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勤政爱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3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勤政爱民
分类号: B823.1
页数: 6
页码: 59-6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朱熹在担任同安县主簿期间的勤政爱民的事迹。他推行“经界法”减轻农民负担,努力调整土地兼并和赋税不均的现象。同时,他积极减免赋税,关注百姓利益,为民众谋福祉。
关键词: 朱熹 同安县 赋税不均

内容

朱熹在泉州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任上近五年时间,始终强调做官要公。他说:“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初次为官,他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国家收缴赋税,二是按照儒家礼教整饬民风。
  一、推行“经界法”
  当时,同安县土地兼并和赋税不均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分化日益加剧,朱熹到任不久就发现了症结所在,他希望按照孟子“仁政必自经界始”的主张,在同安推行“经界法”,实施“正经界”。所谓“正经界”,就是根据重新划定的土地疆界,以土地的实际面积收取田税,目的是抑制地主豪强兼并土地而平均赋税,减轻农民负担。朱熹为此还做了不少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
  “经界法”实际上并不是朱熹的首创,早在绍兴十二年(1142年),两浙转运副使李椿年就上书朝廷直陈“经界不正”的利害,建议实行“经界法”,后经朝廷下诏委托李椿年在全国大力推行“经界法”。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经界法”从开始施行就遭到地主豪强的强烈反对和阻挠。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施行了十几年的“经界法”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对逃税漏税、赋税不均等严重现象有所扭转。
  虽然光宗同意朱熹先在漳州实行“经界法”,但是朱熹在推行时同样遭到了地主豪强的强烈反对,他期待漳州、汀州、泉州恢复经界的希望最终落空。作为一名小小的同安县主簿,朱熹实在是无可奈何。
  二、减税利民
  “以民为本,抚恤百姓”一直是朱熹经济思想的核心。“正经界”希望落空后,朱熹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上书请求减免赋税上。他在县主簿任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一系列减税政策彰显了朱熹鲜明的均税恤民思想。
  当时南宋官税钱较北宋又新增了三种,其一就是经总制钱。由于经总制钱征收项目更多、税率更高,百姓不论荒年丰年都要缴一定数额的税,如果不缴,地方官吏就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使百姓赋税沉重、苦不堪言。因此,朱熹屡次上书指出朝廷经总制钱的弊端,分析了赋税不断加重的趋势,主张“正君心”、“正经界”、均赋税,要求革除弊政,实行仁政,恤民减税。
  朱熹对主簿这一职务很热心,每到税收时就先贴出文告,要求限期缴纳税金,否则就要严厉处罚。朱熹还经常一一核对赋税出入的账目,防止下面的官员贪污、“做手脚”。后来朱熹回忆当时的情形说:“主簿就职内大有事,县中许多簿书皆当管。某向为同安簿,许多税出入之簿,逐日点对佥押,以免吏人作弊。”①
  刚刚做官的朱熹在主簿任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他后来写的诗句形容就是“苟利于民,虽劳无惮”“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②
  三、明德崇教
  春风化雨润万物,一枝一叶总关情。主簿的职责之一就是管理县里的教育事务。朱熹对自己的工作很尽责,尤其热心的是教育。在整顿赋税无果的情况下,朱熹继而致力于整顿县学,振兴儒学教育。他认为教育才能真正拯救世道人心,有补于世。当时同安县学在秦桧严禁程学的社会环境下凋零衰微,校舍破败,藏书寥寥,读书人也无书可读,且功利、庸俗、浅陋,朱熹决心重整学风,兴贤育秀。因此,他发布了《谕学者》《谕诸生》《谕诸事》等文告,确立了县学宗旨大纲,厘清制度,统一思想。朱熹还挑选县里的优秀青年进县学,遍访、诚邀当地德才兼备的柯翰、徐应中和王宾等人担任县学教师。
  同安县学的官书在南渡时散落殆尽,朱熹就精心整理北宋英宗南渡时留下的一柜残损书,并在民间广泛搜集,建立了图书馆“经史阁”,解决了县学师生图书缺乏的问题。
  朱熹还修缮了县学校舍,建立“教思堂”,并按照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重建县学“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以讲论问答的方式讲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引导学子走上“正心诚意”之路。这样,一个偏僻破败的县学在朱熹的努力下重新焕发了生机。朱熹还曾到金门“以礼导学”,开启了金门文风大门,创办了厦门地区最早的书院——燕南书院,从此金门文风大盛。
  孔子曾说:“人无礼,无以立。”然而南渡以来,礼学废弃,无人问津。朱熹在同安大力推行礼学教育,以重整穷乡僻壤的士风、民风。他认为礼是“正风俗”“防祸乱”的根本,因此还参考《周礼》《仪礼》《唐开元礼》《《绍兴祀令》等资料,亲自画了一套仪器和衣服式样,在祭孔时使用。朱熹还针对当时流行的婚礼旧俗,严格婚姻之礼,禁止抢婚、私奔等有违礼仪的行为,纠正了当时因“贫不能聘”而引发的一些婚姻陋习。
  朱熹曾到同安的建安书院讲学,在为书院撰写的《艮泉铭》中说到“清于官,美于俗,是为建民之福”。他希望做官要像水一样清廉,民风要像水一样淳朴,让这水滋润一方,造福百姓。朱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朱熹在初登仕途的同安勤政爱民、兢兢业业,深受黎民百姓的拥戴。当朱熹要离开同安的时候,百姓一直送他到小盈岭,纷纷扳住朱熹的车辕,用脚抵住路旁的巨石不忍让他离开,朱熹在一块巨石上题字“扳辕石”,以感谢同安百姓的厚意。据《泉州府志》记载,朱熹“革弊兴利,缓急有序。事无大小,必亲裁决。赋税簿籍,逐日点对,以防吏弊。利于民者,虽劳不惮;五载秩满,士思其教,民思其惠”。后来同安百姓还在县学的学宫建立了朱熹祠堂,以表怀念。
  几年同安主簿生活,对朱熹来说,有失败,有成功,更多的是对南宋社会弊端日益严重的察省与忧虑,他已经厌倦了官场,觉得是时候归隐山林、潜心学问了,于是,在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十月,朱熹就以“奉亲讲学”为由向朝廷申请回到崇安。在宋代,地方官员的任职期限一般是三年,而朱熹任职已过四年,接任的人仍然没到,所以朱熹回到崇安故里也是名正言顺的。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冬,朱熹又以养亲为由向朝廷要求调职,得了一个“监潭州(今长沙)南岳庙”的头衔。按照当时官制,“奉祠”是可以不用去潭州赴任的。因此,朱熹在此后一段时间深居穷山,埋头研读儒家经典。次年八月,因为宰相陈康伯的推荐,朝廷召朱熹赴临安,朱熹闻讯后上奏称“素有心气之疾”,请求推迟入朝。
  四、受学李侗
  学海无涯,开卷有益。朱熹一生酷爱读书、藏书、写书,即使初登仕途,仍不忘读书学习。他认为自己虽然考取了进士,但以前学习是“贪多嚼不烂”,因此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义理”及融会贯通上,有时为了一段文字的“义理”常常苦思冥想、废寝忘食,直到理会透彻为止。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十月,朱熹为表拜师诚意,在同安县任职期满后,专程从五夫里步行三百多里前往延平拜李侗为师,讨教理学的真谛。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辗转,朱熹终于在绍兴三十年(1160年)正式拜李侗为师,找到了人生引路的明灯。
  李侗(?—1163年),为学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以“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为座右铭。李侗学术源于程颐,下启朱熹,年轻时拜杨时和罗从彦为师,而朱熹又求教于李侗,得到了李侗的正传,因此,朱熹便成为“二程”的四传弟子,成为儒家“道统”系谱中的重要人物。
  朱熹拜李侗为师以后,谨遵李侗先师的“二程”理学之道,经自身践行努力,达到思想与理论的巅峰,学术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初见李侗时还留恋于佛学,到后来潜心读书,专心儒学,终于悟道明理,成为一代理学宗师。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