫仙人居,人们称朱亥为朱仙,后人为了纪念朱亥,就把朱亥的故里改成朱仙镇。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兀术,令金兵闻风丧胆。
  后朱亥随信陵君使秦,秦王见其力大勇猛,想把他留在秦国,朱亥宁死不从,于是秦王将其与猛虎关一笼中,猛虎向他扑来,他袖出铁锤一声大喝:“孽畜,你敢!”那虎闻雷鸣般吼声,顿时吓得伏地不敢动弹。秦王见猛虎都怕朱亥,便将朱亥囚禁起来。朱亥见无法回国,便以头撞柱,柱断而未死,又以手扯喉,喉断而亡。
  二、定国安邦的三国功臣朱治
  朱治(156—224年),字君理,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朱治随孙坚起兵,征战各地。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孙坚战死,其子孙策继领其部,依附于占据淮南的袁术。朱治见袁术为人碌碌无为,难成大事,便劝孙策到江东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孙策接受这一建议,借口为父亲报仇,率领手下人马渡过长江。朱治率军征战,打败扬州刺史刘繇,逐渐控制了江南部分郡县,为孙吴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战死,朱治与张昭等人共推孙策之弟孙权为主,此后朱治率军不断征战,为孙权统一东南、巩固统治立下卓越的功勋。黄武元年(222年)进封毗陵侯,后改封故鄣侯,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深受孙权的敬重。朱治每次觐见孙权,孙权都要亲自下台阶迎接。朱治生活节俭,为人谦恭,虽功绩卓著,却从不居功自傲,善待同僚和下级。即便是普通百姓去找他,他也要迎至客堂,设宴款待。后以年老还乡吴郡,黄武三年(224年)去世,享年69岁。
  三、临危不惧的三国名将朱桓
  朱桓(177—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封为嘉兴侯。初为孙权幕僚,后成为余姚长。为消除瘟疫,朱桓派属内医师和自己亲戚中懂医术的人,深入民间治病施药,又拿出自家粮食赈济灾民,当地百姓都很感激他。
  朱桓又招募士卒讨伐平定了当地的山贼,后来成为濡须督。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在今安徽芜湖),扬言攻打羡溪。朱桓分兵救羡溪,军队出发之后,才突然得知曹仁要进军濡须,但要追回救羡溪的军队已经来不及了。当时朱桓手下只有五千人,诸将都十分恐惧,然而朱桓巧施计谋,诱敌深入,斩杀魏军千余人。三国吴嘉禾元年(232年),朱桓又一次大败魏军,使魏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朱桓性格高傲,每次临阵交战,统率军队若不得自由控制,就会埋怨激愤,耻于为人所驱使。然而朱桓轻财重义,且记忆力好,见人一面,几十年不会忘记,部下人数众多,他们的妻子和儿女朱桓全都认识。他爱护部下,赡养亲戚,将俸禄、家产都分给他们一同享用。朱桓病重的时候,全军营的将士都十分担忧。后来朱桓狂病发作,回建业(在今南京)治病,并于赤乌元年(238年)病死,享年62岁。朱桓死时部下不论男女,无不痛哭流涕。又因为其家里没有财产,孙权赐五千斛盐来处理丧事。
  四、身先士卒的“口吃”将军朱伺
  朱伺,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安陆(今湖北钟祥)人。年轻时在孙吴做过下级小吏。西晋灭吴后,迁居江夏(今湖北武昌)。以勇武著称,从军作战,多有战功。
  西晋统一全国后,统治逐渐腐败,民众反抗斗争不断。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义阳人张昌聚众起事,控制了长江中游的许多郡县。朱伺率部参与征讨,几经鏖战,镇压了起义军。战后,以功迁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不久又爆发“陈敏之乱”。朱伺奉命统率水军,一举打败前来进攻的叛军,然后乘胜追击,大获全胜。由此晋封亭侯,领骑督,驻守江夏。此后,朱伺随大将陶侃征战各地,屡建奇功。特别是夏口一战,他身先士卒,腿上中箭仍力战不止,最终以少胜多,大败敌军。累加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卒于任上。
  朱伺没有读过书,口讷不善言辞,但对儒学之士十分尊敬。他为人恭谦谨慎,即便后来地位不断上升,名声日益提高,也始终保持这一性格,受到时人称赞。
  五、母子共赴沙场的朱序
  朱序(?—393年),字次伦,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人,出身武将之家。随父从军,以战功累迁兖州刺史。
  太元二年(377年),朱序出任梁州刺史,镇守襄阳(治今湖北襄阳)。北方前秦政权发兵南下,围攻襄阳。朱序全力固守,一度情况危急。其母韩氏亲自登上城墙巡视,全家人都投入战斗,暂时击退了敌军的进攻。后来人们称韩氏巡视的城墙为“夫人城”,以表达对韩氏的崇敬。由于连续苦战,朱序部下伤亡很大。一些贪生怕死的部下暗中投敌,里应外合,使前秦军最终攻陷城池,朱序被俘。前秦主将苻坚十分赞赏朱序的才能和胆魄,虽多次劝说朱序投降都没有成功,但仍授予他尚书的头衔,留在朝中。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亲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东晋发兵抗击,双方展开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最后晋军大获全胜,朱序也趁机逃出。战后论功行赏,朱序因建立奇功,不仅免去被俘之责,而且官拜龙骧将军、琅琊内史。此后,朱序累迁征虏将军,官豫、兖、青诸州刺史,率兵镇守洛阳。晚年以年老有病请求解职,但未获批准。太元十八年(393年)去世,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六、镇守边关的总兵朱谦
  朱谦(?—1451年),河南夏邑人,明初将领、勋臣。明正统六年(1441年),朱谦带领部下巡哨边境,与敌军不期而遇,他沉着应战,指挥部下击退敌军。朝廷接到捷报,授其都指挥使,以示褒奖。此后朱谦多次与敌作战,均获胜利,迁都督同知,封抚宁伯。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北方瓦剌部首领也先亲率大军南侵,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大败明军,擒获明英宗。随后也先继续南攻,兵临宣府(今河北宣化)城下。也先以英宗为要挟,要朱谦打开城门投降。朱谦紧闭城门,做好死守的准备。也先见状只好绕过宣府城。
  英宗被俘后,兵部尚书于谦与朝中大臣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即景泰帝,并调集各地部队组织抵抗。朱谦率部在宣府与瓦剌军展开激烈的较量。也先见形势不妙,赶紧退回北方,并于次年秋放回英宗。英宗回京途经宣府,受到朱谦的隆重接待。明景泰二年(1451年)二月,朱谦病逝于任所,追赠侯爵,谥号“武襄”。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亥
相关人物
朱治
相关人物
朱桓
相关人物
朱伺
相关人物
朱序
相关人物
朱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