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紫阳朱氏溯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27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紫阳朱氏溯源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0
页码: 6-25
摘要: 这一章节介绍了紫阳朱氏的溯源和历史。第一节主要讲述了朱姓的来历,包括朱姓的起源和演变。第二节则介绍了紫阳朱氏这个家族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文章着重强调了朱氏家族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 紫阳朱氏 朱姓 家族

内容

百川归海,叶落归根。溯源寻根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变的夙愿、永恒不解的情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朱姓历来是中华大姓,是比较显赫的一个姓氏。朱姓出现在《百家姓》中“朱秦尤许,何吕施张”两句,位置靠前。特别是作为“孔子之后第一儒”朱熹的紫阳朱氏,别有一段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渊源和来历。紫阳朱氏孕育了朱熹,朱熹也令紫阳朱氏光耀千秋万代。
  第一节 饮水思源:朱姓的来历
  饮水思源,寻根谒祖。中国人自古就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是文明之光,是血缘的标志,是婚姻的纽带,是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
  朱姓是中华大姓,其来源极其复杂。一般认为邾侠是朱姓的始祖,后来吴郡朱氏的肇姓开基始祖朱洪基去邑改朱氏,成为朱姓第一人,号称“洪基朱氏”。其后裔兴旺发达,出现了以紫阳朱氏朱熹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成为朱姓中最为著名的一支。
  一、清水涓涓:朱姓的源起与远古先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清代张澍《姓氏寻源》)姓氏在人类历史上并非与生俱来,原始先民们在古老的土地上生产劳动、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鸿蒙”时代,随着氏族社会的兴起,终于开始了“称氏道姓”的时代。然而任何一个姓氏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朱姓从起源到形成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国姓氏并不是只有简单的一个源头,而往往呈现出多个来源汇流成川的景象。朱姓也是一个多源头的中华大姓,除主体部分是曹姓朱氏之外,其他非曹姓朱氏还有多支,他们大都可归属于“赤心木”的传人一类。
  (一)朱姓源头:图腾崇拜
  朱姓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
  从字源学来看,“朱”字的本义即指赤心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赤心木其实是一种松柏,因为树心呈红色,又称朱木。相传在遥远的氏族社会前期,有一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氏族将赤心木视为“神木”,认为自己是神木的后裔,并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图腾。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早期的赤心木图腾崇拜逐渐向姓氏演变,成为后世朱姓的重要源头之一。
  朱广平在《邾国史话——朱姓起源》中推测,朱姓可能与远古先民图腾崇拜中的“感恩”现象有关。在某一时期由于天灾等原因,鱼和野兽等不易捕获,该氏族人们赖以生存的渔猎活动无法正常进行,陷入生存危机。他们偶然发现蜘蛛结网捕虫的现象,于是受到启发,开始效法蜘蛛结网之法捕鱼网兽,结果事半功倍,顺利渡过了难关。因此,他们对蜘蛛感恩戴德,认为它是祖先的化身,前来拯救自己,于是尊崇蜘蛛为全氏族的神灵,世代传承,“邾”渐渐地成为该氏族的称呼。邾氏族因崇拜蜘蛛而得名,他们的活动区域也由此留下了许多带“邾”字的地名。
  (二)朱姓始名:“三皇五帝”
  1.朱襄氏: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朱姓始祖
  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朱姓最早起源于远古“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第一位著名的朱姓先祖是上古时期的朱襄氏,古文献称之为上古“古帝”、赤帝,又号称“飞龙氏”。朱襄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他发明五弦元瑟,开礼乐文明之先河;他调节阴阳,促进百物生长,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开拓者;他首创六书,奠定中国文字之基石。《路史·后纪》说:“朱襄氏都于朱。”《续汉书·郡国志》载:“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朱襄氏生活的地区在古陈国一带。朱襄既是人名又是氏族名。朱襄氏的部分后裔便以朱为氏,成为朱姓中最为古老的一支。
  2.白帝朱宣:嬴姓朱氏的肇姓始祖
  继朱襄之后,在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时代,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朱姓先祖——白帝朱宣。朱宣就是少昊,是黄帝和嫘祖的后代。传说,黄淮下游的“夷人”在黄帝时代被分为淮河流域的“淮夷”和黄河下游的“东夷”两部分,后者共九部,合称“九夷”。夷人大多以鸟类为图腾,如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朱宣就是“凤鸟氏”部族的酋长,他统率本族与其他部族组成部落联盟,并被推选为联盟首领。朱宣子孙繁盛,相传有24个儿子。
  3.朱虎:朱姓的又一位开姓始祖
  朱宣之后,著名的朱姓先祖是传说中上古“五帝”之一帝喾的辅佐大臣——朱虎。帝喾是黄帝的曾孙,也是上古著名的“五帝”之一,他继高阳氏颛顼帝位,统领中原各部落。相传朱虎就是八个部族首领之一,是朱氏部族的酋长,在部落联盟中有一定的地位,受到高辛氏帝喾重用。帝喾死后尧继位,为了坐稳王位,尧采取了削弱、抑制八个部族的措施,朱虎便主动“辞职”,归隐山林。后来舜即位后又重新重用朱虎,此后朱虎部族子孙繁衍兴旺,成为后世朱姓的重要来源。据说西周时著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魏国人朱亥、汉代中邑侯朱进和鄢陵侯朱濞以及唐朝的朱怀智、后梁太祖朱温等都是朱虎的后裔。
  4.丹朱:祁姓朱氏的开姓之祖
  与朱虎生活的时代大致相近的,还有一位著名的朱姓先祖,他就是“五帝”之一尧的嫡长子——丹朱。丹朱本姓祁,名朱,因封于丹水,于是以封邑为氏,号丹朱。《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丹朱闻讯,便联合南方的“三苗”起兵讨伐舜,与舜率领的部落在丹水决战,最终战败身亡。丹朱的族人为躲避迫害,便迁到河北、山东、湖北等地,也有一部分留居河南,其后裔经过长期发展,又衍生出许多支脉和不同的姓氏,有的仍以祁为姓,有的以丹为姓,也有的以祖名“朱”为姓,成为后世朱姓的重要来源之一。祁姓朱氏,到隋唐时期发展成为望族。
  (三)曹姓分支:颛顼后裔
  《元和姓纂》说:“朱,颛顼之后。帝颛顼,姓姬,名颛顼,号高阳,属黄帝、昌意一支。”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离骚》开篇就曾自我介绍说:“帝高阳之苗裔兮。”因此,现今绝大多数朱姓族人与屈原同祖同宗,都是高阳氏颛顼的后代。
  说到朱姓起源,除前面的几位先祖外,更多人追溯到曹姓,认为朱氏是曹姓繁衍出来的分支,曹姓先祖也就是朱姓的血缘先祖。
  相传到了虞帝时期,高阳氏颛顼的裔孙晏安是舜帝的辅佐大臣,因功勋卓著受封于曹地,创建曹国,此后便有了曹姓。晏安改称曹安,曹姓的历史由此开始。曹安的封邑就在今陕西周至,进入夏商时期,其后裔逐渐东迁,定居于今山东定陶一带。
  大约在商代晚期,曹国被商灭亡,族人散居各地以曹为姓。后来,周武王灭商后广封异姓诸侯。由于当时晏安后裔所建的曹国早已灭亡,武王就找到晏安的后裔曹侠,将他分封到邾地(今山东邹城)重新建立朱姓历史上有名的邾国。从此曹姓的主支便迁到山东半岛,继承了东夷氏族的蜘蛛图腾,并在此开基创业,建立了邾国及其后来的分支小邾国。到了战国后期,大、小邾国先后被楚国所灭,邾国还分衍出邾氏、邹氏、倪氏、颜氏、娄氏、茅氏、夷氏等数十个姓氏,但都不如朱氏兴旺。朱氏成为整个朱姓族群的主体,曹侠也就成为史书中有确切记载的朱姓先祖。
  综上所述,朱姓主要来源于朱襄氏、祁姓、曹姓等。此外朱姓还有改姓、赐姓、冒姓等,其中改姓以少数民族为主,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实行汉化改革政策,有的鲜卑族就改为朱姓;元朝时期蒙古族主儿乞部实行汉化改姓为氏。明朝建立后,帝王便有了赐姓朱氏以示恩宠的先例。赐姓朱氏主要有两类情形:一类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类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二、风生水起:朱姓的发展与壮大
  “颛顼苗裔邾子后,邹鲁山水是故乡。沛国之名播天下,枝繁叶茂布四方。”纵观朱姓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便会发现朱姓先祖开枝散叶的痕迹。西周时周武王封曹侠于邾,后来部分邾人南迁至安徽丹阳、江苏丹徒等地。战国中叶,楚宣王灭邾国,迁邾人于楚(今湖北黄冈)。战国时期朱氏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一带。其中安徽和江苏交界处就产生了沛国朱氏和吴郡朱氏。
  从秦汉到宋元是朱姓群体持续发展的时期。秦汉以后,随着朱氏后裔的不断繁衍、壮大,朱姓逐渐成为举足轻重、名扬天下的中华大姓,分布于全国各地及海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具体的发展情况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朱姓遍布中原和华东地区。魏晋时期,朱姓继续南迁,以沛国朱氏为代表的诸多郡望兴起,北方和南方朱姓都相当活跃。二是隋唐时期,朱姓已出现在广东,北方朱姓独领风骚,南方朱姓相对沉寂。三是五代宋元时期,北方朱姓大量南迁,以婺源朱氏为代表的东南朱姓空前兴盛。四是明清时期,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姓迅速向全国发展,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清朝时又有人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郡望纷起
  早在秦汉时期,朱姓就已遍布中原和华东地区,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朱姓继续南迁,但主要繁衍地仍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地区。
  两汉时期,朱氏没有大规模迁徙,但小规模正常移民使得朱氏分布更加广泛。据记载,当时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都有朱氏族人居住。汉朝朱氏移民主要是国家政策性移民,山东朱氏开始向陕西地区迁徙。当时最著名的朱氏移民有两支:一支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形成杜陵朱氏,著名后裔有汉哀帝时丞相朱博;另一支迁往平陵(今陕西咸阳),发展为著名的平陵朱氏,杰出人物有汉成帝时以敢于直谏著称的忠臣朱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众多朱姓族人在各地相继兴起,共同推动了朱姓的全面勃兴。传统的朱姓分布在沛国、吴郡、义阳、丹阳、太康、钱塘、河南、永城等八大郡望。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朱氏一部分向东南吴国地区迁徙,另一部分则向西南蜀国地区迁徙。两晋南北朝时期,朱氏开始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迁徙,主要是从华北向东南迁徙。这个时期,汉族朱氏分布相对集中于东南江浙一带,朱氏居江南四大姓朱、张、顾、陆之首,而少数民族朱氏则相对集中在河南南阳、洛阳等地。
  (二)隋唐时期:风云中原
  隋唐时期是朱姓承上启下的时期,朱氏迁徙由原来的自华北向东南迁徙转变成多方位迁徙。朱氏移民大都是正常的小规模移民,自华北向东南的迁徙速度逐渐放缓,南方朱姓相对较为沉寂,北方朱姓则显得特别活跃。在北方中原地区几支较大的朱氏族群,主要有北京昌平朱氏、永城谯郡朱氏、后梁皇族朱温家族等。
  (三)五代宋元时期:活跃东南
  五代宋元时期又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和金兵入侵,中原朱氏被迫再一次向南方大规模迁徙,主要集中在东南江浙和江南地区,原居江浙一带的朱氏,向闽粤岭南一带迁徙。
  这期间共有三次南迁浪潮:一是两宋之际大批北方民众随宋室南下,散居东南各地;二是宋元之际为躲避战乱和元军杀戮,大批黄淮流域民众向长江流域迁徙,部分江南地区民众向华南迁移;三是元明之际由于战乱再起,中原和江淮地区引发新一轮的南迁浪潮。而在历次南迁浪潮中主要的朱姓群体有朱胜非、朱光庭、朱载、朱巽、朱敦儒等朱氏家族。
  南宋初,属于沛国朱氏分支的睢阳(今河南商丘)朱氏,有一支南下迁居昆山(今属江苏),后来发展成为昆山朱氏三大派之一的河泾派。元代著名画家朱德润的先祖,就是在两宋之际由睢阳迁居到苏州的。
  正是由于北方朱姓大量南迁,在朱姓分布最为密集的东南地区,先后涌现出一些影响很大的家族,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理学宗师朱熹的朱氏家族。这个时期,朱熹家族开始由安徽歙县黄墩经江西婺源向福建建阳一带移民,这就是始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宋元的婺源朱氏及其支派,此族群最为庞大,名声最为显赫,影响最为深远。
  (四)明清时期:辐射四方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清时期出现了朱氏移民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这个时期最值得重视的大迁徙就是凤阳朱氏由凤阳经南京、北京向全国各地“四方辐射”。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皇族凤阳朱氏子弟到各地为王,于是朱氏皇族发展迅速,到明末已发展到数十万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明朝政府还实行过“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大批朱氏再次自东向西横向迁徙。自1644年明亡,整个朱氏族姓都随着凤阳朱氏的衰落而衰落。作为国姓的朱氏为了逃避迫害,再一次大规模呈“四方辐射”迁徙,但与明初向城市的迁徙不同,朱氏这次迁徙是由城市向偏僻山区、由内地到边远地区、由大陆向海外地区迁徙。有清一代也成为朱氏发展历史中的低潮阶段。
  第二节 源远流长:紫阳朱氏家族
  一轮紫阳映活水,闲云潭影日悠悠。当朱姓的历史长河流淌到赵宋王朝之际,突然改变了方向,朱姓的主流由原来的尚武转为崇文,到南宋时孕育出了以朱熹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望族——紫阳朱氏。而对于紫阳朱氏文化源头的徽州,紫阳朱氏和朱熹思想文化的源头历史性地落在那里,那里的儒家思想和朱氏家风家教源远流长。
  一、寻源黄墩:百川归海觅源流
  溯源觅流寻朱氏,水清木华世代传。紫阳朱氏的发源地就在宋代歙州歙县(今属安徽)的黄墩。
  据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记载,婺源朱氏是吴郡朱氏的分支,也是吴郡朱氏的大宗。许多后世朱氏都认为,朱瓌是婺源茶院朱氏的始祖。朱熹是朱壞的九世孙。朱壞生于唐僖宗广明二年(881年),朱壞的曾祖父叫朱炌,世居金陵(今南京),祖父是朱守滔,父亲叫朱涔。朱涔当时任职殿中丞,在37岁时为避黄巢战乱,奉朱炌之命举家从金陵迁徙到歙县黄墩富仑山下的朱家巷。
  朱炌,字仁寿,号光迪,原为河南永城人,是朱敬则的次子。在唐宪宗元和中官任饶州知府,先后娶妻郑氏、金氏,生三子朱守滔、朱守同、朱守和。后来由于时局混乱,他任满后没有返回永城,而是落籍在金陵,也有后裔徙居吴郡(今江苏苏州),他们在仕途上大都功成名就,是一个光前裕后、福荫百代的家族。
  朱守滔,名禹一,字陵溪,是朱炌的长子,生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曾官任济阳令,娶妻尹氏,有朱涔、朱滋两子。
  朱涔是黄墩朱氏的开基始祖,又名朱师古,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在唐宣宗大中十四年(860年)登进士第。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朱涔带领全家离开姑苏徙居歙县黄墩。
  朱涔迁居歙县黄墩一是到此避乱;二是想在此开基立业,图谋发展。朱涔为官清廉谨慎,对外为人低调,遇事随和,讲究团结;对内孝悌恭谨,家门和顺,丧葬嫁娶,任劳任怨。朱涔在后梁贞明五年(919年)病逝。妻子程氏生于唐会昌二年(842年),卒于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后夫妻合葬于歙县黄墩金狮岭。有像赞曰:“其性坦直,其容舒徐;为善不足,流庆有余。厌乱避尘,获叨安境;子孙英贤,德泽弥永。”朱涔共有四子:朱珉、朱瓌、朱璋、朱〓。
  长子朱珉,号古训,字尧臣,生卒年月不详。南唐时任杨行密的幕将,到歙县黄墩不久就返回金陵,于是形成金陵朱氏的一脉并传族开枝。
  次子朱瓌,号古僚,字舜臣,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进士。
  季子朱璋,号古祝,字商臣,生卒年月不详。娶妻汪氏,生三子:朱鬻、朱鼎、朱四八。他的后裔居住在婺源北山香田一带,守护祖墓,主持祭祀。
  四子朱〓,号古佑,字鼎臣,生卒年月不详。自称黄墩主人,又号鬲山居士,曾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授江南领将、歙州开国亭英侯,食邑五千户。75岁隐居休宁鬲山。是休宁鬲山派朱氏的始祖。娶妻余氏,共有五子:朱逢、朱远、朱通、朱达、朱迁。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朱涔、朱瓌父子在歙县经营谋划,宏开基业40余年,儿孙功成名就,家业也兴旺发达,尤其是四个儿子都担任了军政要职。他们的后裔分居各地又形成黄墩朱氏的四个支派,遍及徽州甚至海内外。朱涔后裔迁居河南偃师,形成极为兴旺的偃师朱氏,宋代时还产生了宰相朱胜非。朱涔的弟弟朱滋,随父兄到歙县黄墩不久又重返姑苏,后世子孙大多散居在江浙等地。
  二、迁居婺源:茶院朱氏的崛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约在10世纪初,朱瓌从歙县黄墩向南徙居江南东路徽州婺源(婺源原属安徽,现属江西),于是开婺源茶院朱氏一族,茶院朱氏从此兴旺崛起。
  婺源茶院朱氏始祖朱瓌本是著名将领陶雅的部下。唐天祐元年(904年),婺源人汪武为反抗重赋暴敛,率众起事,歙州刺史陶雅前往平乱,收复婺源后,命朱瓌率兵3000人戍守婺源,管辖浮梁、德兴、祁门、婺源等四县,负责征收茶税。因此,朱瓌携妻带子从黄墩赶赴婺源定居下来,遂开婺源朱氏一派。因为朱瓌官任制置茶院使,朱氏族人便尊称他为茶院府君或茶院公,他的后裔则被称为婺源茶院朱氏。
  朱瓌在任制置茶院使期间,政绩突出,百姓安居乐业,被封为大制置茶院元帅。又因原籍歙县黄墩,被诰封为黄墩忠武侯。唐天祐三年(906年),朱瓌升任宣、歙、池、平、苏、杭、饶、信八州观察使。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朱瓌逝世,享年84岁。去世后葬在婺源的连桐山,后代子孙也定居于此。
  朱瓌原配夫人杜四娘,生于唐咸通十四年(873年),卒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享年74岁,后与茶院公朱瓌合葬连桐山,赠夫人。杜夫人生三子:朱廷杰、朱廷傍和朱廷滔。茶院公去世后,朱廷杰三兄弟为守父母墓庐,留在了婺源。从此,后裔繁衍兴旺,成为婺源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姓望族。
  茶院朱氏始祖朱瓌的三个儿子都很优秀,均曾在南唐政权中任职。其中长子朱廷杰,在南唐时官任拱卫上将军、歙州团练使,后徙居休宁城北,开休宁朱氏一派。次子朱廷?,字文智,一名敬,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谋略过人,后唐庄宗李存勖任命他为徽州刺史兼番汉总管,后又升为节度使,天成二年(927年)特旨移镇徽州。卒于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享年83岁。三子朱廷滔,南唐时官补常侍承旨,退休后徙居休宁首村。可见,茶院朱氏第二代只有次子朱廷?一支留居婺源。此后,子孙后裔繁衍,枝繁叶茂,散居于今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河南等地。
  朱廷?原配夫人生二子:朱昭元和朱昭亨。其中次子朱昭亨过继给堂伯朱廷集为嗣,徙居河南偃师。长子朱昭元,字致尧,一字致鲁,荫袭父职,任侍卫指挥使。后契丹入侵中原,朱昭元弃官归隐,自号“抽闲翁”,或称〓溪府君。卒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朱昭元原配夫人冯氏,继娶金氏,生四子:朱惟则、朱惟甫、朱惟赞、朱惟节。其中三子朱惟赞因镇守徽、饶二州,后裔迁居江西浮梁县北乡明溪;四子朱惟节官任礼部员外郎,徙居金陵(今南京)句容,后裔形成明朝皇室的前身——句容朱家巷朱氏。而最兴旺的则是长子朱惟则和次子朱惟甫两支。
  茶院第四代长孙朱惟则,字一美,又字文秀,隐居不仕,生四子:朱纶、朱适、朱景、朱雍。其中,三子朱景是进士,官任光禄卿。长子朱纶隐居婺源乡里,后裔极为昌盛。朱纶娶妻汪氏,生四子:朱析、朱杭、朱楫、朱杞。朱析,字邦直,始改儒业,但仍不乐仕进,读书教子,后以子贵,赠奉直大夫。妻张恭人,生五子:朱箎、朱弁、朱宏、朱忠、朱正。长子朱箎,字景成,官河北应授军马使司参议,后阵亡,赠通直郎。
  朱析次子朱弁,字少章,《宋史》卷373有其传记。史称朱弁10岁就能写文章,年轻时游京师,入太学,补内舍生。南宋建炎初年,朱弁自荐为吉州团练使、通问副使。北使金国拜见金帅粘罕,被扣留16年,其间守节不屈,最后促成和议。回国后任奉议郎,绍兴十四年(1144年)卒。著有《聘游集》《尚书直解》《风月堂诗话》等。朱熹曾为他亲自撰写《祭叔祖奉使直阁文》和《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朱惟则后裔除居婺源外,又有迁江西高安、庐州安庆、常州三楚等支派。
  朱惟甫,字全美,一字之秀,又字专美。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时任四门博士。崇德乐道,隐居不仕,1054年去世。娶妻程氏,生三子:朱迪、朱振、朱郢。
  茶院朱氏这一代又以长房朱迪一支最为昌盛。朱迪生子朱贵纳。朱贵纳,又名桂纳,字伯材,居于开封。时值金兵南侵,朱贵纳率师救鄂,抗金有功,因此累任西京左藏库使、荥州刺史带御器械、醴泉观察使、武泰军节度使,赠开府仪同三司等显职,后被封为福国公、恩平郡王,成为婺源朱氏唯一封王的人。朱贵纳娶李氏,生两女六子。长女嫁给宋钦宗赵桓为妻,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鸟山水画家仁怀皇后。北宋灭亡后,仁怀皇后与宋钦宗一起被俘到金国,不知所终。次女也嫁给皇室为王妃。与当朝皇帝的联姻,标志着婺源朱氏已成为当时最为显赫的朱姓宗族。
  三、家道中落:淡泊功名的父辈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婺源朱氏虽家资饶富,代出显宦,又为皇亲国戚,显赫一时,但是朱瓌以后五世从事儒业,由中等官僚沦落到小地主的境地。特别是传到朱熹的高祖父朱振时这一支却日渐衰落,不但“三世皆不仕”,而且“故乡无厚业”,家境败落。
  朱熹高祖朱振,又名爱振,字文举,号芦村,朱惟甫季子,朱姓族谱上称他为芦溪府君。朱振虽没能步入仕途,但他学识渊博,教书育人,成为乡里著名的老师和学者。朱振原配王氏,赠孺人,再娶汪氏,共生四子:朱中立、朱绚、朱发、朱举。其中长子朱中立后裔迁浙江泾县,次子朱绚即朱熹的曾祖父,三子朱发后裔迁居婺源,四子朱举后裔从婺源迁往休宁开基。
  朱熹曾祖父朱绚,又名贵绚,字义之,又字义夫,号王桥。生于婺源思贤坊阙里。他读书乐道,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诏为翰林院检讨,不赴命。终生隐居不仕。后娶妻王氏,生四子:朱虬、朱蟾、朱耆、朱森。其中朱虬、朱蟾和朱耆三兄弟均无子。
  朱熹祖父朱森,字良材,号退翁,是一个只读经书不问生计的酸腐士子,但他却娶了一个知书达理又贤惠富有的好妻子——程氏五娘。他们共有四子:朱松、朱柏、朱柽、朱槔。(一说无次子朱柏,只有三子)朱森虽自己未做官,但后来父以子贵,被赠承事郎,随子迁居福建。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朱森去世,葬于福建建宁府政和县护国寺西素谷,享年51岁。
  四、流布考亭:朱松与考亭朱氏的肇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12世纪20年代,徽州婺源茶院朱氏的第八世孙朱松因官徙居福建,于是开建阳考亭朱氏一族。此后,考亭朱氏兴旺发达,第二代便出现了自孔孟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中华文化的代表——朱熹,从而使紫阳朱氏光耀寰宇,震烁古今。
  建阳朱氏始祖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松岩里(今江西婺源紫阳)人,朱熹之父,是二程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与李侗同学,学者称“韦斋先生”。生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同上舍出身,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任福建建州(治所今建瓯)政和县尉。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调至南剑州(治所今南平)尤溪任县尉。建炎三年(1129年)任满后,闲居在尤溪的朋友郑安道家里。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其子朱熹诞生于尤溪郑氏馆舍。绍兴三年(1133年)初夏,因反对朝廷与金人议和,被贬为泉州石井镇(今晋江安海镇)监税。绍兴四年(1134年),召试除秘书省正字,后历仕校书郎、著作佐郎、尚书度支员外郎,转司勋、吏部两曹等职,官至左承议郎、守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时秦桧当政,决策议和,他上书力阻和议。绍兴十年(1140年),受贬出任饶州,他不愿赴任,请祠,得台州崇道观祠职。绍兴十三年(1143年)三月二十四日卒于建瓯环溪精舍,享年47岁。后以子贵,赠通议大夫,追封粤国公,元至正年间谥“献靖”,明嘉靖年间从祀启圣祠。早年以诗文著名,后专注于传习河洛之学。在石井镇时,常集镇中优秀士子讲习“理义之学”,是在泉州开讲理学的第一人。著有《韦斋集》十二卷和《外集》十卷(已佚)。朱氏族人尊他为“入闽朱姓始祖”。
  朱松夫人祝氏,为祝确的独生女,称为五娘。史称祝氏家族原本和朱氏家族一样是新安名门望族,祝确的祖父祝仁质也曾因富甲一方,拥有新安郡一半的产业而得名“祝半州”,后因方腊起义和与人打官司而倾家荡产。祝氏嫁到朱家后,服侍公婆尽心尽力,家虽贫苦,但处之怡然。生三子一女,季子即朱熹,女儿朱心嫁给刘子翔。朱松死后,祝氏抚教儿子辛勤备至,并奉朱松遗命和朱熹从建瓯移居崇安,最终培养出一位万世宗师——朱熹。祝氏于乾道五年(1169年)去世,享年73岁。后母以子贵,追封孺人,赠硕人,封粤国夫人,葬在建阳县崇泰里寒泉坞。
  五、大儒世泽:万世宗师朱熹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12世纪,婺源茶院朱氏的第九代也即福建朱氏第二代,产生了一位旷世大儒、万世宗师——朱熹,从而使朱姓氏族在中国文化舞台上升到了至尊地位,也标志着朱姓的发展进入第一次高潮。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是朱熹的入籍、晚年定居、终老讲学之地)。任秘阁修撰等职。师事李侗,为二程四传弟子。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朱熹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把一理和万理看作“理一分殊”的关系;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朱熹是中国杰出的儒学大师,他一生坎坷,毕生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儒家理想。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标准,《朱子家礼》至今影响中国人的处世原则。他的教育思想也深刻影响韩国、日本、越南乃至全世界。他继承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他的新儒学思想穿越800多年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总结并重建了儒学,使从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孔孟之道”恢复了正统地位。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是元、明、清三朝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体系。朱熹还吸收当时科学成果,对自然界的变化提出了某些见解。他的通观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可以说朱熹的成就是全方位的,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